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唐朝李商隐读后感精选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唐朝李商隐读后感精选70条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文宗开元二年(837)进士。他生活在唐帝国日趋衰败的晚唐时代,对于皇帝的昏庸,宦官专权,藩镇跋扈,深为不满。在当时的朋党倾轧中,李商隐一直被排斥,他的政治抱负始终未能如愿,四十五岁抑郁而终。
李商隐的一些咏史诗,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托古讽今,歌咏历史题材,他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如《有感》,《重有感》等,有的是抒写朋友生死之情,有的是感伤身世之作,而人们最为熟悉的是他的爱情诗。
他的.一些咏史怀古诗,推崇历史上励精图治的人物。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有的是回顾自己的经历或者描写爱情。
在艺术上,李商隐继承了屈原、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开创了新的风格和流派。他的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语句精辟,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擅长近体诗,以七律成就最高。人称“小李杜”。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他的多愁善感和复杂的意念,在诗里往往避实就虚,透过一种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他的诗意境朦胧,镶嵌典故,对诗歌艺术形式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著有《李义山诗集》,《玉谿生诗》。
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激起自己对一生经历的回忆。颔联是说,他的抱负不得施展,往日的追求和雄性壮志,都成为幻影,只能托杜鹃来倾诉。颈联以理想破灭的切身感受,来抒发自己难言的隐痛。尾联,慨叹一生的遭遇,怅然若失,心绪难平。这首诗即为自己的悲剧命运而深沉哀伤,又为造成悲剧的原因感到迷茫。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把对妻子的怀念之情,真挚地表达出来。全诗内容并不复杂,而艺术构思却独具匠心。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中所写不能与意中人的相见的惆怅之情,暗示自己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不能得以实现的苦闷情怀。

唐朝李商隐读后感精选70条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的这首无题,从表面上看,是写爱情的,写离别相思之情。全诗以新颖巧妙的构思,细致入微的想象,描绘出优美动人的意境,表达出无限深沉的绵绵情思。
《题小松》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这首诗咏物言志,见景抒情,深情地赞扬小松不畏霜雪,刚劲挺拔,四季常青的高尚品质,同时作者借小松的品质来抒发自己顽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政治抱负。也暗讽那些趋绿赶红的趋炎附势之辈。全诗形象生动,比喻贴切,风格独特明快。
总之,李商隐的诗清新明快,想象丰富,奇妙独特,色彩浓烈,鲜明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词句精辟,有好多名句为后人所喜爱和吟颂!并为之叫绝,为之倾倒。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蒙眬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虽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考索,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以证明确有寄托或确依何事之前,主要应以诗歌形象所构成的意境为依据,把它们作为一般爱情诗对待,这并不妨碍认识它们的艺术价值。下面这首《无题》,大家就是把它视为抒写爱情的名作去欣赏的: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朝李商隐读后感精选70条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

唐朝李商隐读后感精选70条


“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李商隐流传至今
不知什么时候,我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上学的第一天……
天色那么阴沉,而且雾蒙蒙的,我的心里越发的暗淡:一直在家玩得好好的,结果要上什么幼儿园,心理很不是滋味。幼稚的"认为只要让我给他们来个下马威,就不用到幼儿园去了,结果到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就被“俘虏”啦!仔细揣
从此,校园里时回响着我们清脆,悦耳的笑声,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
老师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正是这样,苦心栽培我们的老师教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让我们懂得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更让我们感悟到“怎样做个好人”。当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之时,他们在呐喊:同学们,别忘了奋进呀!成功就在彼岸!
当我们几乎被失败打垮之时,他们在鼓励:成功是从这里迈步的,青春是从这里远航的。
当我们饱尝艰辛万分悲伤之时,他们在安慰,同学们要振作起来呀!眼泪是弱者的墓志铭。
多少个难忘的日子呀!是您,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珍惜幸福,如何自我发展。您不仅带领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要学着去做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一个个动人的情景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精彩美丽,在这样的时刻,老师,我想对您说,老师您辛苦了!

唐朝李商隐读后感精选70条


亲爱的老师,因为有了您,我们的世界才会充满无穷魅力,因为有了您,才有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教师节。从此,全社会就多了一份对您深深的敬意与关注,我们看到和感受到您的伟大和平凡。您的伟大在于创造世界,播种未来,无私奉献,您是点燃我们理想之火的智者,您的平凡在于别无所求,坚守一生,无怨无悔,您从不在在乎所失所得,因为您深深懂得自己在付出什么,将收获什么。
如今我们走进中学的大门,一切就是那么陌生,新的教室,新的环境,新的同学,但老师们又是似曾相识……曾经在您的课堂里,在您的默默的目光中,读出您的深情的期待;在您的谆谆教诲中,领悟到知识的浩
“老师情结”已经是我改变不了的情感,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点不错,因为他们不仅与日月同辉,开启我们的知识的心门,而且开启我们混沌的心灵。
老师!我亲爱的老师!您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请您千万不要累坏了……
当我们重温校园的时候,还能听到您抑扬顿挫的声音,还能看到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