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电影纸片人经典片段观后感锦集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电影纸片人经典片段观后感锦集100句



速度与激情8观后感【篇一】
当我们回头再去看《速度与激情》16年的演化历程的时候,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这一系列电影在不同阶段所体现出的不同气质:从强调街头到强调警匪,从强调竞速到强调动作,从强调个人英雄到强调团队力量。但可贵的是一如既往的家庭/集体感,这也是这一系列持久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尽管《速度与激情8》不是整个系列中最具有“速度”感的,但很有可能是最“激情”的一作。在这个系列暂时还没,但是终将冲上太空打救宇宙之前,在汽车的四个轮子还能在地面和水里跑之前,这个由爆炸和斗殴的狂热分子一手缔造的系列电影,在经过一整套《哈利·波特》,一整套《星球大战》的续集之后,依然能够保持着良好并且荒唐的创新力和“创新力”,一步步挑战自我,从阿布扎比的摩天楼到莫斯科的大潜艇,导演的更迭,主演的离世,都没有阻止其画风和气质的延续。
如果你一定要选择愚蠢,无脑,充满电脑特效和爆炸的动作大片的话,08年之后的《速度与激情》都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对于这个规模的电影来说,可以选择的素材很多,可以选择的素材也很少。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在各大谍战片中都已经泡腐发霉的高度烂梗,同时也是在《极限特工3》和《速度与激情6&7》说来又说去的“黑客风云”时,就应该意识到,是时候抛弃大脑了。
但《速度与激情》最美妙的一点,就是让再怎么荒谬的汽车特技都不会显得太过荒谬。《速度与激情8》开场的古巴竞速不仅是在怀旧和提醒整个系列16年前的起点,同时也是《冲出康普顿》导演,F·加里·格雷在这一长寿系列上留下的个人印记。什么样的神之车技才能让唐老大胜出并不重要,但是加里·格雷的俯视角,POV和低角度的搭配组合能让任何俗套的赛车比赛焕发生机。尽管慢镜头有点使用过度,但在这一系列中,抵达终点的一瞬从来没有如此充满戏剧性。
对于现代动作大片来说,我完全们可以搁下诸如表演和剧本这样的软件不谈,但必须要求其在技术上有其独特之处。如果我们将动作电影按照优劣层次分类,那么在金字塔顶端的"将会是《疯狂麦克斯:狂暴之路》这样的虚无主义杰作。而下一个层级,大概是007,《谍影重重》,《碟中谍》系列中最好的那一部。至于底端的大量可有可无的残次品,大抵就是大量流水线B级片了。而在中间的某个位置,就是《速度与激情》。

电影纸片人经典片段观后感锦集100句


起初,这一系列只是充满美国特色的单纯“all about race”,但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奢华拼盘。如果这一系列在过去16年里有教给我们任何事情的话,那就是每当你认为它气数已尽的时候,唐老大总是能从某个兜里掏出一管浓度更高的肾上腺素。而《速度与激情8》就是这一做法带来的最壮观的成果。
由于故事层面多年来的放弃治疗,《速度与激情》系列很可能永远无法抵达金字塔的更高层级,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整个中层最为庞大和耀眼的一员之一。
原因之一,是因为《速度与激情8》比任何前作都更加大杂烩,作为一个新的子系列的开端,你能从中见到来自各个层级的代表元素。 而从这些元素的执行上来看,不过是不过不失,但F·加里·格雷聪明的花活手法,让目不暇接的动作场面看上去精美而不夸张——要知道,这部片子里还有手推导弹和潜艇追车——这可是个技术活。
而除了技术,另一个决定动作电影生死存亡的因素,就是人设。绝大多数的杰森·斯坦森电影就并不是死在了动作设计上,而是人物设计上。“家庭”为叙事核心,使得stereotype的纸片人能够抱成一团,也拉近了角色和观众的距离——开口就是人类命运并不一定能够提升角色形象,但打着亲情牌来培养观众,就一定不会出错。
新引入的角色中,海伦·米伦的角色值得更多出场时间,但整部电影中表现相对最好的是库尔特·拉塞尔,杰森·斯坦森和道恩·强森。库尔特·拉塞尔提升了文戏的可看性,而《速度与激情》系列对于道恩·强森来说,简直是职业生涯的一剂强心针,顺利为他打开了大片被忽视的市场和空间。同样都是吴克,要比范柴油还要有观众缘,所谓的幕后撕逼也并不意外。而接班保罗·沃克成为男二号之后,更是奠定了他在这一系列中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和前两者相比,杰森·郭达·斯坦森的角色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充分活用了斯坦森的自然魅力——这一做法和《女间谍》是颇为相似的。我们在多数时候并不要求一位动作演员有多么厉害的演技,但只有当他碰到能够真正发挥其个人特色的角色的时候,才能为我们所记住。

电影纸片人经典片段观后感锦集100句


大多数的系列电影,在八部续集的持续透支下,都会令人感到疲惫不堪。但不是《速度与激情》。由林诣彬缔造,范柴油续命和被续命的这套动作大片,凭借着持续的创造力,证明了它的商业成功并非是一时巧合。
《速度与激情8》带来了成功的视觉奇观,是林诣彬时代的升级加强版,同时也要比温子仁的前作更加流畅(毕竟没有突发状况)。
所幸,这套已经变得过于庞大的系列电影并没有看上去那么愚蠢,当然,也没有更聪明就是了。
速度与激情8观后感【篇二】
开篇前10分钟感觉还是速度与激情,后面的100多分钟简直就是灾难的大集合
看完电影,能充分理解制片方的不差钱儿以及广告商的豪爽,
各种鸿篇巨制大场景大画面,各种车企的广告片,再穿插上从别的电影里copy过来的剧情
东拼西凑,终于造出了这么一个奇形怪状的电影。
nuclear招谁惹谁了,总是被人拿着当幌子,这个锅nuclear表示它不背。
电影里大姑娘小媳妇们的裙子感觉更短了,腰更细了,动作更假了,群众演员更少了。
一个美国电影,非得表演一段新西兰的毛利haka战舞请问是啥意思?。。。。
抱着我要回念青春的心情去看,结果看完了更加怀念青春了
于是回家默默的打开了爱奇艺,重新回顾一边东京漂移。
可能是因为自己是漂移爱好者,对于速度与激情的爱也就停留在了速激3的东京漂移篇
那时候没有什么大场景大特效大画面,主角们也不需要拯救地球
就像年轻的我们不需要有什么社会负担,只需要爱车爱姑娘就好。
相见不如怀念,怪不得中国版的海报是黑白的
因为我就差回家以后对着海报点两株白蜡烛上三炷香了。 
《血战钢锯岭》凭借蛰伏多年的梅尔吉普森超高的导演造诣成功续命,并且绝对有实力成为2016年最好的电影之一。
梅尔·吉布森新作《血战钢锯岭》
这部被誉为“继《拯救大兵瑞恩》后最震撼的战争场面”的影片,这无疑是最具期待值的年底大戏。

电影纸片人经典片段观后感锦集100句


之前大家最担心的,还是引进后的删减情况。《血战钢锯岭》在北美被定为R级的电影,因为影片中的战争场面十分逼真、血腥、残酷。
但是昨日看完影片后,影片并没有改动,而且很完整 。
这部电影虽然是部战争片,但是文弱的主人公二等兵道斯坚守与战争格格不入的信念,竭尽全力徒手救援。他的信念成为战友们坚挺下去的支柱。
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二等兵道斯和大部分美国青年一样主动参军,为国而战。他的信条是,“当别人在夺去生命的时候,我要去挽救生命”,所以,他要成为一名军医,十分固执,不肯摸枪。
可以想象,这在严酷的军营里会带来怎样的孤立和霸凌。即使有人故意挑衅,道斯也从不还手。受尽屈辱,又不放弃参军,执意要上战场。
事实上,道斯是一名基督徒。在他的信念里:“当整个世界分崩离析,我只想一点点把它拼凑回来,这才是我为国参军的目的。”
然而,他们马上要面对的是二战中最惨烈血腥的战役之一——冲绳岛战役。历史记载,在该战役中,日军伤亡10万人,美军伤亡人数也高达7万人。
这里到处都是敌军的`地洞,堡垒和埋伏。这摆明是送死的节奏。
尤其突如其来的爆头和血浆溅满银幕时,大家惊呼:我们终于与盼望已久的梅尔·吉布森迎面相撞啦。
其实,99%的战争电影都会一定程度美化战争场面,但梅尔·吉布森的脾气众所周知——《血战钢锯岭》评级是R。有多血腥暴力?简单说,17岁以下不得观看。梅尔·吉布森展示了一个只有名词动词,没有形容词的战争。
影片中,除了战争撕裂般的惨痛感,梅导还渲染了在炼狱中人与人之间赤诚的情感。加菲与“阿凡达”萨姆·沃辛顿、“极盗者”卢克·布雷西的战友情,与“精灵王”雨果·维文的父子情,同泰莉莎·帕尔默烽火恋人的伟大爱情,以及与文斯·沃恩官兵间的体恤之情都杀伤力十足,直戳人心。
梅尔·吉布森在电影表达上向来诚意,“他的电影里永远‘战’着一个内心细腻、表面坚硬、信仰坚定的男人”。没错,像他自己一样。

电影纸片人经典片段观后感锦集100句


而在电影《血战钢锯岭》中的道斯亦是如此。
梅尔·吉布森新作《血战钢锯岭》观后感二:
残酷,激烈而又优雅,自《勇敢的心》勇夺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之后,《血战钢锯岭》堪称是20年来最好的梅尔·吉布森作品。《血战钢锯岭》很可能是近年来最无情和血腥的电影,甚至比《拯救大兵瑞恩》或《兄弟连》还要令人感到不适——许多场景都足以让观众如坐针毡。梅尔·吉布森对暴力的热爱几乎是病态的——但通过聚焦于战争对人物心理造成破坏,《血战钢锯岭》很好地平衡了这种潜在的不道德感。电影花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高度赞扬这种忠于信念的勇气的同时,将这位现实生活中的和平主义者的故事描绘得扣人心弦和满怀敬意。
而这其中的功劳,多半要归功于安德鲁·加菲尔德对戴斯蒙·多斯这一角色的演绎,在影片后半部分的战场戏份中尤显精湛。但需要指出的是,前半部分中新兵训练营的部分场景显得有点不切实际(比如在军事法庭军事诉讼中,主角的父亲突然乱入),同时对戴斯蒙的形象刻画有些过于高大,从而丧失了一定可信度。一般来说,描写正面战场的战争电影都会尽可能少地引入浪漫元素(《珍珠港》就是典型反例),但德斯蒙与妻子多萝西·舒特之间的关系虽然保有一定篇幅,但在处理上谨慎而克制。泰莉莎·帕尔墨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还原角色,设法使其脱离纸片人的形象。
配角方面,雨果·维文一如既往地奉献了其职业生涯中最好的表演之一。但真正令人惊喜的反而是那些看似普通的角色:自2012年的《诸神之怒》以来,萨姆·沃辛顿已经很少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了,而葛洛佛队长这一角色几乎算得上是他最好的表现。但整部电影中,最出人意料的演员当属文斯·沃恩。霍威尔中士这一角色对本片的重要性直逼R·李·埃尔米在《全金属外壳》的上校,而将职业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喜剧片的文斯·沃恩并没有让人失望。继萎糜不振的《真探》第二季之后,我们很高兴看到他重新找回了他在90年代末期的表演热情——毕竟作为一名出道即在道格·里曼、塔西姆·辛、格斯·范·桑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电影中担纲主角的演员来说,他的确是有一定潜力的——何必跟凯文·詹姆斯抢饭吃呢。

电影纸片人经典片段观后感锦集100句


有趣的是,虽然《真探》第二季让人大跌眼镜,但几位主演反倒是在大银幕上有着不错表现:瑞秋·麦克亚当斯当了《奇异博士》的人肉背景,科林·法瑞尔在《神奇动物在哪里》找到了长期饭票——终于可以甩掉票房毒药的头衔了。唯一翻不了身的就是泰勒·克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很难见到转机的苗头。
支撑整部《血战钢锯岭》的两大支柱是动作和摄影。和表演类似,在这两方面,《血战钢锯岭》也具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超写实的摄影风格和壮观的爆炸场面无情地传达了战争的残酷本质,这对于担纲本片摄影和剪辑的操刀手们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飞跃。
由于电影的重点在于戴斯蒙·多斯和他在钢锯岭的英勇义举,观众们可能会误认为这是他参加的唯一战斗。事实上,戴斯蒙·多斯还参加了太平洋战场的关岛战役和莱特湾海战,并最终获得了荣誉勋章。片尾的历史图片和采访剪辑为整个故事和戴斯蒙本人增加了现实主义的力度。
硬派而又勇气非凡,疯狂而又感人至深。简言之,《血战钢锯岭》是一次对信念和坚守信念的人的伟大致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