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

2022-05-29 来源:百合文库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中班幼儿教师
“习惯”适用于任何国家和不同场所,因而“习惯”越来越被家长所重视,看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这本书,我突然觉得小班年龄的孩子习惯培养是那么的至关重要。是的,现在有很多成人就是因为小时候习惯没有培养好而造成了许多的累赘和陋习。
记得在这本书中一位记者采访一位中国名人时,记者这么问:请问您的成功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呢?这位中国名人说:我最想感谢的人是我年幼时刚踏进园地的老师和我的父亲。记者觉得很奇怪继续追问:这是为什么呢?他笑着回答:因为是幼儿时的老师她教育我东西哪里拿的就要放到那里去;吃饭之前要洗手;伙伴之间要友好交往;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认真的注视对方;而我的父亲同样也在我年幼时就告诉我,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拿回家,不该说的话不能乱说;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在场的所有记者都被他的回答所打动。是的,一个好的习惯如果在你年幼时没有形成,那么它将影响你的一生。所以幼儿时,作为一名教师,你的行为习惯对身边的孩子是影响一生和至关重要的。
记得我在带小班时,我常把教育孩子注意卫生,爱护自己的教室挂在嘴边,但直到进入中班我还是不能改变孩子们随地扔垃圾的习惯。一次,小胖把一张吃好的早餐垃圾随手扔在了走道上,但小胖似乎又意识到了什么,回头看了看,乘这一个契机,我并没有给与批评,而是自己走过去捡起了这个垃圾,也许是我这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小胖带动了别的孩子,他走进了教室对别的小伙伴说:我把垃圾丢外面了,是老师帮我捡的!于是我笑着说:这是我们中二班的教室和走道,我可不想让它变脏哦,我爱我的孩子们,还有这个教室!然后我自信的走开了。从那后,孩子们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的习惯就这样养成了,也许,这样的习惯只要成人的一句话和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但它确实那么的重要。所以,教师你的形象和行为习惯对孩子们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有很多的教师和家长总觉得孩子坏习惯总那么难改,不知道大家自己意识到了没有,其实改变孩子们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在他身边那位最重要,最模范的你。也许你也会把垃圾随手一丢,也许你和朋友交流时也会随口一句脏话;也许你把用好的东西也会随手一放,但你的孩子就是把你当做模仿对象,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他们的世界里都影响一生。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中班幼儿教师读书笔记2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这都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呀。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从《玫瑰与教育》中我
读了《玫瑰与教育》后,我想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奋地阅读成就了她的美丽和深刻。请看她是怎样看待阅读的: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
“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
“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在读书中身体自然得到运动,大脑自然得到运转,心灵自然被酬劳。”
读书让我们有专业的知识,思考让我们有了独立的思维,实践是将我们的思考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实践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师独立特色的教学活动,窦老师强调-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个性,教学活动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听课之时,所获得的那些老师们表扬、鼓励的技巧,调动情绪的方法。回来以后便照葫芦画瓢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现在想起来在课堂我们反而失去了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为自己语文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啊!人,读书与不读书肯定是不同的。身为教师,读书与不读书,就更不一样了,这可以在你的学生那里得到验证。就让我们在这读书的季节里,来开始我们自己的阅读吧,相信在阅读中,我们也一定会变得美丽、优雅。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
中班幼儿教师读书笔记3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希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能力、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做最好的老师》中李镇西老师的话说得富有智慧和哲理,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直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幼儿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必须予以批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出奇的“乖”,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直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幼儿,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幼儿,希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幼儿——“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幼儿时“向幼儿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幼儿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幼儿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儿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幼儿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老师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幼儿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幼儿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幼儿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幼儿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幼儿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直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现在,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幼儿教成“小大人”式的幼儿,是教育的悲哀。
因为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在面对幼儿时要保持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幼儿的童心,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幼儿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幼儿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己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耀幼儿心灵的阳光,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使幼儿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中班幼儿教师读书笔记4
这是一本介绍幼儿教师从初步形成到一步步走向专业成长的书。书中从教师的专业化概念、幼儿教师的成长历程、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关系、走向专业成熟以及做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等五大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与讲解。
看了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章“走向专业成熟”,可能是我觉得最符合我们我的实际,也是我们每位新教师所希望和渴求自己能够尽快的走向专业成熟吧。我仔细阅读着每一字每一句,想从中获得些对自己有利或有帮助的信息和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感触最深的是第五章的第一块内容:教师的专业成长==经验和反思。初任教师职业的新教师,成长为具有实践智慧的优秀教师,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的自我反思,以及外部的支持与协作,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教师才能快速的进步和成长。
作为一个只有几年教学经验的新老师来说,各方面都是处于学习阶段,除了要管好孩子外,在上课方面也要经常性的进行反思、总结、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看了此书让我明确行动研究对教师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因为行动研究能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性提高,让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将教、学、做合二为一,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及研究能力,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增强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我深知每一位教师的经验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教育教学中获得的,是一种实践性知识,它是无法通过陈述和传授获得的。我将在以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以研究者的身份和思想来面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考我在教学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及时的发现问题,反思反思其原因及症状和探索解决问题,这样不断的反思、探索和创造、持续的积累经验,才能获得丰富的经验,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型的成熟教师。
教师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就要积极开展行动研究,这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在实践中就自己的一些教育细节进行反思,进行研究。如果做了不思考,作了一百遍也很难有长进,好还是好,不好还是不好,偶尔瞎猫碰上死耗子,却不知道为什么。如果能做之前想想,做什么都有清楚地自觉;做之后想想,总能用一双慧眼去观察自己,反省自己,教师就能每天都有进步和提高。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借大家的眼睛和脑袋,帮你发现你看不见的东西,向你提出你意识不到的问题,打你一棒有点疼,但也促你成长。
在文章中,有大部分文章可供我们参考、借鉴学习的资料,在分享与对话中的个别小案例也是我们生活、工作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资源平台中的反思体验设立了好多的专业问题,以供我们阅读、反思等。资料库中的多种专业资料,不仅使我们增长了不少专业知识,也为我们提供了工作、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总之,在看此书的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中班幼儿教师读书笔记5
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谈到了“一个经验”的概念,并将之界定为:“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该界定显示出“一个经验”至少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历程”。二是圆满性,即“达到完满”。完整性和圆满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经验”的内涵。
应该说。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能尊重幼儿对完整经验的需要,比如。给幼儿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幼儿唱完一首歌,帮助幼儿完整地经历一次科学探索活动,等等。然而,不少幼儿园在追求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幼儿所获经验的圆满性。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会不断地催促幼儿完成其作品;为了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得出答案,教师会缩减探索的时间,给予幼儿过多的直接帮助。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表面上看来,教育活动是完整的,教师引导幼儿获得了完成某一个教育活动任务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却是肤浅的,不具有累积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试图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常常会在关注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以牺牲幼儿经验的圆满性为代价。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的经验既完整又圆满呢?
一是分解。分解就是把原先过于庞大的“一个经验”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经验”。比如。要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就可以让他们通过几次活动分别来探索水的颜色、味道、流动,物体的沉浮等不同特性。对一首歌曲的学习,可以通过体验理解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演唱与表演、音乐游戏与创造等几个层层叠加的活动分步骤地逐渐达成。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每一次都获得了相对完整的一个小的“经验”。而每一个小的“经验”的不断累积便构成了既完整又圆满的一个大的“经验”。这就好比我们成人在读长篇小说和看电视连续剧时的经验历程模式。
二是留白。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幼儿园
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动设计时间歇性地预留一部分不做任何教学安排的时间。有了在活动设计时有意识的留白后,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才有可能从急迫的教育任务中脱身,才有可能用更多的心力来观察、分析幼儿:当教师意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活动计划不一致时,才能根据幼儿现场的反应调整教育计划,切实追随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使他们通过活动获得深人、满足的体验。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三是时间。充足的活动时间是幼儿获得高质量经验的条件。要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教师必须学会放慢脚步,善于等待,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按自己的步调进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动时间,教师才可以不急于让幼儿获得某个既定的结论,幼儿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寻找结论,自己发现和修正错误。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幼儿才会体验到挫败与成功,感受到困惑、激动、喜悦、失落、难过等各种情绪,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才会是饱满、充实的,并在与原有经验的汇聚中成为推动幼儿成长的重要力量。
中班幼儿教师读书笔记6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中,作者尹坚勤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如四季的自然演变,经历着起步、提升、成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书中以丰富的案例阐述了一个幼儿教师怎样通过读书、参与园本教研、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等途径,逐渐走出职业发展的困惑,不断掌握教学技巧,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成为骨干型教师的过程。
本书共四篇,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暗喻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其中,春、夏、秋三篇分别针对新任职教师的岗位生存与专业起步、发展中教师的积累与学习、骨干型教师的探索性研究与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同时就幼儿园学习型组织的环境创设、丰富多元的园本教研、参与式园本培训、多元化教学反思、教师专业信念的改变与发展以及专业行动改善的过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指导。书中运用大量的生活化案例,通过呈现情景、描述过程、表达观念、传授经验,与我们分享了作者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最后一章《冬之篇》则主要就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影响因素、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描述。书中的第一段讲述了作者的职业生涯规划,读着作者为自己从稚嫩阶段的规划一直到逐渐成熟成熟后的规划,都值得我们的参考与学习,尤其是刚入职或年轻新教师,规划是对自己前进方向的引领,它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非常磨练人的意志的过程,所以为自己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这本书之所以吸引人的是,它主张在不断积累教育故事的过程中,让教师体验真实情感,获得教育智慧,提升专业素养,明晰科学的儿童观以及教育的内涵。书中包含作者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会让同样在教育岗位工作的我们产生思想的共鸣。
中班幼儿教师读书笔记7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不讨老师喜欢。记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带学前班的时候,班上有个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发育较慢,语言表达能力差,每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挂着两条鼻涕来上幼儿园。看着这样一个孩子,实在难以让人喜欢。我刚接触他的时候他连“老师”两个字都叫含糊不清。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爸爸在他半岁时就弃他母子而去,妈妈又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家境贫穷。李小明由于长期缺乏父爱,他的母亲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和他交流,导致了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欢和他玩。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更应关心、呵护他。
为了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经常有事没事的找他说话,一开始往往都是我一个人在说,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这种情况我真有点气馁,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和他谈心,找他说话,渐渐的他能和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了,上课也能专心听讲了,教的生字也能读出来了。那时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虽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琐碎的,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可谓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
从教三年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儿教师。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知识与能力的素质,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但我觉得更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幼儿的“爱”,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一切都无从做起。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应该对孩子负责。我们应该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幼儿,对幼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护他们,像对待自己的杰作一般欣赏他们,让每个孩子在真诚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这么多好的领导、好的搭班老师。正是她们,给了我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心。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愿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中班幼儿教师读书笔记8
最近读了《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一书,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细节描述将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容易产生的一些教育现象记录下来,可贵的是书中还透过这些现象深入分析了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秘密,如:幼儿的心理、家庭因素、教师行为的影响等等,对我们这些一线的老师有很好的借鉴与警示作用。
书中一文《如果你们不听话》中的黄老师常常会说:“如果你们不听话,就不许……”,“如果你们不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就不能……”,这类话不仅像黄老师这样的新老师会用,其实仔细想想在自己身上也会存在。这一类警告语对幼儿来说成效快,能够很快就树立好班中的“规矩”,而且对于老师来说还比较的省力、有效。但是文中却分析长期使用这类警告语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幼儿可能在外显的行为上遵从了教师,但是内心并没有真正认同,也不知道好的行为习惯给自己与他人的意义,这样的行为是短暂的、无效的;其次,这样的警告使幼儿生活在“他律”的要求下,并没有帮助幼儿形成“自律”意识,而且警告与威胁也会让孩子时时体验对强制与压迫,没有幸福感;最后,经常使用警告性语言也会恶化师幼之间的关系,无法形成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所以,这些警告类的语言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大忌,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不能经常地运用。
其实作为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已经有所认同。因此,对于这阶段的孩子我们应该让他明白在班级中“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我们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一张图文结合的班级作息表,让孩子明白每个不同的时间我们该做些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秩序感。同时,再与幼儿一起为每个时间段应该怎么做,制定出一些应该做到的规则,提醒幼儿遵守,帮助幼儿养成自律的意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每个环节开展前做出一些简单明了、童趣化的指示,提示幼儿在自己的行为中应该做到什么。当然,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能力不同,我们切不可用一把尺来衡量,给予幼儿一些自己的空间,用纵向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才能让幼儿感受到我们的关心与爱护,从而尊重我们,愿意遵守班级中的各项规则,将规则真正做到放在心上。
中班幼儿教师读书笔记9
最近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窗,下面是我写的读书笔记:
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一直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可以让家长和教师保持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可以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可以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特别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应该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教师每天与家长接触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我总认为时间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时当着孩子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孩子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开,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
中班
寒假前,我借阅了《孩子,你要学会自己长大》,这是一本关于学业、青春、成长与梦想,是献给奋斗中青少年的心灵
通篇读下来,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充满着浓浓的正能量。不管你是青少年也好,已工作的成人也罢,都应该在心底问自己:“你学会自己长大了吗?”而书中所有的正能量语句都被用红字标明,更是让人一目了然:“要想撬起世界,它的最佳支点并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心灵”;“当你的内心有足够坚定的毅力和克服万难的勇气时,你就有足够的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等等。
这本书一共有三章,在第一章“成功是道选择题”中,作者先是以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小故事为案例,向我们展示现在这个社会中出现的诸多怪象:对什么事情都处于无所谓的态度、毕业生盲目考研、频繁更换工作岗位的“跳跳族”、不知责任为何物、啃老一族等等,让我们从中反思、对照,进而深刻地提醒自己是否想要成为其中得一员。随后,作者引用多位名人的故事、案例等,激励青少年从今天起,做一个有梦想的人,并坚守梦想、捍卫梦想,趁着自己还年轻,拥有无限的热情与激情,只要明确目标,掌握方法,成功便不是问题。在第二章“向成功出发”中,作者用文字的魅力,一遍遍唤醒读者那已沉睡的梦想和斗志,使人心中永葆热情,以积极的精神状态为自己切身目标而奋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作者在最后一章“成功八步”中举出自己在日常培训青少年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案例故事,以先破后立、学习模仿、优化目标、绘制“地图”、积极行动、适时调整、学会合作、反省总结这八步传授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方法。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通过本章的阅读,我感悟到,成功带来的不仅仅是幸福的生活,它还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幸福属于满足的人,而成功属于不断追求、不断前进的人。
合上书本之后,诸多思绪渐渐蔓延:我年少时的梦想、工作中的收获与不足、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等等。我问自己,到如今,我完成了哪些目标,又拖延、虚度了哪些光阴,废弃了哪些计划……一想到这些,心中渐渐浮起一丝的失落,毕竟自己年少时心中埋下的梦想种子,终究未能遂愿成长。但是,人生又怎能了无缺憾呢?我毕竟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愿成为了一名教师,并一直在这条道路上努力前行。有梦想,有努力,有收获,这不就够了吗?英国有这样一句谚语:目标刻在水泥上,计划写在沙滩上。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会有拖沓、会有曲折,但是,只要能将自己的梦想的种子深埋心中,细心呵护,并努力为此坚持、奋斗、进取,哪怕山高路远,哪怕艰难困苦,我终究能够触到梦想的彩虹。
最后,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书中摘自伯迪亚纳尔逊的《我的人行道有个洞》这首诗:
我走在街道上。
有个深洞在人行道旁,
我掉进了深洞。
我迷失……我彷徨,
这不是我的错。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回到地面上。
我走在街道上。
有个深洞在人行道旁,
我没看见——我假装。
我再次掉进了深洞。
我无法相信竟到达同一地方,
但这不是我的错,
我仍然画了很长时间才回到地面上。
我走在街道上,
有个深洞在人行道旁,
我看见它在那里。
我又掉进了洞,这是习惯的力量。
我知道我在何方,
我张开双眼——这是我的错。
我很快回到地面上。
我走在街道上。
有个深洞在人行道旁。
我绕过它走向前方。
我走在另一条街道上。
这首诗它讲述了一个人怎样逐渐从被动变为主动,实际上,我们都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只有强化自己的主动心态避免地面的深洞,不管发生了什么,都能选择最佳的应对之策。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走吧,走吧,人总是要学会自己长大。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我们的成长,我们的人生要自己掌握。成功或是平庸,一切都取决于自己。
中班读书笔记2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在《职来职往》上认识了刘同,在微博上看过他写的上了热门榜的微博,总之,就是知道有刘同这么一个人了。看《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一方面出于好奇职场人刘同会有怎样的看法和见解;一方面出于到哪儿都能看到有关这本书的字句(或许它营销做得比较好),不看它有点过意不去(我的从众心理作祟?)。看这种书会有种恐惧的感觉,但是一旦看下去,满满的全是回忆。有些道理和感情也是在经历过了,才日久弥新。高中时间再紧也会有时间去思考一些自己的人情世故,学校时间再多也只会在表面,虚虚实实的过,上一次的思考都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感觉总是缺了东西,聪慧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被抽离。那些这下来就很有感觉,自己都禁不住点头的文字,不知道何时已经断了联系。生活里没有了文字,没有了回忆。有些事有些人怎么都想不起了。
看着别人书里,那些小时候就存在的人物,那些从身边擦肩而过的路人甲,都能深深的刻在心里难受。感觉他们存在过。我只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似乎在我的生活里也有过类似的人走过。可是她们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都不记得了。所以当我闭上眼睛,回忆我记得的画面,觉得在看一部电影,而主角不是我的抽离感。一遍一遍的质疑它真的存在过,我真的在这里伤心难过,在这里没心没肺的大笑过嘛。有种记忆的断层,感觉像是活在世界之外的。关于青春的故事,年轻人与孤独必不可少。与青春有关的词还有迷茫,记得还有一本书叫谁的青春不迷茫。孤独与迷茫正是现在年轻人生命力必然的存在。
也许你仍然是一个人下班,一个人乘公交,一个人上楼,一个人吃饭,一个睡觉,一个人发呆。可喜是你却能一个人下班,一个人乘公交,一个人上楼,一个人吃饭,一个睡觉,一个人发呆。很多人,害怕孤独,离开另一个人,就没有了自己。所以说,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如此这般,也只能学会享受时间。也只有时间的消逝才能使我们注意到时间,悄然从指尖流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唯有充分利用时间,好好享受时间带来的美好。孤独不是失败,它是自己与自己相处与对话最好的时光。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提醒自己,不要操之过急,尤其不要在背后抱怨啦相信我会渡过这段倦怠期,迎来更有活力的生活、更得体的语言行为、更专业的工作素养。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中班读书笔记3
翻开几米漫画书籍《我不是完美小孩》的那一刻,内心涌动着莫名的情感,因为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那么强烈,仿佛自己就是几米漫画里那个孤独的小女孩,在和成人的世界抗拒的同时又不得不努力的迎合着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每一个人都是从孩提时代一路成长来的,所以每个人都曾经是天使,也曾经在心里住着一个倔强的怪兽。“我只是个小孩而已,为什么你们大人会对我要求这么多?我真的只是一个孩子,为什么你们非要把很多不快乐强加给我呢?”捧着这本书,心情有些复杂,这可能是当代儿童内心最真实的独白。跟八零、九零的童年相比,现在的孩子似乎更没有了自由,他们生活的空间越来越狭隘,从两三岁开始,小小的他们就被迫接受各种花样的早教课和补习班。在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小小的他们就背负了太多和他们年龄不成正比的负累,所以他们不快乐,所以他们要呐喊。
《我不是完美小孩》为什么能够在青少年或者儿童中如此风靡?其实书里孤单的主角就是我们很多人童年的"影子。
孩子只是孩子吗?既然是孩子,他不应该是快乐而单纯的吗?既然大人都不能做到完美,那么为什么要要求孩子尽善尽美呢?“我不是完美小孩,我不可能每一科都考一百分、我不想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我只想在属于自己的年纪里,无忧无虑的成长,因为我是小孩,所以有着太多的不完美,作为大人,你们为什么不理解?”
童年是最梦幻的年龄,真的不需要洞悉成人世界的繁复。孩子就是孩子,他的快乐来自于简单。不要在孩子童话般的世界任意涂抹色彩,将一些不好的情绪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幼小而脆弱的心灵受伤害。容许他小小的错误,不要竭嘶底里的去毁掉一颗童心建立起来的堡垒。尽量让孩子保留属于他的特质,让快乐成为他童年时代的主导,因为他是小孩。
我不是完美小孩,你们也不是完美父母。既然如此,就相互容忍着和平相处下去。我只是个小孩,我有属于我自己小小的精彩,你们的世界,我不懂。我的世界,也请你们不要强行闯入,轻而易举的剥夺属于一个孩子简单的快乐。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我不是完美小孩》,请你们接纳我乖巧的同时也学会接纳我的“坏”。
中班读书笔记4
什么是有准备的教师?有准备的教师如何推动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学习?怎么做才是有准备的教学?如何在教师指导和幼儿自主学习之间达成平衡?这就是今天我介绍的这本书中为我们解答的疑问。作者就是通过这样几个问题,为我们提供最有价值的理念和策略。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书中的主要内容和一丢丢粗浅的心得。
文章开篇的两篇序言,粗略地介绍了高宽课程模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框架式的介绍,让初次阅读的我略觉生涩,很多地方需要细细地读,重复的读,时而回过头再去看看,才能略有领悟。于是心得之一便是:凡事贵在坚持。
本书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有准备的教学的含义。里面介绍了有准备的教学的概念,同时探讨了整合儿童主导和教师主导的学习
如何用最优的方式教育学前儿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儿童的主导学习“和“教师主导的教学”如何平衡,则是我们常常困惑的。
作为开篇章节,该章就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有准备的教师应该认识到儿童主导的学习经验和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同等重要,二者相结合是促进儿童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方式。这样的观点,对于教学实践中教师主导还是幼儿主导问题进行了明确的应答。我们都知道幼儿主导的学习往往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助于他们更投入于自己的探索获取新经验、新知识和技能。但是,几乎没有哪种学习可以完全通过幼儿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进行的,任何不管不问的方式都不可能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时候,幼儿在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创建的良好环境中能学得更好。这也让我联想到平日的自主游戏,幼儿自主游戏时教师应以什么身份参与,怎样在游戏中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作用,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过于干涉,否则只会导致毫无成效的所谓的“自主游戏”,同样在美术活动中,没有技能支撑的表达必定只能停留在原有水平,而过度强调技能也容易导致单一、机械化的结果。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所以,有准备的教学,关键还在于“平衡”。就像书中作者总结的:儿童主导的学习经验加上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等于最优学习,也就是说教师和幼儿都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提倡发挥幼儿主体性、强调幼儿自主探究的当下,这本书通过思考教师指导与幼儿学习之间的关系,科学的对五大领域的课程内容及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最佳方式去引导幼儿发展,这对于我们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启示。
“有准备的教师”、“有准备的教学”,短短几字,对我们教师而言可能就是一生追求的方向。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虽然前期都会做不少准备,关注目标、创设环境、及时评价,但可能更多的还是比较浅表层面的,相对来说,更多的会倾向于教师为主的学习经验。如何真正平衡儿童为主和教师为主这两种学习经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有准备的教师”“有准备的教学”,自己还是需要经过很长一段的时间去学习摸索。这本书理论性强,读起来不太容易,还是需要反复研读,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理念与有效策略,我将结合我的工作实践继续学习书中的精妙之处,就像作者在书的最后所说的那样“希望这本书能够鼓励大家利用已有的知识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中班读书笔记5
我是在20xx年春节快结束的时候开始阅读《过犹不及》这本书,当指尖翻启书页的时候,我便开始踏上一段全新的旅程,它带领着我开启了一扇关于“如何建立自己的心理界限”之门。
写书的作者是两位国外的心理学博士亨利.克劳德和约翰.汤森德共同著作完成的,全书共分三部分:分别是什么是界限?界限该如何冲破?如何发展健全的界限?等三个篇章。第一章是从“一日没有界限的生活”开始,引出主人公雪莉生活得无比寂寞与疲惫,无论是她的婚姻、小孩、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都一团乱麻。那问题到底在哪里呢?我试图在主人公身上寻找原因:她试着依照所谓的正确方式过她的生活:替别人承担责任等最终使自己负荷过重的责任感,无法掌管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生活的主权。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由此,我想到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任何有关责任与主权的困惑与混淆都是一种“界限”问题。就像是一个有家的人,一定会在自己土地的四周建造有形的地界一样,我们必须在心理上、肉体上、情感上、灵性上设立界限,来帮助我们分辨什么是我们的责任,什么不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书中主人公雪莉在生活上的挣扎,不懂得在适当的时间向适当的人设立适当的界限,结果就产生了破坏性或毁灭性的结果。
那么,设立界限之后我们又会产生一些问题,如:在设立界限后仍会是个有爱心的人吗?合理的界限是什么?要是有人因为我设立界限而生气或受伤怎么办?界限保护我们什么?又该如何去运用呢?进入第二章,关于界限的冲突,分别从界限与家庭、朋友、配偶、子女、工作、自己以及神等全方位阐述如何设立良好的界限需要有两个观点:第一、要对别人设立界限。这是我们谈到界限问题最常听到的,但细细想来,其实我们是办不到的,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或制止邪恶,因此就设立界限来远离邪恶,远离那些不知悔改的人。第二、要设立我们自己内心的界限。我们内心需要有个空间,在那里,我们可以放进感情、冲动、欲望而不表现出来。我们还必须对自己说不,包括毁灭性的欲望,以及那些虽然好但非适当时机去追求的欲望等。
了解了冲突之后,就要来告之我们如何发展健全的界限,从对界限的抗拒到愤怒的反应,从肉体的抗拒到真正的需要,从内在的抗拒到外在的专注和愧疚,最终呼应文章的开始部分,让整天陷在混乱与失去控制的雪莉,在明确的界限内重整她的生活,回到有界限的生活中,如今的她充满自由、自我控制以及亲密的关系。
可见,界限对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是何等的重要。我们活着,就应该要设定合理的界限,懂得保护自己,而不应该委屈自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对于别人的拒绝,我们也不应该对其感到愤怒、伤心,应该要站在他人的位置去思考,思考为什么他会拒绝这件事情。那么,答案也就会迎刃而解。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来吧,朋友们!让我们成为一个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人伤害、丰富自己,传递真情的人吧!
中班读书笔记6
寒假里,我阅读了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维尼老师(胡春光)的著作《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和孩子一同幸福成长的心理魔法》,维尼老师在书中提到了“认知疗法”的概念,何为“认知疗法”?它的原理就是:直接决定我们情绪和行为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情的认知(看法)。认知疗法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可以帮助父母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减少火气;可以帮助孩子少发脾气,增强抗挫折能力,改变有问题的性格;还可以减少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在应用认知疗法的过程中,学会三种思维,坦然面对挫折。即:
1.坏事变好事;2.很正常,没什么;3.顺其自然。维尼老师对这三种思维的提炼令我获益匪浅。
首先,来了解一下三种思维的含义——
1:坏事变好事
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遇到挫折,眼前的这些不顺利看起来是坏事,但常言道“每朵乌云都镶着金边”,坏事也有好的方面,或者坏事经过努力也可以转变成好事,我们应该从负面的事情中看到积极的方面。
2:很正常,没什么
这是作者的六字真言,看似平凡之极,没有任何神奇之处,但却能帮助人淡定。为什么有些事情让人很难受呢?其实有时不是事情本身严重,而是人们夸大了这个事情的影响,把它看得严重,这自然会感觉很受挫了。这是一种放大的思维模式。
其实有很多父母就是这样。比如,一位妈妈看到孩子上课不举手,或者不肯上台表演,就认为孩子不自信,而想到如果孩子不自信,一生该有多失败!这样放大之后自然焦虑、受挫。家长可能会把这种夸大的思维模式“传染”到孩子身上,即使家长不打不骂,什么也不说,孩子也会从家长紧张的表情和沮丧的态度中体验到。时间久了,孩子也会习惯于夸大事情的后果,心态如何,可想而知了。
其实不举手、不敢表演这些现象都是很正常,没什么的,可能随着成长自然解决了。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如果能够去理解孩子,想想孩子的表现也许是“很正常,没什么”的,就会淡定一些,就不那么容易焦虑、生气了。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生活中有些挫折、失败的确关系重大,比如中考、高考,但是绝大部分挫折、失败不是那么重要,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糟糕,只是生命长河的一个小波澜而已,很正常,没什么。
如果知道很多事情很正常,没什么,就会淡定很多。有这样的认知自然会有淡定的情绪和行为。
3:顺其自然
维尼老师有一个核心思维:努力去做,对结果顺其自然。这和古人倡导的“尽人事,听天命”的意思是相似的。
遇到“坏事”,应该去努力,争取把坏事变成好事。但是自然会有不好的方面,而且可能还有些糟糕,不是“没什么”的。所以,此时需要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之后,心就静下来了,不把精力花在懊悔、自责上,而是面向未来,去做实在的努力,这反而是积极的。
很多大人和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我一定要赢,一定要考好,一定不能做不好……但是谁能保证一定呢?做不到的时候就会沮丧懊恼,显得脆弱。所以,如果想坚强,就要学会在努力之后,顺其自然,只要尽力了就好。
润物细无声,逐渐地,顺其自然会成为孩子的习惯性思维,那么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后,即使失败,也就可以安心地顺其自然了。
我认为,书中提到的三种思维并不是阿Q精神,它有一个内在的顺序,面对挫折,先想想有无可能变成好事。如果有好的方面或能变成好事,自然平静些了;如果变不成好事,再看看这件坏事是否很正常,没什么,不像想象的那样糟糕,这样可能会进一步淡定;如果确实是件较大的坏事,顺其自然就是了。
三种思维看似平淡无奇,但是按照这个顺序去思考我们遇到的每件事情,大部分都能淡然处之。三种思维,也就是放下过度的执着,学会淡定的过程。
在幼儿园,老师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孩子们大都争强好胜,喜欢被关注,爱听好听的、表扬的话,不愿被批评。有些孩子,说他几句就要掉泪。孩子天生都是要强的,胜则喜,败则悲。其实很多孩子之所以受不了批评,是因为觉得“被批评”是个大事情,好像天塌下来了,会夸大为:“老师不喜欢我了”,“是不是说明我不行啊”,这样想,自然承受不了,落泪、痛苦是自然的。许多父母出于严格要求的理念,喜欢挖掘事情深层次的意义。孩子出了点所谓的错儿,就上纲上线,提升到影响一生的高度。此时家长批评孩子的表情、态度,自然会让孩子觉得被批评是个很严重的事情,时间久了,就会对批评过度反应了,这还会“传染”,其他人批评他时也会习惯性地反应过度。至于父母那些声色俱厉甚至打骂的批评,对孩子影响更大了。虽然这种批评可能会使孩子习惯于批评,但是结果要么是压抑孩子,要么是表面服从,内心抵触,怎么能做到轻松地承受呢?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容易出问题,性格也会变得脆弱,小挫折对他来说也是打击,这会阻碍孩子前进。因此,采用批评的方法并不能提高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是应该去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看待批评的习惯性思维。三种思维的应用能够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批评、输赢、压力和焦虑;也能减轻教师、父母育儿的焦虑
虽然身为教师,但也要保持谦虚,不要认为自己就是权威,任何事都是对的,要明白自己的观念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不要强迫幼儿全盘接受,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体验、辨别,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这样还能提高孩子鉴别理念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从教多年,越来越感到“育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考量的是为人师、为人父母的心理与智慧。很多时候,看起来是为了教育孩子,实则首先需要提升的是自己。书中提到“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了合理的理念和方法,再“吾日三省其身”,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那么,幸福还会远吗?
中班读书笔记7
寒假里看了本书,书名叫《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书的封面,是一个妈妈牵着孩子小手的背影,这是世界上最温馨的画面,也是让我为之心动的一幕,更是激发我阅读欲望的直接原因。
书的内容,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根据几十年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子女的经验,写给天下父母的10堂心灵成长课。它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可以从封面的这句话展开:“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管宝宝午睡,看看熟睡的他,不禁思考:是这样吗?我也是出于害怕吗?我想,害怕应该还不至于,更加确切的表述应该是:焦虑。我相信每个父母,尤其是妈妈,面对自己的孩子,不知不觉都会伴有焦虑。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人,感受肯定更为深切。
继续拜读的过程中,我看到书中美国的父母,也有很多这方面的焦虑、紧张与不安,书中描写的孩子与父母面临的问题与情况,与我们如此接近,让人不由的会产生“熟悉的感觉”。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作者在第一章就明确提出,“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然后,作者分别从“父母心中的爱与怕、有怎样的童年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等方面,一一给读者摆事实、讲道理,书中提到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总结了父母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包括父母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一些潜意识的问题。最后,书中都会给出明确的建议怎么去做,给家长“诊断”之后开出“药方”,更重要的是这些“药方”并未高谈阔论的大道理,而是非常具体的“1、2、3……”明确的具体怎么做,看完之后非常受教,我想这正是大多数家长希望和喜欢看到的指导书吧。
回到自己身上,我想到我自己的宝宝,因为他的到来,我发现了很多曾经不知道的自己,享受了许多特别有意义的经历,知道了许多养儿育女的辛苦,
最后,我非常喜欢封底点睛的那首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
中班老师读书笔记1
读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豆豆》一书,感慨万千。书中记载了作者(豆豆)经历过的一段真实故事。当豆豆的妈妈听老师说孩子在学校是个“怪怪的人”、“捣乱”、任性,会影响别人,建议转学时,她想: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一所能够理解这个孩子的学校。
“巴学园”真是一所奇妙的学校,当小豆豆第一次来到这里,校长就和蔼可亲地让她介绍自己,“随便怎么说都行”,小豆豆看到校长聚精会神地听自己讲了一个上午,心情好极了。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巴学园”的孩子可以坐在用废旧的电车改做的教室里,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想学的课目,也可以跟自己喜欢的同伴坐在一起。音乐课,孩子们不仅用耳朵听,更是用心去
“不要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而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更要远大得多。”这就是小林校长的办学宗旨。
一段“巴学园”的生活,让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一个让大家接受的好孩子,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我将书中感悟到的见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与孩子平等互动的快乐。比如:我班的陈志刚小朋友,聪明、调皮,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个典型的多动症孩子,整天摸这动那,一刻也停不下来。他一天到晚就用彩笔到处乱画乱涂,经常与别人说反话,老师说请小朋友坐好,他却接话说看谁坐得不好。老师对他说服、教育、引导都不见效,不少家长要求孩子远离他。我通过与志刚的家长谈心,知道孩子在家也是如此。我对其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他十分喜欢车,也爱画车。投其所好,我们两人共同探讨与车有关的话题,他兴趣猛增,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我发现他真是个“车行家”,知道那么多名车,他所画的车,部部形色兼备,十分漂亮。
我试着与志刚小朋友进行了几次谈话,将他的优点告诉全班小朋友,请他自己讲他最喜欢做的事,将车的有关情况说一说,将他的画贴出来。小朋友们这才发现志刚很了不起,自然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和态度,慢慢与他接近,接受了他。志刚小朋友融人到集体怀抱,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通过读书,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应是僵硬的教育,而应是互动的充满生气的教育。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东西,有耳朵却听不到声音,有心灵却无法理解真、善、美,这是值得我们幼儿教师深深思考的。
中班老师读书笔记2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不讨老师喜欢。记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带学前班的时候,班上有个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发育较慢,语言表达能力差,每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挂着两条鼻涕来上幼儿园。看着这样一个孩子,实在难以让人喜欢。我刚接触他的时候他连“老师”两个字都叫含糊不清。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爸爸在他半岁时就弃他母子而去,妈妈又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家境贫穷。
李小明由于长期缺乏父爱,他的母亲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和他交流,导致了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欢和他玩。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更应关心、呵护他。为了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经常有事没事的找他说话,一开始往往都是我一个人在说,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这种情况我真有点气馁,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和他谈心,找他说话,渐渐的他能和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了,上课也能专心听讲了,教的生字也能读出来了。那时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虽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琐碎的,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可谓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
从教三年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儿教师。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知识与能力的素质,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但我觉得更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幼儿的“爱”,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一切都无从做起。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应该对孩子负责。我们应该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幼儿,对幼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护他们,像对待自己的杰作一般欣赏他们,让每个孩子在真诚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这么多好的领导、好的搭班老师。正是她们,给了我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心。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愿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中班老师读书笔记3
我认真读过《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其实,读过此书之后感受颇深。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其实,作为“异物”闯入幼儿的和谐世界的我们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会的日常规律和相关法律教导幼儿要怎样做,而是要认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内心,当孩子们能够安心放心的敞开心扉接纳你的时候,你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开始发挥你来此世界的引导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这之前,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为关键期,而幼儿关键期的发展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各年龄层发展关键期的方面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正确的引导幼儿,最大限度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成长。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有着相对应的发展关键期。
0—2岁:新生儿从刚刚出生就开始敏感的对待这个世界,无论从视觉、听觉、口腔、手、还是行走和语言方面,都是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关键期。当新生儿睁开眼睛的那一霎那他们就从视觉开始观察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这时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科学的视觉环境,这不仅单纯的是为幼儿锻炼眼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视觉敏感期的阶段的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发育与治理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视觉是人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显著影响脑部发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开始用口认识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现象不断出现。当我们发现吃手指的现象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时候,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绝对性的禁止。幼儿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他们用口去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从口到手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当我们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提供较硬的食物的科学方法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会出现敏感期,到那时,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会悄悄的退居二线了。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相反,很多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是出现“吃手”这一现象,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长的制止的原因。
2—4岁:这阶段的幼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独立个体成长到集体生活。很多时候,我所在的小班经常会出现“抢玩具”、“在椅子上爬来爬去”、“从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这些现象,最初的我是采取制止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些行为时不正确的,而不没有深刻的反思到这些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自我意识的产生、空间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发展。对待“什么都是我的”的幼儿,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选择,不要谴责还自己的行为,若是强迫孩子归还属于自己的物品给别人,孩子会丝毫感觉不到安全感。在正确引导幼儿的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自己决定。而幼儿对细小事物的观察,皮亚杰认为:儿童首先是通过简单图式发展认知和认识外在世界的。因此,儿童起初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从微观开始的,并且外在世界在他们眼里也是微观的。“亮晶晶”这一现象几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天都在上演。
从开始的制止到现在的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我深刻体会到观察细小事物对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带领幼儿进行一节对“亮晶晶”的观察教育活动课远比经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学、实际且更能解决问题。针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哪些关键期在这阶段发展对幼儿进行了解,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排斥一些幼儿”的奇怪现象,原来这正是孩子处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期。这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很好的幼儿和人际关系很差的幼儿的区别不是在他们喜不喜欢交往,而是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交能力。行为表现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表现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就会受欢迎,而那些抢夺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儿童。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便显得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这两种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而经常会不记得“受忽略儿童”,不受欢迎,也不受排斥。这时,我会经常发动全班幼儿进行“记名字”的游戏。那些孩子们都不记得名字的幼儿在某一阶段我会采取着重让他们进行表演、回答问题等方式使其受到关注。虽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人际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解决幼儿之间出现的问题。
年纪再大一些的儿童,比如4—5岁的中班幼儿会出现一些关于婚姻和性别方面的问题等,5—6岁的大班孩子会在秩序方面、文字符号和数的排列组合等抽象方面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最为儿童导师的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幼儿走出困惑,不进如此还要重视家园教育,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是孩子成长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当他们一旦意识到就会自己反省,他们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的等待幼儿改正错误,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必经过程。老师的耐心教导,家长的支持配合,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中班老师读书笔记4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中班老师读书笔记5
最近,我在阅读一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其中有一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潜质孩子的5个诀窍”。
在学习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
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尽可能让正面情绪充分发挥,及至最大)。
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图书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重,你不妨先观察一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就应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亲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方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能够撕,这有一张纸,你能够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
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仅对孩子没有帮忙,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能够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也能够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能够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诀窍4,用话语帮忙孩子表达情绪密码。
例如,小孩子正因饥饿哭泣时,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时刻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此刻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能够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能够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能够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一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诀窍5,明白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一样。
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父亲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样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父亲面前,听父亲简单描述了一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了。这时父亲不妨说一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父亲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了她的危险举动,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父亲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带给了一种十分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父亲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一些宝贵的
中班老师读书笔记6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五个领域、三个阶段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介绍。五个领域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三个阶段包括3—4岁、4—5岁、5—6岁。每个领域的各个阶段全面的讲解了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并给出了详细具体的教育建议。读完本篇让我深刻认识到,幼儿教师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启发幼儿的智力,还要引导幼儿在3—6岁阶段建立对这个世界万物的初步认知,让幼儿在这个阶段活得健康、快乐、有自信。那么我们作为教师更要学习科学的幼儿教育方式,以便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孩子。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指南》在健康领域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身心健康、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对三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身体发展、动作发展、习惯与能力方面的不同表现进行了合理详细的分析。对幼儿来说身体正处于生长发展迅速的阶段,身体素质固然是重中之重。《指南》中对于健康领域的要求除了幼儿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组织的发展正常外,还提到了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方面的发展。当今社会大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奶奶爷爷对孩子百依百顺,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那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都是需要幼师长期对孩子进行耐心引导才能养成的。
《指南》中提到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幼师在教育活动中创设轻松良好的语言环境,从培养孩子的自信入手,鼓励孩子自信大胆的表达思想。同时也要求幼师认真的倾听孩子的表达,积极给予回应,并引导孩子在表达上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对于内向型的孩子积极给予鼓励,对孩子的一点点进步大加鼓励。孩子在学习语言最直接地途径就是模仿,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文明用语,做好榜样。
在社会领域主要是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在教学上没有要求孩子掌握多少文化知识,而是重在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包括爱国情怀、集体感、归属感、关心爱护他人等等。同时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教育。社会学习也应渗透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多带孩子参加社区活动,与别的孩子做游戏等等,这是说教的教育方式所达不到的。
《指南》中讲到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我想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中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这个世界对于孩子来说是神奇的,他们在好奇心的引导下,对于什么都想要摸摸碰碰。很多时候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大人看来是孩子调皮、捣蛋,限制孩子的行为甚至批评孩子。那么作为幼师,应多鼓励孩子的探究周围的新鲜事物,引导孩子思考,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触碰未知的世界,当然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作为一名艺术课程的教师,通过《指南》的学习,在艺术领域产生了共鸣同时也值得我深思。我肤浅的认为幼儿美术教育是孩子解放天性的过程。追求美的感受以及孩子的涂涂画画都同样是幼儿天性的表现。有人甚至认为孩子涂涂画画的本能是源自于还在襁褓中时涂抹大便带来的享受。
那么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改如何引导孩子的美育呢?
第一,相信每个孩子都是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儿童的审美和认识和成人的理性思维不同,试着理解和欣赏孩子的画作,孩子在生活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和欣赏的眼睛。这让我想到以前一个孩子,在我上课的时候将苹果画成一串一串的,成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呢?孩子的答案是:因为多。
第二:不吝啬赞美。老师的鼓励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却能够给孩子带来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他们表达创作的热情。
第四,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欲。幼儿阶段的艺术教育的真正艺术在于使孩子快乐幸福。我们要充分相信孩子,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创作成果。
第五,我认为最重要一点,艺术教育目的在于让孩子快乐成长,建立自信。
中班老师读书笔记7
早在上学的时候就读过《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觉得自我明白得不够深入,于是到图书馆借阅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解读》,从别人的领悟总结中丰富自我的感悟。从这本书中,我不仅仅仅读到了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同时还学到了一些我正疑惑着的具体方法。
有人说,《新纲要》是用上帝的眼光看天使。是的,这句话听上去是如此的贴切。在《新纲要解读》中,我读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让每一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各领域的目标、资料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中,“既贴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幼儿每一天有适当的自主选取和自由活动时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要注重培养“浓厚且丰富多样的兴趣、用心主动的情感态度、与环境互动的潜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潜质”;要求“愉快情绪贯穿活动始终”等。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个性品质和特点,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因此,我们在对待孩子时要注重个体差异,关注群众的同时不忘个别。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教育的真正好处在于让每个幼儿得到“与他人有所不一样的”、“适合他独特发展需求的”权利,这句话定位了幼儿教育价值的另一个方面:是以幼儿个性化发展为本的教育。
《新纲要》在为幼儿更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很好的帮忙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新纲要》对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以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和反思自我的工作,自觉地规范自我的行为,理性地建构自我的教育观念,需要教师创造与儿童生命特性相适应的教育,这源于教师对生命的热爱、珍惜与敬畏,对生命规律和生命潜力的认识、明白与尊重,对生命早期智慧的敏感、惊喜与明白;也源自于教师深刻懂得生命的整体性,懂得愉快的童年生活对于生命发展的独特价值,懂得这一阶段教育对每个幼儿个体生命的重要影响。《新纲要》还要求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成为有专业素养的专业型教师。
中班老师读书笔记8
记得我第一次阅读《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指导》这本书,反反复复地翻看,如获挚宝。《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指导》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编撰的“学校教育科研丛书”之一,由普教所胡育主编,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据书中介绍,此书的形成过程采用了编写案例、讨论、修改、听取教授、教师的意见、再讨论、再修改的方法,几经易稿,才完成整个编写工作,力图体现通俗性和科学性。阅读第一遍后意犹未尽,工作之余,细细再读后了解了书的大概内容与各种科研方法等。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书的内容编排体现一个完整的脉络体系
书的内容编排体现一个完整的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脉络体系,即从提出问题到研究解决问题到研究成果推广,每章都力求呈现是什么、怎么做、注意点、案例剖析、思考与讨论这五方面。因此,此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有方法、有步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该书对教师如何学会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直接的帮助。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研究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不断从学前教育的现实需要出发,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积极进行课程内容改革,特别是把教育叙事作为幼儿教师行动研究的重要方法,使知识与方法、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有机地融为一体,赋予了学前教育科研清新的时代气息。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一书理论联系实践,紧紧抓住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脉搏,改革教学内容,构成的教学体系特色鲜明,自成一体,富有时代气息。此书不断寻求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灵活多样,从不同的层面,强化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科研成果卓著,引领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快速发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在注重方法教学的基础上,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把理论、方法与科研能力的提高融为一体,目标定位准确,贴近科研人员的专业成长需求。
孩子需要教师,教师需要研究,教育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每位教师都应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每位教师都能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每位教师都可成为研究者,探索适合孩子的教育,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本书用“研究的准备”、“研究的实施”、“成果的呈现”和“成果的推广”来阐述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二、书的精华部分呈现了课题的不同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它为我们阐明了丰富的教育研究理论知识,包括教育研究的意义、任务、特点、方法与过程。它教给我们如何选择研究课题,进行教育研究设计,以及对文献的检索,还有观察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测量研究、统计分析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科研素质,对我们的成长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科研方法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通过这几个学期的阅读学习,我系统地掌握了很多的研究方法。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例如,假设的提出及相关的操作;科研论文的格式与写法,以及研究论文的撰写与评价。学习这门课程,向我们展开了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领域。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的真实氛围,为我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另外,《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还有一大收获是通过选择研究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归纳与总结,培养了我良好的科研习惯,还学会了怎样利用图书资料,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懂得了进行调查研究应注意的事项。
传统的教育研究过分重视对经典著作的诠释,过多地引用专家的观点,过多地强调思辨,强调经验,难以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学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在掌握研究方法的前提上,为我们进行实实在在的学前教育研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此书学前教育专业的深层渗透,中国现有的学前教育方法、案例分析不是很多,可供参考的资料也少,所以教育科研方法具有基础性地位,以研究教育教学为主,符合现代急需科研性课程的现状。
三、书的宗旨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一门理论性课程,但深入地学习就会发现,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例如,怎样做一个调查研究,怎样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家长、了解幼儿,做一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幼儿教师,等等。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规范地写一篇论文。只有掌握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才能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更好地提升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又如,学习这门课程的重点,是在掌握了方法的基础上学会研究,学会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好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这门课程是一个幼儿教师所必须的。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用科学的方法探讨教育领域里的各种关系、现象,并揭示其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应用性学科,又是一门为解决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求知、创建教育理论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工具性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们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掌握了适合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能力,形成了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做好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总之,科研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学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这门课,让我学会了许多东西。现在,许多幼儿园都把教育科研作为推动力。我在课堂上学习的归纳法、实验法、统计法、测量法、文献法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必将会对我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纲要》的贯彻是新世纪幼儿教师的一大挑战,也使我们在不断学习中成长!
中班老师读书笔记9
为了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更为了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园部组织了全园教师再一次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目标部分分别对3-6岁各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平时我们严格按照《指南》中提出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制定幼儿的学习计划,本学期我带的是中班的幼儿。《指南》在阅读与书写准备中的目标1:喜欢听故事和看图书中指出4-5岁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做到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目标2: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所以本学期我们让家长为幼儿准备一本绘本图书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在课间游戏或午饭、点心过后我们会让小朋友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绘本图书,并能在集体面前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讲述故事内容,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更加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的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中指出4-5岁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做到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幼儿挑食这个问题好像现在属于普遍现象,可能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条件好了,加上家长的溺爱,宝贝想吃什么就给买什么,不想吃那就不吃了,从小给宝贝养成了挑食、偏食的坏习惯。我们班有位叫谈锦轩的小朋友,有次在放学途中,正好碰到他奶奶给他买鸡蛋饼,我说:“谈锦轩,肚子饿啦?”他奶奶就告诉我说:“诺,家里烧的饭不吃为,从来不吃蔬菜,就喜欢吃零食。”我说:“那营养跟的上哒?平时在学校吃饭还好的呢,饭吃的多,肉也喜欢吃,蔬菜多少也会吃一点,也没有说一点都不吃为。”所以其实孩子挑食的坏习惯大多数都是家长给惯出来了,在学校时,没有家长在身边,孩子饿了照样会吃饭,平时我们在谈话时间也会针对孩子挑食的这个问题让幼儿明白挑食的坏处,不挑食的好处,在健康课时,我们也专门制定关于挑食的课程让幼儿明白挑食的坏处,不挑食的好处,部分幼儿在了解这些好处和坏处之后还是能慢慢改正挑食的坏习惯。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在以后我们也会利用家长会或其它方式多向家长宣传关于如何改正幼儿挑食的问题,做到家园共育。
以上就是我看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些所思所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按照《指南》中提出的各项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为幼儿制定学习计划,更为了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而努力工作。
中班老师读书笔记10
近日,我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仔细阅读之后,我受益匪浅。我阅读到:《指南》中的社会方面提出了很多教育建议,如: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所谓合作就是人与人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是孩子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活动,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幼儿园孩子的合作是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能让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合作解决一些难题与任务。
学会合作是当今社会时代的需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在角色游戏活动中的合作
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当几个孩子在一起游戏时,不是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都相同,这就有必要学会协商、妥协。在幼儿共同活动中不可能人人都是主角,因此还必须学会轮流、等待等,这些技能是合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如玩游戏前,我先让幼儿一起商量,分配角色,然后分工合作。在游戏的时候他们难免会遇到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协商解决。教师需让孩子们懂得一些和同伴交往的技巧,如别人在说话要时要安静、认真的倾听,自己有什么想法要清楚地说出来,别人帮助你了就要说“谢谢”,自己做错了就要向别人道歉,帮助幼儿逐渐学会合作的方法和技巧,体验和同伴一起合作的快乐。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二、在区域活动中的合作
在建构区中,虽然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积木,但是幼儿只是自己玩自己的,你搭你的小房子,我拼我的小公园,而不会合作、一起拼搭。因此,就需要教师创设了一个大型积木的建构区,引导幼儿把自己搭的建筑物围在一起重新组合,或者分工合作,给一些小动物们建构房子,于是“XX小区”、“XX小公园”、“XX动物园”就建成了,这可都是大家的劳动成果啊。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建构的同时,促进其相互交往,共同合作的能力。幼儿在互相合作的游戏中体验到了无限乐趣,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在游戏中玩得尽兴。
三、在户外活动中的合作
为了孩子们课间能够安静下来,有事情做,我教孩子们学习编花篮游戏。这可是需要孩子们的合作。需要每个人依次用脚勾住下一个人的脚。稍不留神,绳子就散架了。此时的合作尤为重要,因为在勾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合作问题,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因此合作的默契是编花篮成功的前提。这时能力强的幼儿会主动帮助能力弱的幼儿:“你先勾在我的腿弯处,我再勾在别人的脚腕处,一个接着一个,花篮就编成功了”,这体现了能力强带弱的合作精神。当孩子们获得成功后,那种喜悦不言而喻。
四、在日常生活中的合作。
我还把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贯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记得在冬季,孩子们的衣服都穿得很多,到午睡时,一些孩子的裤子较紧一个人不好脱,他们就纷纷向教师求助。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应该就告诉孩子们说:“老师一个人来不及帮那么多人,谁的小手很能干,愿意帮助他们的?”这一下,睡在相邻的孩子都你帮我拉袖子,我帮你拉裤腿,不一会孩子们的衣服就脱好了,安静躺在床上,乖乖入睡了。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请孩子们一起搬桌子、互相帮忙扣衣服扣、系鞋带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尝试合作,从而使他们的合作能力在反复锻炼中得到提高,同时体会到合作带来的乐趣。

中班诗歌水的读后感选录76条


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随时为幼儿创造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和愿望,从而为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