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周庄印象读后感30字汇总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周庄印象读后感30字汇总86句



想必大家一定听说过江南水乡——周庄吧!今天我就去了周庄水乡,在这里我为没有去此地游玩过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
大概上午9:30我们走进了大门景点大门,抬头一看:“贞丰泽国”四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再低头一看,却看见了地砖,便着急地问爸爸:“爸爸,这、这是水乡吗?我怎么没有看见水呢?”“别急呀,子轩。”爸爸笑着说。不一会儿,我们便走到了著名的双桥(著名画家陈逸飞在1984年画了双桥带至美国,从那时起双桥就闻名于全世界)。我被眼前美丽的小桥、流水、人家惊呆了,平时只能在风水画上才能看见的哦。
步行至周庄老街,整个街于街,巷与巷之间都有小河相隔,整个镇也被河水包围着,我们明白何谓水乡了。我们来到周庄十二坊——纺纱织布。它是原汁原味的中华传统手工艺再现,纺车织布。阿婆灵动双手和富有节奏的织声,构成了极具江南韵味的土布织造图。所谓“见多识广”这词此时用在我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让我了解到早期的纺线织布。
然后我们来到了明朝江南第一巨富商人沈万三的府邸——沈厅。沈厅位于周庄镇南市街,占地面积达二千多平方米。沈厅共有三部分构成:前部为水墙门、石河埠:是停靠船只之码头;中部由墙门、茶厅及正厅组成:为会客议事及办理婚丧之处;后部为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是生活起居之处。听我这么一说,你是不是有些了解了呢?
最后,我们来到佛教圣地——全福寺。这里有个放生池,放生池里有许多唱着歌的大鲤鱼、小金鱼。它们欢快地游戏着,我想小鱼们肯定喜欢这里了,因为这里的水清澈见底,还有很多游客每天在这里喂食。我给小鱼们抛洒下鱼食,可把它们乐坏了,它们有的"跳出水面争抢鱼食;有的朝我抛洒的方向迅速游去;还有的拥挤在一块你争我抢......“呵呵呵......”看见此景,我也乐坏了,笑出了声。
周庄真是镶嵌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提周庄,人们大概就会想起陈逸飞的名画《双桥》:两座弯弯的石拱桥静静地架在波澜不惊的河面上,细致得就如古代仕女的眉黛一般,而斑驳的桥身与沿河沉郁的木阁楼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于是,周庄在人们心目中也随着《双桥》的印象而成为一幅微微发黄的丝帛上的山水。

周庄印象读后感30字汇总86句


我去周庄的时候,恰是初春。春雨蒙蒙,小小的石子路经雨水的浸润,光滑透亮,墙根处的儿株小草舒展开了,为小街平添了儿分绿意。在周庄,几乎有街必有水,小街旁那条瘦瘦的小河弯弯曲曲的,就像啥人拿着一条绿绸子在抖啊抖的。
我们雇了一条小船,在河中缓缓向前。这里是多么宁静,只听得见“乃”的噜声和回荡在空气中的悠扬的评弹。我们沉浸在这恬静的氛围中,凝神屏息,只顾静静地欣赏河岸风景:周庄的小巷确实多,与苏州相比也不会逊色,而且每条小巷都别有韵致,像是一首首含蓄优美的小诗。从船上望去,每条小巷似乎都有“疑无路”之忧,其实只需一折一弯,就是“柳暗花明”又一巷。巷巷相连,巷巷相通,巷巷通水……这使周庄又多了一份神秘与含蓄。小巷两边,沿河的多是一些旧式建筑,院中多植绿树,把它们遮掩了,只稍稍露出些线条,依稀还可辨出一角。一片黑,那是飞檐;一抹明亮,那是木格窗,给人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仿佛戴望舒笔下《雨巷》中那位素雅的姑娘,随时会撑着油纸伞从小巷深处款款走来…
人随船走,渐渐地,双桥到了。正是我脑海中的双桥:两桥相连,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悠然地卧在水面上;一株虬曲的枸杞正从桥石的缝隙里探出身来,吐出点点翠绿。桨儿轻摇,剪破了宁静的水面,两岸临河水阁的粉墙绿窗上映出道道水纹光晕。不知不觉中船已靠岸。由于这里是著名景点,人也多了些。桥两边有不少出售纪念品的小店,都是当地居民开的,店主们只是微笑地看着你,轻轻地和你交谈,似乎他们原本并不是做买卖,而是在休闲,在怡然地欣赏双桥的美……
我登上了双桥,向四周望去,如果说一开始周庄给我的感觉是幽雅与神秘的,那么现在则多了几丝人间烟火之气,它的小船、小桥、小河以及它的人们都那么朴素、温婉。所以在周庄你会很容易地与之融为一体,心灵的沧桑会被它的平和、亲切抹淡,从而获得极大的慰藉。
我站双桥上,品味着周庄的一景一物,陶醉在它那母亲般亲切、温柔的水光中。
当脚踏进周庄的时候,我必须承认自己真的被这里的气息所迷惑了,古典中且透着与世隔绝的寂寥,让人恍惚那些逝去的时光并没有走远。

周庄印象读后感30字汇总86句


喜欢这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在这江南小镇有一种蓝遍地开花,在半敞开的窗棱间;在红木的台案上;在女人们的头上、身上;在南湖的湖水里……这种蓝如同一个个手工精美的盘扣以不同形式出现眼前。这种色彩似乎更能迎合我的心境,并让我感觉心灵妥贴,质朴的色彩且有一种散淡的韵在弥漫。此时,脑海里涌出蓝这个字,惟有蓝的气息最适宜这个被历史封存的小镇。
在小镇大门口的街上,一群身穿蓝印花布,腰间围着粉色围裙的中年妇女们,头戴粉底桃红色的丝绸头巾。她们把两根细小的麻花发辫用红色丝线扎起并从裹着的头巾中尾曳出来,这种装扮和搭配透着一种亮色,让人感觉即使年华已去,不逝的是热情。她们舞着手里的色彩鲜艳的花棒,打着花鼓,吸引了很多游客。
在这里不必为寻旧景而着急,古典和水气,足够让你一步皆一景,而蓝更多的是把我引向深远古旧的小巷和狭小的店铺前。有一家临水而居的店铺,门楣上挂着乡村酒家的匾额。古色古香饭店里,餐桌上统一铺着蓝印花布,店里的服务员也着统一的蓝,白底蓝色无论从色彩和装饰上都会让一个因旅游劳顿的人顿感亲切和温暖。真想临窗久久地坐着,静静地喝一杯散淡的茶,痴痴地看晨阳一点点地漫过青灰色的瓦片,在折射到哪家敞开的门窗上,看窗前随风飘逸的蓝……
蓝,来自岁月暗层的色彩,它记载了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时光。走进一家店铺,墙上挂满了民国画,一幅上面书有源成顺百货店字画顿时吸引了我。画中女子着蓝色大衣,内着粉色碎花旗袍,梳着三十年代老上海流行的卷曲发型,大衣领口是白色长毛的青果领映着一张胭脂脸透着一股妩媚,身上的蓝这时候看起来透着一股惊和艳;古旧的立钟滴嗒滴嗒地晃动着,似乎在摇摆着旧日的时光,这些现代版的.仿品仿佛透过岁月的烟尘在迷惑着前来寻梦的人群;琳琅满目的青花瓷一个比一个精致,青花和蓝色应是同一种底色吧,蓝色在这里占了主色调。
卖服装的,在门口挂着一件蓝印花布旗袍,那蓝似乎在门前招摇着,诱惑着你走进去,铺子里挂满了白底蓝印花布旗袍,相间着还配以同色系列的手袋、挎包、头巾等等,蓝演绎着这里质朴的风情让人目不暇接。这种旧日的色彩,在阳光下却透着一种暗,它让我触手可得,并且迷恋。色泽和温度,似乎让我嗅到阳光的味道,还有着植物的清香。这种蓝应是时间的见证者,曾经出没于宫庭服饰却突然有一天消失在历史的暗河里,近而被那些华丽的绸缎遮住人们的双眼。当人们看腻了那些色彩亮丽且繁琐的礼节时,华丽的绸缎如同繁花谢去,傲立枝头的还是那一片绿,似乎简单的蓝最适宜平民,最能贴近生活。它不会让人产生视觉上的疲惫和距离感。蓝,汲取了植物精华与古人的智慧,即使曾经被历史淹没,经过岁月的沉淀依然亲切如初。蓝印花布又叫夹缬,用的是一种蓝靛草。古老印染技艺,曾在唐代盛行,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诗里记录那段夹缬盛行的岁月。

周庄印象读后感30字汇总86句


这种古老的色彩不仅浸透历史,还浸润了整个江南,浸入到周庄的骨子里。
小镇因为蓝,岁月的沧桑背后却又多了份烟火气。狭窄的店铺前,年迈的老太太腰间围着蓝印花布围裙,她们两三个坐在一起吴侬软语地说一些闲话,虽然听不懂在聊些什么?但我知道一定与岁月有关与生活有关,蓝的气息在这里弥漫,恍惚觉的她们生活在旧日的时光里。门里老旧的桌子上铺着一块蓝印花布,上面放着青色的碗、碟,里面放了一些刚做的小吃。这种感觉是诱人的,仿佛时光一下子倒退了很多年。它让恍惚,且使我产生幻觉,这些让我想起一些逝去的时光,想起了祖母的头巾、围裙、蓝印花被以及放糖果的青色瓷器。
在这里只需拥有一颗闲适的心,就可以用散淡的目光游弋周庄的每一个角落,当目光掠过粉墙黛瓦和小桥流水时,那质朴的蓝色仿佛又一次蛊惑着嚷杂的人群,它们又分别显现在游客的身上,腰间,头上……
走过石板桥,看那水也是蓝色的,连梦似乎也变成蓝色。我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蓝的质朴和这里比时光还缓慢的生活。如果岁月能够搁浅,那么我愿意,愿意寻一处院落。坐在铺满青砖的院子里,在斜阳下,手棒一本老旧的书,喝一些散淡的茶,连同我的梦境和年华,在这里沉沦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