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你好十年后的我的读后感锦集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你好十年后的我的读后感锦集80条



《你好,旧时光》观后感(一)
本来没有对《你好,旧时光》这部剧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
余周周一直是一个很不幸的人,但是她也是最美好的人。她从小没有爸爸,被同父异母的弟弟欺负,但是最后仍然选择宽容,帮助他摆脱喜马拉雅山猴子的诅咒。高中失去了妈妈,她仍然收好悲伤,成绩一如既往地好,从来没有给过世的妈妈丢过人。她帮助了一个曾经很自卑的女生,却被那个女生嫉妒,周周仍然选择用善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辛锐成功的逆袭,虽然嫉妒过帮助她的人,但是最后也学会了感激。小米乔遇见了奔奔,即使生命短暂也留下了最后美好的记忆。凌翔茜终于摆脱了父母的安排,重新做回自己,逃脱了高高在上的压抑。一直装作很成熟的陈桉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属,电视的结尾,竟然看到了周周穿婚纱的模样。生命过分美好。
总觉得这部剧很温暖,即使有告别但是也是笑着告别,即使有悲伤,也总是会找到灵魂栖息的地方。可能自己长大后的模样不如想象中美好,却也令人欣喜得不得了。没有人一直在苦难中挣扎,也没有人甘心做丑小鸭,误会只要努力也会化解,毕竟,这个时代真的很安稳,岁月真的很静好。
希望生活里拥有足够的美好,希望做个温暖的人,周周复始。
《你好,旧时光》观后感(二)
还记得余周周对辛锐说的话;“我教你的主角游戏,就是做自己。仅仅因为讨厌我,就连辛锐,你都没有做到”。
如果你仔细看了《你好,旧时光》的话,你会发现没有做到这一点的,又岂止是她一个人,凌翔茜,周沈然,楚天阔都活在别人的影子下,迷失的找不到自己。就连我们最简单的自己,都没有做到。
于辛锐而言,她最大的悲哀之处就是幻想成为余周周,希望也能拥有余周周的阳光,可她却不明白,即使余周周生活在阳光下,也不是属于生活在别人阴影下的辛锐,更不用说林杨就是小太阳本人。她没有寻找属于自己的太阳,而是去竞争余周周的。这是我们最失望的地方。可不就是现实中的我们么?所谓的迷失,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变好,而是为了成为余周周和凌翔茜一样的人而变好。

你好十年后的我的读后感锦集80条


在昨天的剧情中,余周周讲了一个“喜马拉雅的猴子”的故事,一开始我并不知道真正寓意,查了质料才知道“喜马拉雅的猴子指的是越想刻意想要去不想某东西,反而越是在脑海里挥着不去加深记忆”。对于辛锐来说,那只喜马拉雅的猴子是余周周:对于周沈然而言,它是余周周和爸爸周书国;对于凌翔茜来说,它就是楚天阔和余周周。而对于我们而言,那只喜马拉雅的猴子是谁呢?我们心知肚明。
余周周说的对,你内心所谓的恐惧得失和妒忌,只不过是你那只喜马拉雅猴子做的恶。就拿我来说,我也是一直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在别人面前,我永远是那个唯唯诺诺,抬不起头的人。在同学面前,我永远是自卑,站在角落的一个人,因为我觉得无论是外在条件,先天优势,还是后天的努力总是最拿不出手的东西。
借《侠岚》中扰龙对游不动说过的一句话;“你不需要仰望别人的高度,因为你自己本身就很有优势,你已经站在了你一直在仰望的.高度了。”当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那个所谓让我一直的高度究竟是什么?到底是我一直想拥有的样子,还是一直我想成为甚至超越的样子?我也一再认为我只是在追求那个仰望的高度,其实更多的是我的内心得不到知足而已。
说到这里就又扯到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说到底还是虚荣心在作祟,身为一名中国人,我觉得中国最大的悲哀就是为了那一点点虚荣心和面子,变得小心翼翼,甚至不惜一切来达到这个目标。可最终的结果不就是害人害己,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话是这么说,中国社会的现实还不是一如既往么?而凌翔茜,辛锐,楚天阔,不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产物吗?这么说,我们还认为他们错了么?
我喜欢看电视剧,不是因为为了合群,或者追求和别人有共同的话题。而是电视剧里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我们自己的样子,或者,有我们一直想成为,想拥有的样子。每个人都想成为林杨,实在不济也渴望成为蒋川。至少一个开朗,一个深情,有红颜知己,也有铁血兄弟。可我们最大的悲哀就是认不清什么是梦,什么是现实?一旦从梦魇中醒来,却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你好十年后的我的读后感锦集80条


如果你们问我做到了么?我也不能肯定的回答你。我们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一直在追求自己想要的样子,可不经意间却成为了别人的复制品,渐渐地迷失的找不到自己,我们还不自知,自鸣得意。这样得人是最可怕,也是最可怜的一个人。
抛开对辛锐这个人物的褒贬,我们扪心自问一下,你是否也可能像她一样,连最初的自己都没有做到,就像《大将军司马懿之虎啸龙吟》中司马孚问司马懿的那句:“你的初心还在吗”?
《你好,旧时光》观后感(三)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暂时只做到了前四个字,皇帝会遇到政变,四皇妃会被打入冷宫,但是没有关系,任千万兵马在后面追赶,那年的四皇妃还是牵起了皇帝的手,毫不犹豫的大步跑了下去距离老去还有很多年,而很多年中会有很多变故,很多快乐,很多悲伤,至于与子偕老这四个字,总有一天会完成。”余周周用这段话结束了《你好,旧时光》。
而我们的“小太阳”林杨也结束了从“盯妻狂魔”到“追妻狂魔”的旅程,抱得美人归。可以说在最后一集,两组青梅竹马CP“林杨&余周周”和“蒋川&凌翔茜”可是满屏撒狗粮啊!真的是“最美不过是青梅竹马”。
看似完美的结局,其实貌似仍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尽管略显尴尬的结局,也掩盖不了故事的生动。“一厢情愿,不都是愿赌服输。”同样的一厢情愿,在简单身上却是愿赌服输。路星河的56次求婚,抵不过余淮一句“对不起,我来晚了”;吴松柏的3年陪伴,抵不过江辰一句“陈小希,我们和好吧”。可能所谓的一厢情愿,也要是对的那个人。
看完《最好的我们》的时候,大家都为路星河感到惋惜。我们都记得“耿耿余淮”却不知道还有“耿耿星河欲曙天”十年的陪伴,56次的求婚,都抵不过晚来的余淮。可我们也心疼余淮,毕竟那十年路星河至少陪在耿耿的身边,而余淮呢?只能守着高中回忆等了耿耿十年。也许至始至终,真正晚来一步的不是余淮,而是路星河。一厢情愿,终究还是晚来了一步。

你好十年后的我的读后感锦集80条


而简单呢,只能说韩叙在爱情了做了一回逃兵。我们会觉得贝霖轻易得到了韩叙的感情,但我们不知道贝霖背负家庭的阴影下红掉的眼眶。贝霖的出现让韩叙觉得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的自私罢了。简单的愿赌服输,不是输在了一厢情愿,而是输在两者早已注定的差距,就像楚天阔,也许在凌翔茜送他PARKER钢笔时就已经注定,因为他只能送拼命攒钱买来的玻璃苹果,还要因为打车太贵而只能跑去找她。PARKER钢笔和玻璃苹果,他们之间的距离,就像他们送的礼物价格一样悬殊。
光聊电视剧你们可能觉得不太现实,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身边的故事。可是无奈本人文笔功力不够,无法用文字呈现这么纯爱的情感。反而会成了小三插足,女主劈腿老的掉渣的故事了。就像我的朋友一样,还真的给我们上演了这么一段追妻的故事。从初中开始,到高中,直至追到大学,我们当时真以为成一对,做好大学毕业就喝喜酒的准备,没想到却是分手的消息。想当初为了陪在女方身边,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大学和专业,可是到头来输给了自己的高中同学。我们除了惋惜,就是心疼了。我们也没有权利指责那个高中同学,毕竟不是人家的错,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当时看完《你好,旧时光》小说的时候,我真以为“最美不过青梅竹马”最后都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结局。直到看完“振华三部曲”的时候,我才开始理解,并不是说一厢情愿,就得修成正果。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付出,就能看到结果的。也许你觉得这样说又得残忍,可就是这么现实,这么自私,因为本来爱情就是自私的。
也许你不太理解这句话,就像我当初不理解一样。爱情就是自私的。我们心中认定了那个人就是那个人,就算有第三者的插入,转来转去终究还是回到了原点。所有的愿赌服输,都是我们押错了人,真正对的那个人,才是你最好的选择。所谓的一厢情愿,就是像余周周一样,在她的生命中,始终有一个太阳照耀着她。如果没有林杨,就不会变成现在的我。
你的一厢情愿,尽管兜兜转转,希望回到原点,你还是那个余周周,而他也还是那个林杨。因为在青春故事里,所有的一厢情愿,不都是愿赌服输。

你好十年后的我的读后感锦集80条


你好旧时光
西洲这个年纪轻轻的妮子出了本散文集,还起了一个很沧桑的名字——《你好,旧时光》,真叫人感叹后生可畏。
西洲多才,写作范围比较宽泛,近年来创作勃发,诗歌、小说、随笔都有不俗的成就。初次读她的作品是从几年前发表在《伊犁河》杂志上的一篇小说开始的,和她认识以后,对她的作品一直很关注。我认为,比起散文,她在小说上花得时间和心思更多一些。她自己也说在散文上没怎么用心,随心而作,率性而为。这个什么时候见到都满脸笑意的姑娘真是谦虚,正是这种“无为”中的“有为”,汇集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春天一样清新温暖的集子。
《你好、旧时光》可以说是西洲的往事回顾,时间纬度大约是十年左右。十年的时间对于漫长的人生很短,对于西洲这样的年轻姑娘,已经很长,足以改变了许多人和事。在这十年里,西洲从老家徽州北部一个叫布口的村子来到了西域边陲伊犁,并在这里安家落户。从故乡到异乡,地理环境变了,人生感悟变了,她不断地用文字开拓自己新的生活空间,不变的是事业方向,不变的是用文字记录生活的情怀。
故乡,亲人,那些已经逝去的音容笑貌,故乡的草木和池塘,田野里的花草,昭苏高原的雪……翻开《你好,旧时光》,就像打开一本旧相册,西洲的家人家事,幼时欢笑,旧日风景,都伴随着“当时的月亮”弥漫在读者眼前,游离成为品味不尽的往事中的一部分,从书页里浸漫出丝丝缕缕的暖意,缠绕着读者的心。这也是本书的重点章节,也是我最为欣赏的部分。如《月异当时照鬓丝》中写奶奶去世,“那是我生命中第一次体验生命的逝去,村里的老人的死亡像狗尾巴花、猫耳花谢了一样正常,但是别人的刻骨始终是别人的,小孩子在那样的场合除了玩、吃饭、看热闹、听场子,其他没有什么。但是这次走的是我的奶奶,那个曾掌控我整个童年的老太太,去了”。除了对亲人的追忆和缅怀之外,西洲加入了自己的回望和彻悟。
你好旧时光读后感(二)

你好十年后的我的读后感锦集80条


再回过头已经是洪荒的宇宙。
每个人都这样恍惚而又迅疾地成长起来,喧嚣吵闹,抑或沉静平凡的。时间永远向前冲刺,把人远远甩在后面。
很少有人再会花时间和精力想想幼稚酸涩的童年少年,小红花和集体午睡时光,小操场上奔跑雀跃的身影与一去不复返的年华。我们都在不断长大,褪去臃肿繁琐的外壳,或大或小地发生着难以目测的变化,终于有一日回过头来,突然记起很久以前的无数个春夏。
就像之前在宣传语上看到的,这是一本无关乎情爱,只关于成长的书。特别喜欢出版这本书的名字,像一个在和旧时光打招呼的老友,淡淡的,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就像好久不见得朋友,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之后,打声招呼一样。
那个在自己营造的保护伞下,躲避着那些有意无意的伤害,独自坚强的面对周遭的一切,小心翼翼成长着的余周周。从某一方面来讲,过早的懂事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但同样的余周周与生俱来的勇敢又给了她新的天地。她是女侠、是雅典娜始终都是。
勇敢的余周周,在用自己的方式面对成长,化解长大所要面对的不解和困难。小时候,我们总是希望长大,似乎长大就不再需要忍受唠叨,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决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可真正长大了就会发现,在大人的世界里,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早已不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范围,甚至连自小心目中强大的父母也左右不了什么了。我们开始变成复杂的大人,要面对谎言和虚伪。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不喜欢你就不和你一起玩,不高兴就可以不说话。长大的我们,面具成为每天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东西。这时候,我们才会突然发现,当初渴望长大的心声早已经随着岁月的变迁被埋没了。我,抗拒长大,抗拒走近大人的世界。
看这本书,总会不自觉地心疼,鼻子酸酸的,然后就自然而然的流泪。那个模糊如一滴水的余周周;那个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得到老师赞赏的余周周,那个本以为是靠自己努力而成功,却发现要谢谢妈妈的余周周。那真的只是余周周么?也许还是我们自己。那些对余周周内心成长,心理活动的句子,总能够重重地打在我的心上。那个渐渐明白了人情世故、人间冷暖的余周周,那位每个人心里的余周周。

你好十年后的我的读后感锦集80条


不是每个孩子,生来就是优等生。同样,所有的小孩儿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夸奖,希望自己是站在众人瞩目位置上的那个人。但不幸的是,那样的位置及其有限,没有谁会是永远的主角,我们常常只能作为舞台的背景,甚至是坐在观众席里观看表演的路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慢慢学会接受,调整自己的心态。由在乎变为不屑,从伤心变成无所谓,这个也许就是成长的代价。
你好旧时光读后感(三)
刚刚看完《你好,旧时光》,刚开始觉得不好看,后面静下心来看,才发现越看越入味。看完后一面讶异着作者怎么有着这么好的记性,一面清晰的看到属于自己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出,曾经写
余周周的初中开心纯真,而高中却开始出现了虚伪和世故。这样的经历是何曾的相似,就像曾经的我总是无耻的怀念着初中而鄙夷高中,现在相信可能只是因为初中的我拥有万丈光芒,仿佛身处世界的中央,而高中就像是被人狠狠的推下云端,然后内大神还很高高在上的说“你是凡人,只是我不小心看错人,把你招上来,你没有仙缘”,然后我就恐慌了,不想不愿承认这个事实,所以一直都努力给自己做云梯,告诉自己,要相信自己,要相信可以凭自己重返荣光。这样的努力,终究还是有回报的,在高中的某次考试某个点,回到了曾经最熟悉的高度,希望班头如往常那样报成绩,然后在别人的讶异中高高昂起头,可是那次考试就像是没有出现过那样,班头提都没提,而自己那幻想中期待的大段虚荣突然苍白的不知道要怎么去填补色彩。
这样的想法现在看来既虚伪又可笑,“幸福是这世上最罕见的巧合”,而人生总是充满了荆棘和不顺,也会有很多的质疑和不理解,可是这些又有些什么所谓,你的人生都不能由别人来过,所以为什么要用一种折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别人是错的,你以为他们会是你生命中的VIP观众,可是最后你会发现那些自己曾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让他们刮目相看的人早就在转身的时候忘了和你说过的话,他们从来都不需要对你人生过程负责,只要对你每次的结果做出评价就可以了。

你好十年后的我的读后感锦集80条


现在的我感谢初中的荣光万丈,也感谢高中的灰败孤寂。初中的时光让我看到的是同学之间的纯真无暇,即使有中考的压力压着,有张老大不定时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的在班级后排出现,但是我依然在自己的那片小天地里过的怡然自得,然后就是偶尔想想那束曾照进我生命的短暂阳光,真是明亮啊,晃眼却有让人贪恋的温暖,直至此刻都心心念念。
虽然我不喜欢物理,但是我一直都深信能量守恒定理。就像风雨过后见彩虹,晴天过后就是阴转多云,黑云压城的高中在一个百无聊懒的暑假之后开始。依然记得自己和爸爸一起去报道时的场景,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在实验班,所以一直都在后面班级名单里搜寻自己的名字,还在多遍找不到自己名字后就紧张的问爸爸怎么没有我的名字,而一直淡定的从一班开始搜寻名字的爸爸在一班女生名单的最后一行找到了我的名字,然后说不就在这嘛,老天第一次如此听我话的实现了我“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豪言,之后的三年,为了不做凤尾而力争上游的努力,那样慌张不安,怕自己不努力就跟不上,怕别人伤害而先把别人隔离在自己的生活之外,然后还要表现倔强决绝,这样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不过依然,谢谢高中三年,是因为这样的三年让我学会一个人想事情,不带任何个人色彩的看事情的发展,然后客观评价,虽有时冷然没有温度,但直达本质。
你好,旧时光,我们都有一段多彩或单调的时光。不用忘记,心怀感恩,每一段时光都是我们活着的见证,过去的我们成就现在的我们,然后我们才会有未来的模样。真正的放下,不是说“万般皆有法,如梦亦如幻,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样的佛偈,而是对过去的自己,好的赞声不错,坏的说句混蛋,摘下面具诚实面对,然后微微一笑,道一声:你好,我的时光,谢谢你陪我的每时每刻。
有《你好,旧时光》这本书,又有《明天你好》这首歌,这就告诉我们,其实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都是美好的,过去的东西给我们无限的回忆,将来的明天让我们充满好奇与憧憬。所以现在,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那都只是暂时的,它会过去,明天依旧美好。

你好十年后的我的读后感锦集80条


昨晚去看了《你好之华》,不是延续岩井俊二的青春,它更多是人生的执着。有人说,它是《情书》的延续,我也想知道离开了小樽,离开了雪景,没有了藤井树以后的人生,该如何用一纸书信去描述呢?
以葬礼作为开头,加上大提琴的低沉的声响,缓缓地拉开序幕。葬礼之后,人们离去,进入了空境,镜头慢慢地以俯视的角度拉近距离,北方寒冷地气息扑面而来。我们不禁想起《情书》中渡边博子在雪地上走了很远的路,也是同样去参加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活动。
镜头很远,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远去,也将故事娓娓道来。
还是岩井俊二的风格,我知道开头的空境不会让我们失望,那是一个上帝视角,仿佛带着悲天悯人的角度,却又无法诉说。所以在《情书》中,它需要下一场雪来传达厚重的思念。在《你好之华》中,葬礼之后是回到家中,所有亲人都出现的大团圆,以一封三十年后的同学会邀请函作为故事的开场白。
影片中之华也是在图书馆工作,我们不禁想起藤井树也是在图书馆工作,原本《情书》就是在图书馆开始了一场暗恋的交集。我想谁都不会忘记白色窗帘在阳光下飞舞时,站在窗边看书的那个少年,那是光和盛世美颜的交集,也是心动的开始。
当我们在《你好之华》中再回到图书馆这个场所,它已经缺少了少年少女们的身影。影片的色调更多的是偏向于长大后,人们成熟的内心。你不可能在书本的借阅卡中再发现那样的秘密——每一张借阅卡上都写着“藤井树”,也许你会在其中的某一张,发现背面画着少女的肖像。直到最终也没有说出口的告白,在许多许多年以后,再被一群可爱的少女发现这个秘密。
没有说出口的暗恋,或许成了遗憾,可是最终知道了这个秘密,她笑得举足无措,真好啊,那是《情书》最美的落幕吧。
《你好之华》由三代人展开书信的往来,感觉很特别,可以看见岩井俊二在努力地融入中国的风格。通过那些信我们看见了年少的回忆,尹川是那个反复写了好几遍情书的男孩子,而之南是站在讲台上闪闪发光的学生会主席。当毕业来临,之南请尹川帮忙修改毕业致辞,她说,你以后一定可以当作家。当尹川静静地坐在台下,听她做毕业演讲时,我仿佛看见了青春最美好的样子,那样大的讲台,窗外阳光温柔,喜欢地女孩子缓缓地走来,站在他面前,笑着问他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吗?他说不用了,这样就很好。

你好十年后的我的读后感锦集80条


后来一个镜头是他们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阳光太美了。
海子说:“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我不知道这一个镜头对于导演来说是什么样的意义,或许美或许单纯,但对我而言,它实现了海子的梦想。
三十年后,当之南以自杀离开了这个世界,故事便交到了之华的手中。通过同学会的再遇见,他们互相弥补了过去的青春记忆,也解开了我们的谜底。作为在之南光环之下的之华,她显得平凡、普通,可是她却拥有幸福地生活,有爱她的可爱的丈夫和孩子。
而之南太过于美好,她最终以悲剧收场。在大学时代,尹川终于如愿和之南交往,不过后来出现了张超因为嫉妒夺走了之南,成了一切的转折点。之南的婚姻就是在家暴中渡过,最终因为抑郁症而自杀。三十年后,当尹川找到离家出走的张超,由胡歌饰演的渣男张超,他的台词但这一段更多的是对于人生的剖白,带着我们来看看三十年后每个人的人生都成了什么样子,他说,想混出个名堂,可最终还是成这样了。他对尹川说,人生不是你随便扒拉扒拉就能看清的。
原来,每个人都很无奈。
尹川在失去之南的日子里,写下了《之南》这本书。他将每一章节都细心地寄给对方,想要让她看到,最终在三十年后,他来到之南的老家,给她上了一炷香。之南的女儿睦睦说:“如果你是我爸爸就好了。”之华说:“如果姐姐当初能嫁给你就好了。”只是如果,尹川的人生,注定要为之南继续写下故事的续集。
如果初恋可以实现,如果尹川和之南一开始就从头走到最后,不过,遗憾就是人生啊。你要一开始就做好对的选择,哪怕是让自己的`后悔能少那么一点点。之南的骄傲、美好,最后是悲剧的人生,却在遗书中留下那封初中时代的毕业
虽然影片以《你好之华》为名,可之华更多的是旁边者,因为她而揭开这段无疾而终的初恋,还有关于去世的之南过去的故事。最开始是之华和姐姐之南喜欢上同一个男孩子,当之华写信给喜欢的男孩表白时,她写道:“我喜欢你,请和我做朋友吧。”虽然被拒绝了。但是在三十年后遇见时,她仍保留着那份见到初恋时男孩的紧张心情,最终尹川来到图书馆见她时,他们终于在三十年后第一次握手,虽然没有说出口,但那就是“你好,之华。”

你好十年后的我的读后感锦集80条


之华的女儿飒然说过:“我喜欢上一个男子,十一月喜欢上他,十二月开始会想他。”她说不想开学就是因为怕见到喜欢的男孩子会脸红,不过最终她决定还是要回去勇敢地面对喜欢的人。这算是之华故事的延续了吧?三十年后是不是可以换一个结局?
很喜欢的几个场景,其中是尹川回到初中的学校拍照时,走在废弃地教室里,我们缓缓路过别人的窗前,或多或少都看到了别人的故事,可是我们不会进门也不会打扰,就让故事过去吧。最后尹川把照片做成相册送给了之华,我觉得书信和影集是最厚重的礼物。
在《你好之华》中,故事没有大起大落,在故事讲完后,大家回归自己的人生,还是要觉得自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抱着那样的希望继续走下去吧。就好像,走在路上偶遇了一位故人,我们约着找个地方坐一坐,喝一杯茶,讲讲过去的学生时代,故事结束,人们分开。
但,会带着那样的鲜明而温暖的记忆,变得更好吧。因为影片的标签就是:“愿你活成想要的样子。”
1995年,《情书》没做到的,《你好之华》做到的。藤井树没有说出口的暗恋,尹川通过情书向之南告白了。可是我们都不确定,如果当年藤井树告白了,他们会走到最后吗?还是像尹川和之南那样,分开了?初恋和后来的人生,我们都无法得知。当时渡边博子对着山里大喊:“你好吗?我很好。”在《你好之华》中变成了小男孩写给去世的妈妈(之南)的一封信,他通过放飞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去传达这一封信,我们也不知道这封信去世的之南会不会看到,那是一次对于死亡的认知。
这里的人生太沉重了,影片最后,那封信却又让我们回到了希望的地方。
如果说《你好之华》是《情书》的延续,虽然是同样的色调,但是《你好之华》太过于平淡了,缺乏了前者的爆发力,在光线上,《情书》在夕阳下少年少女骑单车的镜头太过惊艳,让人一眼就心动。《你好之华》更多的是在平和的光线下去进行故事的复述,它不是青春,它是人生。也许,光所传达的,是人生的一种平淡和苍白,而在《情书》中的光,是初恋、心动,永远也忘不掉。

你好十年后的我的读后感锦集80条


也许因为这就是岩井俊二吧,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书信带给我们的是从前慢的单纯,一笔一划写在开头,你写“你好”,我总是喜欢在信的开头写上“见字如面”。
图大唱过:“人间的面见一面少一面。”所以,以后还是好好地说“你好”,也要在告别时用力的拥抱。
如果不能,就写信给我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