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宛平城下读后感700字锦集

2022-08-14 来源:百合文库

宛平城下读后感700字锦集86句



今天我读了《七七事变》这篇文章,不禁思绪万千。
这篇文章反映了七七事变的全过程,揭示了当时日军无耻的行为和表现了八路军与新四军不怕为国牺牲的精神。
文中写道:“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北边以进攻卢沟桥为目标,举行军事演习。他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了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县开枪炮。”这段文章反映出日军的无耻和狡诈的行为,为了占领我国领土,利用谎言想进入宛平县,我军不同意他们便开枪开炮,强行进入,表现出了他们丑陋的面孔。而在战争中为战胜敌人,有很多战士光荣的牲在卢沟桥的桥头。其中,二十九军副师长佟麟阁和二十九军师长赵登禹也光荣牺牲,他们这种为国捐躯不怕牺牲的精神真让人敬佩。
历史告诉我们,7月7日不是一个平凡的日子。看,宛平城墙上的弹坑依然有血的痕迹!听,卢沟桥畔的晨风似乎在诉说!血祭卢沟,国人难忘历史,面向未来,我们任重道远!74年前的今天,在战云密布的"卢沟桥畔,日军帝国主义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同样在这一天。宁死不屈的中国军民向侵略者射出了抗击的子弹。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华民族同提人抗争,共赴国难,投入正义的抗战中,血雨腥风,艰苦的8年抗战,是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今天重温历史,既是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同时更是为了珍惜和平,为了开创未来。以史为鉴,才知和平的珍贵。
今日我有太多的话要说,但更多的是等着我们为国家盛强。为世界和平风险智慧和力量的强大动力!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真正感受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的人民。百姓得可怜,当时敌人的可恶,当时的战士们的英勇,战士们是用他们的血和身躯为我们现在的生活铺下了一条大道!
昏暗的光线伴着少许雪花,荧光屏犹如一面历史之镜,他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炮火连天的年代。1937年7月7日,在宛平城外的卢沟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从此,日本法西斯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序幕被拉开了,一段发生在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度的残酷战争开始了,一段中华人民英勇抗战保卫祖国的战争开始了。

宛平城下读后感700字锦集86句


我们都知道在“七七事变”之前,日本就对我们的华北窥觑已久。只是他们找不到足以对华北进行侵略的借口,于是他们就变着法儿的诱惑这里的军政府,想在这里建立第二“伪满洲国”。然而,他们却没料到,我们的中国人却是那么的忠于自己国家。在电影中,每当看到那些血性的中国军人对着那些可恶的卖国求荣的汉奸和鬼子破口大骂时都感觉无比的爽快,同时对那些军人们充满敬意,想必大家也是一样的感觉,因为我们的血管里面都是留着一样的血,我们容不得任何欺骗人民出卖祖国的人和事,我们有着同样的爱国心。
中华民族始终是热爱和平,与人为善的民族。从电影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军队,不到最后一丝和平的希望破灭了就决不放弃追求和平的努力。电影向我们展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日本人张牙舞爪地在宛平城外大肆进行各种军事演习,暗地里谋划着侵吞宛平的诡计,即使就是在这种让无数国人愤慨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忍辱负重祈求和平。“不丧权不割土,与其周旋”,就像29军军长宋哲元提出的。也许吧,狂妄的日本侵略者,以为我们是在暂图苟活,软弱不敢予以抵抗,于是他们更加肆无忌惮,毅然杀害我们的守城将士,还栽赃到中国人的头上。然而在这时候,我们依然还抱着和平解决冲突的希望。也许把,我们的军队此时远远不如日侵略者强大,但们是这是在我们的土地上,他们的飞机坦克可以摧毁城墙,摧毁工事,甚至我们奋勇的军队,但是却不能摧毁我们国人坚强的爱国心。
老子为抗日倒下了,儿子可以接过老子手中的大刀继续砍向侵略者。但是,我们不是那些穷凶极恶日本侵略者,我们的大刀,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出鞘,因为大刀一旦出鞘那便意味着血,意味着战争,而战争是无比残酷的,战争的背后是无数鲜活的生命的逝去,是妻离子散,是生灵凋敝。
然而我们也绝不是任人宰割,叫人欺负的。我们的人民善良友好,同时又嫉恶如仇。电影中,当赵登禹为老母亲喂药时,得知有战事,她却催儿子不要管自己,让儿子赶快去前线;当她为儿子戴上勋章的时候,那一刻虽然无比痛苦,但是可以看得出是那么的坚定。也许吧,她知道这一战,儿子凶多吉少,但是家恨始终比不上国仇——一位多么深明大义的母亲!当看到佟军长举起“佟麟阁与大炮同在”的大旗杀向战场,我们耳边不禁又想起他常念叨的那句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一股浩然正气涌向心头,视死如归的气势震撼着我的心。

宛平城下读后感700字锦集86句


“七七事变”无疑是给中华人民带来无尽痛苦的,可也正是在面对这种民族的大是大非面前才体现出了我们民族的团结一致。大家都知道,正是在“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才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我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那是我们这一代无比的幸运,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是我们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卢沟桥,宛平城,那片曾经牵动无数国人的心的热土,战争的硝烟随早已散去,但是历史却叫人永远铭记,七月七日这一天是我们每一个华人刻骨撕心的日子,百年来的中华民族惨遭涂炭,每到七七这一天,我们的心都会因此而流血。饮水思源,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些革命先烈们。作为学生,我们要珍惜这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继续发扬我们民族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伟大精神,以满腔热情和满心热血肩负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曾经的“万园之园”,如今的“断壁残垣”,圆明园的前世今生令每一个中国人都为它唏嘘,而这一切都来自于那场罪恶的战争。接下来,作文网为您带来《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一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我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读完了这一文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再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残桓断壁,真令人气愤。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我读到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夺我财宝,烧我园林时,我的心情沉重,心里充满了仇恨。
这些强盗们肆意毁坏园林,竟把”万园之园”化成灰烬。看到这里,我恨不得给他们碎尸万段砸成稀八烂我不禁大声的骂到:不要胡作非为”!

宛平城下读后感700字锦集86句


读完文章,我也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无比伤心。又不由得使我想到了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先占领沈阳城,随后不到半年时间东三省相继沦陷。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了。到1938年10月,日军侵占了华北,华中,华南。日军侵略者所致之处,无恶不作。屠刀所向,血流成河。山河失色,光在南京就杀害了无辜军民30万人!
之后,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洗刷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由一个背负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重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成为巍然屹立与世界东方,令世人瞩目的民族,乱翻的乌云扫清了祖国迎来了一个黎明。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联烧圆明园的局面,我们青少年只有将这个国耻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今天,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要忘记国耻,要接受锻炼,迈开坚定而沉着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