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广州黄花岗观后感汇合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广州黄花岗观后感汇合80句



1.参观黄花岗烈士陵园有感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了95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中国革命的前面,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无数的胜利。党的91年的光辉历史,就是坚持先进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先进首先是理论和指导思想的先进,其次是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因此,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事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来说,回顾国家的光辉历史,不仅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到有用的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三?二九”起义中死难的烈士而建造。公园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葬在黄花岗公园的烈士大部分经过孙中山先生特许,是为了争取民主自由而牺牲的民族英雄。除了72烈士之墓外,还有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的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之墓,陆军上将邓仲元之墓,被孙中山誉为“中国革命空军之父”的杨仙逸之墓,被孙中山称“为共和殉难之第二健将”的史坚如之墓,越南烈士范鸿泰之墓等。
通过中轴线的对称式的布局,以及松柏类植物的运用,烘托出了公园的庄严肃穆,同时通过陵园的雕像、墓志铭、墓碑等,我们感受到了烈士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也看到了黄兴等革命同志的“是诚可谓不畏死者也!”的壮举所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同时他们的这种壮举也深深的震撼着我,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确实不再是一句空话了,而是真的要做到。
在回顾历史的事迹的同时,我们也不忘进行实地考察,随着大家的兴致逐渐高涨,大家开始关心陵园中所用的植物了,由于我以前对于华南植物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即使这样,受大家专业的热情的影响,我也开始逐渐对陌生的植物有了一定的兴趣,不再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我觉得这次的活动对我确实受益匪浅,不仅体现在思想上的提高,而且对自己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推动力,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团结!
2.游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有感
黄花岗公园里,一路绿树成荫,随处可见很多老人、小孩在娱乐:下棋的、打麻将的、打扑克的、练太极的、练唱歌的、练网球的、打羽毛球的、散步的、来观赏烈士陵墓的、吃饭的、各种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我在里面整整走了近三个小时,在记功坊处停留最久,仰望72个块献石叠成的记功坊,还是想了一些东东的:

广州黄花岗观后感汇合80句


感触一:敬佩七十二烈士的舍身取义精神,坦诚的说,我不是一个怕死的人,但现在我还真没有找到任何一个理由让我放弃自己的生命,我热爱生命是因为我还有很多梦未圆,即使我圆了所有的梦,我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能让我为了她而舍去生命,至少现在我认为还未找不到,这可能就是我之所以为我,烈士之所以是烈士的原因吧,是梦想、精神把我们分开,成就不同的结果,是精神、梦想的高低决定了我们能飞多高。
感触二:美好事物的获得,总要有人做出牺牲或者说付出,今天我们这些人的幸福,是因为先烈们付出了他们的生命,想到此时,自己还在千里之外漂泊,不免有些伤感,两年在外漂着过年,但我知道我为国家做不了先烈,那我就为小家做先烈吧,随着岁月的流逝,少年时的凌云壮志,现在磨灭的只剩下这些了,这也是我退守的底线,比较喜欢自我Q的说法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在只能仅此而已。
感触三:产品精神决定了产品的价值,从营销的角度来说,黄花岗公园的最大差异化-----核心竞争力是七十二烈士为了自由、民主现身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国内N多家公园中是独一无二的,正式因为黄花岗公园有此产品精神,是她成为国内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坦诚的黄花岗公园的硬件设施只能算是中上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为耐克生产的鞋子,贴上耐克标签能卖几百元,贴个杂牌只能卖几十元,是产品精神把同样的鞋子变成了不同。在今天全球化激烈的"竞争中,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是产品精神,树立独特、良好的产品精神,是做大、做强企业的关键。
3.参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观后有感
为了传达十七大的精神,我们班举行团日活动,决定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拜祭。刚进门口,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写的“浩气长存”四字便映入眼帘,书法正气飘逸,展现出一位革命先驱者应有的风范和气概。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位于广州市先烈路。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失败了,同盟会骨干会员牺牲了百余人,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死收殓烈士遗骸72具,丛葬于黄花岗。1918年,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这次起义的死难烈士,捐资修建了黄花岗烈士陵园。

广州黄花岗观后感汇合80句


墓园坐北向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有孙中山先生题“浩气长存”之牌坊式大门和墓亭、纪功坊,乐台,四方塘、黄花亭、西亭、石雕自由神像等建筑。1921年为纪念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而牺牲的72位烈士所建,早期墓圆为著名设计师杨锡宗设计,孙中山亲手栽植了青松,后经多次增建,至1935年基本建成。
七十二烈士陵墓位于黄花岗岗顶,以麻石砌成方形墓基,四周绕以铁链栏杆。上有四柱方形钟顶碑亭,竖七十二烈士之墓石碑一方。墓后是一座麻石建成的纪功坊。
走进陵园内,大大小小的陵墓伫立在四周,园内布局庄严宏伟,墓道两旁排列着苍松柏树,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一股强烈的爱国热情油然而生。长眠在这里的人都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就义牺牲的。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唤醒了沉睡麻木的中国同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探索着中国前进的方向。他们参与领导的广州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中国的革命事业开始了新的篇章,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黄花岗精神,是大无畏的,牺牲自我,以解放、服务人民大众为己任的精神。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但那种精神是不会腿色的,我们不应该抛弃它,而应该重拾它,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传播于人民大众的心中。
黄花岗烈士陵园观后感
20xx年4月24日下午,天气清爽,春风吹拂。在xx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下,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怀着崇敬感恩的心情参加了“缅怀革命先烈,提高党员意识”的瞻仰活动。在那里,我们沉重缅怀了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1点30分开始签到集合,浩浩荡荡的队伍乘坐公交来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黄花岗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烈士路,占地约163万平方米。暮园坐北朝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是革命纪念瞻仰的胜地,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也是参观游览的名胜景点。
这座陵园布局庄严雄伟,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具有埃及和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这在中国是极罕见的。
陵园庄严肃穆,是为了纪念当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战役中牺牲的72位烈士而修建的。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将散落街头的72具烈士遗骸收殓,购买黄花岗一地安葬之。“黄花岗”一名来源于黄花,黄花即菊花,其熬霜节操,于秋天同赏,喻为英烈,十分恰当。

广州黄花岗观后感汇合80句


辛亥革命的历次起义中,“三二九”运动是最著名的一次,也是最壮烈最鼓舞人心的一次。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前奏。
下车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独特的大正门。正门为有三个拱门的仿凯旋门式建筑,门额以花岗岩镌刻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苍穹有力,闪闪发光。书法正气飘逸,展现出一位革命先驱者应有的风范和气概。
宽阔的墓道两旁碑石林立,苍松翠柏长青,繁花并茂,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栽有各种开放黄花的草木和木本植物,四季黄花不断,象征烈士精神不朽。走过黄花卉,就到了石拱桥和默池。
经过知识抢答,我明白了石拱桥和默池的设计初衷。石拱桥和默池正处在主墓道,是瞻仰、拜祭先烈必经之道。游客走上拱桥,由于斜坡的作用,便会不由自主地把头低下,就像低头默念,使人肃然起敬,我真佩服设计者的独具匠心的才华。
默池中喷泉四射,象征着烈士们精神代代相传,无穷无尽,歌颂了烈士们的不屈精神。
宽阔墓道的尽头为七十二烈士陵墓。陵墓以麻石砌成正方形墓基,石砌围栏四周绕以铁链栏杆。墓中建一墓亭,亭内立有一墓碑,上书“七十二烈士之墓”。亭顶形如悬钟,寓争取自由警钟之意。亭前右侧碑亭内立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碑”,碑上刻有72位烈土的姓名。左侧立一碑,上补刻有至1932年审查所得的14位烈士的姓名,碑名“补书辛亥三月廿九广州革命烈士碑”。后面是一座纪功坊。纪功坊由前后各72块青石叠成崇山形,象征72烈士。这些麻石分别刻上当时xxx海外各地支部名称和个人的名字,作为纪念他们捐款建设墓园有功的“献石”。纪功坊上的横额,是12个字的篆文:“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由著名的革命党人 章炳麟书写。顶端伫立着一位高擎火炬的石雕自由女神像,表达了要为建立自由平等国家而奋斗的革命思想,象征烈士们为追求自由解放的献身精神,造型别具一格,颇为壮观。
坊后还立有详细纪录武装起义经过的石碑,字字重千钧。两条3米多高的连州青石透雕龙柱,夹道相对,柱身为倒卷的青龙,柱底为鲤鱼跃龙门。这对龙柱,体现了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奋斗的磅礴气势。墓寝右侧的松树是孙中山先生1912年亲手种植的,当年种有4棵,现在只剩下一棵,是黄花岗墓园繁多的树木中最有历史意义的封植。

广州黄花岗观后感汇合80句


我们在陵墓前举行沉重悼念仪式向烈士致于最为沉重的敬意。所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列阵在陵墓前听支部书记的`朗诵黄花岗起义的事迹,然后集体默哀三分钟,这短短的三分钟犹如漫长的一生,眼前不断浮现烈士们不怕强暴,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场景。宣誓完毕接着就是向烈士献上鲜花,表达我们对烈士的无限缅怀。
悼念结束之后,我们有30分钟的自由游园观赏时间。首先看到的是松树前面是潘达微先生墓。潘达微是广东番禺人,潘先生当年冒死收殓烈士遗骸受世人称道,潘先生死后,还葬于陵墓园内,朝夕与烈士们相伴并立碑“潘达微先生之墓”来纪念他。碑后是潘达微先生于1921年写的《自述》全文,追记了他收殓烈士遗骸的详细经过。
墓园的东北角一带,还立有不少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陵墓,其中包括“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之墓”,墓碑后刻有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按少将阵亡抚恤冯如家属及将其事迹宣传国史馆的命令。
邓仲元墓园有墓道门楼、铜像、乐台、八角亭、墓冢和墓表。从墓碑上可知邓是辛亥革命的名将,积极参加讨袁及反对军阀的斗争,功绩卓著。当孙中山得知他遭陈炯明暗杀后,觉痛失良将,追赠邓仲元为陆军上将。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杨仙逸墓。杨仙逸是“中国空军之父”,在他的墓园门口上安装着一架制作精巧展翅欲飞的战斗机,似而他正驾驶着飞机在天堂翱翔 ,可见其对中国近代空军所起的奠基地位。
此外,园内还有叶少毅、王昌、梁国一、韦德、金国浩、翁飞龙及越南志士范鸣泰等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烈士的坟墓和史坚如祠。陵园内还拥有两千平方米绿化面积的园林式西餐厅和茶艺室,内设国际标准的网球场的紫罗兰网球角。
在陵园里周转,大大小小的陵墓伫立在四周,布局庄严宏伟,所有的墓道两旁排列着苍松柏树,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一股强烈的爱国热情油然而生。长眠在这里的人都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就义牺牲的。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唤醒了沉睡麻木的中国同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探索着中国前进的方向。他们参与和领导的“三二九”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中国的革命事业从此开始了新的篇章,中国人民从此看到了新的希望!

广州黄花岗观后感汇合80句


黄花岗精神,是大无畏的,牺牲自我,以解放、服务人民大众为己任的精神。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了,但那种精神是永不会腿色的,我们不应该抛弃它,而应该重拾它,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传播于人民大众的心中。
经过10几分钟的知识问答与签字活动后我们不得不将要离开。这时候,一阵微风吹过,耸立的苍松翠柏“沙沙”作响,好像在向我们挥手道别似的,我对这些烈士们的敬佩之情再次油然而生。我们尊敬勇敢的烈士们,你们安息吧。
浩气黄花,终于是可以告慰了一代英魂!
黄花岗烈士们以牺牲自我、解放和服务人民大众为己任的大无畏精神是永不会腿色的。下面是黄花岗烈士陵园
黄花岗烈士陵园观后感【篇一】
十二月在北方已是寒冬,但在广东天气依旧和煦温暖。伴随着阵阵惬意的微风,我们一行来到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不知怎的,这适宜的天气、幽美的环境却怎么也不能令我高兴起来,脚步还分外沉重。纪念碑前,人们敬献的花篮在风中摆动,显的有点寂寥,但它却给逝去的革命英烈们送去了我们后人诚挚的敬意与缅怀。
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在广州起义。下午5时半,由黄兴带领革命军先锋队160多人与众多清军激战一昼夜后失败,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同盟会潘达微冒着砍头的危险,把死难烈士遗骸葬于黄花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参观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当双脚踏入这个庄严而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出莫名的感动,注视着陵园里的石碑上刻着遒劲大字“浩气长存”,我陷入沉思,虽然上学的时候也学过,电影里也看过,然而此时此刻,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强烈。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遥想烈士们当年的舍身救国的豪情万丈,我对着烈士墓,深深的鞠了一躬。
我想,七十二烈士墓,它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先烈,更是为了给后人以鼓舞,让我们有勇气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不都需要一批勇往直前、敢于无私奉献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吗?

广州黄花岗观后感汇合80句


逝者已去,悲乎哀哉!
在此之际,借青烟,寄去我的无限思念和决心。
怀念过去,展望将来,联系到我的现实生活当中,作为公司的一员,又是一名预备党员,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踏踏实实地工作,带好自己的团队,为公司的发展努力拼搏。
别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你是我参观学习难忘的又一站。
黄花岗烈士陵园观后感【篇二】
在党支部陆书记的带领下,顺德院党支部怀着崇敬感恩的心情参加了缅怀革命先烈的瞻仰活动。在那里,我们沉重缅怀了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我们下午一点出发,两点左右到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下车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独特的大正门,正门为有三个拱门的仿凯旋门式建筑,门额以花岗岩镌刻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苍穹有力,闪闪发光,书法正气飘逸,展现出一位革命先驱者应有的风范和气概。
宽阔的墓道两旁碑石林立,苍松翠柏长青,繁花并茂,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栽有各种开放黄花的草木和木本植物,四季黄花不断,象征烈士精神不朽。走过黄花卉,就到了石拱桥和默池,石拱桥和默池正处在主墓道,是瞻仰、拜祭先烈必经之道。
我们在陵墓前举行了悼念仪式,向烈士致于最为沉痛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所有的党员列阵在陵墓前听支部委员朗诵了黄花岗起义的事迹,由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然后集体默哀三分钟,这短短的三分钟犹如漫长的一生,眼前不断浮现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场景。宣誓完毕接着就是向烈士献上鲜花和我们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表达我们对烈士的无限缅怀。
悼念结束后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陵园。首先看到的是松树前面是潘达微先生墓。潘达微是广东番禺人,潘先生当年冒死收殓烈士遗骸受世人称道,潘先生死后,还葬于陵墓园内,朝夕与烈士们相伴并立碑“潘达微先生之墓”来纪念他。
碑后是潘达微先生于1921年写的《自述》全文,追记了他收殓烈士遗骸的详细经过。在陵园里周转,大大小小的陵墓伫立在四周,布局庄严宏伟,所有的墓道两旁排列着苍松柏树,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一股强烈的爱国热情油然而生。长眠在这里的人都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就义牺牲的,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唤醒了沉睡麻木的国民同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探索着中国前进的方向。他们参与和领导的“三二九”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中国的革命事业从此开始了新的篇章,中国人民从此看到了新的希望!

广州黄花岗观后感汇合80句


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但黄花岗烈士们以牺牲自我、解放和服务人民大众为己任的大无畏精神是永不会腿色的,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传播于人民大众的心中。我们今天的自由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守我们每个平凡而又不平淡的工作岗位,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勇挑重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