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南昌文化酒店观后感汇聚

2022-05-25 来源:百合文库

南昌文化酒店观后感汇聚60条



南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座闻名遐迩的英雄城市,更是一座魅力四射的山水都会。为进一步整合和展示南昌特色文化资源,塑造南昌城市品牌形象,我市拟面向社会开展“‘最南昌’--寻找‘南昌文化符号’”活动。通过寻找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南昌文化符号”,如,景点、建筑物、老字号、著名人物等具象,展现南昌深厚文化底蕴,发掘南昌特色文化内涵,从而激发广大市民热爱南昌、建设南昌的热情,增强城市凝聚力,提高城市影响力。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一、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为10月12日-11月12日
,分三个阶段进行。
1、征集阶段(10月12日-10月19日)。
此阶段主要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南昌文化符号”(以下简称“符号”)。“符号”推荐者,既可为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参与方式,一是发送电子邮件至ncwhth@qq.com;二是寄信至市群艺馆“南昌文化符号”征集办公室,邮寄地址:南昌市九州大街718号,邮编:330025;三是上门递交,地址:市群艺馆“南昌文化符号”征集办公室。
2、评选阶段(10月20日-11月1日)。
由专家组从征集的“符号”中初选出30个候选“符号”,并依托网络媒体(详见后续报道)接受网友公开投票,最后由专家组根据网友投票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最终选出十大“南昌文化符号”。
3、公布阶段(11月上旬)。
通过省市相关媒体公布十大“南昌文化符号”。同时,从广大参与者中随机抽取30位幸运者进行奖励。
二、推荐条件
被推荐参评的“南昌文化符号”必须是具象的实体,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历史意义。推荐参评的“南昌文化符号”应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曾经在南昌历史上发挥过特别的作用,因其历史厚重感,对南昌这座城市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2.现实意义。推荐参评的“南昌文化符号”因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对社会公众具有较强的启迪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社会基础。推荐参评的“南昌文化符号”应在当前已经被社会公众所熟知,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南昌文化酒店观后感汇聚60条


三、组织机构
本次活动由南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南昌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各县区、开发区文广新局协办。活动咨询电话:86591023,咨询时间(双休日除外):9:00—17:00,联系人:刘诗盈、刘燕。
欢迎社会各界踊跃参与。
篇一: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主题
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4月15日(周六)晚播出了第九期节目。节目中,主持人董卿邀请到潘际銮、赵文瑄、毕飞宇、梁晓声、冉莹颖、王耀庆等嘉宾以“家”为主题词,一同朗读并分享各自的故事。尽管对于“家”这个主题,每个嘉宾的朗读都不尽相同,但呈现出的效果却同样令观众感动,不少观众直言,看过节目后对于亲情、对于家人又有了新的理解。
毕飞宇与“爱”和解 独特解读亲情打动网友
对于普通人来说,家是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一个无论外面如何变幻,都始终不会拒绝自己的归宿。然而对于毕飞宇来说,家最深刻的印象却是漂泊。
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毕飞宇有着远超普通人的敏感内心。节目中,毕飞宇坦言由于父母不断调换工作和父系长辈缺失的缘故,自己从小就有种“没有根”的感觉。以至于后来,毕飞宇还曾和父亲商量,说:“你行行好,必须给我们做儿孙的有一个跪的地方。”这种看似独特的想法其实代表着一种大众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思维,令不少网友感叹:“其实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很容易理解,每个人都知道落叶归根,这种‘没有根’的感觉该有多孤独。”
而父亲的个性同样影响着毕飞宇。由于对工作生活的失望,毕飞宇的父亲平时沉默寡言,面对毕飞宇也无话可说。这种疏离感持续了很长时间,以至于后来父子俩第一次亲密接触甚至令毕飞宇感到“煎熬”。好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现在,毕飞宇已经学会了向父亲表达爱意,节目中他就为父亲朗读了自己写的小说《推拿》中的选段。毕飞宇说:“爱的习惯需要好几代人一点点建立。”这种独特的亲情解读为观众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不少观众在看过节目后深受触动,直言:“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父亲,总是含蓄内敛不善于表达,这种现象应该改改了。”

南昌文化酒店观后感汇聚60条


邹市明、冉莹颖一家朗读意外频频却被赞“有爱”
毕飞宇的分享引发了对于家人的爱的思考,邹市明、冉莹颖一家人的朗读则像是一种可以借鉴的表达爱的模板。节目中,邹市明、冉莹颖带着两个孩子邹明轩、邹明皓一同朗读了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令人羡慕。
然而在号称真实现场的“幕后花絮”中,由于两个小朋友正值活泼好动的年纪,在朗读的过程中,时常不听指挥,淘气捣乱,令“拳王”都颇感无奈。不过对于这种失控的场面,董卿却表示:“这是我看到的最困难的一次录制,但也是最生动、最真实的一次录制。”网友们也纷纷点赞直言:“有爱的一家人,最后简直要乐翻,看了心情会变好。”尤其是这次他们朗读的就是关于家人之间表达爱的故事,在一家人的互动中,书中的故事仿佛变成了现实,有网友在看过节目后留言:“这本绘本内容真的太棒了!爱,就要勇敢的表达出来!推荐给亲子阅读的父母们。”
关于家,每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关于家人之间的爱,不同人的人却有许多相似的感受。在《朗读者》中,观众们就在毕飞宇、邹市明、冉莹颖一家和其他嘉宾的朗读、分享中学会了如何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表达这份爱,或许能让今后的生活有所不同。
篇二: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主题
15日,央视第九期《朗读者》请来90岁的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他朗读了当年清华大学救国会写的著名檄文——《告全国民众书》。节目组还邀请了多位清华大学的功勋校友在场外一起朗诵,感动了无数网友,不少人评论“真正的大师,国家的脊梁”。
潘际銮和江西有着很深的渊源,潘老祖籍瑞昌,是新组建后的南昌大学首任校长。如今走在南昌大学校园,我们能看到很多与潘老有关的印记。
少时物理曾不及格
潘老在节目中说,当年经历日军轰炸,全家差点掉到水里淹死,最后背个铺盖卷就变成难民了。16岁那年,潘际銮以云南省状元的成绩考上西南联大。潘老透露,刚开始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物理曾考不及格,这对他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后来,他改变学习方式,找来所有参考书,做笔记,融会贯通了就考得很好。

南昌文化酒店观后感汇聚60条


新中国成立后,潘际銮参与创建了我国高等院校的第一批焊接专业。他发明的特种机器人——无轨道爬行式弧焊机器人是国际焊接领域中的首创,属于国际领先、原始创新的科研成果。
任南昌大学首任校长
1993年,为创建一所高水平的211工程大学,原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已打算在清华园安度晚年的潘际銮临危受命,成为首任校长。
刚成立的南昌大学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学风有待改进。潘际銮首先抓学校办学定位,提出构建文理工渗透、学研产结合的新型办学模式,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南昌大学。经过多年摸索,南昌大学终于突破了无重点大学、无博士点、无院士的“老三无”,及无国家重点学科、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无国家大学科技园“新三无”,成为江西唯一的省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校园内的“际銮印记”
如今,潘际銮是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漫步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潘际銮”的名字。在1栋学生公寓西侧有“际銮书院”,五四中大道旁的“机电工程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是潘际銮题的字,正气广场西侧还有“际銮路” 。
南昌大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尽管潘老年事已高,但每逢南昌大学有大事喜事,他和夫人总会抽空回校。潘老多次说:“每次回到南昌大学,都有一种回老家的感觉。”
篇三: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主题
上周末,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第九期播出。该期节目以“家”为主题词,实力演员王耀庆现身朗读,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和“家”有关的故事。
节目现场,王耀庆用迷人的声音朗读了扬o马特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节选献给自己的爷爷。谈及选择这个读本的原因,王耀庆表示因为书中说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人应该珍惜当下,好好说再见。这也让他想起了自己与爷爷的故事,“我的爷爷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在还没有开放探亲的时候奶奶就和她的家人联络上了也帮爷爷找到了他的妈妈,然后爷爷花了一年的时间准备终于在第二年的四月份鼓足勇气回到了山东,然而他的妈妈却在二月份走了,他没能赶上,就这样失去了一个跟妈妈说再见的机会。”说到此王耀庆不禁眼眶泛红落泪。因为自己爷爷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他格外重视家人。虽然如今事业发展越来越好,但这也让他牺牲了很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王耀庆坦言,家人对此其实是有一些抱怨的。“但是我也会尽力去弥补,每天都会打电话、视频。尤其现在有微信,沟通起来也方便多了。

南昌文化酒店观后感汇聚60条


而且只要工作结束,我就会立刻回家和他们团聚。”也希望借由这篇朗读告诉大家,现实是残酷的,时间是不等人的,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这一刻开始懂得珍惜。
从《见字如面》到《朗读者》,王耀庆用他动人的声线打动了无数观众,圈粉无数。据悉接下来王耀庆的影视新作《职场是个技术活》、《抢红》也将陆续登陆荧屏,敬请期待。
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篇一】
在朗读中品味文字的魅力,我们都可以是朗读者。4月15日,“一起来做朗读者——儿童专场”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举办。50多个自愿报名加入朗读者行列的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感受了朗读的魅力,同时也过了一把小演员的瘾。
为了现场的互动性更强,孩子们除了带着自己准备好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因其文字诉说情感的成功,让大众再次认识到朗读之于文字的意义。“一起来做朗读者”公益活动正是希望《朗读者》节目的成功能够在太原落地,为那些热爱朗读的人们,搭建一个平台,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朗读的.氛围中来,感受文字的魅力。太原市话剧团李静介绍,“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开展此项活动了,3月的活动主题是曹禺先生的经典三部曲,演员和观众共同演绎了《雷雨》《日出》和《原野》的片段。这一次的儿童专场,想让孩子们也参与其中,对熟悉语感、爱上语文都有好处”。
在活动的尾声,大家集体朗诵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的孩子已经熟记于心,有的孩子则指着诗词一字一顿,脸上的认真劲却如出一辙,诗词的美好似乎正在他们的心里埋下希望的种子。
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篇二】
15日,央视第九期《朗读者》请来90岁的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他朗读了当年清华大学救国会写的著名檄文——《告全国民众书》。节目组还邀请了多位清华大学的功勋校友在场外一起朗诵,感动了无数网友,不少人评论“真正的大师,国家的脊梁”。
潘际銮和江西有着很深的渊源,潘老祖籍瑞昌,是新组建后的南昌大学首任校长。如今走在南昌大学校园,我们能看到很多与潘老有关的印记。

南昌文化酒店观后感汇聚60条


如今,潘际銮是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漫步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潘际銮”的名字。在1栋学生公寓西侧有“际銮书院”,五四中大道旁的“机电工程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是潘际銮题的字,正气广场西侧还有“际銮路” 。
南昌大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尽管潘老年事已高,但每逢南昌大学有大事喜事,他和夫人总会抽空回校。潘老多次说:“每次回到南昌大学,都有一种回老家的感觉。”
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篇三】
在《朗读者》节目中,节目组和潘老特意选择的便是当年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写的那篇著名的檄文——《告全国民众书》。
节目组除了请来近十位清华校友与潘老共同朗读这篇血泪檄文,还邀请了十多位当年西南联大的清华老校友:91岁的音乐家茅沅、95岁的历史学者胡邦定、97岁的诗人郑敏、91岁的航天科学家林宗棠等等在场外一同朗诵。
老人们的总年龄加起来有1200岁,但当他们读起这一段“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时,依然像几十年前一样心潮澎湃,群情激愤。
是啊!没有国,哪有家?
潘老在节目中透露:经历过卢沟桥事变的他,差点死于日军的轰炸,最后全家成了难民。
他说:我们念书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国,回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