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观武媚娘传奇观后感锦集

2022-05-25 来源:百合文库

观武媚娘传奇观后感锦集90条



观《武媚娘传奇》有感
还记得九十多集的神剧《武媚娘传奇》吗?
在最后一集里,老年的武媚娘,说过很多话,唯独这几句让我留下了眼泪:
“也许,我就是一个愚妇,忙忙碌碌终其一生,最后,只落得一个镜花水月。罢了,我不愿再为难自己了,就随他们吧!就让他们骂我,怒我,恨我吧!我愿意承担这所有的责骂,到了如今若说我还有那么一丁点的执拗,那就是我不愿意看到这大部分的敌意的背后,只因我是一个女人。”
“我的敌人呢?”“死了”“我的朋友呢”“也死了”“我的丈夫和孩子呢”“回陛下,除了庐陵王和相王她们都不在了”
“大周也好大唐也罢,若是能国泰民安,天下黎民百姓安居乐业,这两者有何区别”
还有在最后几分钟里,她的孙儿来看她,她说的那句,她的敌人,她的朋友,都来接她了,唯独没有她的丈夫。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武媚娘也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女人罢了。
想想第一集,她进宫时的俏皮样子,真的很天真,可是皇宫内斗,人心狡诈,最后,她为了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孩子,保护好她的.夫君,保护好她夫君的江山,才一步步的走上权力的高峰,她曾说过,她当了十五年的皇帝,这十五年间,她除了权利,什么也没有,而这一切,是因一个爱字。
其实在武媚娘被李治接回宫失去孩子的时候,她是有选择的,她可以离宫,做一个平凡人,只要她放下仇恨,还有爱,但是,她放不下,所以才谱写了她最后的结局。
由武媚娘,可以想到我们。
人生二子,对于我们来说,还太遥远,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选择,试问,这一生中上天能给你的选择又有几个,而那时的你又是否会因一些外界的东西而影响了你的选择,不如大胆一些,随着自己的心走,这样,即使最后是万丈深渊,你也会安然接受。这样的结局,岂不好?
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提示我们女人跟对男人的重要性,她跟了李世民十二年历尽坎坷却只当了一个才人,跟了李治却当了皇后,甚至当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观武媚娘传奇观后感锦集90条


武媚娘传奇的
《武媚娘传奇》这部演绎一代女皇的辉煌史记的大戏终已落下了帷幕,武则天秘史观后感。我的心也跟着平缓了下来。 以前的我,只知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是中国历代唯一一位女皇,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历史功绩,都不亚于其他皇帝。
当这部大剧还没播出时,我便对此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武则天,一个 睿智、镇定、残忍于一身的女人,在那个时代,凭借着自己惊人的胆识与智慧,步步高升,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成为九五至尊,君临天下,开创了先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许多人眼中的她是一个残忍、灭绝人性的女人为了权利,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不惜对自己的亲生骨肉惨下毒手。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不是当时后宫嫔妃、朝中大臣对她的种种陷害,她也不会变成这样。
说武则天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但我们又不得不佩服她的智慧。事事考虑周全,做事小心谨慎。小小一个弱女子能这样有胆识,充满智慧,怎能不让人佩服?历史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虽然在她那个历史篇章上,有许多污点,但毫无疑问,武则天是一代明君,是当之无愧的女中豪杰!
观《武媚娘传奇》有感
纵观历史长歌,最近很火的武媚娘,年轻时候只是唐太宗李世民众多姬妾中的一个,地位卑微。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太子李治。武媚娘利用美貌将年轻的太子迷住了。唐太宗死后,大部分姬妾都被迫出家为尼。她也不例外,在附近的感业寺出了家。
一次,已经当上了皇帝的李治到感业寺上香,媚娘巧施手段,得到了李治的宠爱。
此时宫中,皇后正和肖妃争宠,皇后想借用媚娘的力量对付肖妃,幸运的媚娘借此回到了久别的皇宫。入宫一年多,就铲除了皇后和肖妃的势力,登上皇后宝座。
但在争取皇位的过程中,她表现了极大的耐心。虽然权倾朝野,帝位看似唾手可得,但是她却选择等待时机。
为了这个宝座,她等了28年。当她坐上皇帝位置的时候已经是一位67岁的老太婆。本来她可以早早的登上皇位的,但是她没有,这或许也是她的过人之处吧。在那个时代,男权至上,如果时机未成熟就下手了,很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她推迟了即位时间,却安然的过了14年的皇帝瘾。写下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页。

观武媚娘传奇观后感锦集90条


老古时人留下来的道理,终归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对谁都是一样,今且看他嚣张,明日再算细账!
《武媚娘传奇》快要播完了。这部电视剧较以往那些关于武则天的作品有着一个全新而又独特的视角,它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非妖化的武则天形象。尽管剧中很多情节与史书记载不符,尽管编剧有刻意美化武则天之嫌,尽管很多画面修改后变成了“大头娘娘小头皇帝”,但它仍然算得上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皇权争夺中的血腥杀戮、骨肉相残、宫闱里的勾心斗角、帝王将相的功过是非、人性的美丑善恶等等,都是这部剧值得一看或值得一想的问题。关于帝王的功过是非,我个人非常欣赏武则天在自己的墓前立“无字碑”的独特做法。她对自己不作任何评价,把功过完全交由后人去评说。唐朝以后的很多大政治家、大史学家、大文学家写的对她的评论就有好几百篇,有褒有贬。按理,对这样的历史大人物,我等无名小卒是不可妄加评论的。我只是闲着没事,将自己看了此剧的一些想法写出来罢了。
武媚娘从入宫起到登上皇后位,历时十七年,太宗时期十一年,高宗时期六年。《武》剧主要也是写这段时期的事。她过人的智慧和胆识是有目共睹的,无需我说起。我这个时候倒是想到了另外几个词:气质、才华、为人。当然啰,这三者不可截然分开,气质中包涵了才华和为人。而关于女人的气质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但有些标准还是统一的,那就是漂亮、聪明、有涵养、知书达理、多才多艺。关于武媚娘的气质,我只举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美女如云的后宫里,她能得到太宗、高宗父子两人的喜欢,这足以证明她有什么样的气质。我想,一个“方额广颐”的“男人婆”肯定是没有如此大的魅力的。特别是李治,他是冒着被天下人唾骂的危险而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关于才华,史书记载她通诗文,擅书法。据说李白看了她写的《如意娘》都自叹不如呢。这首诗是她在感业寺为尼时所写: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观武媚娘传奇观后感锦集90条


这诗写得何等的情真意切!“我思念你到了恍惚、憔悴的程度,时常落泪,你若不信,请看我裙上的斑斑泪痕吧!”有这样的才情的女人!难怪李治肯为她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关于为人,我们只作一简单推理便知。一个才人,身处后宫,步步惊心,稍有闪失便可能死无葬身之地。太宗时代,她在后宫生活了十几年,虽无建树,却平安无事。太宗死后,她下半辈子注定只能在感业寺与孤灯为伴。然而,偏偏有个当了皇帝的痴情男一直在苦苦地爱着她,正当这情种千方百计地要将父亲的小妾据为己有而又束手无策时,鬼使神差地跳出来一个王皇后,拼死拼活要接武媚娘回宫。虽然她接媚娘回来的目的是为了与其一道共同打垮萧淑妃,但如果武媚娘是一个自私、凶残、不可信赖之人,王皇后会这样做吗?通过这样的推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武媚娘的为人处事一定非常到位,只有这样,王皇后才不担心此举会引狼入室。
在后宫的十七年争斗中,一次次峰回路转,一次次柳暗花明,靠的绝不仅仅是运气。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李治这个男人的为人怎么样。在后来的.“二圣”临朝期间,高宗一度对武氏的专权很反感,想废除武的皇后之位。于是他与最忠实的部下——宰相上官仪密谋此事。不料却走漏了风声,被武则天知道了,武质问其夫。李治倒好,竟将责任全部推到上官仪身上,最终导致上官仪及其子被诛,家产籍没,留下孙女上官婉儿一人在世。李治这种人用“临阵脱逃”来形容那肯定是太轻松了!这是一种无耻的背叛对信任的背叛,对忠诚的背叛,对原则的背叛。如果他能将责任揽下大部分,上官家族就可免去这场灭顶之灾。
最后让我想到的是男女平等这个问题。
在一个真正文明的国家,男女平等才是可能的。在中国,从孔子学说建立的那天起,直到民国初期,中国妇女被束缚的程度与日俱深。此学说主张将人分成各种不同的等级,并认为女人天生就应处于从属地位,应该服从男人,伺候男人,绝不能统治男人。直到老毛一声高呼:“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国妇女的地位才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不能与男人完全平等。仅历史上产生的帝王数量来看,在四百多位皇帝里,女皇帝只有武则天一位。她成为天后协理朝政时,天下的男人们已经愤愤不平了,到她正式登基当皇帝后,男人们终于忍无可忍,纷纷起兵讨伐,欲诛武氏而后快。星散凋零的李唐王公们,徐敬业、琅琊王、越王、韩王、鲁王等,拿武器,替天行道。一群儒生也“拿起笔来做刀枪”,骆宾王奋笔疾书,起草了秀拔刚劲、千古不朽的《讨武曌檄》。在文中,他大骂武氏:“秽乱春宫、狐媚惑主、虺蜴为心,豺狼成性”,“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观武媚娘传奇观后感锦集90条


正因为如此,他对于徐敬业等的起兵自信满满:“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骂得狠,解了天下男人一时之气,而战争却是要靠真刀真枪才能解决问题的。李姓王公们这一盘散沙哪里是武氏政权的对手,武周军队所向披靡,李唐军队不堪一击,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所有义军全部土崩瓦解,王公们相继自杀,骆宾王从此也销声匿迹。
一个人做了皇帝,肃清政敌、排除异己、屠杀功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从刘邦的“鸟尽弓藏”到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再到朱棣的“灭十族”,都被看成是顺理成章的事。武则天,一个女皇帝,想稳固自己的政权,重用李义府、许敬忠、周兴、来俊臣等小人、酷吏来打击反对势力又有什么不妥呢?她要扳倒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不重用寒门弟子又能重用谁呢?我倒认为,正是她的不拘一格用人才,给了天下学子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由此才产生了姚崇、宋璟等一大批能臣,为“开元之治”储备了丰富的人才。与此同时,她还是得与男皇帝们一样,勤于政务,励精图治。她的“劝农桑、薄赋徭、息兵、广言、杜谗口、重科举”等治国举措,后来的史书也大多给予了肯定。对她的批判多数集中在重用酷吏和戕杀李唐王室这两方面。《新唐书》说:“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大夫不免者十八九”。
《通鉴纲目》说她:“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黜中宗而夺其位”。《资治通鉴》对她的称帝和专权持坚决的批判态度,道理非常简单。因为,她是个女人,而儒家是反对女人专权的。所以,司马光尽管承认她的基本治国方略是值得赞赏的,但是因为她“牝鸡司晨”,所以她仍然是一个大逆不道之人。最让我惊奇的是林语堂先生,他在《武则天正传》中说武氏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最骄奢淫逸、最虚荣自私、最刚愎自用、名声坏到极点的人。他甚至认为武氏根本没资格与唐高宗葬在一起。一个哈佛的文学硕士,何以对一个历史人物作出如此不客观、不公正的评价,我不得而知。说到骄奢淫逸,我想说一点自己的看法。男性皇帝,三宫六院,嫔妃成群,好色的帝王纵欲过度,年纪轻轻的就丢了性命的不在少数。武则天当了皇帝,哪怕只玩了几个男宠,那她便注定是个淫荡之妇了。

观武媚娘传奇观后感锦集90条


是不是林先生也与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有重男轻女之思想呢?如果说武氏年过花甲还招三十多岁的健壮男子来享乐是荒淫无度,那么,六七十岁的男皇帝将十几岁的黄花闺女招进宫里玩弄又算什么呢?
总之,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女人,几千年才出一个。吕后、慈禧虽然也曾执掌朝政,但终归没能或没敢称帝。“神龙革命”后,武则天退位,不久去世。遗诏中,她让她的后人们以“皇后”的身份祭奠她,不要把她看做“皇帝”。如果此事属实,我们可以猜想一下她临终前的真实心理。我料定,那猜想也是五花八门的。因为,她的所作所为确实足以让天下的男人们争论千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