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韩国出租车司机观后感收集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韩国出租车司机观后感收集90句



原则篇:
我个人的开车原则是:以发现和预判为第一要义,然后用正确的手段来控制车辆的运动轨迹。
我从来不认为能顺利避开危险或障碍的司机是高手,我只认为能把障碍或危险在萌芽阶段就扼杀的司机才是真正高手,坐这种司机的车,就像喝水。
这个原则拆分开来就是这么几个关键词:发现;预判;控制。发现代表着视野和行车认真度,这是行车基础;预判是对目标物体的运行轨迹进行分析,这是控制车辆的前提;正确地控制车辆则是安全行车的必要条件。这里说起来很绕口,但是在以下的篇章中,基本上所有的细节都是这里的衍生品。
城市道路篇:
在城市道路里因为车速慢,事故往往都是小擦小碰,对司机本身伤害不大,所以在城市道路里开车,往往需要考虑的更多的是对方以及行人。
1、始终保持视野良好。
行车难免会遇到超越停着的大车或建筑物或树丛的情况。此时驾驶员右边的视野会完全被遮挡,若有人或自行车从这些遮挡物中突然走出,因为预判时间不够,往往会导致事故。这种情况也适用于等红绿灯之时。左侧或右侧转弯车道红灯挺满车,直行车道绿灯,有时会有行人突然从停着的大车里窜出。所以我一般过这些地方时,会在车右侧预留1.5到2米的缓冲距离,真有人出现,不至于措手不及。若真没这空间,就放缓车速。还有就是有时在城里超越大车,因为大车在你右侧,你右侧视线完全被遮挡,大车如果突然刹车,肯定它前头有什么东西突然出现,所以最好你也跟着刹车。
2、不论有没有红绿灯,过路口减速。
很多司机过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时,如果遇上绿灯,直接一脚油门,飞驰而过。但我想每一个会开车的司机都碰到过闯红灯的行人或摩托车或汽车。尤其是在一些路好人少的经济开发区道路或者城乡结合部,当地的村民对红绿灯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概念,骑着一辆摩托车看着路好人少不会顾你的红灯,当油门对上油门的时候,事故就是这样发生了。我们有时候甚至不能怪闯红灯的一方,因为是城市的发展改变了他们时代生存的地方。至于过丁字路口,不论有没有车辆,转弯的一方都在路口处停一下,确认没车辆或其他车辆看到你后再行驶,千万不要将爱车的脑袋突然探出丁字口,以使直行一方措手不及。

韩国出租车司机观后感收集90句


3、堵车很烦,但能让一把别人让一把;对明显插队上来的人,只要在你前头插,坚决不让。
能让一把让一把的人是那些早早打转向灯却因车流多转不过来,或黄格线被占转不过来,或是在丁字路口因车流转不了;或在人行道上的行人等等等等。对那种插队的人,坚决不要让(撞了也是随意变道者全责)。不然会让越规者受益,老实人吃亏。这里要批评两句杭城交警在高峰期的指导思路。他们是为了能让道路快速畅通,往往在高峰期对越规插队者视而不见。长此以往,使得越规者愈发受益,从而鼓励老实人也变成越规者,进而造成恶性循环。但如果一开始就严惩越规者,可能最初会导致道路非常拥挤,但从长远看,肯定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4、夜间行车不要在城里开远光灯。
不是为别人,也是为你自己。试想下,你看别人开着大灯时是一篇模糊,那么如果你开着大灯,别人也是一片模糊。
5、看到黄牌的学字打头的车离远点。
能超的时候不要含糊,理由就不用多说了,相信大家都是从这种车里走出来的。
高速道路篇:
很多东西在那篇《来自一个高速交警的忠告》里都有,重复的就不累赘了。
1、安全带,不用多说。
2、速度。
十祸九快,非常同意。如果对一百多公里没有概念的话,可以想象一下把我们的爱车从十几层的高楼上让它自由落体,这样相信大家就会对速度有个全新的认识。但这里,我不认为慢速是绝对的。速度要根据你对车辆的性能和路况来判断。高速上视野全好车辆全无时开着辆bmw然后开个80km/h,这是不会开车的人才干的事。同时,在高速上超车时,一旦做出决定,行动一定要果断,而果断的前提就是对车距和车辆性能以及被超车辆运行轨迹的预判,这种预判,往往只是瞬间。千万不要在高速上犹犹豫豫,千万不要在告速上三车并行(尤其是被夹在两辆大车中间),碰到这种情况,要么加速,要么减速。所以,我个人对速度的理解并不是绝对的,他只是你行车原则的一个衍生物而已。

韩国出租车司机观后感收集90句


3、高速的各种灯光。
由于高速行车速度极快,能否给后方或前方车辆一个明确的提醒至关重要。而这种提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灯光。如遇雨雪天,雾天,或扬沙天气,只要视线不好,应尽早打开大灯、尾灯、防雾灯、双跳灯等,至于开哪个,依具体情况而定。还有就是重点说说黄昏,黄昏是天由明转暗之时,这种转换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所以,司机往往在这个时段会忘了开启灯光,只有等自己感到暗时才会打开,而此时的光线是不完全的,所以,尽量在这个时段早点开启大灯和尾灯。进入山洞隧道最好也把大灯打开。
4、超越前方紧邻两大车。
高速上超单独一辆大车很好超,一般不会有问题。但超两辆紧挨着的大车有时会有点麻烦,一般后方的那辆大车也是想超车,因而它可能会突然变道。此时要超车时,我一般先确认后一辆车明显发现了我的存在(确认的方式可以用喇叭或者灯光),然后再迅速完成超车。
5、进隧道私家车最好靠左侧车道。
这是我的个人经验。有一次我开车进隧道,沿右侧车道进去,突然发现前头有辆大车,大惊,幸好发现得早,才能及时拐到另一车道上。之所以建议大家走左边的道,是因为大车一般在右侧车道,有些大车长途行驶很脏,两尾灯都被泥水覆盖,进隧道的一瞬间由于光线突然变化,人眼很难适应,如果前面大车不开尾灯,很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6、长下坡千万不要停车。
以前每次经过长下坡看到减速带都很疑惑,明明路况很好为什么要设减速带。后来看了那篇《来自一个高速交警的.忠告》后,才终解此疑惑,于是得出结论,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在这里停车。
7、开长途车把挡风玻璃和雨刮器弄弄干净。
上网搜搜用布擦雨刮器不好之类的文章,肯定有不少。但我还是认为这样做很重要,一般的车就算换个雨刮器也就百来块钱,每年换一个也不算很贵。洗洗会让你高速行车的视线好很多。
8、高速行车能让则让。
这里不是城市道路,千万不能开赌气车。看到有人快速从后超车,或是不文明开车,尽量离这种车远点,城市道路上你不让顶多耽搁点时间,但这里你不让,耽搁的可能就是你的一生。

韩国出租车司机观后感收集90句


其他:
1、习惯的力量。
发生事故或逃脱事故可能就在那0.1秒或0.1厘米之间。这微小的差别,可能就源于你的开车习惯。好的习惯可能让你逃脱事故,而坏的习惯,会增加你发生事故的概率。千万不要忽视坏习惯,可能你用坏习惯开99次车都没事,但只要被命运逮住一次,你就gameover了。比如高速勉强超车,大部分时间,勉强超车能成功,因为另一辆车会让,但如果另一辆车跟你赌气或是新手,永远记住,只有你自己才能把握好方向盘,不要把自己的命让别人来决定。
2、没事看看反光镜,最好每隔个10来秒看一次。
看反光镜其实就是让你有个预判时间,好在发生状况时心里有个底。很多后车的行车轨迹和状态可以在后视镜里一目了然。有时候如果看到后车急速闪灯或者狂按喇叭,赶紧让或跑。
3、抢档。
简单说来就是在刹车失灵时,把档从高档位跳跃直接挂入低档位,以达到减缓车速的目的。可能很多司机没有听到过这个词语。我是在老家拿的驾照,因为老家山路多,所以这是一个必考项目。我只在学车时用过抢档,是下坡路,教练假设刹车失灵,让我们从5档挂到3档(不能用刹车),确实能减缓车速。当然,他没让我们挂更低的档位,据说效果更明显,但这种抢档对档位的损伤非常大,所以我后来也就一直没有用过。对自动挡的车,我个人的理解抢档应该是直接从前进档换到泊车档,当然,因为没试过,也就不在这胡诌了。这里仅仅只是一种分享。
4、行盘山公路,要掂量掂量。
路是无止境的,很多在城市里会开车的人,不一定会开盘山公路。尤其刚爬坡时很开心,以为可以看到沿途美丽风景,可当看到一侧就是悬崖,下面的路也看不到时,往往会手发抖脚发软。所以,在开盘山公路之前,要自己斟酌自己的心理素质,不行就是不行,等开到山上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还有一点就是开这种路之前,在山脚找个人问问上头有没有掉头的地方或掉头的地方多不多路宽不宽,这点很重要。

韩国出租车司机观后感收集90句


我自己感觉开车开得最快最猛的时候是学会开车后2到6年。现在想想那时候自以为开车已经会开了,其实很多时机的把握都是不对的。其他的什么不要开车打手机啊,喝酒啊之类的老生常谈的东西就不写了。暂时想到的也就这么多了,先写到这吧,没想到还一口气写了不少,以后想到什么再随时补充。
在本月二十一号深夜,确切地说应该是二十二号凌晨时分。我、五号炉合金料工牛福森师傅,加上七号炉班长田强、摇炉工王福强,我们四个一同来到新钢正门,准备拼车回家。早在两个月前便是这样,四个人合计着在下二班与上夜班这两天,或者精确地说是两次拼车上下班,为得是节省时间,节省金钱。相对的,每个人一次,轮流付账就对了,不必要斤斤计较。
不过那天实在是出来得晚了些,主要是因为我,他们都已经早早交接班了,惟独六号炉,在眼瞅着十一点的时候居然又得干一炉钢,这样势必影响洗澡的速度。我也不止一次跟尹天飞(值班主任)开玩笑,“你这大爷也是太不给力了,老是让我们收秋,弄得回家都晚了。”
至于他,只是对我笑笑,不是畅谈工作需要,便是埋怨我应该坚持工作。但是也还可以,只要不是下白班与下夜班就行,毕竟还有三个人等着我,恰如我跟他们开玩笑时讲的那样,两个强哥一个牛人都不着急,我又着急什么呢。话是这么说,我也不希望让他们等着,谁又能真的不着急呢?谁不希望能够尽早下班,即便是在洗澡堂里冲着淋浴等着,也要比多干一炉钢得劲的多。
由于出来得晚了,导致厂门外已经没有几辆车了,一辆在等人,还有一辆高喊着去往葛布。但是同我们一般的都没有搭腔,有的"宁可乘坐末车公交。
这时,田强看到了那位司机,说了一句,“你一个葛布的,跑这边来干什么。”
原来他们认识,这是给我的第一感觉。随即那位司机也同田强聊了几句,随后田强让我们上他的车。在车里,我们并没有一如既往谈及工作上的诸多不如意,反而是田强与司机先生在谈论着一些家长里短。在司机先生的话语中隐含着颇多无奈,特别是在娶妻生子之后。不多时,两个强哥都下车了,我与牛师傅在同他短暂的闲谈中了解到田强是个非常好交朋友的人。司机原来在道街一家小饭店当厨师,田强以前也是在那边住,并总是到饭店吃饭。时间久了,彼此就都认识了,而田强也邀请他同几个朋友到家里喝点儿,这么就算认识了。不然也不能十块钱捎上我们四个,正如司机先生的一句话,从新钢到葛布刚好混个油钱。

韩国出租车司机观后感收集90句


司机先生的无奈,我想绝大部分人都能够理解,这正是普通百姓的心声。牛师傅说这工作倒不如不干,还不如像司机一样,开着属于自己的车,也不少赚,更何况无拘无束,不被人责备看管,动辄破口大骂。相反,司机先生则哀苦不已,不妨找一个正经工作,省着一天到晚瞎忙。左右都是为了生活,为了钱,一个是冀望正式工作能够带给自己相对稳定的收入保障,另一方面则希望自己做点儿买卖可以更大限度满足自己,哪怕苦累劳顿。到哪里何尝不是要付出血汗的?但是后者也许能够获得更大的回报,而前者仿佛一直寄人篱下的感觉。
我在网上也看到了大学生月薪五千都不干了,反倒是自己做买卖,钱赚得更多,虽然比较月薪五千,付出的精力要大上许多,可毕竟是值得的。我想这也是需要勇气与智慧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白手起家,那样便不会再有所谓员工的定义了。
我是没有那样的能力了,所以我也甘愿如此过活,偶尔也可以写写文章自我安慰一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