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人生不可重来读后感精选

2022-08-10 来源:百合文库

人生不可重来读后感精选50条



某市副市长郑煜辉,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家中有年迈而慈祥的母亲,有高雅而贤惠的妻子,有当老板的儿子和儿媳,有在国外读完博士归来、正在幸福热恋中的漂亮女儿,还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孙女,他们过着安乐而尊荣的生活。
顷刻间,这个家陷入了一场噩梦:郑煜辉的母亲在失望与悲伤中死去;妻子失魂落魄,终日以泪洗面;儿子和儿媳因为陷入与父亲有关的罪恶而差点为人所害,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投案自首,最终面临法律的惩罚;女儿因为家庭的牵连,不能被男友的家人接纳,不得不伤心地远避他乡;连上小学的孙女,也因爷爷的罪恶而使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这个曾经让多少人艳羡的家庭,就这样毁了。这时候的郑煜辉,痛不欲生,悔不当初,可是一切都晚了。因为,人生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来。
这就是廉政电影《人生不能重来》展示给我们的。
看了由我省青年作家张小莉编剧、著名编导于向远执导的这部影片,我情不自禁地感叹:这是对官员乃至世人的一次真诚而有效的劝诫!
是的,劝诫。
人类的自私基因,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私的。如果自私之心得不到有效控制,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譬如,一旦拥有不受监督的权力,就有可能走向腐败和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的文艺家应该懂得人性的弱点,从人性的角度洞察人的内心,创作出具有劝诫意义的作品来。电影《人生不能重来》,就是符合这一标准的、十分优秀的劝诫作品。
与司空见惯的以暴露贪腐黑幕为主题的影视剧不同,电影《人生不能重来》没有着意于揭露贪官的丑行,因为这样的`影视剧已经很多,沿着这个路径走下去很难出新;况且,黑幕题材如果把握不好,不但不能给人以警示,反而会使人对我们的社会失去信心,甚而产生诱导犯罪的负面效果。《人生不能重来》这部电影,跳出了一般反腐题材影视剧的窠臼,高人一筹地把主题定在劝诫上。在观看本片的时候,我们仿佛听到一个高人在满怀善意地说:看,这就是贪官的下场--他不但害了自己,还把好端端的一个家害得好惨啊!
这是至柔的劝诫。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领导干部的警示和劝诫:开廉政会,作廉政报告,举办廉政展览,甚至组织他们到监狱去听贪官的忏悔等,为的是让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警醒,远离贪腐。问题是,对于那些贪官来说,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不是不懂法,也不是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你看那些落马之前的贪官,哪个不是在说起反腐的时候振振有词、头头是道?哪个不是把廉政建设喊得山响?对于这些人,跟他们说信仰没用,讲人生观没用,宣传法律也没用。他们已经“历练”得“油盐”不进,他们的心里已经没有了神圣与禁忌。对这些人讲大道理、讲信仰、讲境界等,他们会从心里嘲笑你:这都是我玩剩下的!那么,什么样的劝诫才是他们有可能听得进去的呢?对了,人总是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找一个理由,他需要拿这个理由说服自己。要劝诫,最好就从这个“理由”出发。

人生不可重来读后感精选50条


作家张小莉是智慧的,她知道那些贪官--或者有可能成为贪官的人--还是人,他们怜子,他们爱自己的家人,他们贪腐的最大动机往往是:给孩子日后的生活多留点后路,为了家人更长久地安享幸福。这是他们的“真情”,是他们的“信仰”和精神支柱,也是他们不惜以身试法的“理由”。正是有了这一切,他们才会心存侥幸,甚至抱着“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的精神,走上贪腐的不归路。
正是洞悉贪官的心理,电影《人生不能重来》的编剧才独具慧眼,取材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讲述了一个贪官因为自己的犯罪,而给家人带来毁灭性伤害的故事。这个故事,足以从根本上打消某些人贪腐的幻想、戳穿他们贪腐的“理由”。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要告诉观众的:本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人过得更好;结果你因贪腐而犯事了,一家人就那样悲惨地完了,彻底地完了!你这是图个啥?这是一种温柔的劝诫。这样的劝诫,绕过了某些人听不进去的“高调”,用一种最根本、最切实的方式直达人心最柔软的部位,戳到了人的痛处。作者说:“如果领导干部们看到这部电影后能够引起深思,时刻警醒自己不犯错误,我写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是的,这是至痛的劝诫。
这部电影把一个贪官落马之后其家人的巨大痛苦,乃至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表现得惊心动魄、痛入骨髓,其中包含着作家的大悲悯。在现实生活中,哪个父亲不希望子女永享安康?好的家风应该是:家财不为子孙谋,引导子孙后代凭着诚实劳动,获得有意义的人生和幸福生活。可是,这个叫做郑煜辉的贪官,这个糟糕的父亲,错误地认为贪腐得来的财富可以让子孙过上“幸福生活”,结果他把儿子卷入了犯罪的泥潭,甚至险些命丧黄泉。这是当父亲的愿意看到的吗?不是。他的作为让我们深感:贪腐是一宗大罪,这种罪恶是足以祸及子孙、毁灭家族的!这样的人,哪里有资格说“爱”!这样的人,何以面对子孙后代!
这部由中央纪委、中国方正出版社、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福建力达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天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廉政电影,从人性和家族的角度切入,视角独特,主题深刻,触及灵魂,是一部足以对贪腐者进行有效劝诫和“吓阻”的好电影。

人生不可重来读后感精选50条


它的成功首映,使我们拥有了一部廉政教育的好教材。
我们期待它早日登上全国各大院线,让广大党员干部在观看之后,引发关于廉政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人生不能重来》的读后感1
读完《人生不能重来》不觉掩卷深思,作为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私心作祟。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在日常的工作中,只有廉洁奉公,坚守理想的纯粹,一个人才会内心强大、心悦身爽。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就要培养“四种心”:
一是敬畏心。敬畏是理智的开端,没有敬畏之心,什么都不怕、都不在乎,身体必不堪重负。“权力像座桥,桥下是座牢,官员悠悠桥上过,歪心邪步容易掉进牢。”而安全过桥的秘诀是:慎行、慎微、慎权、慎独。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二是廉洁心。孔子曰:“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廉者康,这是自古以来的养生之道。廉者,清正清廉,心底坦然,有利健康。
三是淡泊心。社会生活变化纷纭,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内心的和谐与安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耐得寂寞、进退不计、淡泊名利、宠辱不惊,才能心理平衡、静心成事。
四是豁达心。得利则跃跃以喜,失意则戚戚以忧,必受利益羁绊,内心折磨。林则徐在广州查禁*片时自题挂于厅堂的对联写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生在世,有太多的贪念和欲望,贪念和欲望就像锁链一样,把我们的人生牢牢锁住,从此我们的人生多了许多的负担。有了海纳百川的气概,才能消除内心的忧愁顾虑,使身心愉快,心灵空明。
《荀子》劝学篇中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其实“四心”的培育,其真正的根本还是自身信念的树立。当一个人自然不自然的浸淫在私心杂念中,渐渐的个人内心的魔鬼就会不断的释放,直至我们个人无法控制。
王刚作为著名的演员把和珅这个角色饰演的很到位。在访谈中他曾说:“我是怎么饰演和珅这个角色的呢?一个是了解他的生平,但最重要的就是把自我内心中的魔鬼放出来。”

人生不可重来读后感精选50条


跨越2000年的两个人,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自身内心的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控制的重要。我们的信仰就是要我们通过不断的自我锤炼、升华,最终转化为一种无坚不摧、壁立千尺的信念。
作为信仰,本身还是存在那么一点点约束的意味,但信仰至少让我们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通过信仰的约束的不断的升华、在升华,进而成为我们生活中灵魂深处的自觉不自觉的信念的时候,我们就真正的体会出信念的力量。
《人生不能重来》的读后感2
长篇小说《人生不能重来》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同时被拍摄为同名电影近期放映。据悉,林则徐第六代嫡孙女林岷教授为该书撰写序言——“一部撼人心灵的反腐力作”,高度评价了该书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人生不能重来》一书打破了反腐作品的常规写法。它不写贪官如何腐败犯罪,而是分别描述了其一家老小在贪官落马后的多舛境遇。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贪腐分子不仅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一生,也亲手破坏了家庭的幸福,给亲人带来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这种标新立异的写法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全新感受。
有评论认为,该书深刻剖析了人性、良知和利欲三者之间既纠缠又微妙的关系。同时,也充分表现出当前反腐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艺术地体现了我党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
《人生不能重来》的读后感3
“字写错了可以擦掉重写,画画错了可以撕掉重画,惟有人生之路,走错了就没有归途。”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从头到尾读完了青年作家张小莉的长篇小说《人生不能重来》。故事大概的情节是这样的:江丰市原副市长郑煜辉落马的消息一天天被证实,老母亲无法承受沉重的打击,含恨离世。儿子郑烨伟、儿媳李香怡以及表弟钱飞都涉嫌贪污受贿案件,钱飞为了自保,不惜制造车祸现场,让郑烨伟、李香怡“人间蒸发”。面对人生巨变,女儿郑雅琳挑起重担,照顾精神几近崩溃的母亲和年纪尚幼的侄女。男友甄浩男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她下定决心答应求婚,生活似乎柳暗花明,不曾想却又节外生枝……
林岷教授为小说题写序言“一部撼人心灵的反腐力作”,高度评价了此书对党员领导干部具有的教育意义。这部小说打破了一些反腐作品常规写法,不写贪官如何腐败犯罪,小说用十个诗一样的章节,分别描写了贪官老母亲的悲愤,妻子的痛苦,女儿的忧伤,儿子、儿媳的无奈和小孙女的可怜,从另一个角度全方位展示了腐败行为不仅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一生,永远地将自己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而且也亲手破坏了家庭的幸福,给家庭成员带来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全书无处不让人感悟到腐败带来的打击和灾难是巨大的、致命的,腐败的代价是高昂的、沉重的。这种极具人情味的“软化”教诲,比起那些直来直去不善转弯的“硬性”说教,平添了诸多的“润物细无声”的委婉效果,对于一些人已经和正在进行的腐败似乎更有极大的惊醒效用,尤其是其中一个章节里郑煜辉幼小孙女可怜的心碎般的哭叫声:

人生不可重来读后感精选50条


“我要爷爷、我要爸爸妈妈……”这哭声撕心裂肺,让人柔肠寸断,心灵不由得受到震撼!情到深处我热泪长流,不由自主慨叹:“为了自己的亲人,一定要固守廉洁!”书中每个章节,都让我接受到深刻的精神洗礼!我为这部书的质朴、平实又感人、动人的情节叫好!
从近年来一些贪官落马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贪污受贿大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给子孙留下一些钱财,让他们生活的更加“幸福”。舔犊之情,人皆有之,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但我们如何爱孩子,该给他们留下什么样的财富,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家属们最应该深思和警醒的问题。林则徐家训:“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増其过。”其寓意就是更加通俗直观地告诉我们:无论子孙有才无才,留给他们金钱物质,绝不是明智的选择。本部书中的副市长郑煜辉包括我们现实中的一些党员干部却往往悟不透这个道理,他们为了给孩子“日后生活留点后路”和让孩子“生活的更幸福”,践踏职责使命,违反党纪国法,其结果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
读完此书,我再次告诫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严守党纪,绝不贪污腐败,看淡名利,看淡金钱,量力消费,一家大小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
《人生不能重来》的读后感1
《人生不能重来》小说没有花长文字刚性地去描述作为副市长的郑煜辉如何犯罪的过程。而是从他身边亲人的悲愤、痛苦、忧伤、无耐和可怜的情感去体现腐份子不仅仅毁灭了自己的人生,而且给幸福家庭亲人带来人生无法弥补的伤痛的结局。如果说,参加组织学习使提高了认识,那么看了《人生不能重来》却让我心灵有了更深的感悟。
首先感悟人生。人生最高贵的是生命。我们国家经历过磨难,我们每个人,也都经历过亲人、朋友的生死离别。“扼腕墓道”不仅仅是我们对逝去生命的感叹,还有我们对活着的生命的珍惜。怎样珍惜此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过“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人生的舞台没有彩排,也没有重演,所以人生路上我们的每一个选取和决定,都务必深思熟虑,三思而行,对自己负责,对命运负责,对不能重新来过的人生负责。“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的关头只有几步”,许多的腐败人员他们都有自己完美的人生目标,都有勤奋、努力的工作过程。《人生不能重来》的副市长的郑煜辉就是这样,才华横溢,但他没有走好关键的几步,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人生不可重来读后感精选50条


他没有机会悔恨“如果让我回到从前,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人生态度才能少走弯路。感悟人生,珍惜此刻,努力工作,不贪不占,心安理得,自己简单,家人安稳,所以持续廉洁是人生大智慧。
其次,纪检工作的感悟。《人生不能重来》主要是透过腐败给家庭造成巨大的打击,从而体现腐败的代价是惨痛的。这种极具人情味的描述,很容易触动人的`心弦。让人感悟到腐败的后果。如果说我们平常学的《以案论纪30例》是起到让人对法律的敬畏,那么,感到的是让人持续清正廉洁的心灵触动。我对纪检工作也有了感悟。这几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资金也越来越多,各种涉农项目开发不断开发。容易造成农技推广人员的腐败行为。对单位的纪检工作有二点想法:一是把廉政教育,落实到工作启动当中。重点抓政策落实,监督工作程序到位。廉政宣传就能在工作中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提高干部职工的忧患意识、防范意识;。二是组织开展的“廉政微课堂”,改变一人说、教、读的形式,采用大家谈的互动方式,使学习具体化、生活化。
透过一个主要的议题,大家把学习心得进行交流。透过对身边同事和家庭的关心,提醒大家在工作中持续廉洁的重要性。
“读书,使人变得聪明。”读《人生不能重来》,不仅仅使我更聪明,也使我的心灵得到真正的感悟。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方向,工作上持续廉洁,不仅仅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大家,也会有温馨的小家。
《人生不能重来》的读后感2
“字写错了能够擦掉重写,画画错了能够撕掉重画,惟有人生之路,走错了就没有归途。”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从头到尾读完了青年作家张小莉的长篇小说《人生不能重来》。故事大概的情节是这样的:江丰市原副市长郑煜辉落马的消息一天天被证实,老母亲无法承受沉重的打击,含恨离世。儿子郑烨伟、儿媳李香怡以及表弟钱飞都涉嫌贪污受贿案件,钱飞为了自保,不惜制造车祸现场,让郑烨伟、李香怡“人间蒸发”。应对人生巨变,女儿郑雅琳挑起重担,照顾精神几近崩溃的母亲和年纪尚幼的侄女。男友甄浩男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她下定决心答应求婚,生活似乎柳暗花明,不曾想却又节外生枝……

人生不可重来读后感精选50条


林岷教授为小说题写序言“一部撼人心灵的反腐力作”,高度评价了此书对党员领导干部具有的教育好处。这部小说打破了一些反腐作品常规写法,不写贪官如何腐败犯罪,小说用十个诗一样的章节,分别描述了贪官老母亲的悲愤,妻子的痛苦,女儿的忧伤,儿子、儿媳的无奈和小孙女的可怜,从另一个角度全方位展示了腐败份子的腐败行为不仅仅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一生,永远地将自己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而且也亲手破坏了家庭的幸福,给家庭成员带来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全书无处不让人感悟到腐败带来的打击和灾难是巨大的、致命的,腐败的代价是高昂的、沉重的。这种极具人情味的“软化”教诲,比起那些直来直去不善转弯的“硬性”说教,平添了诸多的“润物细无声”的委婉效果,对于一些人已经和正在进行的腐败似乎更有极大的惊醒效用,尤其是其中一个章节里郑煜辉幼小孙女可怜的心碎般的哭叫声:
“我要爷爷、我要爸爸妈妈……”这哭声撕心裂肺,让人柔肠寸断,心灵不由得受到震撼!情到深处我热泪长流,不由自主慨叹:“为了自己的亲人,必须要固守廉洁!”书中每个章节,都让我理解到深刻的精神洗礼!我为这部书的质朴、平实又感人、动人的情节叫好!
从近年来一些贪官落马的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出,他们之所以贪污受贿大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给子孙留下一些钱财,让他们生活的更加“幸福”。舔犊之情,人皆有之,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但我们如何爱孩子,该给他们留下什么样的财富,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家属们最就应深思和警醒的问题。林则徐家训:“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増其过。”其寓意就是更加通俗直观地告诉我们:无论子孙有才无才,留给他们金钱物质,绝不是明智的选取。本部书中的副市长郑煜辉包括我们现实中的一些党员干部却往往悟不透这个道理,他们为了给孩子“日后生活留点后路”和让孩子“生活的更幸福”,践踏职责使命,违反党纪国法,其结果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
读完此书,我再次告诫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要严守党纪,绝不贪污,看淡名利,看淡金钱,量力消费,一家大小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

人生不可重来读后感精选50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