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林清玄去做人间雨读后感精选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林清玄去做人间雨读后感精选86句



智者,只是清明,觉者,只是超越,大悲者,只是广大,并不是用皮肉另塑一个自我,而是以活生生的血肉作人的,做心的清明,作环境里的灯火。 --题记
林清玄写过:“以手指月,心思短促的人,看见指月之手,心思朗然的人,看见天上的月,心思无碍的人,则不仅见月见指,心里的光明也就遍造了。”岂不如此,目光短浅,心思不正的人,只是贪图眼前,未对将来做出预算。宽宏大量者,气节坚贞者,若无智慧的打算,若无系天下的情怀,也就只能望见虚空的明月,不知手的干涉,也难成大事。只有心思无碍者,拥有宏远的目标与当下智慧的打算,才能看透眼前一切,做一个真正成功的人。
其实心思无碍者,正因看透世界才得以心思无碍,他们拥有的是超乎常人的心境与深邃且冷静的目光,何谓心境,乃一个人处世断事的明镜,只有拥有最光亮最纯净的心境,才能将世间的妖孽看得无地自容,才能真正认识这个世界。倘若心中之镜被锈迹斑斑所覆盖,那所映射则为一个黑暗阴沉的世界,他要么走向自闭,要么走向犯罪。唯有保持心境的洁净,才得以心思无碍的基础。唯有以诸子百家日日谨示自己,以学问知识自己,以人情世故感染自己,心境才能得以完整,稳定与趋于成熟。
目光要保持深邃。它不等同于自我封闭,淡然处事,更不同于呆滞或无灵魂的空躯。它是忧郁与呆滞的中间产物,它比忧郁更加沉稳而自信,比呆滞更加富于智慧,而临机应变。目光,是一个人择人判事的利器,最终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得学会观察世界。目光深邃与否决定了你将来事业的成败,或成功后奉献社会有无。我相信,若一个人从小时的目光,也就是对世界的评判,趋于高尚的`话,长大后不是良材就是勇将,或青史留名,或一代伟人。我想,人们对伟人的定义是其是否有大奉献于社会,改进社会,或造福人类,也就是部分人敢想不敢言的终极目标了。此时,深邃的冷静的目光,不仅是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类的认知,更是一个人从小对将来伟大的目标的立志,凡深邃不凡的志向,碰上洁净无染的心,便会成就一代枭雄。

林清玄去做人间雨读后感精选86句


“文杏裁为梁,香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林清玄言:“要去化羽的白云,是体知了燥热的人间,需要滋润与清凉的雨。要去问世的高士,虽住于杏树香草做成的房屋,已无名利之念,但想到滚滚红尘,心有不忍。”要像林先生说的一样,保持心净与目光深邃,去做那人间雨!
《自序:一发青山》
3)我们吃一片面包,想到单是一粒麦子就是几个月的阳光,几个月的风雨,一片面包蕴含了无数的阳光与风雨。我们品味了面包,是品味了风雨和阳光,我们以面包为食,阳光与风雨都化为我们的生命。
3)我们打开一张纸写字,立刻想起这张纸曾是长在树上,或者根本就是一棵树。这见过温柔的月光,看过飘流的白云,听过悠扬的鸟声。一张纸的身世本身就是充满欢愉和歌诗的,当我写字,也自然地欢愉了,唱起了歌诗。
4)与人相会,惊鸿一
《相思飞舞》
3)秋天,冬天,春年那些炫人的花,都夹入了游人的相册之后。
4)哗然奔跑
4)相思花开,是情人初遇时的心情,霎时触动春天,把天地都点燃了。
相思花舞,是情人充满了感动的舞动。花朵专注于风,才是舞蹈美如飞焰;情人专神于爱,才使相思满盈天地。
相思花谢,是情人心碎的道别,心碎于小径、心碎于巨石、心碎于一切的夕山与河畔。纵使一切都已谢落,只留下了美;总是一切都已心碎,心上还有昔日的嫩黄。
《最苦的最美》
7)世界上有这么多的苦难,
唯一的补偿是,
生活中
小小的欢乐,
小小的悬念。
——以撒•辛格
7)美在玉质,温润含蓄;美在巧思,灵活细致。
8)奇妙的是,世界上最美的瓜,也是世界上最苦的瓜!
8)我的父亲曾种过苦瓜田,一甲地上全架满了竹棚,新生的苦瓜藤,生长的速度有如奔云,一路上往竹棚飞跑;大如手掌的绿叶追赶着触须,很快就占满乐棚架。
8)每天都去看苦瓜,看见从花的尾部拉出一条瘦如小指的瓜,瓜上还有纤纤的绒毛,顶部的花也不落去,仿佛小苦瓜还撑着黄伞,躲避南台湾的烈阳。

林清玄去做人间雨读后感精选86句


9)我很喜欢关于苦瓜的一个寓言:
一群要出发朝圣的弟子,去向师傅拜别。
师父送给他们一个苦瓜,对他们说:“你们带着这个苦瓜去朝圣,进了大殿,把苦瓜供在案上,接受礼拜,沐浴圣水,也用圣水为苦瓜清洗;朝圣结束后,把苦瓜带回来!”
弟子们走了很长的朝圣之旅,一路抱着那个苦瓜,觉得苦瓜也神圣起来了。
终于回到寺庙,大徒弟双手捧着苦瓜拜见师父:“师父!我们朝圣回来了,照您的
师父说:“把它煮了当晚餐吃!”
当夜,师徒一起吃了那条苦瓜,师父吃了一口,感慨地说:“这苦瓜,走完了朝圣之途,沐浴了圣水,接受了礼拜,滋味还是一样的苦呀!”
传说,有几位弟子当场就开悟了。
《沉思者和神思者》
13)我想到日本禅者内山幸尚曾在《张开思维之手》写过罗丹的“沉思者”:
让我们比较坐禅和罗丹的著名雕像“沉思者”两者姿势上的差别。
“思”听起来好象很不错,但“沉思者”其实是追逐妄念的例子。
它弯腰坐着、肩膀前倾、胸膛紧缩。手臂和双腿弓着,脖子和手指弯曲,就连脚趾头也屈着。当身体弯成这副模样时,血液就会停塞,必然就陷入幻想,难以摆脱。
另一方面,坐禅中的一切都是直的。躯干、背部、脖子和头部。由于腹部舒适地支撑在交叉稳当的双腿上,血液就离开头部,大量流向腹腔。
由于血液向下流,缓和了头部的充血现象,使得人的反映迟缓,就不会再追逐妄念和幻想了。因此,坐正确的`禅,意思是采取正确的姿势,把一切交给它。
15)心动念时静观
《花果不同时》
17)纵使埋骨成灰烬,难遣人间未了情。——俞大纲
17)一切花中,柠
18)以为相爱是永恒的,但爱却如此无常;以为以往会留在时间里,但遗忘却是超过时间的恒久。
《看风景人》
21)凤凰与木棉不像一般草花是微观的,必须贴近才能观赏。凤凰与木棉是巨视的,不论远近,只要草原一站立,深山一俯仰,溪涧一摇动,街边一眨眼,我们内心的美感立刻会被深深牵动。

林清玄去做人间雨读后感精选86句


《眼中人》
23)偶开天眼
《风外声》
27)六十六年秋已久,飘然月色向人明。
莫言那里工夫事,耳熟松杉风外声!
——了然(法号了然的比丘尼,生于一七九七年,是日本知名武士信原的孙女)
《无情眼》
29)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无情送潮归。
文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
俯仰昔人非。
——苏东坡
30)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东坡
31)在变与不变之间,有情就有感伤,有情就有失落,有情就有悲怀,这些都是由变化所生。
31)所以,为了超脱人生之苦,只好锻炼不变的观点和无限的心情。
31)这有些像禅师所说的“心热如火,眼冷似灰”,
《阳明山菜》
33)只有一道无人设计的薄墙
介于我俩之间;
只要由你或我发出一声呼唤,
就会使他无声无息地
很快倒塌。
——里尔克
35)本色鲜明的人
《天空的心》
39)“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禅师不也如是说吗?
40)我本来属于天吗?
为什么天,
不断向我投以蓝色的目光,
引诱我的心向着天空,
更高更高地,
飞向比人类所能达到的更高的地方.....
——《伊卡鲁斯》三岛由纪夫
《心的泼墨》
41)年轻时,唯恐其不入;
到如今,唯恐其不出。
——张大千
《一生从容》
49)每次,看人学跌倒,总使我深有感触,想到在实际的人生中,从来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去跌倒,也从未有人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你的感情会跌倒!你的学业会跌倒!你的事业会跌倒!你的人际关系会跌倒!因为人生和溜滑轮一样,一定会跌倒,不跌倒就不叫做人生!”

林清玄去做人间雨读后感精选86句


由于没有学过跌倒,在每一次跌倒时总是伤得很重,甚至个性比较刚烈的,比较要求完美的人,一跌倒就完了,绝望了,万念俱灰了。
当我们看到有些人为了极轻微的跌倒,就自伤,自残,自
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不要深陷感情的泥沼!”
却很少告诉孩子:“在感情受伤时,正是显现风格的最好时机,要尊重别人的选择,要善待自己。”
我们总是说:“要尽一切可能地追求成功!”
却很少说:“在追求成功的路途上,要给自己留空间,给别人留余地!”
我们总是说:“往前冲,什么都不用怕!”
却很少在往前冲时戴头盔、护膝、护腕,做好保护措施,并预先演练跌倒。
人生里的跌倒与失败,几乎是必然的,跌倒的价值是使人坚强,失败的意义则是让我们更珍惜人生。一个人如果学会跌倒,学会认识失败,等于是学会人生的一半了。
不怕跌倒,不畏失败,就能生起一些从容。
从容,是老天送给内心有空间的人最好的礼物。
《宝剑留结他日缘》
58)我们在现实的人生里,凝视、倾听、沉思,这是我们看、听、停,再前进,游行在一个浮面的层次。
往往在我们闭上眼睛,形色隐没时,才看见了。
当我们的言词沉寂,在词穷句冥时,才听见了。
当我们把思想倾空,不思不念时,才清晰了。
《分享生之苦乐》
66)我们一直在寻找知味的人,来分享我们生命中的种种体会,这种体会有时是来自大的震
可惜知味的人难觅,大部分的苦乐我们都要独自品尝。
独饮生命的苦汁,也独唱生命的欢歌。
66)与知味的人分享生之苦乐,意味着,对那些不知味的人不必强求,诗人艾略特说:“别人讲我们几句闲话,我们应不加理会,一如教堂的尖塔不理会群鸦争噪!”
67)“阅读,是作家的豪情与读者的豪情缔结的一项协定;每一方都信任另一方,每一方都把自己托付给另一方,在同等程度上要求对方和要求自己。”

林清玄去做人间雨读后感精选86句


《联兴老店》
68)事不可做尽,
势不可倚尽,
言不可道尽,
福不可享尽,
凡是不尽处,
意味偏长。
——僧显公
70)这世界有一些事变化神速,还有一些事永远停步;有一些人不断发展,有一些人一直坚持。
71)我喜欢的作家福克纳,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会说:“我拒绝接受人类的末日!”
多么石破天惊的一句话!
74)对于生命里不堪的、苦痛的、困顿的遗忘,是选择的结果;但是对于生命里美好的、快乐的、幸福的册页为什么也会遗忘呢?如果美好的生命经验都能记忆,并且随时重现,也不知道有多好。
《无法持续的彩虹》
80)持续一刻钟的彩虹,人们就不再去看它。——歌德
80)罗兰夫人(Madame Roland)站在断头台上。
她面无惧色地向执行死刑的官吏要求:“请给我一支笔。一张纸。”
她的要求被拒绝了。
在人生最后的旅途,她想写下浮现她脑海的诗句,连这样微弱的请求也不可得。因此她忍不住大叫:
“自由呀!多少的罪恶,是假借你的名而行呀!”
80)“引刀逞一快,不负少年头。”
81)我每次在山谷里看见彩虹,总会停下脚步,细细观看,一直仰望在彩虹淡去、散去、化去、飞去。
因为我深深知道彩虹的短暂,这也是我深深体会彩虹的美!
彩虹使我们亮眼,乃是彩虹不会停留超过一分钟。它迫使我们放下一切来仰望它,否则,它就会无情地放下我们。
83)总有一些无价的东西,在我们没有到过、永远不会去。不会遇到的人那里,这是创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写作的理由。或许,一辈子也到不了;或许,一生也遇不到;但因为我们见过彩虹,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将会看见更美的彩虹。
《辛酸的或趣味的》
85)我要奉劝
勤于写作的人,
仰望而不要俯视,

林清玄去做人间雨读后感精选86句


向远处看而不要近视。
告诉天下人
灾难里充满大好时机,
千万不要
把大好时机写成遍地灾难。
这好比两人夜行,
一人只见到处泥
一人则见满天星斗。
——耶勒鲁普
86)妈妈说:“趣味的多写一点,和大家分享;辛酸的少说一些,生活已经够苦了。”
86)妈妈过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也离开故乡很久了,有自己的书房。有时候在书房工作,恍然之间,好像自己正坐着祖厅的供桌旁,妈妈推门进来:“是在写辛酸的?还是写趣味的?”
《最初的旅行》
93)垂直面对波罗蜜的旅人蕉是完全不同的风情,它的姿势轻盈,树干仿佛一把张开的巨大扇面,只要有一丝丝微风,它就会快乐地跳舞,他像是一个随时准备在草原奔跑的孩子,偶尔回头对我大叫:“我要出门去远行了。”
96)站在
《孔雀的独舞》
105)松果极美极雅,像是小型的佛塔,突从天上飘来。
109)自号「祖」、「宗」的统治者,最後不知所止、不知所终。
109)风月是没有时空限制的。
111)天上如花的明星,
人间如星的花卉。
虽然彼此相隔遥远,
星与花却是同一香色,
星星的光华像花卉的微笑,
夜夜亲密交辉。
一旦晓空泛起白云,
天上的星花开始凋谢;
那掉下的滴滴白露,
顷刻化为人间花星的
颗颗泪珠。
——土井晚翠《星与花》
《在美丽的银河上飞驰》
120)前方的路不管有多苦,
只要走的方向正确,
不管多么崎岖不平,
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宫泽贤治
125)“看呀!多么美的银河!”妻子说。
孩子望向那广大无边的天际,小女儿问说:
“阿嬷是不是也去了银河?”
“是呀!所有世界上不见的人,最后都到了银河!”小儿子说。

林清玄去做人间雨读后感精选86句


《句在无言处》
136)“践实”(躬行实践)和局敬(遇事专一)
137)八石天开势绝攀,算来未甚此心顽。
已吞
(次韵陈休齐莲华峰之作)朱熹
137)君欲赋梅花,梅花若为赋。 绕树百千回,句在无言处。——朱熹
138)藉此云窗眠,静夜心独苦。 安得枕下泉,去作人间雨。——朱熹
《在生命的旅途中》
152)不管有没有准备好,不论是不是愿意,我们总是起步在旅途中,消失在旅途中,人生是一个漫漫的旅行,没有终站,只是走到了偶然的地方,力尽而止。
【注】
序号为林清玄《玄想》书的序号。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做客梁溪大讲堂·东林文化讲坛,以《不怕人生的转弯》为主题,与现场听众分享了对人生的看法以及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并与无锡读者共勉:“所有的烦恼都能够转化为智慧,遇事要懂得退一步给自己空间,努力变成一个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人!”
不能仅仅生活在紧急事件当中
林清玄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灼热的世界,大多数人都活在紧急事件当中,比如上课不能迟到,上班不能迟到。但很多紧急的事件并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事是关照自己的内心。在他看来,孩子的考试是不是第一名是紧急的,但是否快乐、幽默、懂得爱,是否能够建立很好的品质才是重要的。家长要静下心来,不要对孩子有过于功利的要求。另外,关照自己的内心,还要寻找浪漫的空间,寻找人生真正的价值。他说:“浪漫就是要‘浪费’一些时间,慢慢去做一些事情。欲望的满足要有节制,不能被世俗的价格所吞噬。”
“人生的风景是一样的,但因为境界不同,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所看到的风景才不一样。”林清玄说,提高境界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例,感叹写作50年就一直在寻找更高的境界,能够探索心境是一个作家的幸福。他鼓励现场读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但一个人如果年轻的时候只顾着拼命赚钱,而忽略了思想的锻炼,到老了就没有发展。”

林清玄去做人间雨读后感精选86句


即便是擅长的事也要有意训练
林清玄自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坚持每天写作,从每天写500字到每天写1000字,再到每天写3000字,到现在已经40年,出书达170多本,成为台湾最高产的作家之一。
“我热爱写作,从小就知道自己将来要走的路,但因为家庭条件并不优越所以更加勤奋。”林清玄说。“打开稿纸时,并不知道一篇文章会写成什么样子,而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会不断调整。这随机的变化就是写作最大的乐趣。”在昨天的现场问答环节,林清玄指出,即便是自己擅长的事情也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写作速度就是可以训练的,他习惯随身带着笔记和相机,一有灵感就记录下来,甚至曾经发生过街头写作而引起围观的趣事。
【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1953年出生 ,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