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心里游戏观后感500字合计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心里游戏观后感500字合计80条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
星期二,老师带我们体验了两项有趣的心理游戏。
首先,大家分成两组,每组围成一个圈。第一项是每一个同学分别和圈里的同学说“我信任你”或“我不信任你”或“我不确定信不信任你”,轮完一圈,回到原位。第二项是分别和同学说赞美他的话,例如“你乐于助人,关心同学”“你书写工整,是我们的好榜样”等,要求是女生之间拥抱,女生和男生握手。
第一项是看你对别人的信任度和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度。我感到被信任是一种快乐,每看到他人真挚的.眼神对我说信任,我心中十分愉快,同时也会信任他人。越是信任他人的人,越是得到他人的信任。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大家都能看见。有很好的成绩不算什么,良好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要想被信任,先从自身的品德、形象做起。
第二项游戏我赞美了别人,同样得到别人的赞美。当别人对我拥抱或握手时,仿佛是一种感情传达,让我觉得十分温暖和亲切。许多同学说我成绩好,要向我学习,千篇一律。可有一位同学却这样说“please to meet you”!那时我心中十分快乐,因为我给了他人快乐,他说“遇见你我很快乐”,同样的快乐传达给了我,这是我们都能快乐。谢谢那些赞美我的同学,其实成绩和名誉并不是最重要的,那只是外在的。恰恰是不易发现,但是只在举手之劳就能拥有品质,是一个人最可贵、重要的东西。因此,只是一句简单的“please to meet you”就让我心情愉悦。一个成绩平平却热爱班级、关心同学的人,带给了大家快乐,自己也会快乐的生活。
这两项简单的心理游戏,却给我带来巨大的感悟。谢谢信任我、支持我、赞美我、鼓励我的同学,愿我们都能在路上坚强而快乐地走下去。
今天的心理健康游戏节,我们玩了“红黄牌”的游戏,通过听取并理解口令来举红牌或黄牌,这个游戏需要机智的脑袋、快速的放映,我觉得我们能通过这个游戏提高了我们的反应、机智的能力。

心里游戏观后感500字合计80条


许多家长认为:游戏不是什么好东西,学习才是主要的,玩游戏就是耽误学习,是在浪费时间。如果问我玩游戏是不是好事,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因为许多好的游戏可以锻炼我们的某些能力,比如今天我们玩的“红黄牌”,锻炼了我们的反应和机智。还比如信任大跌倒,一个人从一米五的.地方倒下来,下面有五个人负责把倒下来的人接住。这种游戏胆小的人是不敢玩的,这个游戏就是用来提高我们的勇气,同时也让我们有了信任同学的心理。
虽然说玩好的游戏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不能沉迷于游戏。如果沉迷于游戏,就会大量占用学习的时间,就不可能把通过游戏得到的锻炼和学习结合在一起。
写好看片分析文章,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考生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审题不当,完全不符合
心理电影观后感(一):
今晚,因为秋雨绵绵,每晚和朋友们的散步活动就自动取消了,打开电脑,上网看电影也很惬意。
《吮指少年》又叫《吸拇指的人》,这部获得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男主角奖”的电影,是一部心理影片。电影讲述了一个17岁的高中生贾斯汀生长在一个普通而温馨的四口之家:父亲迈克是一家工厂的经理,母亲奥黛丽是护士,还有个弟弟乔。青春期的莫名压力使贾斯汀常常下意识地吮吸拇指。但最终贾斯汀摆脱了压力的困扰发挥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领悟,逻辑思辨潜力成为一名纽约著名大学新闻专业学生。
影片中首先让我感动的是亲子关系,当父亲为了阻止儿子吮吸拇指时,在儿子的拇指上写下了MFC。贾斯汀对女朋友的解释是MotherFuckingSucker(混蛋)这种解释简单而又叛逆。其实真正意思是父亲的名字Mike.F.Cobb的首字母的缩写。父亲对儿子的爱与期盼都写在那个拇指上,每一天儿子都要吮吸数次的拇指上。
影片中,贾斯汀的牙医佩里对他吮吸拇指的行为进行了催眠治疗,他告诉贾斯汀当你害怕感到孤独时,闭上眼睛幻想自己在森林里抚摸能给自己带来安全平静的力量动物,看着它,研究它,当你想吮指时,用意念召唤你的力量动物(给予力量的心灵动物)。你不再孤独,不再害怕,你不再需要吮指,你的手指也不再需要你。其实,佩里的催眠治疗做得很好。但是,佩里和贾斯丁分别时说一句:“从此刻开始你的手指吮起来像烂肉了。”这是后催眠暗示。

心里游戏观后感500字合计80条


贾斯汀在改变时的心理震动和行为上的过激行为都把人性面临改变时的弱点刻画地十分丰富。每个人都面临着改变,以前或者将要,无论是机遇还是风险的改变,都对未来抱着一种无法确认的心灵折磨。
贾斯汀在学校的一些表现常常造成老师及同学的困扰,例如:常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坐立不安,小动作频繁,精力过人的现象。贾斯汀被医生确诊ADHD(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之前父亲和老师只认为是一种不良习惯。但最感谢的是辩论老师看到贾斯汀心疾病背后的智慧,而一步步培训成为一个多次获奖的辩坛高手。这带给贾斯汀自信和成功的喜悦,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
贾斯汀渴望改变,渴望成熟,渴望战胜疾病,他问父亲是如何戒掉踢足球的,父亲提及这个话题依然十分痛苦,但他戒掉了。尽管儿子一再追问父亲戒除的方法,父亲没有明确的答复,让贾斯汀有点失望。可见父亲内心依然没有戒除,这也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结,我们带着情结生活。
对父亲的失望、对母亲的不信任,让贾斯汀一度沉沦。他在确认母亲和明星并无暧昧关系后,并了解到母亲对患者、对家人无私的爱,他的内心一下子释然了,整个家庭充满了爱的信任。贾斯汀真的长大了,成熟了。爱和信任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当贾斯汀受到纽约著名大学新闻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时,父母真诚的祝贺,让贾斯汀感动不已。父母已经接纳了这个尝试青春期吸、蒙上眼睛玩性爱游戏却又毫不迟疑地离开了虚情假意女孩的儿子,接纳了这个患有ADHD却有着优秀的.逻辑领悟潜力的儿子,接纳了没有和父母商量却执着追求自己梦想的儿子……
影片的最后,贾斯汀充满激情的奔跑在纽约的街头,纽约接纳了他,这个世界接纳了他,他的新闻主持传递在国家的每个角落,深受大家的好评,尽管他依然是在睡梦里吮吸拇指的年轻人。
最好的治疗效果就是让我们接纳自己,接纳症状,带着症状快乐的生活。(对症状说:我已习惯了和你一齐!)
已是凌晨了,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无论什么样的天气,每一天早上对自己说:“这天是个好日子!”

心里游戏观后感500字合计80条


心理电影观后感(二):
每个人,都有童年,而每个人的童年,也各自不同,《浅蓝深蓝》心理电影观后感。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壶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留念;似那弯弯的小路,伴你成长。风儿不能将这温馨回忆吹飞;雨也不能将这感人旋律阻止,只有阳光将它照耀,将它保存。
片中的豆丁,是一个个性的孩子。他自信,开朗,但却有点儿骄傲,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直到某一天,一个新来的,自称"大王"的小胖子结束了他的辉煌。他被打败了!伙伴们一个接一个的离他而去。"胆小鬼",他心里寂寞,却犟着一张脸。他决心要打败那个自称"大王",横行霸道的小子。
豆丁一次又一次的反击,最后认定自己不能打败他。他对命运低下了头,对"大王"的话惟命是从。他开始消极应对现实。
因"飞机"事件,他开始重新拾回自信,朋友们也明白了各自的过错。他又向"大王"发出了挑战书。"大王"自然对这件事满不在乎,继续挖苦他。哨子再一次吹响,"大王"冲在了前面,而豆丁因为体质弱,落在了后面。正当"大王"遥遥领先,自鸣得意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冷汗直冒。他是个十足的"旱鸭子",当然,游泳对他来说就是下地狱。随后赶来的豆丁最后超过了他,赢得了胜利。
豆丁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是的,这个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人没有欠缺,那就构不成这个和谐的社会。
让我们从浅蓝玩到深蓝,从童年步入青春。回顾昨日,展望未来!
心理电影观后感(三):
《少女穆然》中女主角张穆然短短一生的际遇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她始终坚强的与死神对视,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之后,没有人看过她掉一滴眼泪,她呈现给人们的是笑脸﹑乐观和坚强。人活着能够体验痛苦,死了就无痛苦可言了,所以痛苦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不要刻意避免痛苦,要勇敢的理解它,不然,受到的伤害可能会更大。

心里游戏观后感500字合计80条


从此刻开始,把一年﹑两年当作一百年﹑两百年去活。珍惜时间﹑珍视生命,有什么比时间和生命更可贵的呢?
心理电影观后感(四):
上周末从网上下载了德国电影《最后的桥》2008版,看后深感导演和编剧的良苦用心,战争不管任何形式任何名义对于个体都是痛苦的。这部电影从一群高中生的角度,讲述了孩子们眼中的战争,让人看完辛酸无比。
从心理学分析,14-18岁的男青年最大的苦闷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却不被成人世界所认可。因此,这个时候能够有任何的组织或个体,给予他们身份认同感,他们就会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一切。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在此期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处于躁动的青春期的男孩,理解了一项国防军委员会的军事委托,守住城外的一座桥。男孩们十分兴奋,最后能够参与到保卫祖国保卫领袖的伟大战争中来了。没有理解正式的军事训练,他们就匆匆上阵,刚开始他们丝毫没有战术意识,就站在桥上。之后一个飘过的将军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在桥下修建了一个工事,放上机关枪,在桥的那头配备一个反坦克手,后面的机关枪火力掩护,高处设一个狙击手。在这样的配置下,这群孩子竟然从下午坚持到了第二天。第二天,来了一群人准备炸毁这个桥,却事先没有通知这群小伙子,愤怒的小伙子们阻止了对方的炸毁计划。最后,对方撤走了,美军过来了,小伙子中唯一的存活者走向了他的恋人,再次拥抱了生活,告别了战争。
这部片子是德国在1959年拍的,因此本片充满了人性和人文主义精神,本片的观点是:战争都是错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想,这部片子要是让我国导演来拍,会拍成什么样?估计是一群青年们有感于国家沉沦,山河破碎人民被奴役,而自觉自发理解我党领导,掩护大部队撤退,最后跟敌人同归于尽。总而言之,是一部充满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影片。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民族差异?历史差异?价值观差异?其实我认为这都不是主要问题,最关键的是应对的具体问题不同。美军过来,德国的民众不会被屠杀被奴役,但日军过来,我国的老百姓就是被屠杀被奴役。因此,这样的状况下,无论如何,和平主义观点在我国是没有市场的。我们老百姓当然懂得战争是痛苦的,生活是最重要的,但是侵略者弄得老百姓当良民都没法过日子,那就只能拼死反抗了。

心里游戏观后感500字合计80条


我在14-18的时候,也有这种深深的表现欲,渴望被组织接纳。当时班上有一群人搞了一个以班长为核心的小团伙,经常干一些到处去野炊、跟人打架、帮人调解的事,我也不自觉的就向人家靠拢。以前有一次,人家不经意的说缺会费,我回头就把自己攒了大半个学期的钱交了上去,然后感到无尚的光荣,似乎我最后为组织做了一次贡献,立了一个大功。若干年后,再回想起这事,我感觉自己无比傻帽。但是,那个年龄段的我也就只能干出那样的傻事来。
香港电影《古惑仔》公映,搞得香港的小年轻们纷纷模仿,想成为潇洒风光的大哥,引起家长们的强烈反感。年轻人好蛊惑,好忽悠,一方面是他们没有社会
期望我们的社会和家庭能够对这部分群体的心理更多理解和关怀,帮忙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忙他们走上正道!倘若如此,这部电影也就没有白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