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那一天读后感150字集合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那一天读后感150字集合60条



150字的
今天,我读了《少年与海》这本书,我感受十分的深。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海边上有三个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对一切都感到好奇的少年。传说中林子里有可怕的妖怪,一个个嗜血故事阻止了他们与这个世界的亲密接触。然而,三个少年总想探个究竟。他们历尽艰辛,终于接近了传说中可怕的小妖怪、老袍子精、蘑菇婆婆、牙医伍伯等,经历了自己的传奇人生。他们逮住了小妖怪,还试图制服老狍子精,探索荒原上残酷征战的历史……在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中,三个少年认识了一个复杂的世界,进一步成长和成熟起来。
读了这本书,我有了很多感受,我要像作者一样,要勇敢面对妖怪,不能害怕,这样才会成长和成熟起来,有什么事情应该像作者一样探个究竟。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怎样勇敢的面对世界。
150字的周记大全读后感2
我于4月1日在家里读完了《木偶奇遇记》这本书。这本书主要描写的是一个木偶皮诺曹的神奇经历。皮诺曹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一开始非常顽皮,爱逃学,贪玩,缺发爱心,很容易上当受骗,经历过各种生死考验之后,最后得以与小爸爸杰佩托的偶然重逢,一下子变得非常懂事,最终因为他的改变,所以小木偶得以变成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孩子。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被皮诺曹这个小木偶所打动, 他最终的完全改变,使我懂得,一个人,只有好好学习,认真完成大人所交付的任务,爱劳动,有礼貌,有爱心,懂得帮助别人,最终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用的人。
150字的`周记大全读后感3
我学习了乌塔这一篇课文,我觉得乌塔是一个很天真很独立的一个小孩。
乌塔你不仅会挣钱,而且还可以一人游历欧洲,这令我很佩服你,因为你做到了中国小孩子做不到的事情,在中国小孩子都是爸爸妈妈带领着去游玩的,而且中国还有图书馆、游乐场,和你比起来我们这里的小孩和你们生活自理上差多了,你可以自己挣打工费不用给你爸爸妈妈要钱,我们这里的小孩要给爸爸妈妈要钱花,在你要走的时候你还给作者说你要继续挣钱以后还要去中国旅行。
你的这一点很令我佩服。
150字的周记大全读后感4

那一天读后感150字集合60条


我已看完了《西游记》这本书了。觉得很好看,整个故事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去西天取经路中历经了千辛万苦,拔山涉水,克服了种种困难14年后才能取到经。教育了人们做事要有恒心,不要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里面的主角描写得生动形象,孙悟空不但聪明还有一双金睛火眼,什么妖怪都看得出来,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合里看得出来,具有猴子的精明,一路上帮师父打妖除害忠心耿耿。猪八戒就很笨,在《红孩儿》那一回合里接错了菩萨还不知道,见了美女还流口水,很好笑,沙和尚为人老实、忠厚,做事认真。唐僧善良到不会保护自己,妖怪、坏人都当成好人看待。写出了现实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看了名著不亏是名著,还想看一次。
150字的周记大全读后感5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小王子》。它是一位名叫圣·埃克佩里的飞行员写的。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飞行员在6岁时看见一本书上有一幅精彩的插画,于是他自己也画了一幅画。他问大人们这幅画是不是让他们害怕,可是大人们说,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圣·埃克佩里说,其实这不是帽子,而是一条巨蟒在消化一头大象呢!大人们听了他的解释,说别把心思放在画画上,要好好学习。于是圣·埃克佩里放弃了画画,学会了开飞机。有一次开飞机的时候,飞机失控了,“自己”不小心掉进了沙漠里。突然,他听见有人在喊他:“请给我画一只羊。”原来是小王子在说话。于是,圣·埃克佩里就给小王子画了一个箱子,说小羊和草都在箱子里面。
我觉得圣·埃克佩里非常大胆,敢于探索世界。我们都要向他学习!
150字的周记大全读后感6
“心灵有时就像一个饥饿的人,不失时机地吃点东西,会感觉十分舒服。”这是读者们对这本书的评价。大家也一定会觉得奇怪吧。“吃点东西”代表的是什么呢?我也和你们一样,满肚子装着疑惑,赶紧翻开书,寻找“吃点东西”的含义。
原来,这本书讲的是一些十分有道理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探险家,名叫约翰.戈达德。他从小就一直呆在家里,没见过世面。于是,当他15岁的时候,约翰.戈达德把自已一生想干的大事列了一个表,名为“一生的志愿”骑马,骑驼鸟,爬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等等。一共有127个目标。他长大后,就开始抓紧时间,去实现这些目标。当他年迈时,已经实现106个目标了。

那一天读后感150字集合60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珍惜时间,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
150字的周记大全读后感7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叫《格林童话》的书,这本书很好看,有时间大家一定看看这本书。
我最喜欢看其中一篇叫《灰姑娘》,这篇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姑娘,受到两个姐姐和后妈的欺侮和折磨,有一次,爸爸问她们要什么?两个姐姐要的是衣服和钻石,只有那个小女孩让父亲带回一根树枝,女孩把它插在土地里,树枝奇迹的长成大树,树上有两只鸟女孩要什么小鸟给她什么。小女孩变成了最美丽的姑娘参加了王子的舞会,最终变成了王后。
这篇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从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恶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做善良的人。
150字的周记大全读后感8
暑假阅读书目可真丰富啊!其中,我最喜欢《伊索寓言》和《小故事和大道理》。《伊索寓言》里有一篇《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很有趣。
狐狸听说葡萄很甜,于是它就去摘葡萄。但葡萄架太高了,它摘不到,就说葡萄太酸,酸得连牙都咬不动。
其实,葡萄怎么会是酸的呢?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心里酸溜溜的,所以才安慰自己说葡萄是酸的。
我觉得狐狸很可笑,它其实是在自己骗自己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自己骗自己才可怕。安慰自己并没有错,但还是应该老实地承认失败,然后继续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如果象狐狸那样失败了就自己骗自己,那就永远也不能成功了。
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1】
2017年朗读者第十一期嘉宾:王姬
她是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生动塑造着戏里角色,在家庭里,她做好了呵护备至一心为子的妈妈。儿子的患病,让她心痛但坚强面对;但母亲的陪伴,让她温暖充满感恩。她在舞台之上朗读,母亲于舞台之下倾听。CCTV-1本周六20:00、CCTV-3本周日19:30,一起“卿”听朗读者@王姬
2017年朗读者第十一期嘉宾:安文彬
那一天,紫荆花绽放,五星红旗飘扬,历经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那一天有这样一个身影,他与英方代表无数次斡旋只为为国争取2秒,誓让五星红旗在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准时升起!世界妇女大会、香港回归交接典礼、APEC上海会议,这些都有他的心血和杰出的贡献。他是安文彬,我国资深外交家。是怎样的心情和信念让他在任何时候都捍卫祖国的尊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CCTV-1本周六20:00、CCTV-3本周日19:30,一起“卿”听朗读者安文彬。

那一天读后感150字集合60条


2017年朗读者第十一期嘉宾:刘慈欣
他是“雨果奖”的获得者,但他却并不以此为写作目的。他是科幻小说的作者,但他能区分科幻与现实的关系。他认为人类应该保持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好奇心,利用想象力去开发无尽可能性。他的写作本源是用想象力去冲破现实的世界,去太空旅游是他未来最想做的事。他被许多科幻迷和文学评论家冠以“中国科幻第一人”的美誉,他就是《三体》的作者刘慈欣。CCTV-1本周六20:00、CCTV-3本周日19:30,一起“卿”听朗读者刘慈欣。
2017年朗读者第十一期嘉宾:金士杰
他是实力派戏骨,入行晚却能震动江湖。他曾抱定独身主义,却在花甲之年结婚生子,喜获龙凤胎。对台湾话剧演员金士杰来说,在过去的65年漫长岁月里,有无数个时刻让他难以忘怀,但唯有一天,被他用“奇幻”来形容。那天60岁的他,迎来了两个龙凤胎宝宝。CCTV-1本周六20:00、CCTV-3本周日19:30,一起“卿”听朗读者金士杰。
2017年朗读者第十一期嘉宾:郭琨
1984年11月20日那一天,我国建成了第一座考察站长城站,五星红旗在南极飘扬,让国人看到了自豪,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迄今为止我国在南极建设的四座科考站中,有两座科考站曾经都是由他亲自率队远赴南极指挥建设。这期间,他经历过暴虐的环境、经历过与死神擦肩的惊险瞬间,同时也经历了为祖国荣誉顽强奋战的每一天。他就是先后七赴南极,为中国南极考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在南极建设第一站“长城站”的站长——郭琨。CCTV-1本周六20:00、CCTV-3本周日19:30,一起“卿”听朗读者郭琨。
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2】
江疏影:最美的青春留给梦想 动静皆可两相宜
在被问及为何会选择《飘》作为分享读物时,江疏影认真表示:“自己与小说主人公斯嘉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样的倔强、不服输、勇于挑战、果敢”。同时她也表示:“想把这段朗读献给那些徘徊在梦想跟现实的那些人,想告诉他们,应该把最好的、最美的青春留给梦想。”正式朗读前,江疏影更说道:“谨以此篇献给那些并不想索然无味过一生的自己和你们”。

那一天读后感150字集合60条


朗读过程中,江疏影展现出科班出身的专业水准,全情投入,时而开心微笑,时而悲伤愁眉,抑郁沉稳的语调,将对小说逐字逐句透彻的理解展露无疑。读到动情处,手掌更不由自主的贴在心脏一侧,仿佛她就是主人公,感受着她的心跳,带领观众一同进入《飘》的世界。
相比于《朗读者》舞台上静若处子的江疏影,冒险真人秀《花少3》以及《快本》中的她则动若脱兔,展现出幽默活泼的一面。无论是舞台上沉稳内敛的江疏影,又或是真人秀中坚强独立的江疏影,虽然看似动静皆宜甚至有些“分裂”,却在每一次出现的时候都带来惊喜,让人不禁期待去发现她更多的不同面。
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3】
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如果说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那一天一定是千回百转的一枝。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4月29日(周六)晚播出了第十一期节目。节目中,《朗读者》以“那一天”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南极科考奠基人郭琨、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安文彬、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士杰、特级摄影师姚建中、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等嘉宾一同在朗读中分享生命中最难忘的那一天。其中,那些令人惊奇感动的细节让无数网友在感叹的同时忍不住为之点赞。
郭琨曝南极科考站励志建站史获网友致敬
1984年11月20日,一支由591人组成的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奔赴南极。他们的任务,是建设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其中的领头人,就是后来的长城站站长,科学家郭琨。
为了这次建站行动,郭琨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在1983年9月的第十二次南极协商国会议上,由于中国当时还未在南极建立考察站,因此在表决环节,以郭琨为首的代表团被委婉地请出了现场。这件事给了郭琨极大的刺激——祖国已经开始走向富强,却连在南极会议上发声的资格都没有,这是他不能允许的。
为了民族荣誉和国家尊严,中国第一座南极考察站的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几乎零经验的考察队仅用40天就建成了长城站。那一天,所有人都无比激动,接连去敲铜锣,居然把那个锣敲出一个大洞。节目中,郭琨颇为感慨地表示:“当时我们一般四五点就起来干活,连轴干,很多人因此都受伤了。前苏联站站长知道说不可能,亲自看到后特别惊讶,还问我们队员一天能拿多少钱,我们说不给钱也干,你给我们一天一万也不干。”

那一天读后感150字集合60条


1988年,国家又决定在南极圈内建立第二座科考站中山站,当时郭琨得又到了不少外国同行的警告,表示想要达成这个目标肯定会困难重重。果然,在去建站点的路途中,郭琨等人就遇上了罕见的特大冰崩,当时翻下来的冰川距离船大概只有2到3米,船上的不少人已经穿起西装,刮上胡子,把皮鞋擦亮,以为船毁人亡,甚至还有船员已经开始写遗书准备后事了。所幸的是,在船的前头发现了大约30米宽的裂缝,大家伙下定决心往前冲,终于死里逃生,就连在一旁的主持人董卿也不禁说道:“上天还是眷恋咱们这条科学考察船队啊!”这段惊险的口述历史也让观众们对这些无私无畏的开拓者充满了敬意,有网友直言:“为了科学,为了国家,为了人类,正是有像郭老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南极科考人员,在那个冰封雪埋的世界里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才有了从1984年中国第一次登上南极乔治王岛,到现在中国在南极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的伟大成就。

1.
2.
3.
4.
5.
6.
7.
8.
9.
10.
周六晚上,准时与《朗读者》相约。
昨晚八时零五分,伴随着青年钢琴家吴牧野悦耳动听的钢琴声,央视一套主持人董卿身着一套干练的白色职业装向观众款款走来,拉开了《朗读者》第十一期的序幕。这一期的主题词是“那一天”。
董卿的开场白是“那一天,一定是让你难忘的一天,也许是金榜题名时,也许是洞房花烛夜,也许是19世纪的某一天,左拉、雨果、巴尔扎克,在左岸咖啡馆构思着传世之作,也许是阿姆斯特朗自身的一小步,代表着人类的一大步,被载入史册。如果说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那一天,一定是千回百转的一枝,今天就让我们和一位又一位朗读者一起来回顾那一天。”
在科学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想象力,所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第一位朗读者,他的想象力一定是超乎寻常的,他也把我们中国的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准,他的六部长篇科幻小说和三十多篇短篇科幻小说共计四百多万字,都创作于一个偏僻的小城。刘慈欣朗读的是史蒂夫·霍金的《时间简史》中的片段。谨以此篇,献给把他带上科幻之路的阿瑟·克拉克。

那一天读后感150字集合60条


我们常说时间留不住,但是总有一些美好的、激动人心的时刻,被摄影师用他们的镜头定格下来。中国照相馆,已经有八十年的历史了,称得上是中华老字号。接下来的这位朗读者,就是中国照相馆的"特技摄影师姚建中。1947年10月12日那天,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于王起洪、吴文霞夫妇这对夫妇来说,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他们俩结婚的日子。他们走进中国照相馆,而后每隔五年,夫妻俩都会去中国照相馆拍一张结婚纪念照,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1947年10月12日的那张结婚照,是姚建中的父亲拍的,2007年之后的照片,都由姚建中来拍摄,今年是王起洪(93岁)、吴文霞(88岁)夫妇这对夫妻结婚七十周年,已经牵手走过白金婚。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为了那一天,中国人等了一百五十年,所以当米字旗缓缓降下,当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冉冉升起,当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三军齐发,那一天,所有中国人的心绪久久难以平静。接下来这位朗读者,那天就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现场。作为外交官,他见证了外交世界的风云变幻、暗潮涌动,他就是安文彬。他朗读的是革命先烈方志敏用血和泪写出的一篇文章《可爱的中国》,献给二十年前的那一天——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中国。
金士杰是一位来自台湾的演员,被人们称为老戏骨,台湾有媒体评论他说虽然入行晚,但是能够震动江湖,在他六十五年的人生岁月里,一定有许许多多难忘的时刻,但是他却用奇幻来形容那一天,是怎样的一天呢?就是2011年5月,他的龙凤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他六十岁,才有了自己的第一胎孩子,他朗读的是《相约星期二》,献给他两个可爱的孩子。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首诗描绘的是梅花清雅香逸的形态,接下来的这位朗读者,不仅她的名字暗合着这首诗,而且在她身上,她的性格也颇有一些梅花不畏严寒的倔强劲儿,江疏影朗读的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唯一的作品,也是经典小说《飘》,谨以此篇献给那些并不想索然无味过一生的自己和人们。
1984年11月20日的那一天,一个由科学家、军人、建筑工人、记者等五百九十一人组成的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他们将要在南极建设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而那样的一支庞大的科考队的领队叫郭琨。到目前为止,我国建成的四座南极科考站中,有两座是他亲自率队指挥建设而成的。可以说他经历过暴虐的环境,经历过与死神的擦肩,接下来有请科学家,南极考察站长城站站长郭琨(82岁),他们几乎是斜穿了太平洋,而后到达了世界上最南端的一个国家阿根廷,稍作补给之后,再开往南极的乔治王岛,这一路,穿越五个风带,两个季节,十三个时区,大家伙编了一个顺口溜:“一言不发,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久)卧不起,十分难受”南极的暖季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那时留给我们科考队的时间只有两个多月了,他们却仅用四十天的时间建成了长城站,创造了不可思议的神话。

那一天读后感150字集合60条


从1984年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南极乔治王岛到现在,南极科考队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一代又一代的南极科考人员把足迹留在了那样一个充满科学之谜、冰封雪埋的世界里,虽然那一天已成为过去,但是那几代人愿意为了科学,为了国家,为了人类,献出了青春乃至生命的精神,值得永远被铭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