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

2022-08-16 来源:百合文库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篇一:翟鸿燊高品质沟通
翟鸿燊讲沟通,强调高效沟通的重要性。首先上来,翟鸿燊就鼓励听课的同学互相沟通,互相握手。他表示,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传递,感觉的互动。情绪非常重要,有好的情绪、好的氛围,才能有效沟通。
随后,翟鸿燊说到鬼谷子,他的四个学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几个学生,把中国就搅的差不多了。他到底交给学生什么了呢?他教的第一就是“捭阖”。什么叫做捭阖呢?捭,就是开的意思,敞开心怀积极行动,采取攻势;阖,就是闭,关闭心扉,沉默,把进来的事物化为自己的事物。一阴一阳,一攻一守,一说一听,懂得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听的“捭阖”之道,可以说人,说国,说天下。一个人要把沟通、说服、演说能力练好了,对别人的影响力练出来了就能纵横捭阖,合纵连横,无中生有;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化不能为可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随后,他很自然地让听众给他鼓掌——这也是一种互相的沟通,鼓掌,不仅是给演说者的,也是表明自己的素质、状态,表明你很好,你还健在等等,这,就是沟通。
接着,翟鸿燊说,沟通,不仅仅是教点技巧就会了,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讲不出格局大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说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他也说到,这个时代因为有网络,很多知识,检索就可以了,甚至不需要多少知识储备。知识,是学来的而能力,是练才会出来的。沟通是一种能力,是应该练,也能练出来的。同时,人的胸怀,人的德行、境界,是修出来的。
翟鸿燊再次提到鬼谷子:“口乃心之门户”。他举了一个例,一个女的问,老公经常不喜欢回家?为什么?翟鸿燊回答:因为人家回家等于痛苦,谁愿意痛苦啊?结果证实是这样:回家前,头皮就发麻,要先把手机信息处理好,把撒谎的稿子想好——反正说真的她也不信。结婚不久,就发现自己找的就是“纪检委书记”每天审查一次,这样的家庭氛围,会喜欢回家吗?这久是夫妻没有沟通好造成的。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长征那么困难我们都有篝火晚会啊”,为什么要死气沉沉的?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因为,一个人相由心生,口乃心之门户。管理、财务等可以找人代替,但是自己的格局、胸怀、境界,是不可替代的,这些提升了,高品质的沟通,自然就开始了。技巧之类,你可以找的地方多,网络搜就有很多。有的人,到哪里,哪里的气氛就好。“永远不要做气氛的污染者,永远不要做破场的事”,刚说着,有人接电话,翟鸿燊顺势罚做俯卧撑。中国人的沟通是从家里开始的,入则孝出则悌。
他还举一个例,学游泳,不一定学历高的人就学的快,研究生不一定快,因为有的不愿意下水。这个是态度问题。要改变心态、状态、态度,简称“变态”,要成功,就要“变态”!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改变的力量!唯有变,才是不变的。来听课,不是来记笔记的,而是来改变的!拒绝改变,记多少都没有用。沟通,必须从心开始!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自己没有用。“因为我没有用,所以我没有用”(可理解为:没有去用,是自己没用;也可以理解为因为自己的无用,所以到导致没用用上)。他有提到:不是知识就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还是那句:要改变,“不要让我这张脸,破坏家庭的风水、团队的气氛、企业的气氛,永远不要做情绪和气氛的污染者!”
要有喜悦心,藉此建立正见、正思维、正语、正精进、正念,有的人看起来聪明,为什么不能成事?因为,重视看的是问题,而不是机会,白白让机会溜走,最后丧失目标。他举了一例:他推荐看一本书,过两天,一个学生说已经看了,问有什么所得,说纠错37字,打算给作者写信说他不负责。再问,那么这本书究竟写什么的,回答说:那到是没注意。这种人专门挑错的人,就枉费了那本书里面的思想。当然,这种人有一种工作适合他:专业校对。但大部分人,不能这么思维。没有正向思维,就容易互相吹毛求疵。一对夫妇2年不到离婚,回忆当初,第一次大吵大闹,居然是牙膏没有挤好:男的用力过猛,牙膏挤多了,刚好女的看见,“你有病啊,这么挤牙膏”“你才有病,不就一支破牙膏?”女的刚拿起牙刷,牙膏忽然没了,一下子牙刷就摔男人身上了,男的一口泡沫,就喷到女的脸上,两个人就开打了!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后来不断升级,只好离婚了。还是沟通没做好,还是没有正向思维。怎么能有正思维、正念、正精进?先要学乐。比如学习,就不要以学为苦,乐于从事,那么就用以正精进。学乐,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关键。书山有路勤为径,不错,学海无涯苦作舟,就问题了。学习可以不是苦差事。一个心态好了,那么想的正面的,行动是正面的。马拉多纳踢球的时候,对手又是踢又是拉的,但他还是进球了。问他为什么对这些踢、拉不生气,他回答说:“这才能体现我做球星的价值”。“为什么不报复”“最好的报复,就是进球!”这就是积极的心态。
翟鸿燊特别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说明,及时可能有点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你转念一想,把心态调正,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说,自己因为火车上一次换错鞋子,因为正心态,收获了一个业务,多了一个哥们。随时要有这种意识:“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
这个的视频讲座,信息量比较大,但是,因为将的幽默而丰富,不感觉枯燥。如讲座中所说,以学位乐,以工作为乐,那么,这种正念,就会导致正精进!我们对这些视频的学习和观看,也正是要有这种“学乐”的意识。
篇二:翟鸿燊高品质沟通文字版、重点突出
高品质沟通(一)
大家上午好!好。
你这好是回答我吗,要鼓就快点鼓下面那个小伙子。鼓掌不是给我鼓的,你是用掌声告诉我,你现在的态度,用掌声你告诉这个丑男人,今天你想有收获而已。我特别爱给老总领导讲课,因为记得在北大,我最不愿意给学生讲,这个给学生一讲课,学生一举手就想把你干掉。老总一举手都是翟教授,我们探讨一下,我们互动一下。他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讲沟通课更重要是一种心境心态。这个班我刚才看了一下,问一下咱们这个主办单位,说来的都是领导人,都是大领导,有不少的企业老总。既然是这样的话,今天咱们就放松一点,我也别当什么教授,今天我也不是讲课,跟你们分享,好不好。(好)。
你们也把那些官衔都去掉,什么总裁,老总,这个理,那个厂长,全都去掉,往这儿一坐,都是同学,都是哥们儿,都是朋友,行不行?(行)。别装了好不好?把你右手借我用一下,来。找你旁边的人跟他握一下,你说认识你非常高兴。最找好不认识的人,预备,开始。咱们这个班还是没有放松。我在外面,我在门口看了一下,就是太老实。说实话,我在清华在北大讲课,最难维持秩序的就是那个总裁班,所有领导的课程。因为那个会场还没等讲,里面的人来来回回互动换名片,一直在那儿不停地交流。然后那个老师得上去讲话。清华大学的课是最有意思,每当上课之前,那个班长会喊一声,“起立”,然后给老师敬个礼,“老师好”,我马上就得说同学们好。这个会场是比较少。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你看来来回回这样走动,因为沟通需要掌握三个要素,把它写下来,第一个叫气氛。说一遍,(气氛)。再讲一遍,(气氛)。沟通需要控制三个要素,第一个叫什么,第二叫环境或者场景。你看你们下面手机一响,这个麦克风就有反应,你就影响了气氛,也破坏了环境。重复一遍,第一个(气氛)。你回答不是回答我,我这些事早就知道。第一个,(气氛)。第二个,(环境)。环境包括场景、场面和场合。所以说讲沟通的课,一定要把会场控制好,门一开就漏气。人在这里边一走,就破坏这里边的会场秩序,就分散别人的注意力。不管你是大会沟通,还是一对一的私下交流,谈判、谈业务都需要控制。
第三个叫情绪,复习一遍。第一个,(气氛)。第二个,(环境)。第三个,(情绪)。所以说我们上课尽量不接手机,同不同意?(同意)。尽量别接手机。大老板,您不都是领导,一般大老板的课程都不接手机。一会儿打个电话,一会儿打个电话。哪像个老总,您消防队长似的。因为我明天清华大学一个专业领导人班,一个人交六万块钱,上我们五天的课。那个课人都气定神闲。所以说讲沟通课,应该会场环境场景都非常好才行。再一个,我们在这儿学习,不仅仅是来学知识,不仅仅是跟我学。你们身边的人有的是你们良师益友,所以说我们上一个清华大学的班,结束之后,副班长,那个袁总,当时拿着麦克风讲了一句话,他说我来清华大学学习达到了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学到了知识以道御术干事业,第二个目的,交到了朋友,祖国处处有亲人。所以说你学习不仅仅是跟我学,你相不相信你周围的人,就可能有你的良师益友。
相不相信?可能你今天认识一个人,会对你的人生命运有一点影响,可不可能?
(可能)你怎么知道坐在你旁边的人将来不是北京市市长。有没有这个可能?(有)。所以说学习也是一种交朋友的方式,同不同意?(同意)。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所以说来学习,更重要是心态心境态度的转变,同意吗?(同意)。所以说,刚才我说你跟你旁边的人握握手,我就发现有的人这样看着人家,你好。有人手这样伸过去,你好。如果是那种状态,那种心态,我讲什么技巧,都没有用。所以说放下才能承担,空才能有。休息才能更远地长征。把心情放松一次,好吗?(好)。所以说我们大老总课,经常听到一些笑声,我为什么愿意讲那个课,沟通是一种互动的,讲课也是,教学相长。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下面的气氛情绪不一样,可能给我激发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越是大总裁的课,你会听到那里哈哈大笑。所以说我讲课之前,你们也笑三声我听听,我决定我后面的课程怎么讲,好不好?(好)。一、二、三。这边还不错,后边再来一次,一、二、三。最后一次,再不笑没有机会了,来一、二、三。你看有的人哭都不敢哭,乐也不敢乐。小脸抽搐的,你收拾收拾去世得了。我比较受欢迎的课程是TAT的课程。这个已经被列为MBA班的指定课程。那TAT到底什么,第一个T,看不见没关系,到时候你给我E-mail,我免费把课件全都发给你们,好不好?(好)。行不行?(行)。上课记不记这玩意儿都无所谓。
第一个思考力thinking。第二个行动力act,第三个表达力脱口秀。其实改变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开始培训他改变他。因为今天我们讲沟通,鬼谷子知道是谁吧,他教了几千个学生,三千多个学生,门徒七十几个,但是他放出来几个人就把天下搞得一塌糊涂。孙膑,尉缭、苏秦、张仪、庞涓,这么几个人把天下都弄得一塌糊涂。但鬼谷子教学生教什么呢,会写捭阖这两个字的举个手。就这么两个人会。不会的我就不讲了,手放下,反正我们都做过调查,保证80%的人写错,绝对不是百合花,一百的百,荷花的荷。捭是提手那个捭,阖是一个门字那个阖。纵横捭阖那个阖。什么叫捭阖,捭者,开也言也阳也。阖,闭也默也阴也。捭阖之道,以阴阳视之,观之以出入,洞之以捭阖。以此说之,可以说人、说家、说国、说天下。所以说一个人,一旦你把沟通能力学会了,说服能力学会了,前台的演讲能力学会了,对别人的影响力建立起来,你这个人就可以纵横捭阖,合纵连横,无中生有。
你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化不可能为可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以说今天就有关这方面的事跟你们交流交流,你们有兴趣吗?(有)。
你看讲沟通,有的人像刘胡兰似的,就不张嘴。打死也不说,你来干什么,其实你来真的不是学习,你是来改变了。学多少并不重要,因为我刚刚结束一个大学生训练营。大学生训练营他们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那些定理的定义的概念的,我会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会不会开?(会)。因为那是你的能力,那是你的素质,所以说很多定理的定义的概念的东西,就算你记住了那并不是你的能力,并不是你的素质。所以说,教育不等于训练,教育是告诉你什么是对的,训练是让你把事情做对。教育可以改变观念,训练才能改变能力。所以说,我也跟你们请教一下,咱们这一天的课,是我一个劲地讲,你们一个劲地记。还是我加一些互动的内容,训练的内容,让你立刻有改变,回去就用上,要哪一种?同意后一种的举个手,讲一声Yes。你看咱们这些老总,这些领导还是蛮能的。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没有训练好的员工。所以说有的来应聘的大学生简历千万不要上当。本人善于沟通,有团队精神,不怕吃苦,敢于挑战,你一试验啥都不是,全是骗人的。你问他沟通的定义是什么,他说外国的定义从哪里来的,英文含义,法文含义,德文含义。给你讲一大通,你跟他一沟的时候,你会发现他连基本沟通常识他都不知道。
知道不等于做到,那么TAT的课程,首先是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的课程。你看就破坏环境了吧,影响了气氛了吧。也破坏了情绪,你不要小看一个人,我再给各位一个建议,你千万不能因为花千八百块钱,就来破坏别人的学习,同不同意?(同意)。
以后谁的手机,凡是振动,你把它关到颤动,要不你后面我们有工作人员,我给你临时聘一个秘书,让他帮你接有重大情况来找你,没有重大情况给你记录一下,下课再给你打回去。我也一样,我也下面好几千名员工,我也有老多事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我今天也不接手机,好不好?(好)。你们尽量把手机,有特别重要的事,你把它关到颤抖,行不行?(行)。你看,这样一整,我这一整,这样多影响咱们这个,同不同意吧?(同意)。更不准发出声音来,谁的手机要响了的话,到台上做二十个俯卧撑好不好?(好)。同意的举个手?大声讲一声Yes。(Yes)。你看咱们这个班还是非常不错,所以说TAT的训练,思考力受什么影响。受人的心境影响。表达力也一样,受人的心态的影响。所以说鬼谷子讲,叫口乃心之门户。先练沟通,练说服力要开口先开心。思考也是一样的,用心境去思考。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什么想事成?(心想事成)。对,你有没有发现一个人在讲话的过程中,是对你心态完全的一种反应,相随心生。相随心改。口乃心之门户。所以说,教说服力,教沟通力,教表达力是从心境开始改变。讲思考也是从心智模式开始训练。所以说我们在北大课程,总裁班的课程,为了保证课程的,因为那个课程不仅仅是教知识,更重要是交朋友。每天晚上我们在九华山庄去洗洗温泉,然后游游泳。我们为了保证这个课程有意思,每天晚上我们都搞一些大型的活动。带大家去游游泳,放松放松,交流交流。
我们从国家体育总局请来游泳教练教这些学生游泳。这个教练一教的时候他就发现问题了,他发现不是那些学历高的学得特别快,有时候那个研究生学得更慢,他不下水,老在那儿研究。所以这个教练就灵机一动,他说今天开始不教游泳了,教你们怎么救人。他这说回都得下水了。三天过去之后,那些原来会游泳的又多了几种姿势,游得更好了。不会游泳的也能下水,都不沉底了。只有一位帅哥,看他长得特别精神,在那儿抱着膀子就在那看,那个教练过来给他鞠个躬,他说小伙子,你怎么不下去游泳。他说,我不会呀。不会还这么横,就像有的人,没钱,没钱有什么横的。人说你怎么不下水,不会呀。那么教练说,教三天不会游泳,在我整个教练史上你是第一位。他说,小伙子你能不能告诉我,问题出在哪里,我听说你学历也蛮高的,我也反省反省。我怎么你就没教会呢,这位帅哥眼睛看着教练,说了一段非常聪明的话,他说,教练,我观察你整整三天,你哪是在教救人,你不还是在教游泳吗。
听懂了吗,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不好,知识越多越反动。同意吗?(同意),同意鼓鼓掌。一个人的心态不好,聪明反被聪明误。同不同意?(同意)。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我们周围的人一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都知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那跟你可能犟。犟到最后,他的结论就是这个事不能干。所以说你今天讲沟通,最重要是一切从哪里开始,一切从心开始。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我刚刚在泰山中国工商联搞了一个企业领袖培训师泰山论道。因为那个宾馆的经理跟我,我们虽然刚认识,但处得特别好。他就晚上每次都给我弄一些小灶,结果喝完了酒之后,他说翟老师,你得给我们写个字。可能喝完酒了,我就把这个憩写出来。写出来之后,他说你这憩怎么解释,这个憩在字典上讲,当短暂的休息。但实际上,因为在泰山论道,中国的道家文化,传统文化里面,对憩的解释就比较深。道家我们的前辈吕祖爷,他就有一段话,叫《吕祖百字碑》上有一段话,叫养气忘言守,降心为无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其实那个憩字本身是到那是一种放松心灵的放松。你看一个舌字加上一个自己的自字,加上一个心字。一个人能够勒住自己的舌头,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什么叫捭阖,什么时候倾听,什么时候讲话,什么时候闭嘴,什么时候说话。有的话你不能太上当,叫沉默是金。
枪打什么鸟。那些话也不一定都对。奥运会的时候金牌发给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都给出头鸟了对不对?还沉默是金,该讲话的时候不讲话,那叫失人。给你机会讲话,一讲就讲错话,讲不出来话,那叫失言。
都是人生致命的错误。虽说那个神气告诉你养,养什么,养浩然正气。所以说,练习沟通,绝对不是教技巧方法,你要学技巧方法,今天你就不用来,我给你几本书,网上给你个邻居,上去查,有的是。更重要是你自己内在心境的改变。你看现在咱们个班就好多了,往台上一站,你看大家笑脸出来了,姿势也放松了,我刚上台的时候,说实话,我都不太敢讲课。因为我下面发现有一群这样的人。一个新加坡的老教授,在我们前一个课堂上,他第一个讲,我第二个讲,那个讲授上台第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他说但见蹙蛾眉,不知心恨谁。我从那么老远给你讲课,讲一句对你有帮助的,你就应该给大家,另外有了这样一个场合,大家在一起交流多好。但是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平时那种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那种内在的压力,你的心已经这样了。所以他一张脸就这样了。一个人心态都没有打开,肢体动作没有打开表情都没有打开,教你技巧有用吗?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没用。所以说,你会说这些技巧不好使,在座的都是老总,你们哪需要教技巧,你们应该创造知识,培根那句话不能再上当。那句话在知识启蒙阶段很前卫的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但是对你们老总来,使用知识才是力量。创造力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
知识只能告诉你事情是什么,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告诉你事情将成为什么。所以说,我们那个TAT的课程,我们有五天训练的课程,那五天的课程,真的你要心性好的人,心态好的人,会把你训练成天才。五天结束之后,你看到苹果掉地上,你说万有引力定律。你们有没有兴趣?(有)。到时候我们让主办单位给你们专门上一个五天修心开智的课程,有没有兴趣?(有)。有兴趣举个手我看看。大声讲一声Yes。(Yes)。对,你看这个班好整,心态一打开,沟通都不用教。所以说我为什么到神憩宾馆。就这个字,我上去一看就高兴,人心死,道心才能活。时时可死才能步步求生。早死早活。放下你那个归零吧。你开始把心态彻底打开,你试试。为学要日益,为道要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我们从泰山一下来,上泰山去论道,往那个宾馆一住,第二天早上日出一看,那个心情就打开了。
所以说,成为一个沟通高手,说服高手,方法特别简单。我一所你们如果做到了立刻走就行了。想不想成为一个沟通高手?(想)。说服力高手?(想)。去协作更多的人去成长成功,想不想?(想)。成功的秘诀非常简单,现在就告诉你,好不好?(好)。举个手来。大声讲,成功的秘诀是,一起说(成功的秘诀是),两个字,叫变态。你你看手放下那么快干什么。
高品质沟通(二)
举个剪报,你看看,可能会对你的观念会产生一些影响。北京举行了一个市长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市长都到这儿来论坛,可是论坛的时候就发现一个特征,我们很多的一些市长上去讲道理,讲官场上的话。但是有一个市长特别有意思,上去了之后,他从头到尾的讲话是卖饼。他为一个企业卖大饼,他说这个企业在当地效益非常好,我希望有眼力的市长和企业家们,你抓紧代理我们这个饼。下面开始介绍大饼。市长高声卖大饼,所以说这个场面出现之后,我们北京市的市长,叫什么名?然后他就重新又组织了一个会议,他说我带足了名片和各地的市长交朋友,这在过去的开会,你跟市长要张名片,他才不给你。找我秘书,对不起,怎么怎么样,现在他们主动开始发名片。他们会发现,真的是,他说我带足够的名片给市长。所以说,在座的不管你是企业领导,你更需要去建立人际关系,更需要去抓销售。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就是你政界的领导,你不但要有为官之道,非常重要,你要有经营之道。你看看现在市长,高声地,看看,我带足了名片和市长。再往后来,卖大饼。所以最近你看,昆明市,在昆明,泰国的总理在马路上卖水果。什么叫销售,主动接近潜在顾客。说服并诱导接受产品或服务的工作,就叫销售。
然后证书上叫营销人员高级证书,推销员什么什么证书,上面写着工种推销员。所以在座的做营销的人员,我就恭喜你了,以后你拿着那个证,谁再谢绝推销,你拿出证给他看看,你说我就这个工种。只有销售才能实现利润,其他都是成本。企业和企业,不管你怎么创新管理,最后都得落到两个字上,营销。其实企业跟企业的竞争,国家和国家的竞争,最有生产力的地方,就是在战场上。第二个就是在市场上。所以人生也是一样,我真的给你个建议,人生最有生产力的两个地方,真的上战场,第二个,上市场。再往后看。州长叫卖星巴克。人家来了之后,不是在那儿拿派,到处怎么样,到一线去跟客户沟通沟通。看看终端销售怎么样。美国州议员来京卖螃蟹。马路上卖螃蟹,城管要抓他。跟上级领导汇报,说这有个卖螃蟹的抓一抓,说,那还用问吗,抓。
他说那外国人抓不抓,他说你慎重点。一检查证件,州议员。他卖不卖螃蟹,我就不探讨了,真的在外国最受尊重的就是会做销售的人。你可以申请吉尼斯记录,总统都给你戴勋章。第二个是真的上战场的人。你看,他卖不卖螃蟹我不探讨了,但是你看这个人的表情,你看看这个人的面相,你有没有发现,他在一个异国的土地上,站在马路上拿着螃蟹,他多么从容,他多么自在。他已经把营销当成一种最高级的工作境界。他已经把营销当成一种最佳的生活方式,所以说,在首届营销节上,美国科特勒,他讲上午,我讲下午。我演讲的题目叫Marketingiseverything,Everythingismarketing,营销在任何事情当中,任何事情都在营销。所以说,我们学沟通说服力,在座的这里好多营销人员,刚才下课的时候,有几个营销经理,他说你在这方面给我们强调一下,所以说销售不仅仅是拿着产品做,我们随时随地在做营销的动作。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同意吧?(同意)。所以,前两天乔·吉拉德在北京演讲,花好几千块钱去听他三个小时的课。乔·吉拉德上台了之后,把麦克风还给人家,打开皮兜子开始干一件事,干什么,发名片。你们在电视里面报纸上可能都看到了,乔·吉拉德不停地发名片,后来撒名片。底下人卡表可能看这么长时间都过去了,半个多小时了,还不讲话,我们交多么多钱,去掉翻译就没多长时间了。大家都在那儿急得够呛,乔·吉拉德拿着麦克风上台告诉大家,销售的第一个秘诀讲完了。
篇三:翟鸿燊《高品质沟通》之观后感
“人脉就是钱脉,关系就是实力,朋友是最大的生产力”起初接触到这个观点是在09年年初,当时也是看翟鸿燊的这个碟,当时觉得这句话有点大,有点夸张,并没有好好的去
我已经工作3年有余了,如今却没有什么成长,特别是今年,与张妮、文燕相比,我就是在客情方面落后与他们,也就是所谓的人脉,张妮是公司公认客情做的最好的伙伴之一,所以平时会有大量的订单是通过客情而来的,这就是生产力!而文燕是技巧和客情兼顾最好的伙伴之一,所以她不仅通过客情还通过技巧达成了很多订单,这就是实力!其实不仅是订单,还有个人能力的成长,客户不仅给你订单,还会教会你很多很多,那是看书看碟永远学不到的,可反思自己,没有一样是拿的出手的,所以业绩差是理所当然的!成长慢也是意料之中的!
简单的一句话,却富有深刻的道理,它给我指明了今后的方向,那就是——广交朋友!与同事交朋友,与客户交朋友,与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交朋友,朋友多了,以后的路就好走!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
今天看了电影《银河补习班》,并且看完后关注了一下网上对于这部电影的各种评论和看法。
对于这部电影,不管它的剧情、制作、主旨还是效果如何,最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了一些感动与触动。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关于父子,也许不是每一个父亲都像马皓文一样去教育孩子,但每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无论父子之间的相处模式是如何千变万化,我们都是第一次并且唯一一次当父母或者当儿子。没有谁会给我们第二次重来的机会,我们只能不断地、小心翼翼得学着,一起成长着。
关于教育,我无意评判现在的教育制度,也对电影想要表达的教育观不置可否。但是,不管是付出教育的人,还是接受教育的人,我们都应该不停地思考。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一种教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情,从古至今,关于教育的探讨不可胜数,但教育是一种独特的事业,因为世界上决不会有相同的两个人。
对同一部电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只要它能提出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甚至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就是一种成功。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2
为什么要学习?
“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地。”
影片中,马家父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长大之后想做什么?”
“上清华北大啊,妈妈说的。”
这段话听起来好笑,却是很多中国孩子从小受到的学习教育:“好好学习,将来考一个好大学。”渐渐地,在很多孩子心目中,学习只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找好的工作。
很少有人告诉我们,我们最终的目标并不是大学,也不是好的工作。马皓文却能够告诉孩子:“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地。”
于是马飞在童年时期就找到了自我的梦想,并进取不断地为之努力。当校长求马飞放弃飞行员面试,参加高考让学校重获昔日荣光时,马飞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最终他成为飞行员,后成为宇航员,从几千人中脱颖而出入选航天计划。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那些在专业领域获得非凡成就的大师们,都是先找到了自我热爱的事物,然后在这个领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得以今日的成就。
教育带来人生无限的改变,高考更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没有梦想,没有梦想的学习,是枯燥的也是机械的。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就像影片中说的那样:人生就像是射箭一样,梦想就像箭靶子,失去了箭靶子,每一天重复拉弓的动作又有什么意义?”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3
今天我看的`电影是《银河补习班》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感人,看了这部电影就觉得想哭。
这部电影讲的是:有一个叫马飞的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度过的快乐时光。马飞上初中的时候,他旷课、逃学,成绩也垫底。教导主任说要开除他,可是他的爸爸不愿意让马飞开除,就跟教导主任打赌,这个学期
期末考试到了,他们赶到学校,马飞开始考试,考完试他的排名是年级第六十三名。后来他们班的小高老师说
他长大成为宇航员,可是他要回来的时候,看到一个地方有故障,他去修了。大家都知道,在太空里走路都平稳,有时候翻跟斗,有时候弹了起来,但是最后他还是修好了。他回地球了,像《我和我的祖国》里面的《白昼流星》的那个故事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多动脑,脑子要转起来,像电影中的马飞一样。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4
言传身教比100个道理强
“爸爸,我像你一样,永远也不会认输!”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马飞躺在床上,看到爸爸在工作,问:“那我也能够不睡觉吗?”
马皓文明白儿子的细心思,他没有拒绝,也没有命令和说教,而是说了一句:“你自我的事情,永远不用问我。”
就之后工作了,马飞获得了意料之外的自由,但看看爸爸,也拿起教材认真翻看起来。
马皓文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影响了孩子的一举一动,比起说教更加有效。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三观的建立,都直接来源于父母。模仿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来源。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照单全收。
没有孩子是天生的优秀,都是经过父母无形中的熏陶,孩子情不自禁地去模仿父母,从而逐步变得优秀。
每一天沉迷手机的家长鲜少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关于言传身教,古代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正面例子:田母拒金,使田稷严以自律,终成齐国一代贤相;陶母封鱼,陶侃牢记母训,清廉正直,成为东晋初的重臣;寇母题诗,寇准勤于政事,亦成一代名相。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我;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我,并检验自我的人格。”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5
要思考,不要“听话”
“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认输。”
电影中,马飞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嘲笑、否定,慢慢地,他也理解了其他人对自我的看法,认为自我就是他们说的那样。可是马皓文却告诉他:“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听什么,你的脑子要一向想。”
有这样一幕,马皓文站在堤坝上,应对凶猛的洪水,不顾一切地用喇叭对不确定是否活着的儿子喊:“看看你的周围有什么!想办法,动你的脑子,你能出来,你能出来!”
这句话在关键时候救了马飞一命,他用门板和床单做了一个木筏,让自我从被洪水所困的屋子里逃了出来。如何制作一个木筏不是任何教科书里的知识,但这确实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有可能想到的。
《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对5岁的儿子说:“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去捍卫它;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
缺乏“独立思考”的孩子长大后依靠性强,喜欢人云亦云,随大流,没有自我的观点,更没办法为自我的未来做出选择。
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会更加客观的看待事物,理性的进行决策,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跟随教师和家长的想法,他能够自我启发进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6
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银河补习班》的电影。这个电影讲的是有一位叫马飞的小孩。他小的时候学习很不好,经常被校长批评,还差点被开除。通过他爸爸的认真陪伴和鼓励,他变成了全校最优秀的一名学生。最后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电影里的一些情节让我非常感动。马飞的爸爸在找工作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虽然他的钱很少很少,但还是给马飞点了牛肉面,让马飞吃饱,自己却饿着肚子。我深深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还有一次小马飞被困在洪水里的时候,他想到了爸爸说的“只要你脑袋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事情”。马飞在危险的时候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在努力想办法。这个时候我就觉得他就是一位大英雄。
马飞长大后当了宇航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宇宙飞船坏了。马飞冒着危险进入太空中修理宇宙飞船。我屏住呼吸,一动也不动,呆呆地看着大屏幕。那时候,我真希望有其它飞船可以来救他。最后,马飞真的做到了,成功地修理好飞船并且安全地返回到陆地。我为中国有这样的宇航员感到自豪。
我希望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跟马飞一样,我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社会服务。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在维克多《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这本集中营自传小书中,叙述了奥斯维辛俘虏的苦难生活,以及表达“意义治疗法”的积极态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将要追寻其独特的理想,普通人自有他所存在的意义。那假如是换成一个每天生活在集中营里的俘虏,失去了人身自由,经历了各种磨难,那他的人生还要追寻所谓的生命意义吗?而维克多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那些集中营的俘虏们的心理历程与人生故事。
初到集中营的俘虏,从受一段时间集中营磨难后的挣扎到冷漠,最后是麻木不仁的绝望心境。人性不能简单地分为善与恶,尤其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最深处的人性极其容易暴露出来,善与恶的边界变得如此模糊不清。恶劣的生存环境往往扼杀生存的希望,人在绝望之中走向死亡。
“每当看到狱友吸烟时,我们就知道他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勇气一旦失去,几乎不可能再挽回。”为什么人要活着?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所在?维克多没有直接给我们答案,也因每个生命体的独特性而存在意义有所不同,但他阐述了三种方法:创造或从事能体现生命价值的工作,体验爱与被爱,忍受并超越痛苦的积极态度。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前两者人们容易理解并接受,但忍受并超越痛苦,也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吗?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就是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采取积极态度。追问自己的活着的意义,便是一种自我精神上的升华了。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
生活中,我是个容易迷茫的人,亦可是想得太多。记得在我们小时候,常喜欢看一些动作片,那时我们叫武打片,当然大部分结局都是正义战胜邪恶,以坏人死为结局,这也是大家喜欢的圆满结局。但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些我不是在为正义的圆满而庆幸,而是在为死了的人难过,为他们见不到明天太阳而怜惜,让我认识到死亡是人生的终结,突然害怕一天我也要死,害怕明天的太阳与我无关。
岁月如梭,人已中年,但是关于人生依然有诸多不释,萦绕左右。在空间看到《北大清华推荐的经典书籍,有时间多看看书吧!》时,特别是推荐第一本书便是《追寻生命的意义》,即便是书名已把我征服。
准备买书时才知道此已绝版,只能买复印版,虽然书的质量不太好但也不影响阅读。但是作为翻译读物,总难免存在翻译的硬伤,加上书本身的逻辑性与理论性,有些地方让人读起来还是存在涩感,只可惜我外文太差,无法阅读原汁原味的文字。此书是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创始人弗兰克尔所著,作者以在二战集中营经历为例阐述意义疗法,以及其心理医学与精神学的理论。
对于这样一本书,像我这样一个门外汉,读一遍说皮毛也沾不到边一点也不过分。弗兰克尔是精神学与心理医学教授,他是从医生的角度来阐述自己治疗理论与理念。他的目的是治疗,并不是我最初想象的那样,但是读完此书我还是明白了为什么会迷茫,因为我以前一味追求抽象的生命意义,总以为有那么一条金科玉律能让我立刻找到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总在变化,但是从未停止,意义疗法说有三种途径可以发现生命的意义,第一是通过创造一种工作或做一件实事,第二是体验某件事或遇见某个人,第三是通过选择我们这不可能避免的痛苦的态度。这段话读起来简单,但是却很难理解。弗兰克尔是这样解释的,第一条是指成功与实现的途径(在我理解其实应该就成就感与满足感),意思十分明显,第二和第三需要加以解释。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在生活中发现意义的第二条途径是通过体验某些事物——如真、善、美——通过体验自然、文化,或体验一个人——通过爱他。在意义治疗中,爱是与性一样的初级现象,正常情况下,性是一种表达爱的方法。但当性一旦成为爱的载体,也只有在成为爱的载体时,性才是合理的,甚至是神圣。因此爱不应仅仅理解为是性的副产品,相反的,性是一种用来表达被称之为爱的最亲密体验的方法。
发现生命的第三条途径是经受苦难。当我们面对绝望的情景时,当我们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时,我们也能发现生命的意义。因为那时可以最大程度地证明人的独一无二的潜力,它可以将一个人的悲剧变成一场极大的成功,把一个人的困境变成一种人类的成就。当我们不再能够改变一种情境时,我们将会面对改变自己的挑战。当我们改变不了命运的时候,受难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对待命运的态度,找到受难的意义。人关注的不是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发现生命的意义。当然受难并不是发现生命的意义的必要条件,只是说在受难的情况下,意义也是存在的。
生命的短暂性是无法改变的,生命的终极意义是完全超越了人的有限的智力。悲观主义者就像一个人,他看着日历每天撕去一页,随着一天天的过去越来越簿,而因为过去没有意义而害怕与悲伤。相反积极处理生活问题的人,每天从日历上撕下一页,将生命的意义写在其背面,并整齐仔细排列起来,对这些记录能够做出骄傲而愉快的反应。
如果他注意到他正越来越老,当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有什么理由去嫉妒年轻人所拥有的可能性呢?与可能性相比,我有过去的现实,不仅有已经完成的工作和被爱者的爱,而且还有勇敢承受的苦难。这些苦难甚至是我最自豪的事情,尽管它们是不能被引起嫉妒的事情。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除了自己的生命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失去时,这时你的心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是不是就像菊三宝老师内心呐喊的那样,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人活着的价值是什么?活着却换不来生活的安逸和内心的满足,这样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弗兰克尔博士现身说法,讲述他如何亲身经验,发明了“意义治疗法,”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关押在集中营里的囚徒对待生命的表现。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在集中营这样环境中能够坚强的活下来,而有的人早早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集中营里不讲求人性,生活在里面的人就等于你的半个身子进入了黄土,生病或者受伤,只要失去了劳动能力你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等待你的只有死亡。这样一个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并且各种折磨让人痛不欲生,面对这样的生活,放弃生命的人不是少数,但是也有人一直坚持着!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活着,只为过去美好的回忆。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和你爱的人的一次烛光晚餐,也许只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可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会让你傻傻地笑,就想吃了蜂蜜一样甜,更重要的是,这是希望:将来,我们可能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作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谁不渴望得到呢?
弗兰克尔博士在进入集中营以前是一名医生,每当他回忆起那些治病救人的情景,他是快乐的。他想活着,哪怕他只剩下光秃秃的身体,并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但当回忆起那片刻的美好,便会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他想沉浸在这个世界里,因为这个世界给了他太多的美好回忆,他不舍的离开这个世界。
活着,只为现在的爱与被爱。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里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妻子的死活,但是每当他想起妻子,他就仿佛在和妻子对话,是那样的快乐美好。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他爱着他的妻子,他也知道如果妻子活着也一样在牵挂着他。是牵挂,是爱,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坚持,直到活着离开集中营。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活着,还有对未来的希望。有的时候,我们总会想明天会怎么样?在集中营的他们一样,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念头,支撑着他们活下去。因为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对于一个乐观的人来说,未来一定是充满希望是幸福的,是希望和乐观让他们坚持活着。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如果你觉得这一切太遥远,那么你去了解一下大冰笔下武汉商学院2014级一个叫白玛的学生,顺便翻翻他2016年9月22日的微博,他很好的诠释了希望这一词,看完这篇文章让我有一种冲动,一种想要飞去武汉拥抱他的冲动。
为了活下去,囚徒们小心地节省食物,甚至不惜代价和死人抢夺。在这种文化和道德“冬眠”的环境里,人们在动物式的生存本能外,却神奇地保持了对艺术和大自然之美的热爱,甚至感受更为强烈。足以看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想每个看到这本书的人,当想象若自己在这样的集中营生活,肯定没有几个能够相信自己可以活下来,但是实际有人做到了。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到。就像当初看《肖申克的救赎》一样,没有人相信安迪能够用一把小锤子凿出一条可以逃生的道路。能在艰难绝望的环境里保持对爱和美的感受,在黑暗中不懈寻找光明和希望,我想,这就是人。所以我也明白了这篇文章真真打动我的是什么?也让我明白了我念念不忘的是什么?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选择乐观的活下去,不向命运低头。这样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对妻子的爱以及完成这本书愿望就是支撑作者活下去的理由,而他也用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悲惨的境遇中,生命始终具有其潜在意义。
同时弗兰克尔把人的主观意志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希望用各种方法去帮助病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弗兰克尔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他将找到生命意义的方法总结成了三点:创造和工作,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以及受苦。我想他说得很对。一个人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能决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每个人都会有沮丧失意的时候,也不必为此感到羞耻。学会把自己从悲观的情绪中拯救出来,自信自尊得去面对,真的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正如集中营里那些相信自己尚需完成某种使命的人,他们最有能力生存。具有念想,有自尊的人才会是一个充实的人。我自己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偶尔会产生的悲观的情绪,的确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我想,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才不枉在这个世界来辛苦地走一遭。因为至少,我们的存在并不会因其短暂而失去意义。
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留给瑞德的信,“希望是件好事情,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事情,好的事情从不会逝去”。正是安迪对生活的希望,对自由的追求,才让他在监狱里能够默默承受冤屈而生活了二十年。我看着天花板发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想,是对过去生活的甜美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是对伴侣和家人深深的爱。无论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认真投入地生活着,并给其他人带去了幸福时,自己也会感受到充实满足,此时,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生活过程本身!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4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在集中营中,囚徒的所有财产和权利都被剥夺,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被判定体弱有病的囚徒很快会进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显得格外渺小脆弱。可是据弗兰克尔观察,身体不那么强壮,却有丰富的精神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幸存下来,他本人就是实例。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有过的微小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曾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留在了这些回忆中,弥补和滋润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空虚痛苦,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未来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
为了活下去,囚徒们小心地节省食物,从死者身上“交换”衣物,调换转移到其它集中营的名单(这更像是命运的赌博),冷漠地注视着其它人的痛苦和死亡。即使在这种文化和道德“冬眠”的环境里,人们在动物式的生存本能外,却神奇地保持了对艺术和大自然之美的热爱,甚至感受更为强烈。“一位囚徒冲了进来,招呼我们去操场观看精彩的日落。站在外面,我们看见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从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然后,在几分钟的寂静后,一位囚徒对另一位囚徒说:‘世界多美啊!在艰难绝望的环境里保持对爱和美的感受,在黑暗中不懈寻找光明和希望,我想,这就是人之为人的特殊之处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反过来,给绝境中的人们带去了活下去的力量。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5
《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部令人鼓舞的杰作,本书作者奥兰克尔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我深信信任何读过此书的人,都能从他无比痛苦的经历中,获得拯救自己的经验。他因犹太人的身份,被德意志纳碎关进了臭名昭著的集中营,漫长的牢狱生涯,使得他除了一息尚存之外别无余物。他毕生视为生命的手稿,被挺进队员撕毁。他的双亲,兄弟姐妹、新婚不久的妻子,不是死在牢营里,就是被送进煤气间。像这样一个丧尽一切,饱受饥寒,随时都可能死亡的人,凭借着超人的精神意志追寻着生命的真谛,不断的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因此,他的话必然值得我们洗耳恭听。
书中处处流露着他真实的自我,有大多的感悟,值得我们去学习。
1、意志和精神是任何抉择的根本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有待抉择的事情,随时随地都会有的,人无时不刻不在做出抉择。而你的抉择,恰恰决定了你究竟会不会屈从于强权,任其剥夺你的真我及内在的自由。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个人之所以变成怎样的人,其实是他内心抉择的结果,而非纯是环境因素使然。环境只能影响人,但不能决定人。任何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根本上都可以凭他个人的意志和精神,来决定他要成为什么样的子。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2、痛苦存在的意义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痛苦自应有其意义。痛苦正如命运和死亡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抹杀的一部分。没有痛苦和死亡,人的生命就无法完整。
一个人若能接受命运及其所附加的一切痛苦,并且肩负起自己的十字架,则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照样有充分的机会去加深他生命的意义,使生命保有坚忍、尊贵、与无私的特质。否则,在力图自保的残酷斗争中,他可能因为忘却自己的人性尊严,以致变得与禽兽无异;险恶的处境,提供他获致精神价值的机会,这机会他可以掌握,也可以放弃。但他的取舍,却能够决定他究竟配得上或配不上他所受的痛苦。
3、懂得“为何”而活
一个人如果懂得为何而活的人,那么他几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看不出个人生命有何意义、有何目标,因而觉得活下去没什么意思的人,最是悲惨了。这种人很快就会迷失,而这种人一听到鼓励的话,典型的反应便是,“我这辈子再没什么指望了”。因此,我们应该认清一个事实。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人生有何指望,而是人生对我们有何指望。我们不该继续追问生命有何意义,而该认清自己无时不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问。面对这个追问,我们不能以说话和沉思来答复,而该以正确的行动和作为来答复。到头来,我们终将发现生命的终极意义,就在于探索人生问题的正确答案,完成生命不断安排给每个人的使命。不仅如此,每个人都必须认清:即使身在痛苦中,他也是宇宙间孤单而独特的一个人。没有人能替他受苦而解除他的重荷,他唯一的机遇就在于他赖以承受痛苦的态度。
4、追寻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生命中的每一种情境向人提出挑战,同时提出疑难要他去解决,因此生命意义的问题事实上应该颠倒过来。人不应该去问他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他必须要认清,“他”才是被询问的人。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纵观全书,书中的故事,其实就是在探讨人类最深切的问题。书中没有干涩的说教和无病呻吟的呐喊,打动我的是那些赤裸裸的生存境况和闪耀其中的人性光辉。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6
一口气读完了《敬畏生命》一文,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被种子强烈的精神感动了。
我掩卷深思。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谁不万分珍惜它?但是查理?辛普森在自己非常年轻的时候,用自己弱小的身躯、微薄的力量,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地方。这究竟是为什么?是他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吗?不是,他对生命的意义了解得最清楚、最深刻。他知道,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绝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的生命变得更美好,这样的生命,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生命。
但是,现在,有些人却不是这样的。他们认为人的一生太过短暂,比不上行乐就会让生命的火焰白白地燃烧。因此,他们拼命地追求钱财和快乐,完全不顾他人的利益。站在我们的身上,我们根本看不到闪闪发光的生命,只会看到黑乎乎的灵魂。有些青少年虽然不是这样,但是他们追求享乐,谈到穿的、吃的,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只顾自己,这样的生命难道有意义吗?没有。
《生命的意义》一文,我深受启发。虽然生命很短暂,但是,如果我们在短暂的生命里做出有意义的事情,就会让我们的生命体现出价值,放射出光芒。生命中的人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有的人一不顺心就轻生,白白糟蹋自己的生命…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生命态度。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我们决不能让他白白流失!
同学们,让我们像查理?辛普森那样用爱心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幸福时,我们的人生也将更有意义。生命短暂,愿我们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7
上周刚看完毕淑敏的《心灵游戏》,对其内容我就不说了。我只说我读到的一些东西。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当然对来访者的任何相关资料都要保密。当有记者问及她一些相关的问题时,她当然坚守着自己的职业道德。她这样回答记者道: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在咨询室里我遇到的最多的问题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就像弗兰克尔博士所说的:人们要关注的并不是获得快乐或者避免痛苦,而是发现生命的意义。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作为学应用心理学的我来说,也算是第一次听到咨询师这么直接的回答。我有的不止是震惊,也有了简单的习惯,因为我开始了更广阔的视野。今天收到朋友发来的信息说他的生活中少了酸甜,更多的是苦辣的滋味,以前都不太喜欢雨天,现在却钟爱雨天,喜欢听雷声,听雨打落在地面的声音,他说生活变化的太快了。我说乐观的人感觉周围任何时候都是很活跃的,而悲观点的人则会感到周围变得冷清了很多。他说现在的自己喜欢独处却又害怕孤单,从来都很矛盾,却还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努力,为什么而活着,觉得生活太过简单。今天刚刚读完维克多E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我相信毕老师的这番回答更是绝妙的。值得每个人去思考。而这个时候,我的好朋友又恰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虽然他没有到去咨询室的地步,没有重大的因生活事件的打击或生活的挫折而心灵被扭曲或者想不明白很多事。
我很庆幸自己读了这样的书,我相信我可以帮助我的朋友寻找到些什么,或许他再也不会问任何人这样的问题了。
我想我可以作为中介者,来传达弗兰克尔教授的这些理念,让我身边的所有的带有疑惑与迷惘的人清楚自己现在的境况,自身心理的一种状态。弗兰克尔博士有时询问正在经受着许多或大或小磨难的来访者。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8
余华先生的《活着》是在大学毕业前五月份看的一本书,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看,但是就从图书馆的书架上顺手拿下,现在才知道原来它在等《追寻生命的意义》,冥冥之中,终于等到你。
《活着》的结局是福贵孤身一人牵着老牛在阳光下回忆过往,《追寻生命的意义》的结尾时弗兰克尔博士从集中营走出来,同样是全家去世独自一人。
我一直对生活很乐观,即使是悲剧我也觉得悲剧之后终会等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不幸的是《活着》没有,而《追寻生命的意义》做到了。
二战期间因弗兰克尔犹太人身份,遭纳粹逮捕,在奥斯维辛、达豪等集中营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除了妹妹,父母、兄弟、妻子都集中营死亡,不仅如此他每天还要经受着饥饿、寒冷和拷打的折磨,生命已经被集中营摧残地破败不堪,但是,他仍旧坚持活着,直到最后从集中营走出来,而且还写下《追寻生命的意义》。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我一直在书中寻找弗兰克尔所谓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就好像在《活着》寻找为什么福贵要活下去的理由一样,可是到读完全书还是没有任何线索,我不知道在全家都已经死去,自己也处在非人的生活并且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刻,他为什么能不去选择死亡?
带着疑问,我阅读了读者很多的读后感,大部分都是在写那种所谓的很空洞的生命的意义的东西,有的还涉及到了博士的意义疗法,说实话,这些我都不是很懂,我只是在寻找你为什么不选择死亡的原因,你却告诉我你要用你的悲惨经历来治愈别人,从而走出集中营花了很长时间写下《追寻生命的意义》。
我从未经历过死亡,但是我见证过濒临死亡的人,他们都还选择继续活着,不是苟延残喘。
在农村有很多中风的老人,身体大部分部位都动弹不得,但是他们依旧不做死亡的选择,甚至那些儿女不闻不问的老人,他们依旧顽强地活着。农村讲究“喜葬”,认为老人活到80岁左右没有被病痛太多折磨而去世就是上辈子积福积德。但是我又碰到过那些活到80多岁的老头老太太,他们尽管疾病缠身,却仍旧不选择死亡。
生活中的老人好像和主人公弗兰克尔的想法是类似的,但是我又找不出什么他们生命的意义所在,直到看到一篇初二的学生写的书评,他说他最欣赏的就是开篇的第一句话:“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人,都还有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我不知道会这样的理解对不对,但是貌似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就是能够去选择更好的选择,在死亡与活着,显而易见,活着是更好的选择。
福贵是个粗人,他不懂什么意义治疗法,但是即便还只剩下一头牛,他还是选择活下来,因为只有活着才可以去回忆,有回忆才会重新看到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或者他活着的意义就是能够凭借回忆来记起自己曾经幸福生活过。
弗兰克尔是个毋庸置疑的哲学家,能够在集中营非人的生活中坚持活下来并且创立意义治疗法的哲学家,他在书中提到在集中营残酷生活中他经常能幻想看到自己的妻子,能与心爱的妻子对话,这便是存活下去的理由和意义,因为只有活着,才能有下一次与妻子的遇见,即便是幻想,那也应该是属于活着的人的幻想。至于到底是否能逃离集中营,弗兰克尔倒是不再去思考,因为太远,不能作为生命的意义所在。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余华在《活着》当中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余华先生总算有一个对于活着的回应。但是,最后弗兰克尔还是没有说出生命的意义所在,只是提供找到生命意义的方法:第一,创造和工作;第二,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第三,受苦。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生命的意义,能在创造和工作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福的,能在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快乐的,能在受苦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运的,所以正在苦难中的我们,要好好活着,不为自己,只为上帝在芸芸众生中选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幸运。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9
《追寻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精神医学家、心理医生、犹太人,二战时期被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出狱后他根据狱中经历,总结出一套意义疗法,用于治愈神经官能症,效果很好。这本书就由这两部分组成:狱中的劫难和意义疗法介绍。
读这本书缘于吴伯凡的推荐,在我眼中吴伯凡属于博古通今、世事洞明的大家。他每年要读三四遍的书,自然地引起了我的兴趣。
只是读到现在仍然不知道吴伯凡为什么如此钟爱这本书,但某些事还是触发了一些我的感悟。
一、作者没有用大量笔墨放在奥斯维辛的酷刑、苛责及死亡,而是通过几个事例说明了狱中生活的残酷与磨难。
狱中经常进行的“换营”,病弱及无力工作的俘虏被淘汰送往煤气间或火葬场,淘汰的方法是全体俘虏群殴或分队格斗,想想都觉得血腥;俘虏没有名字,只有编号,这编号就刺在皮肤上,或绣在衣裤上,在换营队伍即将离去时,如果有可能,每个人都会尽可能想办法弄到另一个“号码”来代替他加入换营行列。按照作者的描述,这些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之前基本都是社会精英,道德感很高的人。在这屠宰场一样的集中营里,人被剥夺了尊严,道德就成为最没用的东西,每个人想的是自己或朋友尽可能活下去,为此不惜采取各种卑鄙的手段。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文明的行为只会发生在文明的社会,文明的社会会催生文明的行为,惟愿世界越来越美好。
二、什么样的人能活着走出集中营呢?
作者说他们中的精英都没能挺过奥斯维辛的磨难。活下来的是三类人。
第一类就是“酷覇”们。一般来说,这些人是俘虏中最残暴的人,由纳粹警卫挑选出来或者他们毛遂自荐,他们的个性恰恰适合担当这酷虐的角色。如果工作不力,他们还会被刷下来,因此他们格外卖力,打起人来,比纳粹警卫还狠。因效忠纳粹,他们在狱中的待遇格外好,成为俘虏们羡慕的对象,只是不知道出狱后这些人境况如何。记得几年前看过《朗读者》,女主角因做过纳粹看守而受审,估计“酷覇”们后来的日子并不好过。人真的不能为了一时一事的好处,做丧尽天良的事情。
第二类存活下来的人是那些为了生存毫无顾忌,或偷或抢,甚至不惜出卖朋友以自保的俘虏,因为唯如此才能活下来。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劫后余生的人都不愿意谈论狱中的经历,因为不堪回首,因为再也不能接受过去的自己,没有那段经历的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就连这本书的作者最初也想匿名出版的,但考虑到真实性才是其最大的价值,作者才鼓起勇气,公开陈述他的信念。
第三类人是像作者一样,尽快认清现实,适应环境而侥幸生存下来的人,如作者所言,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为了让纳粹和酷覇相信自己能做苦工而不会被送往煤气间,他每天用玻璃刮脸,腰杆挺直,以使自己看起来气色良好,完全能胜任工作;作者还利用自己心理医生的特长帮助酷覇,分析他在爱情和婚姻上的难题,提出治疗建议,以此博得酷覇的关照,躲过了几次被送往煤气间的厄运;就餐时还能得到豌豆汤,得以度过了黑暗无光、忍饥挨饿的日子。
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即使在夹缝中,仍能攻破缝隙,露头喘息,找到自己的天空。
三、人的适应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
被投入奥斯维辛的犹太人,入狱前大多生活水平较高,从他们入狱后被收缴的饰物就可以看出来。入狱后,最初的反应是震惊,等他们一步步被剥夺了人的所有权利,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活着走出集中营成为他们的唯一的目标。为此他们忍受各种各样的身心折磨:无法刷牙、一件衬衫穿半年,直到毫无衬衫的样子、一连几天不能洗澡、用臭鞋当枕头。而就是这样恶劣的生活条件竟然治愈了作者的浅睡易醒症。等俘虏们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之后,他们就进入了狱中生活的第二阶段:冷漠,就是情绪死亡的状态。因为冷漠是自卫的妙招。每当有人死去,众俘虏一哄而上,挨着那余温未散的尸体,有的抢到一盘吃剩的马铃薯、有的抢了死者的外衣,有的换下死者的木鞋,还有一个因抓到一根绳子高兴万分的,全然忘记了身边的死者。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人一旦冷漠,现实就变得模糊起来;俘虏们一切的心力和情感都关注在一件事上:活命。每天傍晚,当俘虏们由工地返回营区时,常常会松一口气地叹道:“又活了一天”。
此时有些俘虏们开始在饥饿中画饼充饥,谈论自己喜欢的美食以消解自己的饥饿感,但这种方法事与愿违,被想象中的美食挑动起来的味蕾绝不满足于每天只发一次的面包,这些人往往是最先挂掉的。反倒作者的做法比较英明:即使一片面包也分次吃完,在遇到任何难处的时候,他都会拿出一点面包来,放到嘴里大声咀嚼,靠食物所给的安慰支撑下去。
慢慢地俘虏们将狱中生活常态化了,他们开始了苦中作乐,以在绝望、孤独的集中营生活中,遁入过往的生活,找到一个避难的港口。于是狱中出现了“宗教热”、“招魂术”,大家聚在一起看夕阳,甚至还有艺术节,节目有歌曲、诗朗诵、讲笑话。
第一次听说奥斯维辛还有艺术节,真的印证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话:人无论任何境遇,都适应得了。
四、意义疗法的由来
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作者通过自己在集中营的亲身经历和自己的观察,发明了意义疗法。他发现,即使在奥斯维辛这样极端的环境中,人仍然有选择的自由:尽管有人选择做“酷覇“;有人选择苟且,但仍然有人选择将自己仅余的面包让给别人,并行走在各房舍间安慰别人。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行为让作者明白:人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最后的自由——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而恰恰是一个人的选择决定了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事实上,每个日子,每个时刻都在为人提供选择的机会。写到这里,我明白了吴伯凡每年读这本书的理由,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是有意义的:忙碌而积极的生活,其目的在于使人有机会了解创造性工作的价值;悠闲的生活,使人有机会体验美;而既缺乏创意、又忙碌的生活,则使人有机会提升人格情操。人生的痛苦也有其意义,就像集中营的生活,使人体会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人性的残暴与悲悯。作者则将狱中所受的一切苦难看作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平静地迎接每一场苦难。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意义疗法在现实生活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中一个例子,我印象深刻。一位夫妻恩爱的老先生因妻子去世郁郁寡欢,作者寥寥数语让老先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说:“你和妻子感情深厚,如果你先她而去的话,她会怎么办”?老先生说:“她会很痛苦。”作者说:“对啊,现在你妻子不用遭罪了,由你代替她了。”老先生顿时觉得他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
《追寻生命的意义》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我们不该追问人生有何意义,而该认清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问: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赋予什么意义?
我们终将发现生命的终极意义,就在于探索人生问题的正确答案,完成生命不断安排给每个人的不同使命。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0
关于生命的价值,作者提出要忘记自我:“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工作而言,由于现代社会看重功利,很多人都是把工作仅仅当成一种赚钱的方式、养家糊口的途径而已,却忘记了工作中所能体现出来的个人价值。而通过工作实现个人价值,不是简单的目标实现式的;而是心中有个目标,然后忘我地勤奋工作,这样成功往往会不期而至,因为“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如果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工作的价值(这里所说的“工作”是广义的概念,比如周末去做一个志愿者也是一项工作),能够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工作可以为团队、为集体、为一个大的事业贡献出的绵薄之力,那本身将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而现实中,很多时候人们在工作中容易丧失自我,就像叔本华所讲的那样“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焦虑是因为担心做不好而有压力,厌倦是因为认识不到工作的价值而产生虚无感。所以,我想在现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静下来想想,在工作中我能够为这个团队创造什么、为他人带来什么,我能从中收获什么、能够得到哪些方面的成长与提高,这两个方面的思考和总结有助于提高个人的成就感。但是,我需要重申一点,答案未必是高大上的,往往是很普通、很平凡的。比如一个交通协管员,如果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那么他将度过一天又一天无聊的时光;而另外一个交通协管员,每次看到红灯亮起时在他的召集和劝解下安稳的人群,绿灯亮起时大家有序通过的样子,觉得这种感觉真好,那么他工作一天之后回到家里心情都是舒畅的。所以,善于发现工作中点滴的美好,尤其是和自己相关的点滴美好(倒不一定是与自己的行动有因果关系),更容易让我们工作得快乐些。

清华北大告诉你的读后感合计66条


谈到工作,我其实很佩服你。你虽处于困境之中,但是你热爱着你的工作,你没有放弃,你一直在努力。由于心理上的一些困扰,很多时候,你承载的比别人要多,你所遭遇的内心的波澜别人可能不理解。其实,我也难以全面理解,只不过我稍微学过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所以我能理解很多时候一个人想控制自己的内心是多么的难,而你无疑是一个坚强者。记得有次聊天,你告诉我,有时候你工作时心里根本平静不下来,记忆力也很差,由于睡眠很差,白天工作的状态一塌糊涂;有时候,由于内心的焦虑、低落,甚至从不远的住处走到单位,都要花费很大的勇气,每走一步都感觉很艰辛;有时候,由于内心不平静,很难与别人打交道,很想逃避,甚至和熟人见面,打个招呼都是那么的困难,没有勇气面对人群、面对身边的朋友和同事,……而这一切,你都在承受,你没有放弃,你默默地用自己的双肩勇敢地扛起来。
我还清晰地记得,你告诉我想在工作中有所作为,你深爱着你的工作、你的团队、你的好伙伴们,你甚至有时候觉得对不起他们,他们关爱着你、帮着你、替你承担着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希望以后自己可以慢慢好起来,可以做得更多。所以,我真心佩服你,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你没有放弃自己的职责,没有放弃自己作为团队一份子的存在感或是荣耀感,这一点真的很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