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国观后感800精练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赢在中国》观后感1
看完这一期的《赢在中国》后,这一精彩的比赛,令我深受教育,倍受鼓舞,感触颇多。这一档节目,讲述的是两队竟争者的广告营销策略之争。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是这一节目的宗旨与坚守的原则。创业是很多年轻人的选择,也是很多人为之奋斗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目标。但是创业的艰辛是很多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而且创业者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一个优秀的创业者除了自身要具有很高的商业眼光之外,还要有领导力、决策力、判断力,能够充分发现下属的优劣势,并且能够充分发挥下属的优势,自身也必须具有优异的独特的才能,具有领导人所该有的威信,使大家信服,能够很好的保证一个团队的有效运转!这期节目。选手们各有千秋,评委的点评如画龙点睛一般。他们精析的发言,不仅能够让自己见识的广度与深度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还能够消除我们对大人物、大格局的神秘感,近距离的与他们有更深次的接触。
蓝天队与碧水队此次的对决,是在24小时内作出产品的策划与销售,销售时间只有短短的2个小时,120分钟。刚开始的时候,碧水队比蓝天队更占优势,以高出100瓶的饮料场地费赢得了人流量高出一倍的场地,这为之后的对决埋下了有利的伏笔。蓝天队,以碧水蓝天的概念设计布置了精致的现场销售场景,并且在事前进行明确的分工,体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补货的时候。蓝天队开始订货1500瓶,但是销售速度很快,不致于不久就面临补货的问题,每个队都只有一次的补货机会,并且总共每队最多只有6000瓶的货源。在这个关键时刻,队长发挥了果断的决策作用,个人根据精密的计算决定一次补全剩下的货。可是,碧水队却是通过集体的商议来裁决补货的数量,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合作力量。
印象最深刻的感触是,有一名选手不承认自己队的失败,仍然强词夺理时。评委说了一句话,“人最可悲的就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个人的知识面或者思维方式等,是没有谁会是十全十美的。俗语说:“自知者明”。人贵在认识自己,无论缺点还是优点,扬长避短,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完善;同时,发挥自己的长处,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愿承认自己的弱点,好大喜功,最后只可能是英雄气短。
比赛的最后,以蓝天队的胜出而告终。前面提到的都是碧水队的实力与优势。可是,为什么最后胜出的却是蓝天队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因为碧水队在销售现场表现的稍微有点小差池。整体的布局格调不符。碧水队以“私家茶女郎”与“企业茶女郎”的营销理念进行销售,这个行销观念新颖独特,我认为比蓝天队略胜一筹。但是在整体的实施过程中却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制度化的调配,以致于他的销售现场过于混乱,没有蓝天队的井然有序。这种现象就像是一盘散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凝聚力。
观看完后,感触最多的就是团队凝聚力这一方面。当然还有其他方面诸如创意的理念,人才的竞争等等方面,暂不细说。
《赢在中国》观后感2
3月12日晚,为了等着看欧冠,胡乱调台来消磨时间,来回调时路过央二,看到《赢在中国》,每次停留几分钟看一小段。
这几小段刚好是最后一位选手的介绍与各评委点该选手,以及评委最后给这位选手的总结建议。IDG的熊晓鸽先生说了几句话让我对他肃然起敬,投资给最后一位选手,让他觉得不舒服,这是投资人的良心使然。
补叙,36号选手的商业模式,以及盈利模式,他组织一个类似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及商业计划,而其公司为一管理团队,所有培训师或讲师,为高校的在职老师,企业向公司支付费用,公司付薪水给客座讲师(不知是否可以称作走穴)。在我看来这无疑是在利用社会资源来为自己牟利。
分析其牟利方式:
首先讲大学,大学是国家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平台,也是公民受高等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平台(可能不确切,姑且这么理解)。大学的经费从何而来,国家补贴,教育经费,来自于国家的税收,在校学生所缴纳学费,等。经费支出,学校建设,科研经费,教师工资等。也就是说,国家与学生共同在聘请请我们可敬的大学老师来为学生上课,传授我们知识。
其次讲老师,关于老师精力分配,以及两方面收入所占比例,想来老师都是有责任心的,可能双方都尽职尽责,但我在想国家以及大学包括学生,给了老师一个平台,让他们去研究,去实践,去总结,但这些却被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用来为自己牟利。我个人认为这是在侵占国有资源。还有某些老师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利用在校学生作课题,做研究等等,科研的成果被作为商业用途,个人认为这也是侵占国有资源,我们希望科研转化为生产力,以及商品,但其回报以及获得的利润,个人认为不应该归属于某个人或某个机构,应该归为国家,或者全体公民。建议成立一个基金会,来管理,投资科研或者作为奖学金。
展开来说,这只是商业行为中的一种,而另外一种侵占国有资源的方式,我觉得值得大家去深思,每一个公民。关于体育明星,举例说明,某短跑名将,作很多种商品的代言人,赚取高额广告代言费用。国家投资建场馆,购买设备,发工资,发奖金,专门配营养师,厨师,等等,组建一个团队,当他在国际赛场争冠夺金,为国争光,我承认我也为中国有他自豪,但我不认同这种牟利方式。经费来自于税收,就等于国家,或者说全体公民,投入体育经费,造就一个体育明星,造就一个亿万富翁,我敢说没有这些投入,他的成绩将一塌糊涂。
在我国体育与教育不是纯商业行为,不像国外的运动员,一个人自己雇佣教练,陪练,租场地,拉广告赞助,是纯商业的行为,它本身就是商品,这种盈利行为,无可厚非。国外的私立大学,经费来自于社会捐助,科研成果的回报等等,每个老师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发团队,是商业行为,他们富起来,无可厚非。
想知道,在我国,有多少体育明星,通过利用国家的投入富了起来;想知道,在我国,有多少教育工作者,尤其站在科研一线,技术前沿的高校的讲师,教授,通过利用国家的投入富了起来。
我不是体育明星,不是高校讲师,教授,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但我佩服不为利益所趋,不唯利是图的投资人,我敬仰为人师表,兢兢业业的教育从业者。
《赢在中国》观后感3
看CCTV—2的《赢在中国》,从始自终心兰的`心在跟着节目的音乐在澎湃,在激荡,听着大家的一席话,有一种舒肠荡气,心怀若谷,心胸豁然开朗,头脑突然清晰之感。
《赢在中国》是中央二套经济频道栏目成功创办的,首先从12万参赛选手中海选出108将,然后经过无数地激烈角逐出36强,再经过重重闯关诞生12位创业之星,最后PK胜出的5强可以拿到投资家的风险投资金。整个节目要传达的思想内容对当代年轻有抱负的青年来说启迪很深刻,相信对每个热爱这套节目的人来说都是受益菲浅的,在今后缺乏实践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弥补缺憾与不足。
12万选手为了各自梦想创业的选手将在这舞台上为了理想而奋斗赢取1000万创业基金。他们中有成功的企业人士,有公司高级管理人才,有海归派,有草根创业者,有刚出身社会的大学生。这能不好看么?一路看他们走来,一次次淘汰,到今天只有5个人还站在这舞台上,宋文明—放弃50万的年薪参赛,理性,睿智,有领导人的气质;周宇—学历不高,身家百万,执着,有激情,脾气大;周谨—一个4月大孩子的母亲,怀着身孕参赛,生完孩子继续比赛,唯一一位进入5强的女性;任春雷—年轻的企业精英;吴志祥—从大学宿舍出发创业到同程旅游网年轻的企业家,他们都是创业英雄!在经过短信投票和选手间答辩后,由2个大平委及9位平委举手比赛结果产生:宋文明以他对企业的理念和掌控能力夺得首届赢在中国的冠军及1000万的创业基金;周宇败在他的大脾气上,以他的性格和执着,有激情夺得首届赢在中国的亚军及700万创业基金;
周谨、任春雷、吴志祥各获得一家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的新设企业经营权。他们努力了,他们成功了,他们在比赛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将伴随他们一生也将让他们受益一生。在他们身上我们学到的将是奋斗、不屈、顽强和永不放弃!
《赢在中国》让我们在过程中积累,在考验中学习,在评判中收获。《赢在中国》带给了所有观看和参与的受众们日后成功的资本和筹码。《赢在中国》不单单是创业者的游戏,也是一次全民学习做人做事,学习营销的大课堂。
一个人起点低不可怕,不学习、不反思、不领悟最可怕,因为如果是那样,多高的起点也会相对在别的前进中变低。因为一定要记住:沉舟测畔千帆过! 我曾看见过许多极聪明的人,但最后由于自恃他的那点聪明,变得真的很平庸,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一个人如果意识不到自已的局限性,没有反省能力,就没有学习能力,也就是没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投资自已中间,最大的问题就是投资对自已的了解,我们很多人花在外在事物了解的时间远多于对于自我的了解,但对自我的了解,对自身不足的认识是一个人成功很重要的一环。——王利芬
观赢在中国有感
最近因为看了赢在中国,整个思想都跟着它转了,一天就是想着里面精英们的创业理念,还是有不小收获的。
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好的,可是谁能保证团队里的人都是尽心的呢?当然是团队的领导者,这是不容质疑的。做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所需的知识和魄力,还有领导者的亲和力凝聚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更属后者,一个好的领导者如果没有后面的两样,就算他有再高的学识再强的魄力,最终也不过是能够小有所成罢。
其实我认为我本人就属于后两者都可以的那种人才,知识只能说还可以,魄力也不错,但是谁说的来着,成天在穷人堆里混日子的,思想最终也变成穷人模式,我认为这话说的对,人为什么会穷,不思进取,游手好闲,这都是导致成为穷人的根本原因。不是社会不给某些人机会而是他们不去把握机会,机会是靠自己抓住的,不是别人给的,现在的很多富人并不是他们天生就应该成为富人,当然也不能排除那些投机取巧的,但这些人他也是在用另一种不为人认可的方式创造他自己的财富。但是大多数人都是在家长里短中度过一生,有人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说就是自己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吗?人活着其实就是为了社会创造财富。大多数人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没有深刻的认识到罢了。每天在家长里短中活着总是决得无所事事,所以他们就不知自己是为了什么活着,其实在所有人的日常工作中已经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了。
如果人们都能从家长里短中出来,这个社会的自然财富就会取之不尽。
现在有很多人在单位里总是认为自己付出的最多,可是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认真的想想其实别人就没有付出吗?就是自己付出的"多吗?不一定。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你的付出是最多的,但决不是总是你一个人的付出是最多的。如果工作都让一个人做了,那么这个人就不是人,而是神了,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不分昼夜不分场合,不管时间长短,永无休止的工作下去。这样的人其实也是在工作中接触不到外界的思想,钻了牛角尖。这种人思想很单一。一天除了上班回家吃饭睡觉已经没有其它的生活了。这样活着很有意思吗?
赢在中国第二季
赢在中国去年的节目我基本是一期不拉的看完了,收获很多。今年由于我自己也走上了创业之路,时间不规律了,所以,经常看一期拉一期的。不过今天的总决赛我还是没有忘记,刚刚看完,写点感想。
说实话,今年的赢在中国总体我感觉没有去年精彩,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今年没有周宇“土狼”式的人物存在。
我看赢在中国的目的很大一部分是看选手的缺点与不足,因为在创业路上的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个一般自己看不到什么,结果往往要在最后的几位评委大家那里学到。选手的优点当然更值得我们学习了,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今天李书文的冠军和窦大海的亚军对我而言没有多大感觉,只是按我的感觉冠亚军应该调换一下更合适,李书文在以前的节目中对他就有印象,不过只局限于让我感觉他太强势,给人很讨厌的感觉。
冠亚军一个北京大学,一个同济大学,给人一种感觉,现在赢在中国不是平民的舞台,而且在各自的亲友团讲话中,大学更是第一句的台词,好象大学就等同与能力或者实力的一种表达,事实是这样的吗?如果真是如此,马云的师范老师的位置启不是太低了,但是,马云虽然不在,但是,我相信不知道多少赢在中国的观众盼望他的出现。
赢在中国进行到现在了,应该说里面的是是非非大家都看到很多了,不知道赢在中国还能走多远?
《赢在中国》总决赛观后感:周宇的胜利
昨晚《赢在中国》总决赛现场直播,5强已经决出,只是排座次了。看过了整场比赛,已经从12万人中进入5强,今晚决赛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虽然3至5名风险投资金都是500万,选手们的竞争锐气仍然丝毫不减。
在冠亚军的角逐中,周宇和宋文明分别接受张瑞敏和柳传志的询问,面对评委的提问,周宇的回答显得条理不清,但仍可以让人感到他非常渴望能够获得冠军,最终宋文明以他的成熟稳重、逻辑思维缜密、以及善于用人获得了两位总评委的青睐,拿走了1000万的风险投资。
在参赛的整个过程中,周宇一直因为学历较低、知识结构缺陷而处于劣势,然而他通过自己的激情、拼搏精神和朴实的性格获得了众多观众的支持。以至于在冠亚军角逐中,他仍然在观众心目中处于优势地位。然而,评委以投资人的身份和专业的眼光审视两位选手,两位选手则是势均力敌,不分仲伯。
关键的决策就在于两位总评委——张瑞敏和柳传志,当主持人王利芬询问两位总评委的意见时,二人意见高度一致地选择了宋文明。在送走了周宇之后,王利芬请两位总评委分别阐述了各自的意见:张瑞敏认为作为企业领导者,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比单枪匹马自己做事要重要的多,周宇在这方面更像一个将才,而宋文明与其相比更像是帅才。柳传志则从相对感性的角度进行了评述:宋文明的宽宏大量在比赛中不经意的显露和创业股份同分团队成员的作法获得了柳的赞同。
虽然周宇惜落亚军,他顽强拼搏的精神却带给我很大的震撼:虽然他的缺陷在众多选手中比较明显,然而他从不言败,积极面对缺陷,不断学习,这也是他能够获得评委徐新支持的重要一点。在冠亚军比赛中,一些评委对他缺点的披露让他多少有些紧张,以至在回答总评委的提问时,话语众多却没有重点。但我们仍然能够从他的语言中感受到他渴望获得冠军的心情。在周宇走下舞台的时候,我相信,周宇实现了一条古训: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在总决赛中,他的目标是冠军,最终虽未能如愿,仍然获得了亚军的称号,获得了700万创业资金,这仍然是不错的结果。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让众多企业家痴迷的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经典台词:“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周宇,你是《赢在中国》第一赛季的英雄!
最终,朋友说,周宇更像是柳传志、张瑞敏等第一代企业家,而宋文明则更像是现在活跃在企业界的第二代企业家……
看《赢在中国》有感
由于没看前段节目,我不知道这是第几季度的第几场了。出场的有八位选手。我看时节目正播到评委组向选手布置这场比赛的任务:分为两组搞一次汇源果汁的路演活动。结果是由评委认定获胜的一组全部晋级到下场比赛,输了的一组淘汰一名(可能是我听错了,事实上结果是两名)表现最不好的。很快的,八名选手抽签分成了红队和蓝队。
红队是两男两女,他们在推选队长、制定口号和方案时干脆利索,到了活动现场,队长指挥有度,队员积极热情,整个路演搞的热火朝天的。
再看蓝队。他们由三男一女组成,在推选队长时,几个人先是推让了一番,最后,7号提议让6号担任队长。到了活动现场时,几个人为贴海报、联系超市人员、布置场地等事情纠缠不清,好不容易准备就绪开始了,结果在演出正在进行的时候,给观众试喝的果汁没有了,只得拿出经费再去买,由于环境不熟,买果汁的人在演出快结束的时候才回来,这期间冷场了。
回到CCTV的演播厅后,评委组一致认为红队胜出,蓝队输了。在讨论蓝队谁该被淘汰时,这时,蓝队的3名队员一致指向了7号,他们认为是7号的不配合导致了团队的失败。他们说,7号是一个很会表现自己的人,镜头前和镜头后判若两人,在镜头后,7号不听队长调度,导致一些工作没有跟上。而7号则认为6号能力低,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对,应该负领导责任。最后,评委组在商议之后,宣布6号和7号被淘汰。结果在意料之中。
在7号提议由6号担任队长的时候,我就想,完了,这6号被人架在了火上了。6号一看就是个比较木讷憨厚的人(我想不通前面的比赛他是怎么过来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很一般,总是说“好不好”、“行不行”之类的话,处理事情也不果断。可以这样说,他是一个人品很好、很厚道的人,但是却没有支撑这种“仁”的智慧,根本不适合做这样一个临时团队的领袖。如果团队胜出了还好说,大家都能晋级,如果输了,谁也不想做那个被淘汰的人,于是队员在活动中都拼命表现自己,唯恐团队输了后自己再因无所为而淘汰。而6号根本没有驾驭这种局面的能力,所以整个活动是一团乱糟糟的。7号一看就是一个很精干、工于心计的人,我觉得四个人当中,他做队长是最合适的,但是他却“让”给了6号,我想他是怕一旦失败要负领导责任的,因为一个团队的失败,往往是由领导承担起主要责任。
他的“让”不是谦让,而是让6号出丑的。果其不然,6号在活动中的手忙脚乱在他的意料之中,再加上他的不作为,更是让这个团队处在了劣势。可是他没有想到,如果他肯努力,也许蓝队胜了红队,那么整个团队就都能晋级了。他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小聪明让他在这个比赛中止步。
看完这个节目,我突然想起老蒲说过的一句话:“智者不必仁,而仁者则必智。”这话有些不对了,应该是“仁者必智,智者亦仁”吧!呵呵!笑谈而已!
《赢在中国》第三赛季大决赛观后感
《赢在中国》第三赛季收官之战昨天晚上完美落幕,川妹子谢莉和湘妹子曾花终不负“众(网友)”望,夺得本届比赛的冠亚军,祖铮、杨俊平、李璇、陈思达获得三至六名,联通世界风通行证则颁给了很多人包括我并不喜欢的洪贵宾。
首先要祝贺谢莉和曾花,她俩是我一直看好的选手。而对于本场决赛,整场看下来,有如下几点个人感受:
1、印象最深刻的是评委屡次提及的“队长”问题,尤其是柳传志数次问到陈思达和李璇商战中为什么没有当队长,这个问题在之前我看商业实战中也想到过,选的是CEO,你不干一次队长怎么展示你的领导组织才能呢,还是说明投资项目很大程度上是选人,评委想看到的是选手的领导力、执行力,这是考察一个创业者的关键点。
只是没想到,通过评委的描述没想到他们看得这么细致,尤其是缺陷的关键点,结合评委自己的创业经历点拨出来,真是让人大受启发。
2、印象深刻的另外一点是评委一直强调的,创业者尤其是领导者要具有坚定、坚强、坚韧的品格。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危机面前,领导者要能够“撑”起来,要给你所有的顾客、员工、投资人以信心和决心,否则就像柳传志说的一样,“你要表现出不行了,那你下面所有的人全都腿肚子软了”。
马云曾经说过,“在我创业的路上,当我们面临巨大苦难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同事都哭过,而我从来不会哭,因为我知道那没有用,我所有的同事都在看着我”。
3、评委重选手的现场表现但更参考现实的表现,越是往后比赛的选手这一点越明显。评委明显是仔细看了前面商战的录像了,这是评委的负责任,而且他们应该心里有了一个整体印象。所以才有了陈思达被直接PK出局,李璇虽然在和杨俊平的辩论中占上风,但还是被PK出局。
而对于选手来说,辩论除了口才更是思路之辩,是“底子”的比拼,这一点在陈思达身上体现的最明显。
4、谢莉的表现堪称“完美”。之前和同事聊起来时就有共同的感觉,谢莉会笑到最后。因为在商战节目中,谢莉就可以说是几乎创造了一个奇迹,连续六场比赛一直是过关斩将,昨天晚上的大决赛又是几乎没有碰到任何阻挠,唯一的就是和曾花的巅峰对决,结果还是谢莉赢。我无语,除了能用“完美”来形容她,似乎找不到更加合适的词语。
关于谢莉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评委问谢莉“如何摆放事业和家庭的关系”,谢莉的回答是“事业大胸怀、家庭小情怀”,呵呵。真是一个面对成功淡定从容、闪烁光芒却不刺眼的女人。
5、为曾花的成功叫好。当然每位创业者都有外人所不知的艰辛,曾花的不容易在于她本身底子薄,属于自学成才的,更在于一个外地女孩子在竞争激烈的北京打开自己的一片天,我也有朋友在北京独自创业,深知其艰辛孤独。所以当看到曾花前老板对其的肯定与支持,我也非常受鼓舞,这说明曾花是用自己的实力和真诚来证明了自己走过的路。
6、马云通过前两届《赢在中国》赢得了广大创业者的心,“马云语录”极为流行,马云本人也成为了我的偶像。尤其是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更将马云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昨晚马云的出场,又让我们看到了久违的“马云语录”,无疑,他的点评依然是最精彩的,尤其是在评说谢莉那段,“忘掉自己是个女性企业家,记住自己是个女人”。
之前因为给地震灾区捐款,马云受到不少评议,昨晚上,史玉柱点评时不忘给马云“公关”一下,而他也通过《赢在中国》完成了自己的“复出”。
纵观第三赛季,选手日益多元化,他们作为《赢在中国》的主角,未来一定会掌握在今天的创业者手中。选手在成长,而《赢在中国》这档节目的成长性在哪里?连续三届、三年的时光,我们的外部环境、这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想起前不久王利芬老师的新节目《我们》的开播,不仅也要祝福《赢在中国》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