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大明宫遗址公园观后感汇编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大明宫遗址公园观后感汇编60条



第一篇:游大明宫遗址公园
在我的成长中,有许许多多的事。可我最难忘的去大明宫去春游!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考古探索中心和微缩景观。
到了考古探索中心,映入眼席的是一个龙椅,我们大家都想这是古代皇上坐的席子吧。
到了中心里面,我万分的激动,那里边有许许多多的景物,有鼎、有铜盆、有古代房子……多得数不过来,我们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玩电脑制作的游戏,我们在中心尽头开始了挖宝游戏,我拿的是刷子。那刷子是清扫文物碎片的。党海峰是挖的。游戏刚开始几秒钟,党海峰就挖出来了一个古代鼎的碎片。下一个轮到我了。我十几秒就挖出来了一个古代的瓷器碎片,怎么样,厉害吧。
我们有去了微缩景观。进去以后,我立刻发现古代的大明宫是多么雄伟。只见微缩景观都么那大,可想而知,古代的大明宫是多莫大呀。饱了眼福之后,我们在那里玩起了捉迷藏。然后就恋恋不舍得走了。
去了大明宫,让我感受到了大明宫的雄伟和气派,有机会,我会再次去那里。这也成为了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第二篇:游大明宫遗址公园
西安的大明宫遗址公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就像一个人间仙境。
春天,万物复苏,公园的草坪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绿嫩绿的,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健康的成长。淡雅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黄色的迎春花,争芳斗艳,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湖边的垂柳露出嫩芽,枝条细长细长的,低着头,好像是对着湖水梳着秀发。
夏天,生机勃勃,荷花池里,荷叶有的探出水面,有的漂在水面上,美丽的荷花点缀在荷叶中间,有的含苞待放,有的露出两三片花瓣,还有的花瓣全都绽开了,露出了金黄色的花蕊和嫩黄色的莲蓬,像一个个羞羞答答的小姑娘。
秋天,金桂飘香,公园桂花树上一串串金黄色桂花,和小麦粒差不多大小,像一颗颗黄金粒。秋风吹过,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桂花散发出的香味,在十里之外都能闻到。
冬天,银装素裹,洁白的雪花悄悄地降临,整个公园穿上了雪白的衣服,小朋友们在堆雪人,打雪仗,个个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我爱四季的大明宫遗址公园!

大明宫遗址公园观后感汇编60条


第三篇:游大明宫遗址公园
妈妈带我和哥哥来到大明宫遗址公园。
今日的大明宫已变成遗址了,往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这里曾经是大唐帝国的王宫。它既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规制最为严整、规划最具特色的宫殿群;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融点和对外传播的动力中心。公元896年,大明宫毁于兵火。大明宫是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大明宫南部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了解大明宫我还是从著名导演金铁木执导的纪录片《大明宫》开始的。他拍的梦回唐朝,引领国内顶尖摄影、美工、电脑特效制作团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再到安史之乱,详细介绍了在大明宫里的建造和消失,大唐从昌盛到衰退的演变,让一千余年前中国历史上最繁华的盛唐时期,呈现给在我眼前。
走在遗址公园里脑子里想象着唐朝时期的兴衰,结束了一天的游玩!
第四篇:游大明宫遗址公园
外爷逛完鸟市意犹未尽,又提出要带我去大明宫转转。我不禁感叹到,外爷真是个懂得放松自己的人呀!
我们二人一行到了大明宫遗址公园,看见那气派地格局,我张大了嘴巴。一座高大宏伟的宫殿,那门有两个狮头环扣,典型的古代房屋结构。它分为两层,第一层只有一扇门。第二层有一个门洞,旁边两个小门。我脑中浮现出一番景象:一位皇帝坐在龙椅上,伏案苦思,他正在想大臣们的奏折有无道理。到了夜里,他命人点起灯,继续捧起奏折一本本阅读审批,他很认真,时而皱眉摇头,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我不禁想到,要是近代清朝皇帝也像他这样尽职尽责,国道就不会衰落到割地求和的地步吧!我正在沉思,外爷叫了我一声,又把我从幻想中拽了回来。又带我向前走去。
我们来到一片模拟战场上,那儿有很多的杏黄旗,每一面都上书一个大大的古体字“令”。杏黄旗下放着战鼓,一副准备打仗的样子,可在一片战场上,却缺少了最重要的东西,战场的灵魂——士兵。我的脑海中俨然出现另一副景象: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力厮杀,百姓带着妻儿老小四散逃亡,不少人在路上饿死、渴死或还没来得及逃走的时候被乱箭射死,马路两旁尸体不计其数、横尸遍野。可如果皇帝治国有方,显现出得该是另一番景象,田地生机勃勃、人民安居乐业、孩童嬉戏玩耍的和谐局面。

大明宫遗址公园观后感汇编60条


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王孙公子们地腐败,在模拟模型中,一位嫔妃在居所由36条走廊连接其有28间厢房(还只是客房)16间居室(给自己住),而一位王爷的院落更是大得离谱呀,是嫔妃居所面积的两三倍左右。我知道,他们如此豪华的院落,都是搜刮民膏民脂得来的。我可以想象当时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不,水深火热还不足以形容)。看着这些院落,我心中不禁想到有一首诗来形容: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孙公子把扇摇。
再往前走,我看见几匹骏马上骑着几个宫女,她们手中亮举着球杆,姿势统一。外爷告诉我这叫马球,是在马上以球杆打球的运动。外爷懂得还挺多。
走过马球模型,我们就走出了大明宫,看着晌午热辣辣的太阳灸烤着大地,我不知道古代的人民是怎样生活的……
——假如我可以穿越,我一定要做个好皇帝,精兵简政、勤政爱民、国富民强,给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大明宫观后感600字一:
前阵子看到了六集纪录片《大明宫》,仔细一看,原来导演就是多年前让我惊艳的纪录片《复活的军团》的导演金铁木。
说“惊艳”,因为我很喜欢看纪录片,但是很多年来一直很不爽于我国纪录片制作水准的低,比起BBC的人文节目,CCTV10的质量十分令人无奈。〈探索发 现〉栏目这两三年来,进步也算神速了,但是纪录片要做到科学性和娱乐性相容并蓄,不得不说还有欠缺。但是〈复活的军团〉,第一次让我看到我们也可以将一个 比较枯燥的考古题目,说得十分有趣,而且十分形象。此片综合了真人场景模拟,考古专家现身说法,实地采访等手段,我想看过这六集纪录片的人,对秦代的军事 情况,兵马俑的制作工艺,秦一国的历史渊源,都会有相当感性的认识。—— 那也是我第一次听说了云梦秦简的事情。不得不说过去虽然相当长时间非常喜欢秦史,但是阅读的范围还是以史记为主的历史记载,却没有找过相关考古资料。
由此我十分佩服导演金大叔,他不但是导演,也是编剧。……我一直觉得文科学习其实最终要培养两个能力。一个是抓主线,二就是能串联。于是一个历史故事要说 得精彩,一则要有能力把握重点,让人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主线好比建筑结构。二则要能够触类旁通,将看似没有关联的东西联系起来,这样阐述的对象就能丰 满,好比合理运用建材。

大明宫遗址公园观后感汇编60条


《复活的军团》做到了这两点。我可以说,金导演是个才子,而且很聪明——而这样的聪明是天生的。以我目前的才智,我还讲不出这么个故事来。
六集纪录片《大明宫》是去年首播的。之前删减成了电影版曾在院线公映,反响平平,更多类似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宣传片。但我还是怀着较为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六集 纪录片版。感谢Youtube上的网友,将HD版上传到网上。比起较为朴素写实的〈军团〉,〈大明宫〉用了很多的电脑特技。—— 也许是太多了,所以反而感到有点不真实。
我对唐朝建筑也没概念,不好多说什么,但就复原建筑的屋顶形状而言,觉得还是比较合理的。衣服么,至少没雷到我吧。梨园舞者的衣服,我看还挺尊重敦煌壁画的。
缺点自然有了,乃至史实的牵强附会。譬如玄宗年间,大明宫已经不再是长安政治中心。
但这个我不想说 —— 我对喜欢的东西,一般都比较宽容。 先说说“抓主线”和“搞串联”。
读唐史会感到十分精神分裂。因为唐的盛与衰,太两极分化了,假如说宋明还是慢性病致死,唐仿佛忽然得了不治之症。…… 显然,导演这次还是想将一个朝代的故事交待出来,并且努力的靠拢在大明宫上——简单点说,就是想把大明宫抓为主线。这个也做到了,但是抓的效果不如〈军 团〉。原因:唐史还是太复杂了!不是一个大明宫可以承担得了的。
这次的“串联”也有些乱。故事很多,高祖,太宗,高宗,则天皇帝,玄宗,宪宗……都有。但是却缺乏逻辑。总之,感觉有点浮,有点虚。没有《军团》这么丰满了。
但是我还是喜欢这个片子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好基调,一个是好演员。
-好基调
基调是个无形的东西。假如借用韩愈的话文载以道,那么基调就是这个片子的“道”。
这个“道”,就是对唐的`开放包容的肯定,对历史人物的理解。
大概我总是不够“爱国”吧,我很反感诸如“复我中华”的口号,或是无休止的关于何为中华文化正统的辩论。一个词——无聊。
历史是堆积产物。基本上,每个朝代既然存在过,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争论优劣是很无聊的。所谓的中华文化本来就是各民族文化交融后的产物。就这点来说, 这个片子的很多地方让我感到了盛唐时代的开放包容的大国情怀。我想我的确很向往这种“情怀”——这种拥有健康的自信,聪明的头脑和强健的体魄后才能拥有的 情怀。

大明宫遗址公园观后感汇编60条


通俗点说,这些情怀就表现在皇帝可以参加国家足球队,李白可以对着波斯美女大方的写艳诗等等上。
这个意念中的唐朝是所有正常的中国人的梦。—— 但是,只是梦,而已。我喜欢解说词里说:这是绝无仅有的一个时代。
是的,绝无仅有。并且不能再得。
再者,还是喜欢金大叔对历史人物的理解的。片中的人物颇有人情味。看着高祖孤独的弹琵琶,感到无由的惆怅……
-好演员
除了演太宗的刘纯生,我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其他演员都很二三线吧。总之即使看到过,也基本都是配角。但是正因为不熟,所以反而容易接受。要是再让皇帝专业户的那几个上场,我估计观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基本上所有的演员我都很认可。—— 要知道他们基本都没有台词,只靠动作神态表达人物思想,还是很考验演技滴。
让我”十分“接受的演员有如下。
1唐高宗
相当不错的一位叔。和武媚娘的一见钟情,那份痴心和单纯,演得真好。
2武则天
虽然不美,但是气场很足。她看着高宗在太极宫批奏折的那个场景,感到很温馨。——我一直觉得,这两人的爱,其实很感人。
3唐玄宗
出场时有点显老(后来查了查,演员是也42岁了),但是到了中老年时,就只能用“很好”形容了。——这个玄宗的古装扮相,深得我心。
演员相貌周正,能文能武。看到此叔在马上英姿飒爽,差点就又要犯HC了……打住。最近切忌不能再犯HC,没时间。
4 李白
虽然还是不能免俗的穿了白衣,但是演员的神态相当好。尤其那失意时的落寞……唉!小白,小白……一切名利皆浮云,只有艺术之树常青。希望这个小白能再度出现于别处。自石维坚后,就数你了!
Ps,对孙海英和王洛勇的小白,我只能以无视平静心情。
—— 由此可见,我们其实有很多很好的演员,很多才貌双全有男子气概的叔,为什么平时都不见呢?!
本人对叔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周正”加上不要娘娘腔而已。可是,这些年来,有男子气概的基本都面貌欠奉,长得正常点的又雌激素打得太多。

大明宫遗址公园观后感汇编60条


而这个片子里的小角色让我看到了希望~~
感谢金导。希望你再出佳作。不要让《军团》成为你的”大唐“….
大明宫观后感600字二: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古都之中长安无疑是最富盛名的,它不仅见证了十一朝帝国的兴衰荣辱更承载了中华文明的骄傲与奇迹。周秦汉唐一代代王侯将相在这里为历史填写了自己浓重一笔的同时(人民群众固然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却始终阻挡不了自己被成为历史的命运),也让长安一次次成为世界的聚焦,而这其中尤以唐长安城最为繁华辉煌,如果唐朝真的能有“两千年的盛衰史”那么今天的我们或许还能一睹这座城市的风采。
《大明宫》的可爱之处就在于此,他以看似记录的风格让观众能够在得以领略这座建筑壮丽雄伟的同时仿佛也跟随着他一起见证了大唐的兴盛与衰败,但一个声音在那里也半刻没有停歇的强调着一个事实:你们看到的都素浮云,还没有我的声音真实。当画面切换到今天的西安大明宫遗址时一切如梦方醒,原来那些繁华早已成过眼云烟随着历史一起远去,如今唯有对着一片废墟凭吊。
影片将大明宫的不同宫殿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试图将整个大唐的历史容纳,大明宫虽然壮丽雄伟但要承载如此的重量不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几乎完美的唐帝王在大明宫中施展他们的雄才伟略,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海纳百川般胸襟的帝国向世界宣告:我才是世界中心。至此,大明宫完成了对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大好河山的映衬,于是也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大规模的衣冠南渡又一次开始,长安从此也繁华不再,而大明宫作为大唐的权力中枢从此也变得暗淡无光直至走向毁灭,同时他也正式退出了《大明宫》的镜头。我以为是导演不忍心让观众看到大明宫的残败景象于是有意忽略不计,然而当画面切换到如今西安那一片废墟时我相信观众的心都要碎了,忽然间我也明白为什么他叫纪录片了,真是一棒子锤醒梦中人啊。
公元2008年,在唐帝国消亡之后一千一百零一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工程启动。岁月的年轮已湮没了历史的痕迹,但是,时间抹不掉的是曾经筑就的荣耀。或许在这个国家遗址公园,我们可以回味大明宫曾经的辉煌,我们可以感受魂牵梦萦的大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像大唐那样,留给中国人无尽的想象;没有一座城市像长安那样,铭刻着中国人最为绚烂的记忆;没有一座宫殿像大明宫那样,寄托着中国人永远的向往。

大明宫遗址公园观后感汇编60条


大明宫的纪录片
去了西安城回来后,我才看了这本一直存在电脑里的纪录片电影,直到最后,潸然泪下。西安城早就不复那大唐时候的风采。
从最初李世民亲手结束了两个亲兄弟的生命,坐上了大唐的最高权利座椅,一直到李隆基的盛世。可惜的是,世人都说红颜祸水,只不过是李隆基在晚年遇上了杨玉环,六十岁的李隆基在这时候感受到了爱情,于是沉迷在温柔乡,沉迷在艺术创作里。霓裳羽衣弥留了芳史。可惜的是,大唐的江山却从此走向了衰落。
大明宫这个曾经权利的集中点,却落得最后被烧毁,被抢劫一空的境地。一个曾经在全世界成为至高无上的帝国,最终的结局居然是被宦官被地方的番使给腐蚀。
这样的落差和退化让人心寒。
安禄山只是大唐衰落历程里的第一个反击的人罢了。一个胡人封为王,手握15万的兵权,在李隆基老年的时候,这样的旨意究竟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也许他自己也没有心思考虑到吧。一个人的生命,不长不短,带来的跌宕起伏,连他自己也没有预料到。
黄巢起义,这黄巢占领了大明宫后作下了这样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长安城外的那荒凉的田地间,竟然就是曾经权利倾世界的地方--大明宫。
而今只剩下几多野花,几株野草,错落纷杂。
大明宫的纪录片观后感二:
唐朝应该是中国最幸福的年代,不仅仅是疆域的辽阔,财富的聚集,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包容感,李氏家族本来就有少数民族的血统,他们不受教条的束缚,有包容一切的度量,也有勇敢彪悍的.作风,这样领导下,中国历史上出现一批的独树一帜的臣子文人,他们在上朝能运筹帷幄,上马能决胜千里。在欧洲正为宗教不同派别血染大地的时候,这里能做到各种宗教自由发展,各个民族竞技而生。即便是打过架的日本和棒子也能很好的包容,还能毫不保留的手把手的教狼,这是一个怎样自信的民族。有这样的保障,国民素质达到巅峰,真正能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盛唐时期的中国,更像是一个桃花仙境,世界的乌托邦。
天朝只属于哪个时代,没有包容的度量做不到,像是明朝的尔虞我诈。没有交流做不到,像是元,清的固步自封。没有自信更做不到。

大明宫遗址公园观后感汇编60条


对于经历一系列的殖民,战乱,思想禁锢,病痛折磨的国家,我们有包容一切的度量吗?有海纳百川的自信吗?只不过GDP涨的快点,就天朝天朝的YY起来,天朝不是靠楼推起来的,比起天朝差远了。
大明宫的纪录片观后感三:
时间蔓延,万代千年,
人生太短暂,怎守江山?
我站在人间,看浮云变幻,
任由残砖碎瓦,铭刻变迁。
岁月流淌,历尽沧桑,
昨日辉煌,今在何方?
我思我想,亦歌亦狂,
才闻欢笑,又见泪光。
时间蔓延,万代千年,
岁月走不完,朝代轮转。
我站在人世间,数兴衰的循环,
多想长生不老,再看江山。
金碧辉煌,羽衣霓裳,
人间天上,唯你无双。
耀眼光芒,无尽惆怅,
萦绕着每颗心,
梦回大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