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做新时代硬核班主任观后感摘录

2022-05-24 来源:百合文库

做新时代硬核班主任观后感摘录50条



范文一
今天我观看了魏书生老师的《如何当好班主任》,下面针对“班级管理民主化”浅谈一下我的
一、 班级管理民主化要有广度。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仅仅是为优等生服务,而应更关注差等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提高和发展。魏老师谈到自己所教的一个班级在
二、 班级管理的民主化要有深度、要到位。
魏书生老师讲到班级管理民主化的第二方面建立互助关系时,谈及收费一事眉飞色舞,我不禁赞叹,魏老师真有智慧。短短一句话“只需要一只表”点到位,承包者的问题便解决了,而且收费速度之快令人佩服。教师帮助了学生,学生完成了教师要做的工作,这是一种互惠互利,一种轻松、快乐、高效的管理之道。不是浮于表面的民主,而是深入发展学生个性,充分体现人性的民主。这就是魏老师所说得的“把自己解放出来,去深入地思考”的结果。
魏书生老师多次强调老师千万不要冲在一线,老师要懂得下放班级管理的权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由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使得班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人做。而平时我经常是事事亲力亲为,不仅造成自身的心力憔悴,力不从心,有时还管理不好班级。尤其是特殊的学生,我总是管着、盯着、防着,实际上教育效果收效甚微。魏书生老师巧妙地让学生成为他班级管理的助手,这才真是一举两得。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这既是对学生最好的帮助,也是自助。他的方法真的值得我们做班任的学一学。
范文二
观看了魏书生老师的《如何当好班主任》,他在讲座中说的两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一是,“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魏书生老师敢于放手,相信学生,很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魏书生老师说,:“学生自己能做的绝不老师做,普通学生能做的决不班干部做。相信自己的学生,注意培养学生自己的能力,经常教育学生能给班级做事是荣幸的,因为在帮助班级的同时你又锻炼了自己。”

做新时代硬核班主任观后感摘录50条


二是,“如果你把你的学生都当成天使,那么你就会像在天堂中一样;如果你把你的学生都当成魔鬼,那么你就会生活在地狱中。”
魏书生老师从心灵深处相信孩子有向善,向美的愿望,从心灵深处相信他们可以帮助我们一起做好每一件事,那么管理好班级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从善,就是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启发人的智慧;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被教育者实现自我教育。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学生呢?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一味的批评、指责、讽刺、挖苦,换来的只会是学生更加的自卑、消沉、玩世不恭。“相信再调皮的学生也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那么给这些后进生一些赏识、激励、赞美,或许他的转变不会是立竿见影,不会是天翻地覆的。但你付出的这些关爱,学生他会慢慢的感受到,他会回报给你尊重、回报给你笑容,回报给你他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教育的目的并不可能让被教育者都成为社会的栋梁、民族的脊梁,只要他们是向上的、积极的、从善的,我认为这样的教育也是成功的。
范文三
今天空余时期,我认真观看魏书生的录象报告《如何当好班主任》。报告轻松、愉快,同时又似有胜读十年书的感受。
魏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幽默风趣的事例来介绍他的
在听完报告后,我才发现了这么一个 事实:高效率的管理班级,是魏老师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首先魏老师“以法制班”的管理思想深入班级,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主人。他说:“凡是老百姓能干的事,普通班委不干:凡是普通班委能干的事,班长不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所以在他的班级中,一切交给学生去管,而且承包到个人头上,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每个人都干着自己的事,哪怕老师不在也一个样。
其次魏老师的“自我管理”思想深入每个孩子的心中,魏老师讲述道:曾经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老师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您太累了!”“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魏老师说:“就在每位同学的脑子里!”谈话中魏老师除巧妙的想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

做新时代硬核班主任观后感摘录50条


最后魏老师扩大的胸怀也让我佩服至及,他阐释了“人”的意义,人有一撇和一
看了《班主任》这部电影后,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尤其是书中提到的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理念让我深受感动。
在这个节目中,我深深的被一个老师的话感动,他说道:“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永远最信任的人,要努力用爱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 的确,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面对着天真可爱的学生,走进那明亮庄严的教室,站上这神圣无比的三尺讲台,我们的责任更多的"是爱。
我不想说我是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的责任就是我的岗位,每天伴着铃声走进的每一节课,课间操和学生一起在操场上挥洒汗水,课后和学生一起分享我的快乐,为学生排忧解难,奉献我的全部,尽心尽力为他们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努力拼搏。学生们端着在课室,期待的眼神,让我不能怠慢,让我备课时想尽办法,积蓄生动、焕发出光彩,深情地献给他们我的一片赤诚。
在教室这个岗位中,尤其是做班主任的过程,注定琐碎而复杂, 但我已经深深的爱上这个事业。也许我注定平凡一生,但是我不后悔,我愿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用我博大无私的爱,庄严而深沉的责任感,把我青春的砝码毫不犹豫的压在教育事业上。就让我做一只灯塔,照亮学生前行的路;就让我做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铺平一条学生通往成功的大道。让我的爱,化作点点雨滴,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的爱,化作声声祝福,伴他们幸福一生.
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曾几何时,对于教育是那么的自信,甚至相信只要充满爱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可是初出茅庐,刚上讲台的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特别是当班主任的时候,处理问题学生,处理后进生时,他们的不屑一顾,他们的调皮捣蛋,他们的无可救药,把曾经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一点点磨平,一时迷失了方向。直到看了这本书,才让我重新点燃了教育的希望。
他和别的教育专著不同,作者不是在炫耀自己的教育成果,而是以谈话的方式和读者交流教育心得,每一次谈话后,都有一个思考题,就像学习完以后要反思一样。我很喜欢这个环节,因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迸发出一些智慧的火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育的睿智也提升了。这种写作模式和作者所要倡导的平等教育的模式是一致的。而且每一个主题都有案例分析,很实在。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做新时代硬核班主任观后感摘录50条


一、做一个教育型的管理者
很多人认为,年轻老师的职责就是搞好专业,上好课,其实不然,现在的学生已不是当年的学生,乖巧、敬畏老师,他们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叛逆,敢在课堂上公开与你对峙,如果没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也许他们不会让你安稳的上完一节课。所以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充斥学校的并不是教育,而是管理。管理强调行政,强调任务化;而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有人情味的,它不受什么条例和准则的局限,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管理和惩罚学生,而是教育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但是教育是慢功,是随着学生的发展才显现出来的,而管理是急活,是要立竿见影,见效果的,所以教育型的管理者比做一个管理者要难,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历练管理的技巧,又要注意与教育的结合。
二、转变教育角色
很多老师认为现在的老师很难当,原因之一就是现在的老师没有当年那么高的威信了。因为教育普及以后“中学生遍地都是,大学生如过江之鲫,博士都不属于“稀有动物”了,“再加上各种广播电视学校、业余学校和补习班的出现,已打破了正规学校对知识的垄断,物以稀为贵,人亦如此,教师自然也就不威严了。我们不再是学生崇拜的“百科全书”和简单的“教书匠”,学生从媒体上获得的大量知识,有些老师甚至都不知道,“知识倒挂”的局面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要转变教育角色,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会使我们少很多麻烦,也能走进90后的孩子们。同时设计多种情景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从长远的角度来培养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一生幸福!
三、教育需要智慧
读王晓春老师的书有一种疑惑一直困扰着我,因为我也当过班主任,书中的案例也在自己的班中发生过,如厌学的后进生,有网瘾的学生,谈恋爱的学生等,当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总是很棘手,但是看了王晓春老师的案例分析后,让我豁然开朗。读完整本书后,我明白了专家和普通老师的区别就在于教育的.智慧,所以他们总能把烦恼化解,而作为年轻老师我们最缺乏的就是教育的智慧,好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智者。如刘培生老师就是一位,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睿智,他总能快乐的生活在繁琐的工作中,身兼数职,而依然能够做到有条不紊,还能细致入微的照顾下属。和刘老师同事是一种享受,做刘老师的徒弟是一种幸福。记得一次观摩他们班的班会——“谈责任”,主题的确定源于讲台上的粉笔灰,在很多老师眼里这件事再小不过,但我们也有很多老师深受其害。可刘老师却能从这件小事中看出学生的责任心,通过同学们的讨论让大家意识到责任的重大。

做新时代硬核班主任观后感摘录50条


整个班会没有训斥、批评或制定条例,只是强调做好扫地、擦黑板这些小事也是一种责任,从此他们班的讲台总是一尘不染。
还有何海霞老师,从她温文尔雅的气质中,就散发着一种睿智。记得一次任课老师会上,她提到在一次听数学课中,她发现数学的板演法很好,条理清晰,并能展现出解题思路,就把它运用到来了历史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展示了老师的解题思路,给学生很多的学法指导。这让我感触颇深,看来学科之间的教法是相通的,就看你有没有发现智慧的眼睛。也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智慧源于对生活的细心品味,做一个有心人,我们也能成为智者。借用章凡校长的话:“走进学生才会有趣,融入团队才会有味,研究问题才会有为,取得成绩才会有位。”
四、教育需要热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