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吃红烧牛肉面观后感合计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吃红烧牛肉面观后感合计90条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那天,妈妈出差了,爸爸有急事,让我先回家。我只好自己走路回家。已经是冬天了,北风呼啸,寒风袭人。等我走到家门口,正想掏出钥匙来,才回想起我把钥匙放在学校了。坏了!进不了家门了,一阵寒风吹来,使我打了个冷战。
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邻居吴奶奶买东西回来,看我缩在家门口,十分惊奇地问:“欣欣,你怎么不进去呀?”
“我……我忘带钥匙了,爸爸妈妈还没回来……”
“走走走,快到奶奶家来,奶奶给你做红烧牛肉面吃。”说着,吴奶奶拉起我的手。
我急忙说:“奶奶,我还是再等会吧!”
“傻孩子,那还不把你冻坏,你还拿吴奶奶当外人。”
在吴奶奶的盛情劝说下,我来到了吴奶奶家。她先给我泡了一杯姜糖水暖身子,然后带我去吴爷爷的书房去写作业,自己便忙着去做饭了。写完作业,我正感到有点饿了,吴奶奶喊我吃饭了。一走到客厅,阵阵香喷喷的`牛肉味扑鼻而来。吴奶奶急忙拉我到餐桌前,笑咪咪地说:“尝尝我的手艺,保证你吃了还想吃。”吴奶奶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情不自禁地笑了。吃完了饭,我要回家,吴奶奶说:“别忙,先打个电话。”电话通了,爸爸正因找不到我而着急,吴奶奶把事情经过告诉了爸爸,这才使爸爸松了口气。临走时,还亲手给我围上了围巾。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感到格外温暖……
《一碗牛肉面》这部电影我读过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它一直令我深受感动,那感人的情节一直在脑海中浮现:
“我”读大学时,在姨妈饭店里打工,一天黄昏,一个男孩和盲父亲走进了饭店,男孩大声点了两碗牛肉面,然后又小声告诉我要一碗牛肉面和葱油面,原来大声是说给父亲听的。面做好了,男孩将牛肉面移到父亲面前,自己吃葱油面。然而爸爸却没吃,慢慢的夹住一块牛肉往儿子碗里送,男孩一面说自己的碗里装不下了,一面悄无声息的又送到父亲碗里。姨妈看到这一幕,端来了一盘牛肉,并说是开业年庆送的。男孩吃碗面走了,我们发现碗下压着6元钱,是切牛肉的价钱。

吃红烧牛肉面观后感合计90条


这部电影有两层意思:
一:男孩和姨妈都撒谎了,男孩骗爸爸自己吃的也是牛肉面,爸爸往碗里夹时,他骗爸爸说碗已经装不下了;而姨妈骗男孩今天开业年庆,送了一盘牛肉。不过这都是善意的谎言,是最美丽的谎言,也是让心里充满温暖的谎言。
二:一块牛肉在父子之间夹来夹去,表达了父子之间深深的爱,这种爱的火花永不泯灭,他们让爱充满人世,让处处都开满爱的花朵!
电影里的许多话都令我感动:
1、那个男孩这时趁机接话:“爸,你也快吃吧,我的碗里都装不下了。”“好,好,你也快吃。”老人终于低下了头,夹起一片牛肉,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
看完这段话,我有些心酸,男孩为了让爸爸多吃点,用善意的谎言骗了爸爸,为他点了香喷喷的牛肉面,自己却只吃有几点油星的光面,我看出他对爸爸的爱已经十分深厚。回想妈妈每天吃饭的时候总是将我最喜欢吃的`,夹到我碗里,还一边说:“多吃点,长得高高的。”每当我问妈妈怎么不吃,她却说自己不爱吃,其实我很清楚,这也是她最爱吃的。这些善意的谎言也是对我深深的爱!
2、姨妈不知什么时候站在旁边,静静的望着这对父子。这时厨房的小张端来了一盘干切牛肉,她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姨妈,姨妈努嘴示意,让小张把盘子放在那对父子的桌上。
那个男孩抬头环视了一下,见自己这一桌并无其他顾客,忙轻声提醒:“你放错了吧?我们没有叫牛肉。”
姨妈走了过去:“没错,今天是我们开业年庆,牛肉是我们赠送的。”
姨妈也用善意的谎言欺骗了父子俩,为素不相识的人白白送去了一盘干切牛肉。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场面,互相传递着爱。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浓浓的爱意!
每个人都会说谎,也许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说谎,但说谎的形式又有所不同,《一碗牛肉面》里的的谎言是善意的,它让人世间充满爱!
最近,家门口又新开了一家牛肉面,吃了几次,都觉得味道一般。有时候莫名会很怀念上中学时,学校门口开的那家牛肉面馆,想起就会觉得唇齿生香。

吃红烧牛肉面观后感合计90条


上学的时候,我不是一个安安稳稳听课的好学生。每次到上午第二节课的时候,肚子已经咕咕叫了。早上上学前吃过早饭的,那时正是长身体长个子的年龄,吃得多消化快,饿的头昏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算时间盼下课,老师讲的什么基本没听进去,其实那时候就是个吃货。
只要下课铃声一响,我就迅速冲出教室,朝校门口那家牛肉面馆跑去。那家牛肉面馆用现在的话讲,是国营的,占地很大在街中心,两扇大门朝外大开,里面宽敞明亮,那个面馆当时在整条街上也是最气派的了。
一进面馆,就冲到端面的大窗口,对里面的师傅喊一声:来一碗二细!兰州人的牛肉面分好几种面型,一般男孩子吃“二细”(稍粗),女孩子吃“细”的,中老年人又偏好“韭叶子”和“毛细”(更细的);还有人喜欢“宽”的甚至“大宽”(二指宽)……而且兰州人吃牛肉面要哪一种面已印入潜意识,少有改变。“毛细”是温柔,“头细”是随和,“二细”是阳刚,“韭叶子”给你平静,“宽的”给你豪放,“大宽”让人威猛武野……那时候的我就像个假小子,总是要来一碗:二细!
记得那拉面的小伙,应该是回族,头戴小圆帽卷发大眼,他双手抓住面剂子两头,一拉一折,一抻一扯,开开合合,拉出来的面条粗细均匀、不粘不断,在面条下锅前,还要展开臂膀,把面条在案板上甩两下,案子上的面粉就象云雾一样散开来,然后面条嗖的一下就被投到锅里,莲花一样在沸腾的水里旋转……整个拉面过程只有几秒钟,却叫人眼花缭乱。舀汤的师傅高高的胖胖的,每次对他说一声:李叔,多点蒜苗子,辣子多些!
现在回想那碗面,在一个粗瓷大碗里,满满地盛着汤和面,上面漂着一层红红的辣椒油,几片青萝卜,一小撮绿绿的`香菜和蒜苗,里面还有十几颗手指肚大小的牛肉丁,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你可以想像,一个女孩子,捧着和自己脑袋大小的碗,一扫而光的情景,那是怎样的一种风情!
那时课间二十分钟,为了吃这一碗面,我要以短跑的速度五分钟冲进面馆,十分钟吃面,五分钟再跑回学校,每次都气喘吁吁跑回来,基本是踩着铃声坐进座位,当然这样的学生不止我一个,每次中间第二节课休息,总可以看见有那么十几二十几个学生在疯狂的往外跑,就为了吃一口面。有一次跑得稍慢了点,刚进学校门口,就被校长请进了办公室,一看站了一排学生,都是跑去吃面的。自然是被训斥一顿,然后回去写检查或者请家长。只是站在校长办公室那会儿,满口的香环绕不去,打嗝都是清香味,惹得校长大人瞪眼睛。少时记忆中的点点滴滴都化成氤氲升腾的香味,一切玉盘珍馐,都敌不过一碗热气腾腾面的滋味。

吃红烧牛肉面观后感合计90条


上高中的时候,牛肉面馆满街都是,随处都可闻到牛肉面的清香。别人都说,马子禄牛肉面好吃,也和同学去过几次,味道很正宗,可是不知为什么,我还是喜欢去学校门口那家吃。再长大些,有时候去外地待上几天,馋牛肉面了,回来还是去那家牛肉面馆吃。只是那家面馆后来拆除了,盖起了现在的高楼大厦,那个牛肉面馆就这样消失了。
后来我结婚生子。孩子渐渐长大,家门口也有家牛肉面馆,味道一般吧,有时候上班太忙顾不上做饭,就会领着儿子过去吃一碗。一吃也是好多年,儿子也习惯了那家的味道。
儿子上大学回来,我们搬了新家,新家门口那么多牛肉面馆,他不去吃,非要跑回旧居的地方,去那家牛肉面馆吃。刚开始我不理解,甚至问他:干嘛跑那么远去吃啊?他说:就想吃那家的。唐诗云:“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竟望乡。”对于兰州人来说“不知何处飘面香,一夜游子竟望乡”大概就这个意思。
我们觉得好吃的不过是记忆里“还是那个味”,总希望一切都是不变的,或者一个念想,或者不希望时间流逝,所有你无忧无虑的过去,在记忆中,都是最美好的。
辛辣,清汤白萝卜淡黄面,十里浓香,一冬温暖,一世回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