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全面小康三农短板观后感摘录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全面小康三农短板观后感摘录80句



看了《百年追梦 全面小康》,看到改革开放后农民们心花怒放、喜极而泣的画面,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不就是土地还 家吗?有必要那么激动吗?抱着怀疑的心情,我继续往下看。噢!原来是当地地主处处压榨农民,要他们拼命地干活,却不给相应的工钱!太可恶了!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了!我不禁咬牙切齿,那些地主太坏了!我合上书,跑下楼去问爸爸一妈妈一和爷爷一奶奶一以前的事,听他们说.....
奶奶说:“以前家里穷,大家都吃不饱穿不暖。睡觉的时候也只能躺在一块大木板上,这就是床!以前还 有我们几个兄弟姐妹,根本睡不下呀!哪像现在,一人一张床,也不用愁那些事了!还 有,冬天天气冷,夏天又热,你们这种小孩子肯定受不了!”说着,她还 捏了一下我的小身板,“你们这些小兔崽子们,可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听了一奶奶一的话,我再也不敢一浪一费了,对呀,跟以前相比,我们真是太幸福了!
爷爷说:“以前的一交一通不发达,老百姓只能靠‘11号公共汽车’,就是自己的脚,出门。以前一交一通不发达,没有汽车,更没有火车,去看望亲友,也只能走着去。万一亲友在省外,你岂不是要走两三年?当时都说,出远门一天是回不来的`,还 得带上吃的,即使走到了,也已经是深夜,只能寄宿夜,明日出发。出趟门都费那么大劲,别说其他啦!现在,要出去一下,开辆车一溜烟地走了,一会儿又一溜烟地回来了。如果想跟张家大一妈一李家大哥聊聊天,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发个语音‘喂,您吃了吗?’别提多方便了!”
与以前相比,的确是方便许多,如今时代无时不刻在发展,老百姓的生活也无时不刻在改变。我们那么用功读书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造福大家,不就是为了让大家过得舒坦吗!
听,一妈妈一又说道:“是啊,现在的生活真是日新月异,以前流传着一句衣服的老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什么挖笋,摘菜,缝纫,少不了磕磕碰碰,衣服么,当然承受不了。哪像现在,冬天有羽绒服,夏天有T恤衫。以前一件衣服穿个几年,现在可是季季换新装!饿的时候吃野菜还 算好,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就只能吃猪吃的草,那东西难以消化,味道也不好。现在,顿顿是四菜一汤,美味佳肴。”一妈妈一用手拍了拍我的头:“记住了,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还 是不能一浪一费!”
一边听着,我又不禁想到一个问题:这么好的生活,从哪儿来的?
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是那些伟大的革命战士!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和平美满的生活,他们赶走了日本鬼子,翻过了雪山,穿过了草地,成立了新中国。可是,他们为我们换来了幸福,却从未享过福......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创造未来,不愧于牺牲的战士们,不愧于他们用生命闯出的美好世界。

全面小康三农短板观后感摘录80句


合上书,我脑海还 徘徊着那些令人激动的文字,还 徘徊着那些人民英雄的形象。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更为那些造福人民的英雄而感到骄傲!
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
“世上本来没有路,走路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每当我看到鲁迅先生文中这句话时,我是深有
梦想是美好的,华丽的,要有一种坚持的.决心去追求,而《小康》中小康生活也是老百姓追求的生活,现在我们国家繁荣和富贵都是努力奋斗出来的。
在1840年的战争里,无非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从那时到现在不知过了多少年,到现在的2020年,我国科技不断发展,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就拿咱们爸妈来说,从前他们都是住在平面房里,出门前还要检查电器等东西有没有关好,而且他们都是骑自行车或步行出门,买东西都要口袋里装着厚厚的钱包,走几步就摸摸口袋,生怕把钱弄丢了。
以前的孩子都玩不了电子产品,很少看电视,说难听点就是没有电视,一个村里几乎看不到几家有,有的也是几个有钱人家。有的人都搬个板凳到人家去看,从外面往里看,简直就像电影院一样热闹。而现在我们搬进了楼房,上上下下都有电梯,出门可以乘地铁、开车,买东西时只要带手机走遍天下都不怕,家家户户都有电视,而且不止一台。
现在到处都是高科技,它让我们的生活变的简单又有趣,作为现在中学生的我们该怎么做呢?在学习时认真对待,努力奋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也要勇于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我们才能不断进步,科技在进步,文化在进步,所以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的奔向小康生活,由青年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梦,梦想是要有坚定不移的精神奋斗出来的,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民族,只有付出行动努力,才能实现全国人民小康生活。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1
我在寒假时读了《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这本书。
我从这本书学到了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叫什么,学到了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英模的劳动故事,如“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就像一粒粒种子进入我们的心里。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这本书用一个个革命故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培育好。
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更好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小康三农短板观后感摘录80句


我们要把理想与信念化在心窝里,铭刻在脑海里,落到实践里,要结合学习和生活不断践行,加深理解,让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读后感2
有这样一个人,三十五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人民;奋战扶贫第一线,太行山上新愚公!他,就是我校开展界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后,我在《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本中认识的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李保国。
李保国是我国知名经济专家、山区治理家。当年“有雨遍地流,无雨渴死牛”的邢台市山区,在他的"治理下变成了青山碧岭,成了村民致富的来源。李保国每天起早贪黑,跑遍沟沟区区,对山区爆破整地技术进行摸索。有一次,他和同事们在爆破时,发觉有一枚炮没响,便冒着生命危险去拆除那枚哑炮的引线,事后大家发觉,他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了。李宝国和当地村民们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成功选育出中国独一无二的核桃品种——绿岭核桃。李保国心系群众、扎实苦干、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由此我联想到了另一件事。那天,我像平常一样去上学。“咳咳”我突然咳嗽起来,不禁嘟囔:怎么这里灰尘满天飞。这时,一位身穿工作服的中年妇女连声向我说“对不起”。我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向她看去:只见她头发被灰尘染得灰蒙蒙的,足上穿着一双破旧的运动鞋,粗糙的手正擦拭着汗水。
她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歉意。我忙说:“没关系!”她对我笑了笑,接着清扫路面。在尘土中,她认认真真地工作着。我在那儿站了很久,一直到这个忙碌的身影消灭在我的眼前。看着洁净的街道,我对这位清洁工充满了敬佩之情——早上,天还没亮就开始工作,露水打湿了她的衣裤;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她独自一人在街道上打扫。从清晨扫到夜晚,她给我们换来了一个洁净整洁的世界。
清洁工的工作微不足道,但为人民服务,甘愿付出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假如每个人都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关心他人,奉献社会,那世界不就变得更美好了吗?所以,我大声呼吁,作为一名小学生、小公民,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担当责任。这样,我们才能更快进入“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美好社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