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今天《勇士》观后感精练

2022-05-25 来源:百合文库

今天《勇士》观后感精练80条



有关《勇士》
电影《勇士》描述的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特别重要的战役——飞夺泸定桥。观此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让我经受了一次非凡的精神洗礼,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就是这样一个我们每个人都曾在小学课文上学过的故事,当它以血肉身躯活生生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不禁为之感动流泪,心中缓缓升起两个大字——“信仰”。这感觉就像春天里的野草一样无法遏制,茁壮生长,愈发坚强。
这是一场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战役,只有拿下泸定桥,红军才有继续北上的希望,也才有后来中国革命的胜利。当然,在飞夺泸定桥这场战斗中最为世人称道的,也是载入了世界军事史的,便是红军用一昼夜奔袭240里,完成了这个真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成为世界著名的奔袭战例。这其中,步行一昼夜行军120公里,相当于跑了三个马拉松,而且红军还背着枪炮,不要说在过去的生存条件下,即便是在现代,也被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 为了达到这个极限,无数战士活活跑死。这也是电影最感人之深的地方。这场行军简直堪称“神迹”,就是这些有血有肉的人,创造了这段传奇,这段神话!
什么叫英雄?什么叫惨烈?什么叫舍生忘死?什么叫大无畏精神?烈火与钢刀,大渡江与寒寒铁索,生死之间命悬一线。如果你已经不喜欢现在社会的物欲横流,总感觉时代的信仰缺失,那么返回八十年前看一看——飞夺泸定桥,仅一个战役就会让你对生活重燃希望。多少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才造就今天我们幸福安定的美好生活。所以,《勇士》代表的正是这种精神和信仰。因为信仰,他们无所畏惧;因为信仰,他们勇往直前。
记得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战士们行军时,会各自背上写着字的木牌,来让大家相互间识文断字,共同学习。在他们身上的木板上,也在那些可爱可敬的红军战士身上,我们看到了“成长”、“勇敢”、“未来”、“信念”、“刚强”、“坚持”、“信仰”……是的,我们也会把这部影片,这个故事,这些词,刻在自己内心的木板之上,时刻警醒着自己,今天的来之不易,明天的更要珍惜。
有关《勇士》观后感【2】

今天《勇士》观后感精练80条


今天下午,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场电影,叫《七七事变》,这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影片中那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场面,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话语,都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它讲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1937年的7月7日,日本人借口说在卢沟桥失踪了一名士兵,向中国挑衅,抗日战争打响了。中国人民第29军的将士们奋勇杀敌,英勇抵抗,其中有一个师长叫赵登禹,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是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了卢沟桥的石狮子旁牺牲的,这是我备受感动。影片中涌现出大量的爱国英雄,他们为国捐躯,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向敌人低头祈求的优秀品质。影片的字幕告诉我们:七七事变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如今的中国已经强大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又在打算用各种方式为他们的侵略战争翻案,但是历史是不容践踏的。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开学典礼上的诵读声仿佛回荡在我耳边,我们作为青少年有义务为国家为民族,奋发图强!
有关《勇士》观后感【3】
今天学院集中观看了长征系列电影《勇士》,讲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披荆斩棘、奋勇杀敌的历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飞夺泸定桥”的部分。
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描述的是长征故事中的《强渡大渡河》,与考研热点“长征精神”有联系;二是作为一个“青马”学员,电影主题引起了内心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共鸣,我应该去支持它,了解它。为了不辜负看这部电影牺牲的学习时间,我利用午休的时间把中国近代史纲的长征部分看完了,以便更深入电影情节。
这部电影里面有几个主要角色。首先是作为部队主心骨的红四团团长,在关键时刻统一思想,鼓舞人心,率领队友们穿越枪林弹雨的围剿;其次是作为部队智多星的政委,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尽量减少部队损失并完成任务;小红军王冬宇,是最让我感动的,他一心为了战争胜利,最后为了学习到打炮技术,牺牲生命;第四个人物是狙击手廖大强和余振中,他们在任何危险时刻都是做最危险的“断后”工作;第五个人物是从为了钱财成为炮兵到愿意投入不给发福利的田生才,第六个是那对因为战争而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这些人物,出身不同,官职不同,却互相关心,平等对待,因为他们心中都有恨意,因为心中都有理想。他们恨帝国主义侵略了中华大地,恨战争让他们颠沛流离,恨不断有人阻碍祖国统一路线,恨自己不能保护亲人。

今天《勇士》观后感精练80条


带着这股恨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心,为了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他们在崎岖的上路上跑步前进,粮食带也成了他们前进的负担而不得不扔掉,昼夜兼程奔袭240里,这是坚持。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关键性战役,战士们在两天之内长途跋涉了两百四十里山路。连夜的兼程,战士们穿着草鞋都磨破了脚。一路上,中央军前后夹击,山路崎岖泥泞,等战士们历经艰险到达了泸定县,有的终于疲惫地倒下了,倒在了泸定桥的西岸,永远地与之为伴。敌军拆除了桥上的木板,红军战士们一个个扒在索链上交替匍匐前进。两边的炮火声震耳欲聋,我们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前进,最终夺下了泸定桥。电影真的很震撼,战士牺牲的片段让我们看得抹眼泪。前人浴血奋战的历史,我们要牢记在心,有了他们的奋勇杀敌,才有我们的现在。这坚贞不屈的爱国情,应激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怀。
原来我一直不懂“民族”的概念。曾私以为民族只是同一片土地孕育的碰巧生长在一起的一群人罢了,各种过活,各取所需。但原来,民族是信仰,民族是理想,民族是坚持,民族是在千万的炮火中也要冲出一条血路的执着,是就算我倒下也有下一个人替我活下去的决心,是铮铮铁骨下的款款柔情,是虽然畏惧但义无反顾往前冲的勇猛,是一场历练,也是一段成长。电影让我动容,让我震撼,让我开始想要作为“民族”概念下的人而活着,让我为我们的伟大民族而骄傲,而自豪。
有关《勇士》观后感【4】
今天我们观看了《七七事变》的爱国电影。我心中的感触很大。
在这部影片中,我知道了日本人曾经侵略过中国。中国的老百姓深受其害,许多人离开妻子、儿女,上阵去抗日,可最总大部分人战死沙场一去不回。
在日本刚开始攻击我中国的百姓,占领我们的土地的时候,当时的领导人认为日本是弹丸小国,不足以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坚持不抵抗的政策,而我们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主席认为应该全面反击,导致了东北、华北等地的沦陷,就是因为的不抵抗政策让我们富饶的东北地区被占领了,东北人民沦为亡国奴。难道口中的造不成任何威胁就是这个意思吗?当看到这里,我心里仿佛生起千丈怒火,多少祖国的花朵在家园被一群外国人践踏、踩踏,当时有一个场景,日本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说:“这是中国的馒头,想吃的话就去攻打中国,因为那是我们的土地!”日本人的野心是何其之大?而这时的中国领导人还没反应过来,等到八年抗战结束,已经有数不清的战士死在战地,像南京大屠杀中的,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也没能幸免,在这段时间里,涌现出很多爱国英雄人物拼命地抵抗,在这屈辱的历史中写下了一卷又一卷不朽的传奇。

今天《勇士》观后感精练80条


现在国家强大了,有了自卫的.能力,而那些英雄却没有看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因为他们已经永远永远地长眠于地下了……
看完了影片,我想起了上个学期学过的一句话,“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为祖国出力,让这样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
有关《勇士》观后感【5】
今天,我们去看了电影《勇士》,它讲述的是“苍狼的子孙”巴特尔为爹爹复仇的事。
巴特尔在寻找杀爹爹的仇人时,救了公主乌日汗,在乌日汗的帮助下,他参加了搏斗大赛,在和师傅口中的二师兄搏斗前,师傅给他了一副手腕,说这副手腕会给他带来好运。但是,当这副手腕差点致二师兄于死地时,师傅却说是巴特尔下的毒。这时,巴特尔才明白,原来师傅想致他于死地。在二师兄口中了解了事实后,他才知道杀爹爹的真凶其实是“借刀杀人”的师傅。为了复仇,也为了超过师傅,在姐姐和公主的帮助下练就了一身本领,终于,为爹爹报了仇。
苍狼:草原上的守护神,正义、勇敢与力量的化身。巴特尔,这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他拥有正义和勇敢,当他那恶毒的师傅问他拥有正义有什么用时,他说正义等于力量!他是苍狼的子孙,正所谓苍狼的子孙心中容不下罪恶!
白鹿:森林里的天使,纯洁、希望与和平的象征。乌日汗,这个美丽可爱的姑娘,她以她那颗纯洁的心守护着草原的和平,森林的和平!
巴特尔的姐姐,这个迷人的大姐姐,既有男孩儿的阳刚,又不失成熟的女人味儿。
苍狼、白鹿、巴特尔、乌日汗还有巴特尔的姐姐给我们带来了一部惊心动魄但又不失精彩的电影。我想,就像那苍狼、白鹿一样,纯洁、正义与和平在我们心中永存!
关于《勇士》电影的观后感【1】
电影《勇士》描述的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特别重要的战役——飞夺泸定桥。观此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让我经受了一次非凡的精神洗礼,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就是这样一个我们每个人都曾在小学课文上学过的故事,当它以血肉身躯活生生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不禁为之感动流泪,心中缓缓升起两个大字——“信仰”。这感觉就像春天里的野草一样无法遏制,茁壮生长,愈发坚强。

今天《勇士》观后感精练80条


这是一场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战役,只有拿下泸定桥,红军才有继续北上的希望,也才有后来中国革命的胜利。当然,在飞夺泸定桥这场战斗中最为世人称道的,也是载入了世界军事史的,便是红军用一昼夜奔袭240里,完成了这个真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成为世界著名的奔袭战例。这其中,步行一昼夜行军120公里,相当于跑了三个马拉松,而且红军还背着枪炮弹yao,不要说在过去的生存条件下,即便是在现代,也被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 为了达到这个极限,无数战士活活跑死。这也是电影最感人之深的地方。这场行军简直堪称“神迹”,就是这些有血有肉的人,创造了这段传奇,这段神话!
什么叫英雄?什么叫惨烈?什么叫舍生忘死?什么叫大无畏精神?烈火与钢刀,大渡江与寒寒铁索,生死之间命悬一线。如果你已经不喜欢现在社会的物欲横流,总感觉时代的信仰缺失,那么返回八十年前看一看——飞夺泸定桥,仅一个战役就会让你对生活重燃希望。多少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才造就今天我们幸福安定的美好生活。所以,《勇士》代表的正是这种精神和信仰。因为信仰,他们无所畏惧;因为信仰,他们勇往直前。
记得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战士们行军时,会各自背上写着字的木牌,来让大家相互间识文断字,共同学习。在他们身上的木板上,也在那些可爱可敬的红军战士身上,我们看到了“成长”、“勇敢”、“未来”、“信念”、“刚强”、“坚持”、“信仰”……是的,我们也会把这部影片,这个故事,这些词,刻在自己内心的木板之上,时刻警醒着自己,今天的"来之不易,明天的更要珍惜。
关于《勇士》电影的观后感【2】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抗战片《勇士》,看的我眼泪哗哗的。彻底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给我们的,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带领工农红军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又彻底粉碎了国min党的阴谋。
《勇士》这部电影是讲述红军长征中强渡大渡河的故事,是讲述红四团二十二名突击队员,突破千险穿过枪林弹雨生死关头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蒋jie石派那么多军队把守泸定桥想把红军消灭,我们的红军突破万险勇敢的夺回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决定性的胜利。16岁的王东宇还那么小就牺牲了,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看看我们今天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接受者现代化的教育,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个有用的好孩子,去帮助那些受苦的人,好好孝敬妈妈和姥姥姥爷。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今天《勇士》观后感精练80条


关于《勇士》电影的观后感【3】
前些日子,学校组织我班同学让学生家长带去艺轩影城观看了一部爱国主义影片——《勇士》。
影片主要讲的是红军战士与国min党经过一场殊死搏斗争夺军事要地泸定桥的故事。
1935年5月,红军战士们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大渡河,但是,大渡河边却只有一条船。一条船运几万红军战士要运到猴年马月,更何况后面还有几十万敌人在巴望着把几万红军战士们消灭呢!这时,中央发来电报,限红军三天之内拿下泸定桥。红军战士们忍饥挨饿,日夜兼程,还要一边与敌人战斗一边行军。半路上,有许多战士们倒下了,但是面对困难和艰险,红军战士们毫不畏惧,勇敢向前冲。最后一天,战士们一日行军两百四十里终于来到泸定桥。经过激烈的战斗,勇士们终于拿下了泸定桥,光荣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他们的任务。
现在的孩子一点苦也吃不得,就说我吧!现在天冷了,早上都七点了还赖床不起,起来又说衣服穿得不舒服,还说早餐不丰富,挑这拣那的。遇到困难就退缩,我们应该学习战士们英勇无畏,遇到困难永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后我会用行动来证明我是可以有精神的,否则我们对不起英烈!
关于《勇士》电影的观后感【4】
今天学院集中观看了长征系列电影《勇士》,讲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披荆斩棘、奋勇杀敌的历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飞夺泸定桥”的部分。
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描述的是长征故事中的《强渡大渡河》,与考研热点“长征精神”有联系;二是作为一个“青马”学员,电影主题引起了内心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共鸣,我应该去支持它,了解它。为了不辜负看这部电影牺牲的学习时间,我利用午休的时间把中国近代史纲的长征部分看完了,以便更深入电影情节。
这部电影里面有几个主要角色。首先是作为部队主心骨的红四团团长,在关键时刻统一思想,鼓舞人心,率领队友们穿越枪林弹雨的围剿;其次是作为部队智多星的政委,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尽量减少部队损失并完成任务;小红军王冬宇,是最让我感动的,他一心为了战争胜利,最后为了学习到打炮技术,牺牲生命;第四个人物是狙击手廖大强和余振中,他们在任何危险时刻都是做最危险的“断后”工作;第五个人物是从为了钱财成为炮兵到愿意投入不给发福利的田生才,第六个是那对因为战争而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这些人物,出身不同,官职不同,却互相关心,平等对待,因为他们心中都有恨意,因为心中都有理想。他们恨帝国主义侵略了中华大地,恨战争让他们颠沛流离,恨不断有人阻碍祖国统一路线,恨自己不能保护亲人。

今天《勇士》观后感精练80条


带着这股恨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心,为了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他们在崎岖的上路上跑步前进,粮食带也成了他们前进的负担而不得不扔掉,昼夜兼程奔袭240里,这是坚持。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关键性战役,战士们在两天之内长途跋涉了两百四十里山路。连夜的兼程,战士们穿着草鞋都磨破了脚。一路上,中央军前后夹击,山路崎岖泥泞,等战士们历经艰险到达了泸定县,有的终于疲惫地倒下了,倒在了泸定桥的西岸,永远地与之为伴。敌军拆除了桥上的木板,红军战士们一个个扒在索链上交替匍匐前进。两边的炮火声震耳欲聋,我们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前进,最终夺下了泸定桥。电影真的很震撼,战士牺牲的片段让我们看得抹眼泪。前人浴血奋战的历史,我们要牢记在心,有了他们的奋勇杀敌,才有我们的现在。这坚贞不屈的爱国情,应激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怀。
原来我一直不懂“民族”的概念。曾私以为民族只是同一片土地孕育的碰巧生长在一起的一群人罢了,各种过活,各取所需。但原来,民族是信仰,民族是理想,民族是坚持,民族是在千万的炮火中也要冲出一条血路的执着,是就算我倒下也有下一个人替我活下去的决心,是铮铮铁骨下的款款柔情,是虽然畏惧但义无反顾往前冲的勇猛,是一场历练,也是一段成长。电影让我动容,让我震撼,让我开始想要作为“民族”概念下的人而活着,让我为我们的伟大民族而骄傲,而自豪。
2016年最新战争电影《勇士》观后感一:
《勇士》:我们都是超能力者!
同样是主旋律战争片,同样是从头到尾猛打一通,“主旋律御用导演”宁海强执导的《勇士》比之前香港导演彭发拍的那部《我的战争》靠谱多了!剧情、角色、情绪、氛围等方面都更胜一筹,战争戏也不乏看点。由于有一昼夜奔袭120公里“飞夺泸定桥”的战争史奇迹打底,影片主创干脆彻底放飞想象力,将战争戏的动作场面玩出不少花样,红军战士的体力和能力全面开挂,简直有如超级英雄,让人看完心里只有一个字——服!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关键性战役,在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的危急形势下,中央红军从大渡河东西两岸夹江而上,其中右岸的红四团官兵在天降大雨、山路崎岖陡峭的情况下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120公里,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的炮火、踩着铁链夺下桥头,最终与左岸部队一起占领了泸定桥,从而让中央红军转危为安,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由于“飞夺泸定桥”在我军战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影视作品呈现,今年又被冠以《勇士》之名再登大银幕,导演的创作思路也明显不再固守传统的主旋律套路,而是充分照顾到当下观众的审美喜好和娱乐需求,运用商业大片表现手法,将“飞夺泸定桥”这个传奇壮举以更为传奇、刺激、火爆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影片的精神内核和角色塑造依然保持了主旋律影片一贯的真善美和高大上。

今天《勇士》观后感精练80条


总体来说,《勇士》这种“主旋律大片商业化”的手法,跟之前同类型的《我的战争》相比,明显更加成熟,主旋律与商业化的平衡把握得更好,因而也相对来说更加好看。
从《勇士》的方方面面都不难看出影片主创求新求变、制造看点所花费的心思。就拿影片开头来说,在红军行军途中居然惊现国宝大熊猫的身影,不是说早就不允许训练熊猫拍戏了吗?所以影片能奉献这个“惊喜”实在是令观众喜出望外,而且在巧妙的剪辑之下,熊猫还能奉献出“精彩演技”哦!从偶遇红军的好奇到红军喂它吃竹子的乖巧,熊猫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那么可爱。随后突然降临的战争戏,熊猫的表情动作也能完美配合氛围,枪声响起,熊猫被吓得一激灵;爆炸四起,熊猫也在爆炸中翻滚。最终跟我军战士一样转危为安,望着红军离去的样子仿佛有不舍之情,真是让人感觉没看够呢!
影片开头有熊猫作为“客串嘉宾”出场,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观影兴致,随后接二连三的战争戏,主要靠“火爆”与“开挂”二字持续吸引观众。开头的强渡安顺场与结尾的强攻卢沟桥,形成一头一尾两场战争大戏,场面壮观、火爆异常。尤其是影片为了突出火爆感,明显减少了对步枪射击的呈现,主要展现敌我双方轻重机枪火力全开、冲锋枪疯狂扫射,还有迫击炮的连续轰击的场面,营造“枪林弹雨”激烈感来突出影片火爆战争片的气势。在“飞夺泸定桥”一路上发生的一系列小规模战斗,影片则采取了类似“闯关游戏”的表现手法,敌军采用一个又一个战法来袭扰和堵截我军,而我军则见招拆招一一应对,千方百计完成“闯关任务”。在此过程中,我军和敌军的能力都进行了适当的浪漫化夸张,来强化对决的精彩激烈,我军战士更是有如变身超级英雄一般全程开挂、无所不能,比如说我军战士为了端掉敌方炮兵阵地,突然开启跑酷技能,高来高去,有如猿猴一般灵巧地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攀援腾跃,翻过岩石峭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有如神兵天降一般将敌军的炮兵缴械。
后来遭遇敌军伏击时,红军战士也能突然变身“人猿泰山”,抓着树藤荡着秋千从空中向下面的敌军扫射、扔手榴弹,你说霸气不霸气?最后我军战士爬铁索过泸定桥也是全程开挂,拿着金属锅盆就像拿着美国队长盾牌一样能挡子弹,中弹掉下桥面被战友拉住、战友使劲一甩还能“飞”回桥面,功夫不是一般地好!片中的"红四团团长更是神奇,大腿中弹腐烂,在120公里强行军的前一天就已经走不动了,后来强行军开始却仿佛问题不大了,好多没病没伤的战士跑到最后有不少都累死在路边,而这位腿上负伤的红四团团长跑到终点依然有余力精神抖擞地指挥夺桥战斗,这也是超能力者啊!

今天《勇士》观后感精练80条


前面之所以说《勇士》比《我的战争》拍得更好,主要是因为本片在剧情、角色、情感方面比前者有更为丰富细腻的表现,这就是内地导演比香港导演更懂得如何拍好主旋律优势所在。许多战争片虽然都能展现火爆的战争场面,但对总体战局的介绍和呈现往往不足,导致观众看完除了留下火爆印象之外,对整个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依然很模糊。《勇士》则利用大量直观明了的手法让观众对于“飞夺泸定桥”的全过程有更为清晰的认识,除了敌军指挥室里巨大的立体沙盘展现了泸定桥周边的地形以及重重关卡之外,影片还一再结合电脑特效,将红军左右两岸进击的行军路线展现得清清楚楚。在角色和情感方面,除了主旋律影片对于我军指战员一贯的不怕苦不怕死、亲民善良的常规塑造之外,还十分注重用亲情和友情来打动观众,比如说片中一位红军战士对一个女流浪儿的悉心照顾,寄托了他对失散妹妹的亲情。
而另一位红军战士身上总是带着在中央苏区失散的女儿的照片,加入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时,还不忘嘱咐战友万一自己牺牲、要替他寻找和照顾女儿。片中国民党炮兵俘虏的这个角色,也细腻展现了他从抗拒到融入我军的过程,而感化他的关键点正是我军战士为革命为理想的无私忘我的精神,通过对他的悉心求教甚至牺牲自我,给了他强烈的人性震撼。这些人性化表达也让影片少了一些主旋律的说教色彩,多了一些感人的真挚情感,因而也更容易让观众接受与感动。
2016年最新战争电影《勇士》观后感二:
作为纪念长征胜利的80周年革命大片,《勇士》的上映自然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相较于现在五花八门的青春片和动辄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神片,《勇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价值观的传承对当下信仰缺失的中国社会不啻为一种醍醐灌顶的心灵震撼。现在的年轻人太需要当年战争岁月中的那种精神信念了,如今的我们之所以能如此安逸自在极尽享受之能事幸福生活在和平的土地上呼吸自由的空气而不用担心是否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这全靠革命先烈们英勇无畏的忘我牺牲换来的,如果没有他们的艰苦奋斗和矢志不渝的信念,也许今天的你我将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苦难中哀鸿遍野。

今天《勇士》观后感精练80条


所以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能忘掉血与火的岁月中勇士们的慷慨悲歌和他们所书写的伟大事迹。佛教中有“上报四重恩”的偈颂,其中有一条就叫作“国家恩”。革命先烈为了什么可以不顾一切投入血与火的抗争,不就是为了国家的和平、民族的兴盛吗?有些影评人本着高人一筹的思想境界不经意间指摘着内战的大不韪,打着和平主义的旗号反对内战的诸多不仁不义,甚或举出美国和韩国的一些影片作为佐证。对于这种观点,我并无异议,但凡事都有例外,并不是所有的内战都是非人道的,有些内战是顺势而为,替天行道,比如“辛亥革命”,有些内战则是迫不得已,比如“长征”。评价一段历史应该客观公正地评判,而不应该站在理想主义的制高点上进行论断。
言归正传,回到电影本身上来。影片以1935年5月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一著名的真实革命历史事件为原形,基本上真实演绎了当年红军勇士两昼夜行军320里、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全貌,较之80年代的老版电影《飞夺泸定桥》更加身临其境、震撼人心,加之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推波助澜,各种场面的战斗如丛林伏击战、抢攻战、炮战、群战、对垒战都呈现得格外壮观,不仅子弹横飞清晰可见,甚至浓浓炮火或偷袭的子弹的呼啸都能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看着红军战士在敌人的偷袭下无声倒地,一阵无以抑制的悲哀便油然而生,很多战士没能跑完240里的山路就陆续口吐白沫累死在中途,更何况还有瓢泼的大雨和敌人的围追堵截,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壮举,也几乎是不可能创造的奇迹,每一项都足以载入世界纪录,每一项都值得全世界肃然起敬——这精神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国籍,谨是对勇士发自内心的叹服。
当然,全片的压轴大戏“飞夺泸定桥”也没有辜负观众的祈盼,汹涌澎湃的大渡河、天堑奇险的劣势环境、光秃秃的十三根铁索还被敌人据断一根、简陋的武器装备、连绵不断的迫击炮的轰炸和机枪的扫射以及被敌人玉石俱焚点燃的熊熊大火等,都在镜头的切换和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被渲染得淋漓尽致、残酷悲壮,宁海强导演的执导能力可见一斑。除此之外,白军田生才与小红军的生死兄弟情、藏族小女孩对勇士哥哥的孺慕之情、黄团长与一众战士的革命战友情以及红军战士对过往老百姓的关心帮助等均都刻画得感人至深,令人动容。可以说,《勇士》在整体的拿捏上比之热映的《湄公河行动》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湄公河行动》着重凸显的是个人英雄主义,那么《勇士》则更倾向于为理想而奋斗的高尚信念主义和休戚与共的团结。影片的最后,李东学不断喃喃重复着“理想”二字,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为什么红军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而“正规军”却屡战屡败不堪一击的原因。

今天《勇士》观后感精练80条


另外,大概是为了增加影片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其中有两处细节颇令人玩味,一处是被枪炮吓得瑟瑟发抖的大熊猫,还有一处则是吓得倏忽而逃的金丝猴。这是影片的创意之所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