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

2022-08-17 来源:百合文库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大冰先森,展信佳。原谅我用很久以前的开场白和你说话,这样气氛会比较轻松嘛~其实这也算一篇
以前想和一同学一起去丽江来着,后来由于某些原因没去成,之后就对丽江再没好感了,也没了期待。就是对那带着一股自己的幽怨,说不清楚到不明白的幽怨。直到3月10号左右吧,看完你的书大概https://simgs.baihewenku.com/upload/2/3,开始回味书里写的东西,以及你写的你和你那群兄弟们的情感。对,你们都是幸福的。你有一帮不离不弃,生死与共(后面这词貌似有点重……)的兄弟,你的兄弟们身边都还有一个肯陪着浪迹天涯的女孩。有时我也犯俗,老想是什么给了她们那么大的勇气选择留在丽江,留在他们身边,但转念再单纯的一想,就觉得应该是在某个时刻的那么一个交汇的眼神,或是那么一个害羞的微笑,亦或是那天的那么一点灿烂的阳光,微暖的微风,还有那沧桑的歌声,让他们都化成了她们心中最完美的英雄,也或许让她们成为他们眼中最美的风景。就是那么一份冲动,就是那么一份勇气,让她们决定留在那苍山脚下,洱海之畔。
我也是极羡慕她们的勇气以及她们的那份洒脱。因为我知道自己还是个很俗的人,我也知道自己缺少的那份爷们气概很难拥有。
在书中有一个人我真的很喜欢,她的豪爽,她的三道疤,还有她的爱情故事,都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月月姐。请容许我叫她一声姐。因为她身上有我没有的东西,也许是因为自己没有那样的气质,那样的心境,所以才更喜欢那一类人。还有就是关于月月姐的爱情故事,两杯白开水就这样就定了两人的一生。这不是仓促的决定,这是注定了的,仿佛谁都解不开其中的缘由,但又仿佛见过这个故事的人都懂得那份感情。
除了月月姐,还有那些丽江奇人们的爱情故事。其中最勇敢的最干脆的就是小南京和路平的故事。小南京典型的辣女子,就像你说的一样,我也是在看到她在路平出事时作出的那般决定才被她的辣,爽快给吸引了。当时她就提着两大个箱子,装满了她爱的人东西的箱子,就这样一路赶回了南京,头也不回的走了,也许当时也不能回头,要是回头她俩也许就不会又这般经历了吧。对彼此来说,这也算老天给他们的一次考验,一次对“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给自飞”这句话的终极考验。也算一次礼物,至少让他们都明白了自己在彼此心中的地位。但要是真相爱,且无私的爱,谁又会在乎那么多呢。她真的不是一般的女子。原谅我词汇匮乏,说不出什么好词去赞美她,但她带给我的震撼也是不小的。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还有大军和他的妻子,那个河南的女孩,那个穿着爱人给她买的长裙的河南女孩,那个为他毫无怨言生小孩的女孩。也许就是那天的那么一个眼神的`交汇,就让她彻底的败给了他,也让她就那么跟定了他。大军虽然只是个流浪歌手,但他会一直给心爱的她买长裙,也许在他眼中,什么美景都抵不过那穿上长裙的她了吧。
最神奇的最读不懂的当属王博和甜菜的故事了。他们彼此间爱的那么深沉,可以这么说吧,甜菜可以把自己当做另一个王博,这可以算的上是爱到了骨子里吧,真的好遗憾,也很惭愧,不能懂得他们间的那种感情,他们都是彼此的另一个自己了。他俩的故事都曾经给过我一种冲动,我就差没到那个眉宇间相似故人的陌生人面前和他说,愿意和我去西藏吗?我也有往下想想,如他真是我的那个有缘人,而且他答道好的,那我肯定捡到大宝了,但如果他不是,并且答道NO,那我就只能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而且也只能说我向来缘深,奈何缘浅,没法,让它去吧。
还有一个就是你和不用手机的女孩的故事。怎么说呢,如果你不是对人家姑娘有点好感,你会什么都不带,就听姑娘一句话就和她一直这样走到珠穆朗玛去吗?而且还一直都不离不弃。所以,有的感情在别人眼中比在自己心里更加清楚。也许也想你说的那样,你们间就是那种历久弥新的小暧昧吧。我也想问那女孩,最后或现在有没有用手机了。不管怎样,每个人都是幸福的。这样就好了。
我觉得在丽江,西塘,乌镇等古镇这些地方开酒吧的人,开餐馆的人,开客栈的人,亦或是街头上那些所谓的流浪歌手,他们肯定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所以才能在那浮华中游戏人间,也同时在人间游戏。有可能说得有点过了,不过现在回想起自己在西塘的那晚,真的好后悔。由于自己少的那份豁达,少的那么一份与人交谈的勇气,就连那天离开都是太过匆忙。再回想假期的江南之旅,就会觉得原来自己没有一分一秒真正的属于过那个江南水乡,也没好好感受过那的氛围。自己只是一味的找路,找方向,找目的地,却忘了看看身边的风景,忘了和身边的人聊聊天,也忘了在不打伞的时候感受一下那的雨水,也没能好好地感受那的风,湿湿的冷风。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最后的最后啊,每个人都有想要的生活去创造,也谢谢大冰先森给我们写了那么一本书。至少会让每一个没去过丽江,西藏的人,脑海中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丽江,西藏的画卷。在那画卷中,同样的有那么一群熟悉而又陌生的幸福生活着的人,还有那似曾见过风景。
大冰《我不》读后感1
每次看大冰讲的故事总觉得不可思议,可能是自己的经历太少,趣味不多。从大冰的书中总可以看到很多顽强不一样的生命,或命运坎坷,或死里逃生,或特立独行…我是一个喜欢看到美好结局的人,还好,那些有趣的灵魂总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当下最美好的样子!故事中主人公的名字我并没有记住很多,因为记性不是很好,但是每个故事的情节仍荡存在心中,不管是那个患了癌症的广西小护士姑娘还是嫁给了浪漫的法国男孩的成都姑娘,我觉得她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她们在最美的年龄嫁给了自己的爱情!还有一个听不见外面的声音每次对别人都会用力傻笑的新疆姑娘和为了追求自己篮球梦而心急的大梦,他们都因身边有一个好母亲和自己的坚持,完成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还有很多,或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或在与生命中的坎坷做斗争……突然想到了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大冰说得对,我们要做到竟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生活的平衡点在于自己不断的摸索把握!朝九晚五是交待,浪迹天涯是释放和修行…愿你我不一定要经历大是大非才有故事,愿你我在这平淡的生活中修炼有趣的灵魂…
大冰《我不》读后感2
很早就看大冰的书了,喜欢他的人很喜欢他,不喜欢他的人真是把他骂得啥都不是,何必呢,喜欢就看,不喜欢拉到,任何人有自己生活的方式。
这本书给打了四颗星,就像我对他写书的风格,八成喜欢,两成不喜欢,书名挺有意思,我不,一个不字,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书中的几个故事又让人心酸,又让人感动,又让人激动,不得不说,大冰的阅历以及他说的这些事情确实能让人有共鸣的地方,这也是我喜欢他的书和他的经历的原因,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啊?但是真正敢于和生活说不的又有几个人?可能你可以,他可以,但并不是大家都可以,这也只是那一部分人的生活,还是要想清楚再说不!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再说说不喜欢的那一层感觉吧,虽有共鸣,却缺少深层次的思考。虽是好书,但称不上经典。如果有机会,希望能看到大冰写一本直击社会本质的书,涵盖的范围能更大一点,而不是仅限于小屋。
总体来说,看完这本书心里还是挺触动的,活了二十多年了,不知道自己和生活说了几次我不,但是确实在几次关键的选择点上我认怂了,如果当时我说了不字,也许今天的生活会是完全另一个样子,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有多种选择,多重层面,好好生活,总可以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大冰《我不》读后感3
吴晓波在《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里说了这样一句话:书与人也有投缘之说,有些人的文字你死活读不进去,有些人的书你一读到就好像至尊宝遇见紫霞仙子那样:“咦,千里万里,你真的在这里。”
因为人眼睛能看到的东西大都是自己关注的。
很多类似的书都翻翻而已,大冰的书大多都读过,而且是用心的读,一个个人物鲜活动人平凡又不凡,让你感动又给你力量。在人性关隘处命运绝境中,平凡的人或爆发或隐忍或坚持或纯真,谱写着一首首诗歌。
大冰纠正了许多人对旅行的误读,旅行不是药,更不是万能的药,旅行是和工作一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旅行不是用来逃避的暖房,旅行可能比一般的生活需要付出更多。平衡好各种需要努力实现各种梦想,才是真正的成功。
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
许多人都有浪迹天涯的梦,学会多元思维有能力过多元生活,做到知行合一并不容易。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而那些人大都曾隐忍过你尚未经历的挫折。
问收获先问付出。
大冰《我不》读后感4
看到好些人说大冰的文笔未免随意了些,看着大冰笔下的故事感觉有点不真实,大冰笔下的人物塑造似乎有点夸张了……哈哈哈随你们怎么说咯。没理由,反正就是喜欢大冰写的东西,没有那么多文绉绉的文字,也没有那泛滥成灾的鸡汤,看到的是那看似随意却又不那么随意的文笔,以及笔下那动人的故事。他的文笔,会变魔术,能让人变放松,一天紧绷着的身体、杂乱的心会在读着的那一刻回归平静。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大冰说,这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理解成是我不,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有情众生,都在对命运说:我不。那么作为这本书的一个读者,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勇敢地对命运说“我不”。我不,不服,不要,不怕,不羁、不二、不懈,不屈不挠,不破不立,不卑不亢……
动人的故事,源自平淡蕴于普通。书中的人们,经历了很多,也承受了很多,经历了无常却又不得不在无常中坦然,然后在坦然中学会面对,历劫着人生中的不幸。人生就是这样,要的就是一个态度,在积极中开心度过,在消极时坦然面对。
大冰《我不》读后感5
初次听到“大冰”这个名字是在大学时期,那会儿,班上不少人都为之疯狂。好奇之下,读了他的第一本书《乖,摸摸头》。后来,我想,喜欢他是有理由的,他的作品犹如他充满丰富阅历的人生一样有“味道”。
读他的书总觉得像是在听一个年长的大哥哥讲故事,有生活的味道,有凡世俗人的味道。
《我不》是他2017年的新作,依旧是故事加故事,他和他们的故事,他们和他们的故事。舍友说,初读时,感觉大冰变了味道,有些不像以前的那个大冰了,可当看到最后,最初的那种“打动你,让你哭”的感觉就又回来了。
书里记录了八个故事,八位主人公,就像记忆深处的那句话一样:“幸福的人大都相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我不》里面的故事,亦是如此。
《我不》里面的八个主人公,都是值得让我们心疼的人。12岁开始做门巴的“白玛”,94年的他,背负理想的容巴,善良努力。乐观开朗的“小蓝”,像蓝天白云般清新,都说爱笑的姑娘运气不会太差,可小蓝却成了被漏掉的那一个。“老兵”,书里的英雄,货真价实的英雄。成都姑娘“莉莉”的华丽变身有些让人措手不及,却也是理所当然,大难不死的姑娘,她应该幸福。东北兄弟“大洋”,浪迹天涯的时候,带上了父母,最后母亲的癌细胞奇迹般地消失了。新疆的丫头子“乔一”依然是个让人心疼的女孩,还好,与画相伴,她不会孤独。老文青“老潘”在诠释真正的关注究竟应是怎样的日常,这和我们向往的那些以梦为马不太一样,可这才是真真切切的生活。“大梦”是折翼的天使,幸好,他找到了幸福。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正如书中的“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那个远方,我们无从得知所谓悲苦,而他们都是上帝失宠的天使,不屈于命运,不甘于现状,折翼的他们唯有背负善良才能在人间行走。越深读,越明白《我不》是一种善意坦然,也是一种善意的随缘,更是我们人与人的一种自省,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叫《我不》。我不,我不,我不,我就是不……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作为个体的我们,都有种喜欢自由不受别人拘束的姿态。我想,文中的他们是用要告别的生命向世人说,没有什么不可以,只有我们不够坚持和认真来过。
《我不》告诉我们有梦勇敢追,倔强而不失张扬。愿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就像大冰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而那些人大都曾隐忍过你尚未经历的挫折。”
不怕命运不公,不怕前途渺茫,你走的每一步,都在向幸福靠近。所以,我们,别怕,用善良做盾牌,抵御前方所有不知名的挫折。
大冰《我不》读后感6
第一次读这种风格的书,感觉像在走江湖,因为里面好多少数民族的语言和各种粗口!不是一本心灵鸡汤,只是在讲述故事,可是又能在每一个故事中得到感悟!一本书,八个故事,讲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表达着相同的目的,那就是在向命运说:我不!
说“不”需要勇气,做到需要付出!
看到小蓝,看到大洋的母亲,我想到了辉仔,无法想象当初的你听到这个恶魔时是什么样子,如果换了另一种方式来面对,是否会有另外一种结局?
以前我总会觉得小时候的条件太艰苦,现在看来真的.算不了什么!
老兵!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倾尽全力,生死置之度外为人民服务!
老潘!这个世界真的有人在一如既往地坚持着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以下摘录自己觉得特别深的感触:
没历经过他那样的生死,就别去妄想读懂那些纠结和羞惭、真挚和荒谬。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而那些人大都曾隐忍过你尚未经历的挫折。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价值观,如果很难做到相互理解,那就尽量互相谅解。若做到谅解也很难,那就学会哄。哄人是门艺术,要诀是好好说话。其实所有的老孩子都很吃哄,哄了就比不哄强。
大冰《我不》读后感7
我觉得“我不”是一种精神,我不屈服于任何事任何人甚至于所谓的命中注定,有所谓又如何,无所谓又如何,我的人生当然是我说了算,我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该沉溺在眼前悲伤,它不过是活着的一个短片而已,它不该是你生活的绊脚石,不该是阻止你前进的方向,有时候放下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不屈的小蓝为爱的痴狂,和蠢子的执念;看到了成都姑娘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看到老兵的执着;乔一的倔强;大洋的珍惜;大梦的乐观……每个人的人生都很相似又很不同,一直在迷茫路上的我找不到我想到去的方向,没有资格谈什么浪迹天涯,又是满腔热血的想跟老天死磕到底,无数次的想象着未来的人生,又那么模糊,看不起自己但又觉得好像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我希望在20XX年自己可以活的清楚一点,知道自己想要的想过的生活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可以为自己想要的付出多少,活在当下,不屈服当下,是一种态度。
一个还在迷茫的路上的人,一个需要被开导的人,一个需要魄力的人。
晚上十点半,我是被关门的大爷“撵”出教室的,大爷轻轻推开门,手里的钥匙串叮叮当当响,“孩子,还在看书呢?不早了,回去吧。”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慌慌张张,抱起书就跑。
“他应该什么都没看见”,我擦掉眼角的液体,装作什么也没发生。
这里是我的大学,我却早已不是这里的学生,毕业许久,但还会时常“偷偷”抱着书跑回学校,找个犄角旮旯,一坐,就可以是一整天,像个钉子户一样,比这里的学生还像个学生。
今天看的这本书,是《阿弥陀佛么么哒》,作者大冰。
我们是老乡,生在这片流行吃煎饼的地方。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我是看着大冰的节目啃着煎饼长大的,母亲是看着大冰的节目看着我啃煎饼长大的,小时候母亲和父亲抢电视遥控器最常说的一段对话是--
“看什么大冰!大冰有什么好看的!”
“我就要看大冰,大冰不好看难道你好看啊!”
“妈,看打鬼子的行么?”
“写你的作业去!”
没错,小时候我眼里的大冰,只是个主持人,对他印象深刻的原因也只是因为我妈。
长大后,一不小心从书架上摸到了姐姐买的一本《他们最幸福》,原来,大冰还是个作家。后来,等我也开始萌发文字情怀的时候,捧起大冰的书《乖,摸摸头》,还有这本《阿弥陀佛么么哒》,才肯定了当年母亲的审美--大冰确实很帅,字如其人,好看!
山东卫视在济南,大冰出道也是在济南,如今的济南已然不是当年老舍笔下的那个氤氲济南了,而是如今“夏天热死,冬天冻死,春秋把人折磨死”的济南。济南是方“圣土”,我有一大学舍友,土生土长济南人,年纪不大却写的一手“骚文”,颇有大冰文风,我曾一度怀疑:济南这地方难道天生带着“骚人”的基因吗?(当然不是诗人那个“骚”。)
大冰的文章,野味十足。
这种野味,可是混荡江湖多年加上放纵不羁爱折腾的天性的产物,他书里的故事,大多是他眼中别人的故事。
但谁又能说,你在别人故事里看到的,不是另外一个自己呢?
十二个故事,我看了很久很久,人家说好的作品通常会带给人两种阅读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而大冰的故事却是每一个都想让人一口气读完,但又舍不得读完,因为一旦看到结局,不论悲和喜,都会让读者的心重重地往下沉,故事里的那些人,仿佛就在你身边。
人生,最怕的就是这种无力的“感同身受”。
“少侠,你光临地球已经多少年了?你打算在人生中的那一天,理直气壮地说出这句
“若饮下这碗江湖黄连汤后,你依然自怨自艾......请一边大嘴巴子抽自己,一边回答以下问题:你惨,你有老谢惨吗?......”看完这段,我是在自己公寓的窗台前坐着,看着窗外的商业新区建筑工地发呆--脚手架,平板房,满身泥土的民工在活着水泥。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毛毛忽然严肃起来,他比出一根手指,威胁道:木头是我老婆,我的!所以每一罐汤,第一口都必须让我老婆先喝!”看到这段的时候,我是在自己的两米大床上坐着,看着自己的“另一半”发呆--我有两个枕头,一个枕着睡觉,另一个,用来抱着。
“文化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从教室跑出来,站在湖边,我嘴里是嘟囔着这句话并单曲循环的,今天的湖边跟往常一样热闹:各种如胶似漆的小情侣。他们打啵打得甚是激烈,全然不顾旁边这位单身狗的感受,我真想把这句文化的定义变成一板砖扔过去。
其实,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你我如果觉得生活过于平淡,其实不是生活本身变得无趣,而是我们选择了一种无趣的生活方式,谁规定故事一定就得是轰轰烈烈才叫故事呢。
于是,夜深人静,我开始问自己:你敢不敢说那一句“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情绪总是容易在深夜泛滥,我看见昏黄的路灯光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2015年7月3号,接到大学班主任的电话,电话那头是熟悉的和蔼的声音:“东升,来领毕业证和学位证吧。”我像疯了一样朝着学校一路奔跑,心在狂跳,我开心,我兴奋,像极了五年前收到那封大学入取通知书的场景。一红一蓝两个本子,一本纪念册,一个纪念章,签字,OK,可以走了。
外面是再熟悉不过的校园,这是岛城的农业大学,绿树繁荫,花儿遍地,水杉树钻的比楼还要高,湖边杨柳比穿短裙的学妹还要妖娆,遍地都是叫不上名字的树树草草,牡丹园里花开得热闹,一朵比一朵富贵和高傲。
我一口气钻进那片红枫林,丧失理智地尖叫,跺脚,挥拳大嚎,折腾累了,靠着一颗红枫,望着夕阳发呆。傍晚时分,我看见自己的影子透过斑驳的树隙被拉的老长,如果我的背后有个相机,我想这个镜头无需滤镜就可以配上一个很契合的名字--孤单。
我拿起手机,拨出那段熟悉的号码:“妈,我毕业了......”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我的大学,上了五年。
2010年夏,和全国几百万学子一样,我在忙着同一件事情:高考。成绩不算太好,也不算太糟,但至少在农村老家那块儿偏乡僻壤,这样的分数已经可以算得上“光宗耀祖”了。
我一度以为老师口中无数次重复的“光明的未来”就要来到了。
但是,我的那个她,相恋三年的她,发挥失常,成绩不尽人意。
对于高考,一分都被描述成天堂和地狱,我知道,我和她的几十分差距,就是另一种咫尺天涯了。
她打电话告诉我,她在志愿书上写了一个我未曾听说过的二线学校,言语中透着歉意和些许紧张。
她是铁了心去的,她一同铁了心的,是甩了我。
我被劈腿了。
女孩子的表演功力看起来天生要比男人更胜一筹,劈腿这件事,也是我偷着填了跟她一样的志愿之后才知道的。
剧情狗血得像电视剧,但现在想想,任何年纪的爱情跟初恋比起来,都算不上爱情。
我家老宅子的墙上,挂着三幅地图--世界,中国,山东。父亲又是个读书人,还是个搞建筑的,他的“玩具”是一堆堆的书和一摞摞的图纸,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熏陶就是20年,结果只有一个--我铁定了是个文科生。
人生的笑点就在于,你想要的和你得到的,往往并不是同一个东西。
我的大学专业是经济管理,因为她填的是经济管理。
当然,后悔晚矣。
当然,并不后悔。
在这个偏理科的专业,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自己点的菜哭着也要吃完”。分道扬镳之后失恋的日子里,我却也并不太孤单,陪伴我的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我就像当年的紫薇,这些课,就是容嬷嬷。
大学的第一年,每天在被“容嬷嬷”扎完一遍又一遍之后,我都要跑到女生宿舍楼下偷偷看她几眼,在那个年纪,这是我能想到的表达痴情的最好的方法了。
每天,我会看到她去上课,看到她去吃饭,看到她去上自习,甚至看到她去和别的男生一同嬉闹,同处一个专业的尴尬就在于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看到她我会躲着她,看不到她却又想她,我知道这是一种“犯贱”。高中三年,被学校和家长各种残酷打压都没被拆散的我和她,一起憧憬过的美好的大学生活场景,就在眼前,就在咫尺,在一秒之间就变成了最想逃掉的生活。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我默默问自己,这种“犯贱”的日子何时能休?
人贱自有天收。
我的天,是父亲。
我怕父亲。
她是我的初恋,青春期的男女,一陷进恋爱的漩涡,必然就是一片昏天黑地。父亲就像法海,他的大嘴巴子就是金钵,那三年我“妖气太重”,父亲出手也狠,我的眼镜框都被扇断过几次。学校三令五申严禁早恋,我却屡教不改,还“变本加厉”,父亲每次被班主任叫去“喝茶”,我就知道我的"“超度”日子又到了。
虽然那段时期我很怕父亲,但直到今天我也不觉得当年的早恋是一种所谓的错误,爱情本就是人生最自然最美好的事情之一,青春之花除非自己凋零,再严酷的风雪也只会让它越挫越勇。
显然,父亲没早恋过。
父亲对我是失望的,不仅因为我早恋,还因为我在报大学志愿的单子上写了一个他闻所未闻的二流学校名字。
于是,我和父亲像是结下了梁子。我成了父亲眼里的逆子,他成了我眼里的老顽固。于是,我很少回家,回家也几乎不和他说话。我一个人躲在远离家的另一个城市,过着没有父亲影子的浪子生活,父亲也从不会主动打电话找我,日子一长,我以为,这个法海已经把他的金钵扔下了——我自由了。
没有苦难的成长,往往是缓慢的。
被放逐并不是一种自由,我明白这个道理,是在一年之后了。父亲用一剂猛药,彻底收了我。
从化验室拿着验血报告单子出来,我的心就开始惴惴不安,化验报告上其中一项被标成了红色,数值超出参考值好几倍。即便我不是学医的,这个红色的数字我也是看得懂的——Something is wrong! 肯定出问题了。
母亲还在陪着父亲在CT室等片子,从化验科走回放射科的路上,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压得我心慌,鬼使神差般,我转了头,朝着医生办公室走去。
我决定先自己问问情况。
大夫扫了一眼验血单,给了我两个字:“肝癌”。
我开始看见一片虚无。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大夫顿了一秒,又补了四个字:“有可能是”。
我看见那片虚无里像是有了亮光,但还是一股无力的失重感汹涌地袭向双腿。
大夫看我眼神失了焦,又补了一句:“超标这么多的,一般就是肝癌,晚期了。”大夫语气很平静,听起来就像说个感冒。
为什么?
为什么!
我看到天上打出一道闪电,然后在我心里“嘣”得炸开。
说完“肝癌”两个字只需要一秒,但是我却听得像一场电影一样漫长,“父亲”这两个字淡入淡出,慢慢出现在电影银幕上。
我的父亲啊。
我看到电影里有父亲的小时候,四个姑姑还有大伯在灶台边,守着一年到头唯一吃过的一顿肉,然后吃到呕吐。我看到电影里有少年时候的父亲作业本上全是红色的大×号,深夜和小姑父一起去几十公里外的海边盐场,偷盐卖盐养家糊口。我看到二十多岁的父亲留着飘逸头发,和舅舅在青岛栈桥合了一张那个年代最帅气的照片,那个时候父亲意气风发,眼神深邃。我看到父亲推进家门一辆红色嘉陵摩托车,从此之后,那突突突的声音便成了父亲上班和下班的记号,无论风雪,一骑就是二十年。我看到父亲无数次拿那只糙的没法看的手贴我大耳光,看到我高中毕业那天,父亲一个人扛着我的将近一百斤的行李袋,歪着腰,一步一步走在我面前,那个又丑又让人心酸的背影,那个曾经被我忽略了的背影。我看到得了病的父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在深夜因疼痛挣扎和翻滚,脸色蜡黄,额头渗着汗珠,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眼神再也消失不见。
我还看见,一个坟头,和一片原野,我跪在一片青苗之中,向父亲三叩首......
“死亡”不过一秒。
人的成熟,有时,也只需一秒。
我只对大夫说了一句话:“别告诉他们,我自己知道就好。”
男大夫说“我懂”。
其实,我们都懂,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都懂如何去选择,只是没想到,做选择的时刻会来的如此突然。
父亲开始住院,打针,做介入化疗,他相信大夫的话,他只是肝硬化而已,打点消炎盐水就又可以骑他的老摩托去工地上班了。只是没想到,这一病下去,就再也没了力气站起来,连路走两步都要喘很久。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父亲是个倔强的老头。自己上厕所,自己下楼打饭,自己出去散步晒太阳,我和母亲被父亲撵出医院撵回了家。不用家属陪床,这样的倔老头在医院还真是少见。
十天,父亲还是乐观的,精神还算好,同病房的老头还有说有笑。第二十天,父亲开始变得话越来越少,经常会一个人在傍晚望着窗外出神。第三十天,父亲已经开始情绪波动,体力不支,食欲全无。
在我所有童年、少年、青年的记忆力,医院的味道,其实就是84消毒水的味道,父亲开始慢慢厌倦这种味道,开始变得暴躁,动不动就朝母亲发火。我知道,这种厌倦,这种暴躁,是父亲对自己病情的渐渐清晰,即便我们都不说,它的身体也在告诉着他真相——肚子越来越疼,越来越胀——癌细胞在扩散。
父亲不能再一个人了。
我偷跑回学校,办了休学,瞒着所有人。
于是,我替下了母亲,和父亲一起,在这充满了84消毒水味道的医院里,一呆就是整整一百天。
父亲性格天生要强,这辈子不缺锌不缺钙,就缺面子,这是穷人的专利。姐姐和我考上大学那会,家中积蓄捉襟见肘,父亲依然大摆酒席宴请亲戚和乡亲,母亲气的泪眼婆娑。父亲学历高,脑瓜聪明,懂建筑,会设计,会施工,会交际搞关系,在家族人眼中,父亲是个能人,父亲手里的族谱代表着他在李家家族中的发言权。
父亲是用钱,硬生生砸出了一个好人缘。
当然,父亲这一病,也砸光了家中所有的钱,只有19岁的我开始瞒着家人四处借钱,开始背债生活,那时候,感觉每一分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后边多出的一个零,在别人还在无忧无虑上学的年纪,我已经有了一本厚厚的记账本。
父亲出殡那天,来了很多人,认识的,不认识的,把村里填的满满当当,宾客的车一直排到了镇上的大路口外,送葬的队伍从家门口排到了村口。
风光大葬。
我给了父亲,最后一个面子。
自朱自清之后,鲜有人再去写父亲,有位80后兄长叫蔡崇达,他的书《皮囊》写的就是父亲,那本既是小说又是自传的书,我从不肯在公共场合去读,因为真的怕哭。蔡兄的父亲和我的父亲都有许多相同点,他们都不肯屈服病魔,屈服身体这副皮囊,我记得父亲直到临终前一天,瘦的皮包骨头力气全无的他,竟是手撑着门框一寸一寸挪到床下在便盆里方便完,再一寸一寸摸着墙去洗手间倒掉,然后再让我扶着他一寸一寸挪回来,我记得父亲在医院吃了一个月的发面饼和咸菜,他笑着说吃这个养生,后来我才意识到这是他在从牙缝里省医药费,编个笑话却演的和真的一样。我们都有一个脾气暴躁,却会经常一个人安静得让人心疼的父亲。

大冰不用手机的女孩读后感汇编50句


鲜活的父亲啊。
偶像刘德华演过一部电影叫《失孤》,电影中刘德华脱下偶像的包袱,骑个破摩托车,千里寻子,一直在路上,一找就是十几年。中年后的父亲和刘德华长得有九分像,但是看了《失孤》中留着胡茬,脸色黝黑,刻满风霜和皱纹的刘德华的脸,一样的鹰角鼻,还有那辆熟悉的老摩托,我一度以为,那是父亲在寻我。电影最后那个僧人的一段话我记忆深刻:
“他来了,缘聚,他走了,缘散;你找他,缘起,你不找他,缘灭;找到是缘起,找不到事缘尽。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缘,多行善业,缘聚自会相见。”
对于我,对于父亲,对于这段虽只持续了二十年却是一辈子都如影随形的缘,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如佛家所说的那样——
“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缘聚缘散,惜缘即可。”
大冰,今夜,我把我的部分故事写下来,不知道,配得上你的酒吗?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