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段太尉逸事观后感汇编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段太尉逸事观后感汇编76条



全文通过段秀实勇服郭唏、仁愧焦令谌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塑造了这位正直官吏的形象,表现出一个关心人民、不畏强暴,并能知机于事先,临财不苟取的旧时代的优秀人物形象。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
即第一个事件:勇服郭
第二段
即第二个事件:仁愧焦令谌。段秀实除了以刚勇取胜对方外,还具有仁信爱民之心。这则逸事叙述他同情、救助、安抚一个无力交租而惨遭毒打的农民。作者通过段秀实一系列行动,展现了他对农者的怜悯之情。写这则事件的结局,作者让第三者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出场,由他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不愧,从侧面烘托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
第三段
即第三个事件:节显治事堂。段秀实不仅具有不畏强暴,疾恶如仇、爱民如子的高贵品质,而且还有清正廉洁的节操。作者写段秀实洞察朱
上述三则逸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虽名异,彼此间也无联系,但其精神是相通的。从作者客观的叙述中,使人感受到了深沉的赞颂之情。
第四段
交代写作该文的时间、原因及材料的来源,以说明逸事状内容之不谬。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后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正字,调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里行。政治上主张改革弊政,反对宦官擅权和藩镇割据。永贞元年(805),唐顺宗李诵即位,任用主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执政。王叔文是唐代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德宗时侍读东宫。顺宗登基后将他任命为翰林院大学士。他联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推行改革主张。柳宗元是其集团主要成员,当时官至礼部员外郎。元和元年(806),宦官俱文珍等迫使顺宗禅位。唐宪宗李纯被扶上皇帝宝座,执政只有146天的王叔文集团遭到旧势力的猛烈反击,骨干成员受到罢黜和迫害。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唐显宗元和十年(815)迁为柳州(今广西柳江县)刺史,后来卒于任所,终年仅47岁。

段太尉逸事观后感汇编76条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文学主张与韩愈接近,文学创作的触角更具有针砭时弊,反映民众疾苦的社会进步性。他的散文涉及政论、传记、寓言等形式,均颇具特色。他的那些刻画精致、寄予深远的山水游记,标志着我国古代游记文学已经迈上成熟化的轨道。《唐书.柳宗元传》评价他的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脍炙人口,千古流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的传世著作有《柳河东集》。
段太尉,名秀实,字成功,唐朝千阳县段坊人。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
),积功至泾、原、郑、颖节度史。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召为司农卿。建中四年(783)朱泚反,段秀实不愿与其为谋,以笏击其额,遂被害。唐德宗兴元元年(784)追赠太尉。
段秀实英勇就义31年后,人们仍然在谈论他的往事。元和九年(814)某月某日,时任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的柳宗元,多次听到段秀实的事迹,他选取了斩首歹徒、体恤农民、拒收贿赂、英勇就义四件事情写成行状,送给担任国史编修官的韩愈,供他采录。后来,宋朝修《新唐书》时,史官采用了这些材料,成为《新唐书.段秀实传》的主体部分。据《唐柳先生集》卷三十一《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记载,柳宗元在写这篇散文时,作了认真的调查核实。他说,当今称赞段太尉忠贞不屈、高风亮节的人很多,太尉的大节同武将不顾生死的英雄激愤行为而名扬天下的情形相同。宗元曾往来于岐(凤翔)、周(岐山)、邠(彬县)邰(武功)之间,经过真定,北上马岭山,行经亭障、堡戍,私下喜欢同年老的校尉、退伍的"士兵中知道段秀实生平事迹的人交谈。他们异口同声反映,太尉待人和颜悦色,谦虚温顺。
常常低头拱手行走,从来没有见过他以厉色的态度训人。人们从外表看他是个文弱书生,遇到事情态度明朗,毅然拿出主见,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正确主张,这绝不是偶然的坚强。元和九年(814),崔能由御史中丞调来永州担任刺史。这个人行为正直,诚实可信。他详细地掌握段太尉大量的事迹。我俩经过核对,上述段太尉逸事是没有可疑的。

段太尉逸事观后感汇编76条


这篇给国史官员提供素材的文章,由于取材独特,剪裁得当,文字精练,叙述繁简适宜,同《永州八记》一起成为千古散文名篇,被收进古代散文选和现代语文课本中。柳宗元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是歌颂段秀实的高尚品格和英雄气概的。同时,从侧面也反映了唐朝藩镇割据,军阀横征暴敛,压榨百姓,使人民群众陷于深重苦难的社会现实
段太尉逸事状
【甲】
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节选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③焦令谌(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⑤判:状纸。⑥舆:抬。⑦衣:包扎。

段太尉逸事观后感汇编76条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汪然出涕曰 涕: (2)竭其庐之入 入:
(3)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 (4)太尉判状,辞甚巽 辞: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而:而乡邻之生日蹙/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乎:叫嚣乎东西/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C.也:我知入数耳,不知早也/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以:以大杖击二十/先帝不以臣卑鄙
10.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2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
11.【甲】文第①段采用对比手法,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请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相关内容并填在ABC三处。(要求: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12.【甲】文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段太尉都关注民生、同情百姓,请结合两文画波浪的"句子,说说他们关心百姓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
参考答案
8.(2分)(1)涕:眼泪(2)入:收入(3)食:喂养(4)辞:言 词
9.(2分)A
10.(2分)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11.(3分)示例:A.三代人六十年长居此地B.受悍吏侵扰 不得安宁C.天天面临死亡的威胁(符合题目要求,意对即可)
12.(3分)柳宗元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反映沉重的赋税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希望统治者能体察民情,革除弊端。段太尉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百姓,他亲自给被打伤的农民处理伤口、 早晚喂饭,还卖掉自己的马买谷子替农民还租。(意对即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