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读后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汇合

2022-08-16 来源:百合文库

读后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汇合70条



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是高段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和落实的。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老师自然会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能既精炼又准确地概括,很少!用崔峦会长的话来说,就是老师的意识有了,而平时课堂上老师关注不够,训练不够,没有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学生一站起来,不是长篇大论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很少能言简意赅地进行概括。我们在抱怨学生不懂得概括的同时,是否该问问自己,我们自己掌握了几种概括的方法?我们有没有试着自己准确地概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没有和学生一起概括,并确实教给他们概括的方法?
因为体裁、主题、篇幅、构段等等的不同,不同文章其概括的方法也各有侧重点。我学习了几种常用的概括方法,并开始有意识地在语文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实践,再加上每天一篇《读后感》的练笔,希望学生能在整体把握文章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上能有所收获。
1. 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概括方法在高段课文中非常适用,也就是抓住文章的“文眼”。
2.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这种方法对于叙事类的文体比较适用。
3. 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归纳段意是中段语文教学提出的教学目标,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就是段篇教学的一个衔接和延展,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不是淡化段的教学。

读后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汇合70条


4. 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是阅读教学中一种有效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句,也是落实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训练。
5. 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这种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有作用,因为学生在习作中常常出现记流水账、详略不当、主次不分的情况。通过学习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分清主次、安排详略。 6. 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提出下面问题:①课文写的是红军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②他们是怎么“飞”又是怎么“夺”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主要内容。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提问要有价值,要有针对性和突破重难点,使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句段篇永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辅相成,螺旋式上升。我们只有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课标,才能确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一、概括能力十分重要
概括能力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做了具体的要求:
站在整体的角度看小学各阶段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不难发现,概括能力是学习语文所必须的能力。特别是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能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广泛的迁移,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

读后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汇合70条


作为教师,我们要抓好这一能力的训练,既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还要让他们不断实践,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在实践中提升。
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要求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浓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抓住主要内容,才能知道文章究竟讲什么。“准确”、 “简洁”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要求。
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方法一:抓住关键句,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我们知道在每篇课文中,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往往会使用一些关键句,能突出表现文章的内涵。这些关键句,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或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要筛选出语段中的关键句,有的语段中有或总领或总结的概括性中心句,有的语段中会有针对核心话题的核心陈述句,如:这些文章中就有非常典型的关键句
这些关键句的位置,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结构层次或结构特点快速找到,如:
摘录出关键句后,我们就容易提取关键词,第二步提取一些关键词,最后将这些关键词句进行整合加以完善就能快速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句子摘录法”。
方法二:抓住段意,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但是,很多文章它是没有典型段落,也没有关键语句,这时我们就要教会学生先提取关键词,再归纳出段落大意,最后合并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我们最为常用的“段意合并法”。
抓住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最关键的就是提取关键词,任何文体性质的语段都得围绕某个核心话题展开——
以《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片段为例,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提取关键词的——
第一步,问:闰土对我说什么事?管西瓜 刺猹
学生的答案有两种:一种是管西瓜,在文中直接有这样的词,那么我们就用直圈法圈出;另一种是刺猹,这两个词用跳圈法圈出;
第二步,改:管西瓜就是看瓜,刺猹调换顺序,稍作修改概括出小标题——看瓜刺猹。

读后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汇合70条


像这样用“直圈法、跳圈法、概括法”提取关键词概括出小标题的文章,我们这册还有很多很多,如:
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时还要注意筛选,如《最后一头战象》列出这么多小标题,我们要选取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加以完善,使之完整简洁,这样就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三:抓住要素,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写人、写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六大基本因素,抓住这些要素就已经提取了一些关键词。因此,概括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就只要把这几个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要素串联法”,如——
方法四:抓住课题,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而且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学会分析课题,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如——
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人物,有的提示主要事件,有的提示主要对象,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就可以借助课题。
概括时,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课题、围绕课题进行提问,第二步选取课题中缺少的那几个元素的关键问题,第三步课文中找到这些关键问题的答案,最后将课题加以完善补充完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课题扩充法”。
课题扩充法还应注意:
方法五:抓住问题,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有些文章的课后题与导读提示中的问题很有特点,如——
你会发现,如果我们抓住这些主要问题,再以简洁的语言逐一做出回答,最后把答案整理概括起来,也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问题整理法”。
当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还有很多,不论运用哪种方法,我们都必须认真阅读文章,分析理解,先提取关键词语,再概括段落大意,最后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三步骤。同时,同一篇文章所用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有时一种,有时几种交织在一起,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要互相结合,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使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更容易更准确。

读后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汇合70条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六、亮明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读后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汇合70条


七、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这部分就是议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呢?
(1)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概:概括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2) 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读后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汇合70条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是高段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和落实的。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老师自然会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能既精炼又准确地概括,很少!用崔峦会长的话来说,就是老师的意识有了,而平时课堂上老师关注不够,训练不够,没有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学生一站起来,不是长篇大论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很少能言简意赅地进行概括。我们在抱怨学生不懂得概括的同时,是否该问问自己,我们自己掌握了几种概括的方法?我们有没有试着自己准确地概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没有和学生一起概括,并确实教给他们概括的方法?
因为体裁、主题、篇幅、构段等等的不同,不同文章其概括的方法也各有侧重点。我学习了几种常用的概括方法,并开始有意识地在语文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实践,再加上每天一篇《读后感》的练笔,希望学生能在整体把握文章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上能有所收获。
1. 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概括方法在高段课文中非常适用,也就是抓住文章的“文眼”。

读后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汇合70条


2.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这种方法对于叙事类的文体比较适用。
3. 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归纳段意是中段语文教学提出的教学目标,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就是段篇教学的一个衔接和延展,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不是淡化段的教学。
4. 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是阅读教学中一种有效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句,也是落实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训练。
5. 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这种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有作用,因为学生在习作中常常出现记流水账、详略不当、主次不分的情况。通过学习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分清主次、安排详略。 6. 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提出下面问题:①课文写的是红军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②他们是怎么“飞”又是怎么“夺”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主要内容。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提问要有价值,要有针对性和突破重难点,使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读后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汇合70条


所以,句段篇永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辅相成,螺旋式上升。我们只有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课标,才能确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