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心理辅导观后感模板精练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心理辅导观后感模板精练60句



《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读后感1
每一个人都在寻求更好的发展,那就不但需要强健的体魄,也要一颗非常阳光的心。
——题记
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好好地阅读了《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对心理咨询一窍不通的我,原本以为书中记载的都是一些枯燥的心理理论,真正接触到这本好书后才发现,书中都是作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写下的一些手记,它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也有很多当事人的曲折故事。
毕淑敏以其独特的作家视角和心理医生的洞察力,恰如其分的语言,形象生动的词汇,描绘出当事人的感受、困境、矛盾,内心的种种挣扎,从她的行文中可以感受到每位来访者的真实感觉,如身临其境。书中的当事人,有成年人,也有学生,这让我想到在现代社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也十分紧迫。读完这本书,我心中减少了对心理咨询的粗浅认识,也学到了心理咨询的一些些知识,在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应该更有底气了。我仿佛触摸到了打开孩子们心灵之门的钥匙,心觉温暖。
当今的学校里,专职心育教师的还是很少,还不能满足学校心育工作的需求;许多从事心理教育的老师渴望自身专业素质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他们凭借着一份热情,无私地投入这份工作,渴望自身工作能得到领导、同事、家长、社会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心育的方式方法如何更好的、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孩子……《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这本好书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老师们在教育工作上的心灵之窗,让我对心理学这门枯燥的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学习到的知识可以用在生活和工作中。
毕老师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我跟着她的故事,心被她的文字、语言轻轻地拨动:我明白了老师要定时开展心理教育,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疏导;小学生的心理不像成年人,需要我们去挖掘,我们应走进他们的心灵,进行填补和删减;站在讲台上时,我们的身份是教师,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时,请忘记教师的身份,把自己当成她的父母、哥姐,让他们信赖你,愿意与你倾诉;找准心理教育的切入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更多关注的不应只是现象,而是追寻问题的源头;不能泛化,认为孩子一错皆百错,一好便是光环照耀,万事皆好;在姿态上与学生平等,与学生对话时,要弯下腰来,与孩子平视,用我们的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心理咨询可真是一项科学工作,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助人知识来帮助求助者,使他们认识到困扰的原因所在,帮助他们调节情绪,从而改正不良行为,达到恢复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心理辅导观后感模板精练60句


阅读完这本书,心中已洒满阳光,保持身心强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愿所有人健康、平安、快乐!
《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读后感2
毕淑敏1969年从军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职。
初识毕淑敏源于《昆仑殇》,当时对昆仑山很感兴趣,所以就看了这本书,现在小说的具体情节已经不记得了,不过认识了作者毕淑敏。让我深深记住这个作家的则是她的散文集《西藏,面冰十年》,她说,若问我在西藏这十年做了什么,那只不过是看了十年的冰,救了几个人的`命而已!
多么轻描淡写,又多么的让人崇敬,有多少人能够在西藏最艰苦的阿里待十年,又有多少人能够拯救别人的生命。
《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科学工具,毕淑敏以细腻的笔触再现了数十个颇具典型意义的心理咨询案例,引导读者建立自我疗愈与修复机制,学会如何从容应对心理危机,构建持久亲密关系,活出安宁幸福人生。
应该“魔由心生。时刻检点自己的心灵宝库,可以储藏勇气,可以储藏经验和教训,可以储藏期望和安慰,只是不要储藏应该。”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张魔床,这种魔床有一个最通俗简单的名字,叫做应该。从小我们被教导应该勇敢、坚强、自信、大方,应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等等,我也一直认为我们应该对人友善,彼此信任,对国家对伴侣忠诚,对工作有责任心有担当。这样的应该太多了,以至于有人认为我成绩好,我就应该是全能的,不停地给自己增加枷锁,以至于如果遇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会自贬自怜,落落寡合。
其实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举个例子,做警察应该勇敢,不勇敢就不能做警察了吗,没有这样说的,警察可以拥有勇敢这样的品质,而不是应该是勇敢的。只要我们内心拥有美好的品质,并用这些品质来指导我们行为,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不要用应该捆绑自己,更不要去捆绑别人。不能用自己的处事风格或者是非观去决定别人应该怎么做,而对别人进行评价,这对人对己都不好。

心理辅导观后感模板精练60句


“坦言是一种勇敢,因为你面对着世界,发出了独属于你的声音。坦言是一种敢做敢当的尝试,因为你既不是权势的传声筒,也不是旁人的回音壁。”
之前在抖音看到过一个视频,一个小女孩哭着对她的同伴说我不喜欢你了,你不再是我的好朋友了。画面很是惹人怜爱。很多人评论只有小孩子才能够想什么说什么。小孩子拥有的就是坦言,其实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坦言了吧,想什么就说什么,可是为什么在成人的世界了就没有那么多的坦言了呢,因为有人认为坦言不安全,遮遮掩掩才是老练,坦言是缺少城府涉世不深,坦言是性子直,不会处事。其实,所有的拒绝坦言是因为我们的弱小,因为坦言,我们可能被心爱的异性拒绝,可能得罪昏庸的上级,我们的一切弱点都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可是不坦言我们就能成功了吗,就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了吗。不是这样的,不说出来难道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憋在心里吗,我们的心应该是空而大,而不能被当做堆积各种负能量的储藏室。
如果你反对,你就旗帜鲜明。如果你热爱,你就如火如荼。如果你坚持,你就矢志不渝。如果你选择,你就当机立断。学会坦言,让我们更轻松的行走。
微笑不是一种技巧,而是心灵自发的舞蹈,我喜欢微笑,但那必须是内心温泉喷涌出的绚烂水滴,而不是靠机器挤压出的呻吟
该愤怒的时候,拍案而起,该坚持的时候,固守原则,该意气风发的时候,潇洒自如,只有心理上长不大的人,才会在得病的时候,又恢复成一个小女孩的幼稚心理。我已长大,只能独立面对命运的残酷挑战并负有英勇还击的责任。
把自己的生命和一个不靠谱的人联系在一起,我只能想象一出浩大悲剧的幕布。身体的残缺不等于人生的不幸。沉默有时候是哺育力量的襁褓。
内心平和而坚定,再有一定的表达技巧,就可以外柔内刚了。
寒假里阅读了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刘晓明主编的《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测评》一书,这本书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标准、特征、含义及类型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书中的几个案例,更是给出了许多重要的提示:如果我们遇到有着这些心理困惑的学生应如何更好的处理。

心理辅导观后感模板精练60句


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成为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完善中学生个性的主要促进因素。据调查,在我国中学生中,约https://simgs.baihewenku.com/upload/2/3左右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和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中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
这本书中从中学生的认知、情绪、个性、学习、交往等几方面深刻的剖析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所面临的问题和有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书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列举了教育教学中许多老师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他们采用的解决办法。当然书中还介绍了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推荐的一些方法,给我们这些阅读的老师提供了许多鲜明的案例。例如有一则案例是说一个好发脾气的小女孩,遇事不顺就大吵大闹,人际关系欠佳,不愿过集体生活,情绪极不稳定。她的班主任通过了解她的家庭情况了解到她的家庭比较富裕,家长比较宠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女孩任性的脾气。专家的推荐办法就是个别谈话,动员一些班干部进行帮助,但是还需要她的自我改变。主动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同学融洽相处。对于她的家长,也要转变她家长的教育观念。对于老师还列举了许多种不同的方法,对我们读者真的是受益匪浅。
至少让我学会了,如果我遇到这样的孩子,我应该采用如何的方法更加有效,可以使这个孩子更快的走出人际交往的死角。
据心理学的研究报告,13—18岁的`青少年是心理障碍的初发期,易发期和多发期。虽然,在中学生中像精神失常这类严重的心理问题并不多见,神经衰弱,焦虑症,优郁症等也不是很多,可是像老是怀疑自己有这种病,那种病,担心自己不安全或怕家里出事等不健康心理现象,却为数不少。至于有一般性的心理脆弱,心理障碍等不健康心理品质的人数更是大量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情绪方面,表现为情绪不稳定,遇事急躁,容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
第二, 意志品质方面,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缺乏毅力,容易动摇,畏惧困难,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心理辅导观后感模板精练60句


第三, 性格方面,狭隘自私,孤独自卑,同学间因小事闹矛盾,长时间难以解脱,人际交往困难。
第四,自我意识方面,对自己缺乏全面的认识,缺少自我解剖能力,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强。
第五,社会适应方面,在家任性,在校不合群,面对生人和陌生环境表现怯懦,对家庭依赖性强。
可见,重视和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和指导他们逐步地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实在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具有紧迫性。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可能会存在许多情绪不稳定的孩子。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明白,如果一个孩子突然之间成绩下降,作业不做,那么有可能是他的家庭对他产生了影响;如果一个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那么有可能是他的人际交往上产生了困惑;如果一个孩子突然意志消沉,终日郁郁寡欢,那么这个孩子有可能是生理上生病了。在过去许多年的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得到过很大的重视,现在书里所提供的许多材料都是一些老师学习心理学后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方法。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作为新老师学习了这些书上的内容,可以使自己可以更快的去了解孩子们,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东校的图书馆里有着很多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参考书籍,目前孩子们与老师的关系结构不再仅仅是学与教的简单关系,如何走入孩子们的心理,更好的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将更加有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推荐其他感兴趣的老师阅读这些书籍,一些有意思的心理小游戏也会成为课堂上开展互动小活动的素材哦。
心理健康是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首要条件,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王校长名师工作室申报了省级课题《小学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方法研究》,作为课题组成员,王校长赠予了一本《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析与辅导》,乍一看是一本理论性书籍,但仔细翻阅非常有价值,书中列举了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结合理论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我觉得这本书对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于是我读了一遍又一遍,遇到具体问题时还时常在书中查阅。

心理辅导观后感模板精练60句


初次拿到此书时,我就在想小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问题呢?通过学习阅读,原来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都是有一定的原因。一是个体原因。因为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定,因此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识和不良的心态。具体说来,小学生心理产生心理问题的个体原因包括性格缺陷、能力缺陷、认知偏差、学习紧张、体弱多病。二是家庭原因。现代家庭中,不合理的期望致使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以下两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对子女要求过高,在教育方法上苛刻,甚至有时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子女,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这样会使子女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第二种态度是对子女娇惯溺爱,百依百顺,这容易是子女产生自私自利、任性、蛮横、懒惰和依赖等不良心理。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少年儿童正常心理的发展都是有害的。主要因素包括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家长的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家长对孩子严无“度”,爱无“方”;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难以与孩子沟通思想。三是学校成因。学校是培养人才,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场所,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还潜藏着一些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学习负担过重、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心理辅导少之又少。四是社会原因。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尽人意,歪风邪气尚有一定的市场。影视、网络的普及,给部分儿童的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
这一切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成了一系列不健康心理。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孩子学习困难、拖欠作业、缺乏自信、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家长发生冲突、心胸狭窄、遇事犹豫不决、孤僻、害羞、胆怯、说谎、骂人、打架、没有上进心等等,若有这些现象就说明孩子心理是存在问题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有近二分之一的小学生存在各种适应性心理问题。首先是学习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的缺乏学习自信、厌学和学习困难;其次是不良性格与不良行为,突出的性格问题是依赖、固执、任性,行为问题表现在骂人、说谎、注意力不集中和考试作弊;第三是心理承受力差,遇到困难绕着走,一点委屈、挫折也受不了,很难独立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难题;除此之外,小学生在情绪、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非常明显的适应性心理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的突出问题是自我为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

心理辅导观后感模板精练60句


我原以为心理问题与我们的孩子太远,读了这些,我真的感觉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在学校学生中,就连在自己的孩子的身上也仿佛看到了问题的影子,作为家长、教师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必须要科学、有效的引导孩子走出心理问题的影子。因此“如何找到对策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这个问题又促使我不断的阅读。
任何事情既然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必然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与措施。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要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作为学校来说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遵循“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的原则。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为应对心理问题而采取的心理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一切。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一定要保密。二是采用具体的心理辅导途径和方法。通过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进行团体辅导,建立心理辅导室,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做好个案教育,记录一定要真实;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纸等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现状,而后找出存在普遍意义的问题;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作为每个家庭也应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辅导。建议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因为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要倾听孩子说话,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其次是把握好宽容与约束,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的约束;再者就是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最后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离婚就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好子女因此开始心理扭曲,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作为学生自身来讲,也可以采取一定的对策进行自我调节。一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二是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辅导方法。比如:学会放松,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式让自己放松下来;与人谈心,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拨打心理咨询电话等;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学会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述下来;要善于求助,寻找社会支持,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

心理辅导观后感模板精练60句


看来,只要我们掌握调节和预防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也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的教育行为,很多时候其实都是由于教育方式不当,采用传统的“压制式”教育方式,造成了孩子心理阴影或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在教育孩子时很多方式还需要继续优化,在课堂教学中尽力针对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让孩子们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幸福、享受快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