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王树增的长江的读后感汇总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王树增的长江的读后感汇总50条



军旅作家王树增创作的《解放战争》,与其说是一幅军事战争的历史画卷,不如说是一篇记录着我们前辈们精神历程的壮丽史诗。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们又有了一份新的感动和体验。感动的,不仅仅是书中对战争细节的揭秘或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宣示,更多的是体验到了书中所揭示的一个人类历史发展永恒不变的规律——人民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最终力量!
解放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奇迹。内战初期,国民党各个方面的实力都大大超过共产党。在军事方面,国民党军队达470万,装备精良;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只有127万,且装备简陋。无论是国民党内部,还是当时的世界舆论,都认为这场战争的胜负没有悬念。可战争却在短短的4年里来了个大翻盘。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以弱胜强取得最后的胜利呢?所有这一切根本无法用军事理论去阐释。但偶然中体现的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团结了要求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愿望的先进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等一切革命力量,实行了符合中国人民要求的一系列政策。
在政治方面,共产党所主张的政治理想,就是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抗战结束之前,毛泽东就说过,我们要建设一个这样自由民主的中国,即:“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政府,建立一个自由、独立、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在经济方面,我党的土地政策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和土地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参军支援前线成为热潮。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在延安的时候,外国记者曾经问过毛泽东说:“你能不能和国民党军队作战当中取胜?”毛泽东给的回答,根本就没有提到“军队”两个字,他说:“那就要看我们的土地改革工作完成得好不好。
蒋介石肯定要失败,因为他反对农民的土地要求,如果我们能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一定会胜利。”而这也正如作者所言:“这场战争与其说是军事的胜负,不如说是共产党以土地改革为引领,逐步获得民心的过程,是人民对战争双方作出了胜负的选择。”淮海战役时我们只有60万人,国民党有80万人,但共产党背后有500万老百姓的支持!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哪一支军队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那样身后会有那么多的`民众奋力支持。“在所剩无几的境遇里甘愿倾其全部的百姓,是共产党官兵刻骨铭心的依靠和难以忘怀的归宿。”

王树增的长江的读后感汇总50条


人民的选择,以及人民何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是《解放战争》一书所承载的重要命题。正是人民的选择和支持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胜利。审视这段历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战争中作战双方军事较量的背后,其实是政治的较量和人心向背的较量。“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广大人民谋福祉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在创建新中国的艰难进程中,共产党人高举理想的旗帜前赴后继,其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理想,为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的理想,赢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热诚而坚定的拥护,而人民一旦认清他们的社会理想,迸发出来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足以摧毁一个旧秩序并创建一个新世界。”
铭记历史,是要鉴往知来。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又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如何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呢?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近日,为响应公司党委关于研读红色书籍,重温红色精神,建树党员风采的号召,我特地选取了军旅作家王树增所著《朝鲜战争》,进行仔细阅读,并深受感动。今年6月25日是中国人民自愿军出兵朝鲜60周年纪念日,而1953年签订的《朝鲜战争停战协定》是上百万年轻的生命换来的。追溯其渊源,我们不得不回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那场战争。60年前爆发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国最多、死伤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朝鲜战争是一场充满现实感的战争:六十年来,朝美战争从未结束,还有更多的政治力量卷入。
现代政治的牌局似乎六十年前就已布阵。朝鲜战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充满现代战争的特征,既是一场国际政治的生死搏斗,又昭示人的精神的强大。朝鲜战争是一场布满迷局的战争:美国,作为头号军事强国与最发达的经济强国,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将在战争中必胜;中国,1950年刚诞生的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物质匮乏,装备落后,少有重武器,但中国打出了尊严与和平。王树增为写《朝鲜战争》搜集准备了200万字的

王树增的长江的读后感汇总50条


《朝鲜战争》好像写战争,实际还是写人,王树增大量的笔触是写最普通的人。比如朝鲜战场上数次出现的腿被炸断了还死死抱住敌人不放的普通战士,比如穿着单薄的棉衣趟过冰河被冻成冰柱的士兵。其中为了真实描写黄继光,他甚至找到了当时给黄继光擦尸体的小护士。《朝鲜战争》全书弥漫着浓烈的英雄主义氛围,通过该书让我们知道,国家的历史上,还有一群和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年,在那个年代曾热血贲张,曾高举英雄主义的旗帜,曾让他们的生命散发出奇异的光彩。同时,这本书也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将来有一天,如果我们的`民族面临战争或被迫选择战争,我们的青年是否能像他们的前辈一样挺身而出,显示男子汉气概?是否能扫除萎靡不振的心态带来的性格上的软化?是否能爆发出奋不顾身的血性?是否能在民族精神中张扬永不言败的精神?王树增说:我写战争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写一种族谱,这种族谱是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史,每个人都应该有理由知道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向何而去。
支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能够健康有力地发展下去,第一位的永远不是物质!真正的强大是精神的强大。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曾经的信仰如今被轻易地耻笑,民族的英雄被逐渐地淡忘!这本书对于现实不啻为当头棒喝,他明确地告诉我们所有人,仅仅依靠所谓的GDP,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的强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