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夫妻俩骑驴观后感汇编

2022-05-25 来源:百合文库

夫妻俩骑驴观后感汇编96条



篇一:走自己的路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小故事,觉得十分有趣,又意味深长。
故事是这样的——一对夫妻骑在一头瘦驴上,旁边的人看了都纷纷议论道:“这俩人真狠心,这驴已经够瘦了,还要两个人来骑。”丈夫听了,赶紧下来让妻子单独骑,路人见了又讨论道:“这人真蠢,有驴不骑非要妻子骑。”丈夫听了,又连忙叫妻子下来,自己骑上去。可旁人又说:“一个大男人自己骑在驴上,让妻子走路,真不应该。”那丈夫听了又忙着滚下驴背,夫妻俩牵着驴走,以为这样总能让人称赞了,可出乎意料,路人又在嘲笑他们:“这两人真笨,明明有驴骑,还要傻乎乎地走路。”听到这里,俩夫妻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哭笑不得,左右为难。
读完故事,我觉得这俩夫妻还真蠢,蠢得没心没肺,该不该骑驴,谁骑驴?怎样骑?他们比路人清楚得多,也最有发言权,决定权,可是他们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像以前的我太计较同学的议论一样。英语小报得了一等奖,几个同学纷纷嘲笑说:“这不是张亦弛画的,看这道彩虹,分明是网上摘来的,有什么了不起的,下次他肯定会画糟糕的。”当时的我,不管人家的想法,也不管理智,更不管三七二十一,当场把画给撕了;又有一次,人家说我是傻瓜,我顿时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推翻了花架,打碎了玻璃,还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总之,以前的我,不分好坏地在乎别人的议论。现在我长大了,正向徐老师说得“成熟了不少”。我懂得了一些不善意的议论和讥笑,就当耳旁风一笑而过,因为他们就想激怒你,看你的笑话,我才不会上当了,现在我要做认为自己该做的事,不会再像故事中的那对傻夫妻不知所措让人笑话。
其实,我就是我,是一朵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将来的我,一定会赛出自己的精彩。
篇二:弯路
弯路本身的意思是指道路弯弯曲曲,难以看到尽头。而现在一提到弯路,人们很容易想到它的引申意义,即走错了路,走了本不应该走的路。所以,弯路似乎成了一个人们不想与之有任何关系的贬义词了。

夫妻俩骑驴观后感汇编96条


当道路弯弯曲曲看不到尽头时,你要么畏怯止步甚至退步,要么坚持向前迈步。任何一个漂亮的结果都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产生的,任何的感受,都是在不服输中得到的。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晚年时双耳失聪,无法用耳朵来听,他的音乐梦之路已经看不见尽头了,这时,为了梦想,他没有放弃,坚持作曲,靠自己对音乐的感知感受写下了一部部世界名作,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海伦凯勒,当我们十九个月的时候,都躺在妈妈的怀里开心地笑着,她却因为一场大病,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耳朵也听不见了,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她几乎丧失了所有的感知能力,从此,小海伦坠入了黑暗、寂寞的深渊,她的人生路也看不见尽头了,那对我们来说,相当于晴天霹雳。她在一开始,以为所有人和她一样,后来却发现其他人都是会说话的。于是她的脾气一日一日的暴躁起来。
但是她的人生被安妮改变了,她的辅导老师。在安妮的指导下,她一步步克服了困难,最后成为了著名作家。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路,途遥远。难免走错了、走丢了、走了不该走的路,这时,就有人来告诉我们说下次千万别走错了。可是,我们是否应该回归弯路的本质,想想正是因为它的曲折,它的未知,它才具有让我们走的意义。即使看不见路的尽头是什么,我们充满对未知的恐惧,但是,我们拥有对走过这弯路后结果的好奇,终究好奇心会战胜恐惧感,促使我们看见那道美丽风景。
弯路,不是人人都害怕走的错路,而是转一个弯,继续前行的`路。
篇三:路的痕
时间,流逝后,留下的是喜,是伤,还是无尽的,命运的深渊。
都说“造化弄人”,“弄人”的命运不也萦绕着岁月逝去而容颜黯淡的鲁侍萍么?
当年的鲁侍萍不过是如一般少女。怀揣着少女的梦,与周朴园相恋,当时甜蜜,却不知后来有无限的“痛”等待着她。周朴园为自己铺好了后路,却毁灭了侍萍的未来。也许侍萍未曾想象过轰轰烈烈的爱恋,但是平平淡淡的日子,她本可以得到,然而周朴园屈于“权”与“利”,向“权利”致敬。

夫妻俩骑驴观后感汇编96条


鲁侍萍改嫁了两次,只是为了带大孩子,一路的艰辛,一点点地吞噬着她的容颜。三十年后,面颊上已被无情地刻画上时间留下的伤,可是纵使满脸的“千沟万壑”,又怎道得尽一个女子一生的苦难。
三十年后,依然雨夜,雷轰轰地响着,命运的作弄,并没有因为女人本身的苦难而停止,鲁侍萍竟又遇见了三十多年不见的周朴园。如果时间是一道鸿沟,那么这样难熬的生活所遗留下来的伤痛,终将无法逾越。
再次相逢,周朴园竟认不出眼前的侍萍,多么的讽刺,但是那未曾改变过的家具摆设,及得知她就是鲁侍萍时,短暂的沉默——在我看来,他曾经爱过,也曾经内疚过,只是“权利”反复地提醒他,平淡的生活岂能光彩,转而又换上一副资本主义的嘴脸,用钱来搪塞所谓的“曾经”与“爱恋”。
这女人的命运又岂是一个“悲”字了得,她的“悲”,始于雷雨,却并未终于雷雨。
鲁侍萍的女儿四凤与同父异母的周萍相恋,这又是命运的“杰作”啊,还不就此罢手么?!最终四凤、周萍与同样爱着四凤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所生的儿子),一同死于雷雨中,三条年轻的生命终结于此。故事看似结束,但是鲁侍萍的命运并未结束,没有人知道她还要在往后的生命里如何让自己坚定地活下去,如何让自己走出女儿逝世的阴霾,如何在雷雨之夜回忆……
侍萍悲怆的一生,吟唱尽了路的痕。
篇四:有感于路边一幕
即使是九月,暑气也照样让人难耐。这还没到中午,毒辣辣的太阳就火一样炙烤着大地。
我驾着爱车,戴着耳机,哼着小曲,朝着附近的冷饮店驶去。“咦?这么一堆人挤在路边,是不是又有什么稀奇事发生?”冷饮店对面马路边围着一大圈人,我决定去一探究竟,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挤进了人群,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跪在烤得发烫的水泥地上,旁边还有个脏兮兮的碗,里面零星的几个硬币。老人苦苦哀求道:“好心人啊,行行好吧——”可是竟然没一个人有掏钱的意思,甚至还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说什么找不到家,就是胡说,骗人呗!”“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招摇撞骗,也不怕被人笑话,走吧走吧!”慢慢的,人群便散开了,我丢下两元钱也离开了,留下的只有老人,碗,还有那毒辣的太阳。

夫妻俩骑驴观后感汇编96条


当我走出雪糕店时,一群穿的花花绿绿的小姑娘打着太阳伞嘻嘻哈哈的走来过来。她们在老人身边停了下来,“唉,老人多可怜啊,我们捐些钱给他吧。”一番询问之后,一个女孩提议,几个人便从包里翻出钱,放到老人碗里,老人不断地说着:“谢谢你们啊,好心人!”还有一个女孩把自己手中的矿泉水递给了老人,老人大口大口的喝着水,嘴角的水流下冲出了几道显眼的沟痕。“不如我们去找公安局帮忙啊,公安局一定会帮老人找到家的。”这些女孩唧唧喳喳商量了一会,便扶起老人离开了,很快便不见了踪影,留下的,只有毒辣的太阳。
这件事过去了很久,但是那群女孩子的身影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是啊,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向每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让正能量永远充满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八仙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八仙代表着什么,一般人就不是很清楚了。八仙分别代表男、女、老、少、富、贵、贫、贱。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从八仙的身份和形象来说的。
八仙,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即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性情与百姓较为接近。
李铁拐
李铁拐,是传说中的八仙之首。相传姓李,名玄,又叫李凝阳、李洪水、李孔目。《列仙全传》等说他本来长得相貌堂堂,在砀山洞中修行。因为约定要参加老君的华山仙会,临走对弟子说:“我欲从游华山,倘若游魂七日不回返,你就把我的尸壳焚化。”据说他的魂藏于肝,魄藏于肺,元神出游时魂一起去,只把魄留下守着尸壳,这就是所谓的“元神出壳”。铁拐李留下尸壳,元神外游,不料到了第六天,弟子家中来人报信母亲病危,弟子坐卧不安,又坚守到第二天中午,见师父元魂还未归,无奈烧了师父尸壳,回家尽孝道去了。当弟子回家后,铁拐李的元神回归,无处可托,真是丧魂落魄,似孤鬼游魂。他忽然看见林中有一饿死的人尸,灵机一动,心想:“即此可矣!”马上从他的前额脑门进入,站起来之后,才觉不行,赶忙从葫芦里倒出老君所赠的仙丹,葫芦忽然闪出金光,映出一个丑陋的形象,黑脸蓬头,卷须巨眼,右脚还是瘸的,正在惊讶,身后忽然有人鼓掌,回头一看,正是老君。

夫妻俩骑驴观后感汇编96条


铁拐李觉得改头换面得来的尊容实在不像样子,有点不高兴,忙要把元神跳出。就在这时,老君制止说:“道行不在于外表,你这副模样,只须功夫充满,便是异象真仙。”于是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乱发,授予铁拐一根助拄跛足。李铁拐还常背一葫芦,据说里面装有仙药,降到人间时,专门用来治病救人。于是铁拐李的形象是拄铁拐,背葫芦,游历人间,解人危难。
钟离权
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又称汉钟离,全真道尊为“正阳祖师”,奉为道教北五祖之一。有关他出生的故事非常生动,说有一天,一个巨人大跨步走进他母亲的内室,大声说道:“我是上古黄神氏,当托儿于此。”顿时,只见异光数丈如烈火,随之汉钟离降生,他一出生就像三岁的小孩一样大,天生一副福相,顶圆额宽,耳厚眉长,口方颊大,唇练如丹,乳圆臂长,更为奇怪的是他昼夜不声不响、不哭不吃。一直到了第七天,他突然说了一句话:“身游紫府,名书玉京。”这一句话惊动了他的父母,因为紫府、玉京是天上玉帝的宫城,所以以为他是神仙转世。父母希望他长达成人多掌大权,因此起名“权”。据说钟离长大以后,任朝廷的谏议大夫,后来奉诏出征吐番。战败后隐居终南山,遇到东华帝君王玄甫,得到长生真诀、金丹火候及青龙剑法。后来又遇到华阳真人,教他太乙九圭、火符金丹,洞晓玄玄之道。
最终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得到玉匣秘诀,成了一位仙人。他自称“天下都散汉”,即天下第一闲散之人。他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摇棕扇,大眼睛,红脸膛,头上扎了两个丫髻,神态自若。
张果老
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仙翁,名“张果”,因为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张果老,道教称为果老仙师,由唐代道士张果演化而来。据说唐太宗、唐高宗曾派使者召他入宫,均被他拒绝。到了武则天时期,不得已奉诏出山,走到半路假装死去又未去成,到了唐玄宗时期,玄宗派遣使者终于将他请到了宫内,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赐名“通玄先生”。后来,玄宗准备将他的女儿许配给他,他唱道:“媳妇得公平,平地生公府,人以可喜,我以可畏。”最终也没同意这门亲事,恳辞还山,走到半路,死于衡山蒲武县。弟子说他羽化成仙,唐玄宗下令在当地建栖霞观以祭祀。民间传说他常背负一个道情筒,倒骑白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劝化度人。后来民间的

夫妻俩骑驴观后感汇编96条


吕洞宾
吕洞宾,姓吕名岩,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为北五祖之一,又称“吕祖”。吕洞宾成仙得道之前,原是个读书人。
他的好友中有个同乡叫苟杳。苟杳的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为人忠厚,是一个老诚君子,读书又很勤奋,吕洞宾很赏识他,与他结拜为金兰兄弟,并请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刻苦读书,以后能有个出头之日。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便对吕洞宾说,想把妹妹许配给苟杳。吕洞宾深怕苟杳贪恋床第之欢误了锦绣前程,连忙推托。没料到,苟杳本人听说林家小姐貌美,执意要应允这门亲事。
吕洞宾思索良久同意了,并对苟杳说:“贤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不阻拦,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听了大吃一惊,但寄人篱下,怎能不低头,再说,婚礼的一切花费都得仰仗吕家,谁让自己一贫如洗呢?思前想后,还是咬咬牙答应了。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跑前跑后张罗一切,而苟杳却没脸见人,干脆躲到一边。到了晚上,送走了宾客,吕洞宾进了洞房,只见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吕洞宾不去掀那红盖头,也不说话,只管坐在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了。
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可可苦坏了林小姐。回头再说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一连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顾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起头来一看,更是惊诧莫名:怎么丈夫换了个人?半天功夫,夫妻俩才恍然大悟。
苟杳双脚一跺,仰天大笑:“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啊!”林小姐也是心中欢喜,对吕洞宾充满了敬意。夫妻俩都说:吕兄此恩,将来一定要报答。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而去。一晃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家不慎失火,偌大一份家财化为灰烬。吕洞宾和妻小只好在残砖破瓦搭就的茅屋里寄身,日子过得是够难的。

夫妻俩骑驴观后感汇编96条


吕洞宾只好出门去找苟杳帮忙,一路上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苟杳府。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非常同情,热情接待了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吕洞宾一住几个月,一点银子也没拿到。吕洞宾仰天长叹:“人情薄如纸,一阔脸就变,滔滔然天下皆是也!”一气之下,不辞而别。回到家乡,吕洞宾老远就见自家的破茅屋换成了新瓦房,大为诧异:自己远离,子幼妻弱,怎能大兴土木?乃至走近家门,更是惊得三魂走了两魄:大门两旁竟贴了白纸。家里死了人?他慌忙进屋,见屋里停着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
吕洞宾愣了半天:她为哪个戴孝?轻轻叫一声:“娘子。”娘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颤颤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还是鬼?”吕洞宾更觉诧异:“娘子怎出此言?我好好地回来了,如何是鬼?”娘子端详了半天,才敢相信真是吕洞宾回来了,说:“哎呀!当真吓死我了!这不会是在梦中吧。”
原来,吕洞宾离家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了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口棺材,说是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妻子一听,天塌地陷,哭得死去活来。今天正哭着,不想吕洞宾竟回来了。吕洞宾心下明白:都是苟杳玩的把戏。他操起一把利斧,狠劈棺材,“咔嚓”一声,棺材劈开了,里面竟全是金银财宝,还有一封信。吕洞宾展开信读到:“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吕洞宾如梦初醒,苦笑一声:“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苟杳”与“狗咬”同音,传来传去竟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后来吕洞宾被钟离权点化成仙,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民间将其塑造成手持宝剑,解救人间苦难的游侠形象。
何仙姑
何仙姑,八仙唯一的女仙。据说原名何秀姑,生于唐武则天时期,出生时紫云绕室,头顶上有六道毫光。从小智慧敏捷,聪敏过人。十五岁时,梦见神人教她食云母粉,于是轻身如飞。往来于山顶之间,每天早上外出,采山果孝敬母亲。后来辟谷,言语异常。武则天听说后,派使者召请,中途不知去向,有人说在唐中宗时八月初八飞天。还有一种说法是,何仙姑十三岁时入山,遇仙人吕洞宾,吕赐其一桃,吃了以后不饥不饿,并能预知祸福之事,颇为灵验。村里的人奉为神明,专门建楼供她居住,后来吕洞宾度她成仙。

夫妻俩骑驴观后感汇编96条


蓝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为蓝采和。蓝采和,本为男子,但在造像或戏曲中常常女装打扮,手提花篮。据说他本来赤脚大仙降生,原来一条三寸多宽的木腰带,一脚穿靴子,一脚赤行。夏天穿的是棉衣服,冬天卧于雪地中,气出如蒸。经常手持三尺多长的大拍唱板,在城市里边走边唱,带醉踏歌,似狂非狂,男女老少都跟随着他。人家把铜钱给他,他却用长绳穿起来,拖地而行,散失了也不回头看一看。有时见到穷人,就把铜钱送给他们。
后来他踏歌于濠梁酒楼乘醉,有云鹤笙箫声,忽然轻升云中,抛下靴衫腰带板拍,冉冉而去。他最有名的踏歌是: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日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韩湘子
韩湘子,八仙中的斯文公子,形象是一位手持长笛的英俊少年。韩湘子,本名韩湘,是唐代大文学家、刑部侍郎韩愈的侄子。韩湘前生为白鹤,白鹤受钟离权和吕洞宾的点化,又投生为昌黎县韩会之子,乳名湘子,幼年丧父,由叔父韩愈抚养,长大后又得钟、吕二仙传授修行之术,韩愈极力反对,训斥他。
韩湘子因此而出家,隐居于中南山修道,得成正果,列为八仙。韩湘子屡次化形,度化他的叔叔韩愈,但韩愈多次不悟。后来,韩愈被降官到了潮阳,路经蓝关,冻埋雪中。湘子赶来相救,并指点度化。韩愈最终感悟,也修道成仙。
曹国舅
曹国舅的形象是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手持阴阳板(玉板),与其他仙人的打扮迥然不同。传说他是宋朝皇帝宋仁宗曹皇后的长弟,名景休。他天资淳善,志在清虚,不慕虚荣,不喜富贵。
后来因为他的弟弟娇纵不守法,残害人命,曹国舅深以为耻,于是隐迹山岩,穿戴平民的衣帽,精心思考玄妙深奥的道理。有一天,他遇到了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位仙人,他们问:“听说你在修养,所养的是什么呢?”答道:“养道。”仙人又问:“道在哪里?”曹国舅举手指天。二仙又问:“天在哪里?”曹国舅用手指心胸。二位仙人笑着说:“心即是天,天即是道,你已经顿悟道之真义了。”

夫妻俩骑驴观后感汇编96条


于是传授他还真秘术,点化指引他入了仙人团队。还有一种说法,说他出家时皇帝赐他一块金牌,后来过黄河没有船费,就以此抵押,恰好遇到了吕洞宾,与他一起同游,因此悟道而名列“八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