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需要孩子学会谦让吗读后感汇集

2022-08-22 来源:百合文库

需要孩子学会谦让吗读后感汇集70条



轻轻地把最后一个字看完,我忽然恍然大悟,原来谦让有这么重要。
当我读到其他孩子都争着抢着,想拿到大的面包时,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我和几个小伙伴一块玩儿。我们玩得很累,调皮的汗珠就像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哗啦啦”不停地往下流。汗水浸湿了我们的衣服。“快来吃西瓜咯!”就在这时,仁灵的妈妈从窗户往下望,召唤我们去吃西瓜。嘿,吃西瓜啊?这大热天的,不吃一块西瓜还真受不了!仁灵妈妈的话音刚刚落下来,我们就一拥而上,跑到了仁灵家。
仁灵妈妈把切有西瓜的盘子刚放到茶几上,我们就一拥而上,巴不得连同盘子都给吃了。
“别急,别急,慢慢吃,还有呢!”可是,我们偏偏就把仁灵妈妈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还是争着抢着,生怕最大的一块西瓜落到了别人手里。“嘿,我抢到最大的一块西瓜了!”就在这时,棒棒站上凳子,“光荣”地举起那块西瓜,说。“看我的!”仁元一跳,把西瓜夺了回来。“它是我的!是我的!”仁灵最有理由要西瓜了,说。“不给,不给!”说完就跑下了楼。“西瓜得主”一下楼,我们也像一个个小跟屁虫,也跟着他跑了下楼。我转过头,发现最大的那个大姐姐冰冰,她没有跑过来,而是坐在了楼道门口。看见她,我抢不下去了,转身跑过去,和姐姐同坐在楼道门口的台阶上,我问她:“姐姐,你为什么不去抢那块最大的西瓜?你比我们都大,还更占优势呢!”她笑了笑,说:“哼,一群傻瓜,为什么非要抢那一块西瓜呢?阿姨家还有西瓜呢,都是一个瓜里的,口味都一样!
”我想了想,嗯,似乎有那么一丁点的道理。后来,还是跟冰冰姐姐上了楼,在阿姨家品了更多的西瓜。再看看他们呢?还在那里费尽心思地抢那一块西瓜呢!吃这么多西瓜,可比那一块多?
想到这儿,我继续往下看,一位小姑娘并不去和他们抢面包,而每次都是等他们满载而归后,才从筐里取出最小的,小得可怜的面包。这不是正和我和冰冰姐姐一样吗?争争抢枪地有意思吗?

需要孩子学会谦让吗读后感汇集70条


我继续往下看,越看越生气,那些抢面包的孩子,拿到面包还不和好心的面包师傅道谢,而是连回头都不回头地走了。可那位小姑娘可不这样,虽然她每次只得到最小的"一块面包,但,她没忘记道谢。这点,我又想起了发生在我身边的那点儿事:
那次是在秋天,我和伙伴去一个农民伯伯家刨花生,那可是我第一次刨花生呢!其他的伙伴也是如此,于是,我们各刨了一大兜。“累了,累了,我们走吧!”夏日一直叫累。“好,我们走吧!”夏天、仁元、仁灵、棒棒和我都同意了。“嘿,这么快就走了?”慈祥的农民伯伯问。“怎么啦?不行啊?”仁元说,说完,就扭头,带头走出那片花生地。我回头望了望那片花生地,有好几排都被我们拔走了,一想起农民伯伯那么辛苦地耕耘,我有些不忍心了。“喂,我们还没有给农民伯伯说声谢谢呢!”我大声跟前面的伙伴说。“哎呀,不用,不用!”夏天说,“都走这么远了,再跑一趟,你说这是何苦呢?”“什么什么何苦呢?”我有些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们不用跟农民伯伯说谢谢吗?”“不必不必。”打头的仁元说,“如果回去,你们回去,我走的比你们都远,再说了,不走回头路!
”说完,又向前移动了两步。我不大同意他们的观点,坚持着要回去。“咦?冰冰姐姐呢?”就在这时,我眼睛咕噜一转,计上心来,说。其实,那时候冰冰姐姐早就提前回家了,“我回去找她。”说完,就一溜烟儿地往回跑。我跟农民伯伯道了谢之后,他们又大方地送了我一麻袋花生!呵呵,真是满载而归啊!
想到这儿,我继续往下看。一天,女孩和往常一样,还是拿走了最后一块最小的面包。回到家后,女孩切开面包,发现了里边有几枚崭新的硬币!她的妈妈怀疑是面包师傅和面的时候一不小心掉进去的。当女孩把硬币还给面包师傅的时候,他拒绝了,说是:这些钱是上帝给她的奖赏。
为什么只有那位女孩得到了奖赏呢?因为她懂得什么叫谦让,谦让就是不与别人争抢,好争的人,天将与之相争;谦让的人,天将与之相让。
轻轻地把最后一个字看完,我忽然恍然大悟,原来谦让有这么重要。

需要孩子学会谦让吗读后感汇集70条


星期四下午的午点是吃香蕉。在孩子们吃水果的过程中,我偶尔会有意无意地渗透一些相互“谦让”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先拿的总拣小的。但是,也出现了这样两个问题:洗手快的孩子总是先来拿水果,而这些幼儿的胃口一般较好。相反,后来的幼儿常是一些动作较慢、胃口也不是很好的.幼儿。由于前面的幼儿谦让,拿了小的,留下大的给这些胃口不佳、动作又慢的幼儿吃,结果他们吃得更慢甚至吃得苦恼。
今天吃香蕉时,我征求孩子们的意见:“不太喜欢吃香蕉的小朋友可以拿小一点的香蕉,把大的香蕉让给喜欢吃的小朋友,你们同意吗?”,幼儿一致同意,尤其是那些吃得慢的幼儿,更是如释重负。在幼儿拿水果时,我留心观察,发现他们充分理解了我的意思,而且配合默契。那些喜欢吃香蕉、吃起来也快的小朋友在拿香蕉时,也并不是专挑特别大的拿。今天的香蕉幼儿吃的又快又香甜。
可见,我们的教育活动只有根据实际,并且抓住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每一个时机,讲究方式方法,才会有好的效果。
【篇一:学会谦让作文】
“忍一步,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同学、朋友、亲人之间我们都要学会谦让,因为谦让也是一种美。
每次来天津,我都会和小弟弟打仗。小弟弟成成只比我小一岁,所以我管他时他总是不服。这就常常摩擦出愤怒的火花,有时就因为吃饭你吃得多我吃得少这样种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结果则两败俱伤。
今年我已经上初一了,成成也上四年级了。以前总把打架当成一种习惯,而现在不会了。
每天我们都会一起写作业,一张大桌子,我俩坐对面,因为我俩都靠着桌子,重力在桌子上,所以桌子像滑轮一样轻轻地小幅度地滑动。为了我能舒服一些,我总是往里拽,这时我可以看见他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眉毛呈“八”字状,极不情愿地往前挪动了椅子,他一定想:怎么什么事情都得我听你的?但我没生气,写了一会儿,我感觉到他微微往这边拱,可能不是故意的,我随口说了声:“别挤了啊!”谁知,他却说:“不知道是谁挤的,你没拽呀?”这一下激怒了我,看着他歪着嘴嘀咕的样子,我气不打一处来,他也跃跃欲试的架势。“忍”我静静地想,我比他大,我理应让着他,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好像一桶水把我内心的怒火浇灭了。

需要孩子学会谦让吗读后感汇集70条


最后成成还是向我道了歉,我们的感情更好了。现在想想,如果不是我俩都谦让了对方,不知会冷战几天哩!
谦让是一种美德,它可以让人与人之间更融洽。“孔融让梨”告诉我们谦让就是尊老爱幼,家庭美满幸福的和谐因素。
每次吃水果,成成总是会刻意去拿小的那一块,留给我们大的。我也会抢着去拿“不好看的”,把新鲜的留给家人。大人们夸我们懂事了,其实我知道是“谦让”让我尝到了比蜜还甜的精神食粮。
学会谦让,它能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更加融洽,我们要让谦让的美德发扬下去!
【篇二:学会谦让】
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拳王乔·路易在拳坛所向无敌。有一次,他和朋友一起开车出游,途中,因前方出现异常情况,他不得不紧急刹车。不料后面的车因尾随太紧两辆车有了一点轻微碰撞。后面的司机怒气冲冲地跳下车来,嫌他刹车太急,继而又大骂乔?路易驾驶技术有问题,并挥动双拳,大有想把对方打个稀巴烂的架式。乔?路易自始至终除了道歉的话外再无一语,直到那个司机骂得没趣了,扬长而去。乔?路易的朋友事后不解地问他:“那人如此无理取闹,你为什么不好好揍他一顿?”乔?路易听后认真地说:“如果有人侮辱了帕瓦罗蒂,帕瓦罗蒂是否应为对方高歌一曲呢?”
我被乔·路易的宽宏大量打动了。其实以他的实力,只需不重的`一拳,就可以给那个蛮不讲理的人一个深刻的教训,而他并没有这样做,只是一个劲的道歉,以忍让的人格力量去感化对方。俗语有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够忍让别人的无理举动,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忍让是一种豁达的挚爱,就如一弘清泉浇灭艾怨嫉妒之火。可以化冲突为详和,化干戈为玉帛。忍让又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别人冲撞了你,内心也会感到不安。你以忍让待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理解与拥戴。忍让还是一种深厚的涵养,它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能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你心灵的恬淡与宁静。它不但可以改善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还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与升华。忍让实在是一门生活的学问。

需要孩子学会谦让吗读后感汇集70条


当然,忍让并不意味着退却不前或软弱可欺,并不是面对委屈、误解、甚至凌辱无动于衷。忍让,顾全的是大局,着眼的是未来。忍让者总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感化他人的浅薄行为,以宽阔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人的悖理举动,最终以无可争议的成功来警醒世人。例如:蔺相如忍让为国家,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林肯受辱骂而不怒等等,都被世人传为美谈。
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是进步的张本。
【篇三:学会谦让】
一个身怀六甲的妇女艰难的挺上车,手还牵着个五六岁的小孩。她环视了一下四周。想要找个座位,不看还好,一看仿佛车中的空气瞬间凝固。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是那么的平淡,仿佛她也成为了这车上的空气是那么地隐形。车上的大姑娘小伙依然是挂着耳塞,悠然地嚼咬着口香糖……,这一切看来是那么的自然。
以上一幕上在一个电视公益广告的画面。虽这一幕经过导演指导,演员的演艺,但谁有敢说这样的事情又不在真实的生活无声的演义着呢?前不久,也在报上阅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位身患癌症的老人拿着化疗单和诊断书跪求在公交车上请求他人让个位。短短几行文字,却是那么的刺眼,也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内心:我们的社会传统谦让美德今何在?
记得从小学过孔融让梨等等的传统美德故事,在学校里老师又一次一次地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但是转身背后又是两个同学为了块橡皮檫在争吵。试问我们如今的教育何在?
联想身边的种种,又不得不又提起:提倡文明礼让,弘扬社会风尚。
车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都“让”一点,那么人与人之间是真诚地关心帮助,也便不存在邻里纠纷,群殴滋事等等阻让社会进步的现象。在家庭中,可以让出浓浓的亲情;在校里,可以让出和谐天地……
学会谦让吧!让和谐构成新时代的风尚。让人与人燃起一份无私的关怀,为生活多一份绚丽。
【篇四:我学会了谦让】

需要孩子学会谦让吗读后感汇集70条


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表弟来之前,我是不懂得谦让的。
以前,家里就我一个孩子,所以我只会接受别人的谦让,处处受到爱护。我以为永远都是这样,可谁知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折。
由于舅舅工作忙,五岁的表弟无人看管,便在我们家住了下来。一开始我们的相处还可以,可不久就出现了“战乱”。妈妈买了杨梅。杨梅酸甜可口,一咬就满嘴酸水儿,美味极了。但是它们的数量屈指可数,当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时,我们犯难了。这一个到底给谁吃呢?“要不就猜拳吧!”弟弟提议。好啊!他和我猜拳,是自寻死路。果然,我赢了,正当我准备伸手去拿时,弟弟开始耍起了赖皮:“我不吗,我就要吃这个!”说着就上来抢。他哪能抢过我,我把杨梅高高地举过头顶,弟弟怎么也够不着。正在我们相持不下时,妈妈来了。她见到这个情景,皱了皱眉头,悄悄地伏在我耳边说道:“弟弟小,不懂事,你小地时候别人不也是处处让着你吗?再说了,他父母不在身边,应该给予他更多地关爱才是呀。”我听了这句话,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事先说好地规则,我还是左右为难。妈妈见我这样,就和颜悦色地说道:
“小孩子应该学会谦让。你谦让了,你在这事上处理的就很恰当。弟弟小,他现在不懂,以后就会渐渐明白的。”我那高高举起的手终于垂了下来。
从这以后,我便什么事都让着他,一些事也开始尊重他的意见。渐渐地,弟弟也学会了谦让。当我们兄弟俩都喜欢的东西只剩一个时,我们就会推来推去。当然,他还不是那么懂事,有时也会耍耍赖皮。
我学会了谦让,我感觉我离我长大又近了一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