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丰子恺阿咪读后感摘录

2022-08-25 来源:百合文库

丰子恺阿咪读后感摘录76条



《阿咪》读后感1
朱自清在《子恺漫画》的序中表白:“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得那味儿。”
读丰子恺的《阿咪》,突然想起好早之前看到的这话来,他的画的确就是朱自清所说的这种感觉,像是一首首诗歌,缓慢、悠长,余味不绝。
这本书就“写猫儿”、“画猫儿”两部分,寥寥文字把一个爱猫人的形象跃然纸上,而“画猫儿”那部分的画作,有关于猫咪与自己生活的点滴,一幅一幅让人看了既忍俊不禁又心潮起伏。而“画猫儿”这一部分又细分为五个类别,把猫和儿童、猫和生活、猫儿和心事、猫自己的状态等等都描绘得意味深长。
文章不过三篇,画儿也就百来张,是本看似很轻薄的小书。但其文其画,无不透露出一种趣意盎然之感,真挚、认真、可爱。同时也通过与猫有关的这些故事看出丰子恺先生对人对事的些许态度来:豁达、热忱、安逸。像是一个世外高人,虽也被俗事缠身,但却超然之外,甚是可亲可爱。而他的笔下万物皆有情义,从这些与猫有关的画中就能窥知其实了。他笔下的猫可爱、调皮、灵气逼人。而与猫儿戏耍的孩童们也天真活泼,煞是可爱。寥寥几笔一个场景就自然而然勾画而成了,而背后似乎也有很多欲言又止的故事让读者自行去想象。猫也不再是主角,只占据小小的角落,但却也让人感觉那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猫在他的笔下,不再是简单的动物,仿佛就是融入他骨血的孩子一般。
尤喜欢“花时与月时,心事猫儿知”那部分的画作,猫儿与心事,猫儿知心事,女子的相思、哀怨、怅惘,独自一人时的难过、寂寞、孤单,陪在身边的唯有猫儿,它不会说话,但是画作中的女子不论是倚楼望明月,还是独坐听风雨,旁边的猫儿想来都是懂得的吧。而它能给的安慰就是无声的陪伴了,也是最长情的陪伴。直到过了青春期渐过去,再看这些画作的时候,仿佛觉得画中的女孩子就是自己一般呢。在最烦闷苦涩的青春期,有一只猫儿陪伴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应该就像是雷电交加暴风雨就要来临之时黑暗中响起来的那句“别怕”吧,有镇定人心的力量。

丰子恺阿咪读后感摘录76条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好,隽永自然;画作也好,简洁质朴。像是天边的一片卷云,自有深意,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而猫儿也许是最能够与他那慵懒的生活气息想贴近的动物。虽生在动荡的岁月,经历过诸多苦难,然他的文章、画作里尽是怡然自得地田园生活气息,没有痛苦,没有挣扎,哪怕有那么一丝怅惘,也像是春日小雨,虽缠绵,却不恼人,一丝幽怨之后是灿烂的彩虹。
而《阿咪》这本书,装帧排版纸张都让人感觉舒服,尤其是封面用纸,磨砂工艺,营造粗糙的质感,而内里,读着读着,画作上的猫儿似乎跳到了怀里来了。这会是我以后会时常翻动的书了。搅得我都想要养只猫儿了。
《阿咪》读后感2
小时候,常在《儿童文学》上或者《语文学习报》上看到一些漫画,当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丁聪,后来慢慢看到了华君武,丰子恺、黄苗子等名家画作。虽然都是零星欣赏,但对于那个时代的漫画风格还有所记忆。看到丰子恺先生的画猫篇,还是首次这样系统地看一位大师的画作。
喜欢看漫画,但研究甚少,只觉得,漫画这种形式,寥寥数笔,甚至几根线条,却能搭建出你所熟悉的场景,你所留意过的场面。虽然你万般熟悉,但却无法主动描绘或记忆,只有在,看到一些作品后,才会大呼见过,经历过,感受过,共鸣遂呼之欲出。
《阿咪》这本书是丰子恺先生关于猫的文与画,虽然只是短短的三篇文章,却写尽了丰老对家猫的观察与爱怜。画猫篇分量更足,不局限于,作者自家养过的小猫,看过这些画作,我觉得作者画猫几乎有种习惯。
即便是在写猫篇里,画猫也成为点睛之笔。《白象》一文中“白象及其五子”,白象的日月眼虽没有展示,但那个眼神,却让我预感白象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结局,结果她死于户外。受人之托,养于家中,久而,成为家中一员,以至于,她可以顺利恋爱,产子,哺育……她几乎完成生命里的各个阶段,将被原主人迎接回家时死了。她的死很有点传奇色彩,也延伸出壮烈的意味。
此文读来深感暖心,从爱猫细节中更体会到,受人之托,终人之事的态度。加之,篇末有“白象的道孤”,这一画作,两只小猫分别蹲坐于正读报主人的脚上,好不惬意。这与写猫之前页的那幅照片,真是一种呼应!照片中,冬日阳光下,主人端坐读书,小猫小心地坐在主人棉帽上。这只猫,未必是白象,但主人对于猫的宽容从头到脚,展露无遗。

丰子恺阿咪读后感摘录76条


后两篇文更是对这种宽容的续写和补充。尤其《贪污的猫》生活气息浓郁。读来妙趣横生,甚有对猫偷鱼行为的精心侦查到拨乱反正,这是作者对待猫的另一种境界。“阿咪”这只猫被选作书名,似是书中重点。作者在此文中道尽猫与人的和谐相处,及猫在人与人之间巧妙地起了润滑情感的作用,最让人为之羡慕,文中画面浮生,温馨四溢。情意浓浓,令人艳羡不已。
画猫,则占更多篇幅。小猫陪小人儿,这部分,孩子也爱读,童趣与猫儿的"灵性交相呼应,至真至纯。一只猫的生活意见,这部分,展现了猫无处不在的生活场景,无论男女老少,欢喜忧愁猫都未缺席。从中也流露出些许温馨。聚散如云,猫长相守,这部分全都是彩色漫画,色彩点缀了心情,也或许是时代的一种色彩。我最喜欢的还是后两部分花时与月时,心事猫儿知,这部分描画女孩心事,可见作者对女儿的观察极其细微,这是慈父的角度。而猫不语,其义自见,则有一种自由捕捉猫的生活场景,猫终归是独立自由的猫,虽喜爱眷恋人的温度,却难掩自己的情绪,猫用行动表达自己。
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读到最初认识的漫画风格,更读到最初喜欢的含蓄文风。作者自说自己并不是喜欢真猫,只是爱画猫。但对于受人托付照顾的猫,他付出了行动和情感呵护,并将它们记录,留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猫趣,人情,还读出了作者对待人、事的态度。此书,无论文与画,都耐读,且意味深长。读出美好,妙趣,反复思量便能体味更多渐深意境!
《阿咪》读后感3
民国时期,西风东渐,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可谓百家争鸣。像丰子恺先生这样,儿时大都在私塾待过,有家学渊源,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成年后又出洋留学,学贯中西,因此成为大师毫不奇怪。尽管民国大师犹如繁星点点,但如丰子恺这样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也非常难得。
丰子恺17岁小学毕业后,考上杭州第一师范。原指望师范毕业后,回乡去当个小学教员,也便于照顾老母。谁知在师范校里,丰子恺遇见了李叔同先生教授美术,于是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画画上。杭州师范毕业以后,丰子恺受邀到上海担任美术专科学校教员。授课期间,他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于是就借钱到东京去留学。两千块钱的旅费,根本不能长年累月地待在日本学习,丰子恺在日本游学了十个月就回国了。这十个月的游历,丰子恺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就像蜜蜂一样,在美术、音乐、语言、文学方面辛勤采撷,从而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成为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翻译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丰子恺阿咪读后感摘录76条


熟悉丰子恺漫画的朋友就知道,丰子恺非常喜欢画猫,猫儿在漫画中或为主角或为配角,猫儿的加入让画面增加不少市井生活情趣,让人觉得非常亲切。丰子恺这样处理,实则说明画家虽然是艺术家,但艺术都是人间艺术,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这就像白居易一样,其诗歌多关注现实生活,因而深受大家欢迎。丰子恺的散文平和冲淡,情真意切,宛如大师坐在你面前,跟你讲述他一辈子的所见所闻,因此我们反而得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阿咪》这本书,收录了丰子恺写猫的三篇文章《白象》《贪污的猫》和《阿咪》以及以猫为主题的五组漫画,包括《小猫陪小人儿》《一只猫的生活意见》《聚散如云,猫常相守》《花时与月时,心事猫儿知》和《猫不语,其义自见》。丰子恺虽然喜欢画猫,但其实他并不喜欢真猫,这就像叶公好龙一样,想来倒很有趣。只是因为女儿们喜欢养猫,丰子恺疼爱女儿,不忍拂了她们的兴致,因而爱屋及乌,也开始对猫产生了好感。
丰子恺笔下的猫都很可爱,比如“白象”,“浑身雪白,伟大如象,眼睛一黄一蓝。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瞳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再比如阿咪,“自从来了阿咪,家中忽然热闹了。厨房里常有保姆的话声或骂声,其对象便是阿咪。室中常有陌生的笑谈声,是送信人或邮递员在欣赏阿咪,常常因猫而问长问短,有说有笑,送出了信件还是不忍离去。”每只猫的来历、生活习性、恋爱史,乃至意外死亡,事无巨细,丰子恺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让人随着作者的情绪而波动起伏,不胜感慨。
“我的一生都是偶然的,偶然入师范学校,偶然欢喜绘画音乐,偶然读书,偶然译著,此后正不知还要逢到何种偶然的机遇呢。”丰子恺的一生的确都是偶然的,而我们自己,不也都是由一个个偶然影响的吗?这里的偶然,事实上就是一种机遇。做好准备,抓住机遇,那么我们一定也会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
《阿咪》读后感4
初识丰子恺先生,其实是在小时候看报纸的时候,具体已记不清,只晓得当时报纸每周的艺术专栏,都会刊登一些画作,其中有一期就刊登了丰子恺先生的画作。当时的我还小,不太懂画画这方面的东西,只是很自然的就被那些画作所吸引了。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副生动的画,颜色也十分鲜艳,看着十分亲切自然。于是就记住了丰子恺这个名字。

丰子恺阿咪读后感摘录76条


可惜老先生的画作在当时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并没有那么好找,再加上我年纪较小,也没有什么自己逛书店买书的钱,就一直搁置了下来。
直到今年,偶尔在豆瓣的《一刻》上,看到了有人推荐新星出版社整理新刊的《阿咪》,才有机会买到老先生系统的画集。
整本书不是很厚,里面只有短短的3篇散文,分别是《白象》,《贪污的猫》和《阿咪》。只是作为书名的阿咪却是篇幅最短小的一篇。
这三篇文章,都详细描述了养猫的快乐与烦恼。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快乐大于烦恼的。不然,老先生也不至于在白象死后,又纵容女儿们收养那些猫儿了。
这几篇文章,都没有什么过分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最平实的语言,描述了生活中和这些猫儿相处的场景,却描写的十分温馨感人,好似这些场景都历历在目,真的看到了那些恼人的猫儿们给主人们带来生活的烦恼,却也因为有了猫儿们,拉近了人与人彼此间的距离。看了让人忍俊不禁。
三篇散文后,都是丰子恺的画作,编者把它分为了几个篇章,不过从老先生自己的配文来说,未必会如此划分。那些场景所描述的主角,大多是他的女儿们,还有生活中的小伙伴们,并不是那只猫咪,不过,不管画的主体是谁,都可以看到角落里有一只猫咪安静的窝在那里,好似一个从容淡定的看客,置身事外,却从不错过任何场景的主儿。
对于绘画水平如何,我这个半吊子不太好评价,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每当看到丰子恺先生的画,都会感觉他画的东西是那么的贴近生活,好似那些事儿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真的可以看见似的。
所以总是有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我看来,确实如此。只有贴近生活了,才会让人产生共鸣,只有产生了共鸣,才会吸引人真真切切的看下去。、
虽然我不是个猫奴,但是看了本书,却可以理解了养猫人对于猫咪这种又爱又恨的矛盾态度了。爱的时候,猫咪可爱安静温顺,简直集中了所有让人喜欢的因素。恨的时候,奸诈狡猾自私,让人恨不得打之。
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小时候,老时候,乱世或升平,猫儿相伴看流年。”

丰子恺阿咪读后感摘录76条


想必,养了这些小东西,也给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吧。
《阿咪》读后感5
丰子恺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位大师,无论从学识、艺术上,还是道德、人格上。作为一个小小的读者,实在不敢来评大师作品。此仅为一篇小小读后感,供诸位读者参考。
精装,麻质的封皮、米黄色、有质感。纸张好过一般图书,彩色印刷色相较正。装帧设计与文字内容气质相符,似无可挑剔之处。
本书收录三篇散文《白象》、《贪污的猫》和《阿咪》,以及黑白画、彩色画若干幅。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在大师的笔下多了一层有趣的色彩。猫儿们也甚是可爱,在大师身边生活则愈显得惹人爱,无论是活泼乖巧,还是为非作恶。
之前拜读过《护生画集》,为大师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震慑,因为胸怀远不能及,故只有叹息膜拜。大师的一笔一划,都包含了对人世间的爱。大爱润无声,细入字行间。
《阿咪》读后感6
丰子恺的散文很少记述惊天动地的大事,更不堆砌华丽的辞藻。正如他的漫画,寥寥数笔,情景全出。《阿咪》一文正是属于这样的优秀之作。
《阿咪》全文2000字左右,对象便是作家中名叫“阿咪”的小猫。文中描绘了小猫的性格与常态。“除睡觉外,毫无片刻静止。地上尚有一物,便是它的游戏伴侣,百玩不厌。人如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语言和你大打交道。”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一只胖乎乎的小猫,伸出它的小爪和我“大打交道”。“好玩”,是人们对小猫的共同印象。作家用传神的笔法,勾画了几幅活泼好动的小猫的“漫画”。它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读者读阿咪的喜爱之情由然而升。
接着描写的是生活中的阿咪。作者采用“乐府诗”中描写罗敷美貌的方法,用客人对阿咪的态度衬托阿咪的可爱。作者写到:“这猫很有趣。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片时休息与调节。”这段所采用的正是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它比直言赞赏往往效果更好。该文最后描写的是已故去的一只黄猫。此时作者倒多写它的逗人有趣,而是白描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此时,我看见贵客的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近乎滑稽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个淘气的家伙由衷的喜爱。

丰子恺阿咪读后感摘录76条


我们从《阿咪》这篇便可以丰子凯散文的一些艺术风格。丰子凯写散文决不会大喊大叫,他极善于从细小的生活中提炼出情趣盎然的意蕴来,他的散文有思想,更有智慧,读者往往能在轻松的状态下领略生活的真谛,《阿猫》的艺术美感亦正在于此。
丰子恺的散文很少记述惊天动地的大事,更不堆砌华丽的辞藻。正如他的漫画,寥寥数笔,情景全出。《阿咪》一文正是属于这样的优秀之作。
《阿咪》全文2000字左右,对象便是作家中名叫“阿咪”的小猫。文中描绘了小猫的性格与常态。“除睡觉外,毫无片刻静止。地上尚有一物,便是它的`游戏伴侣,百玩不厌。人如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语言和你大打交道。”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一只胖乎乎的小猫,伸出它的小爪和我“大打交道”。“好玩”,是人们对小猫的共同印象。作家用传神的笔法,勾画了几幅活泼好动的小猫的“漫画”。它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读者读阿咪的喜爱之情由然而升。
接着描写的是生活中的阿咪。作者采用“乐府诗”中描写罗敷美貌的方法,用客人对阿咪的态度衬托阿咪的可爱。作者写到:“这猫很有趣。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片时休息与调节。”这段所采用的正是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它比直言赞赏往往效果更好。该文最后描写的是已故去的一只黄猫。此时作者倒多写它的逗人有趣,而是白描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此时,我看见贵客的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近乎滑稽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个淘气的家伙由衷的喜爱。
我们从《阿咪》这篇便可以丰子凯散文的一些艺术风格。丰子凯写散文决不会大喊大叫,他极善于从细小的生活中提炼出情趣盎然的意蕴来,他的散文有思想,更有智慧,读者往往能在轻松的状态下领略生活的真谛,《阿猫》的艺术美感亦正在于此。
《小学生丰子恺读本》读后感1
天亮了,阳光洒进了我的房间,当我又一次翻开《小学生丰子恺读本》时,书中很多浸染童真童趣的生活故事再次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的心情也随着故事的情节波动起伏。特别是其中两篇散文《“混血美女”阿咪》、《猫伯伯》,又勾起了我很多童年的美好回忆。

丰子恺阿咪读后感摘录76条


从这两篇散文平凡的文字中却让我深深感觉到小猫竟是如此可爱天真,“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地上倘有一物,便是它的游戏伴侣,百玩不厌。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语言,和你大打交道。”读到这里,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一只胖乎乎的小猫,伸出它的小爪在和我“大打交道”。在我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家还没拆迁,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在农村,那时家里鸡鸭猫狗样样都有,小猫小狗都成了我的玩伴。每天,我趁大人不注意,拿着饭碗逗逗鸡群,赶赶鸭子,听着他们憨厚而有节奏地叫唤,我不禁觉得好笑,这样有趣的鸡鸭互动场面可不是一次在午饭时段上演,一圈回来,碗里的饭粒所剩无几,院子里确留下鸡鸭争抢后的一片狼籍,为这事,我可没少挨妈妈责怪,即便这样,与鸡鸭为伍,看他们逗趣地打闹一直是我最津津乐道的事。直到后来我们搬到了现在居住的小区,就再也不能与这些小动物为伴了,也只能借着书中温馨的画面回味当时自己的精彩了。
幽默风趣、率真自然的语言风格是丰子恺笔下人物的又一大特色。文中说这只猫名叫“猫伯伯”,伯伯不一定是尊称,就像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大约对于特殊而引人注目的人物,都可讥讽地称之为伯伯。这又使我想起了小时候爷爷做给我猜的一个谜语“门角落里一个贼伯伯,蹿出来一只脚。”谜底是“门闩”,估计现在的很多小朋友连“门闩”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吧,其实很多民间口语本生也很值得玩味,可惜今天已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仅能在他的书里,在老人的家常闲聊里找到只言片语了。而书中这几只活泼、惹人发笑的猫却时常蹿出来给丰爷爷的生活带来生气,我非常羡慕丰爷爷能有这么长吃件与宠物相处的时间,猫伯伯也唤起了我短暂而幸福、温馨而深刻的童年回忆。
丰子恺先生的故事虽没有铭心刻骨的大事,也没有华丽的词语,大多写的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用的也是方言土语,读来让人感到非常亲切。正如他的漫画一样,寥寥数笔,却能把情景刻画得如此生动,这种简单而清爽的文字正如我童年的趣事,简单而快乐,也许我正是我喜欢他的文字,喜欢他漫画的真正理由吧,他能站在我们的世界用我们的眼光打量一切,是那么新奇,那么有生趣。

丰子恺阿咪读后感摘录76条


《小学生丰子恺读本》读后感2
我一向喜欢看科普类的书籍,对于妈妈所说的“散文”类的书,我都不是很有兴趣。但这天,妈妈拿给我一本《小学生丰子恺读本》,并告诉我,这是本“有趣”的书,我应该会喜欢它的,于是在妈妈的指导下,我们一起读起了这本书。
果然,当我读起这本书,心灵似乎马上就坐上了一列旅行之车,在丰子恺爷爷的故事中遨游,一个个故事都是那么妙趣横生,一次次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看第一章《生物乐园》,每一个小故事的主角都与动物有关,题目都相当有趣。例如《小猫送信》,妈妈让我先不要看书,想象一下丰子恺爷爷会怎么让小猫送信,于是我猜了起来——是象小狗一样叼在嘴里?拿根带子绑在身上?猜了几个,揭晓答案,原来他把信拴在邻居家猫的尾巴上,晚上小猫回家吃饭,就把信送给邻居了。听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也觉得相当有创意呢?
“蚂蚁也有家,也有爸爸妈妈在等它。你踩死了它,爸爸妈妈会因它而伤悲。他教导孩子不要踩死蚂蚁,不是为了“积德”、“报应”一说,而是为了培养我们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他还说如果丧失了这颗心,今天可以踩死一只蚂蚁,将来就有可能会成为虐杀者。”这是书里的一段话,从这里看出丰子恺老爷爷很有爱心,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是妈妈生的,哥哥是爸爸生的;表是自鸣钟生的;凳子是桌子生的;小汽车是公共汽车生的;饼干里有骨头!茶壶不肯走过来!凳子不肯站起来!蜻蜓不肯飞过来!要把月亮拿下来玩!要山茶马上开花!叫太阳不要落下去!花猫不肯同我看动画片······”书中到处可见这样充满童趣的话语,你看丰子恺爷爷是多么幽默风趣,真是个“老顽童”。
读完了这本书,妈妈问我:“书里讲的故事是不是都是很小的事,我们平时都可能碰到?可是你会想到用这样的语言写出来吗?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样最简单的事我们都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
《小学生丰子恺读本》,用简单易懂的`漫画来叙述着一个个深刻的道理,用淳朴至极的文字说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我们的心灵坐上了列车旅行,让我们爱世间万物,爱惜幼小的生命,我们可以跟动物对话,跟动物做朋友,所有的一切都那么充满了童趣。大家都来读一读吧,你也会喜欢上它的。

丰子恺阿咪读后感摘录76条


《小学生丰子恺读本》读后感3
我读过不少好书,其中不乏名著经典,但印象最深的,却是《小学生丰子恺读本》。
最早想读这本书,缘于丰子恺其人。在老师的描述中,他留着一撮短短的山羊胡子,一副小眼镜挂在鼻梁上,滑稽有趣。他内心童真,希望能像儿童那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有时还趴在城墙上开心地看着嬉戏打闹的儿童流口水!
然而当真正细读《小学生丰子恺读本》后,我才真正地走进了丰子恺的神奇世界中里。你看:
在“生物乐园”,“不生眼睛”的扁豆秧,“不喝肉汤”的杨柳,调皮搞怪的猫伯伯,骄傲自大的鹅老爷,还有那可怜撞窗的蜜蜂……一个个原来不起眼的动植物,在丰子恺的“神笔”下栩栩如生,真是万物皆灵,就仿佛看到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一样呢!
在“儿童乐园”,有一个儿童的崇拜者,用漫画和文字记录了儿女成长的快乐足迹。“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姊姊做媒人”,这在大人眼里不着调的游戏,在丰子恺眼中却全是美好和率真,全是“天地间最纯洁的精灵”。还有那引蚊深入的“自我保卫战”,“蚕豆水龙”、“吹豆梗苗”、用番薯刻印的好玩游戏,真是令人捧腹又羡慕。
在“茶坊乐园”,你可以品出人生百味,人间百态,“盆子三娘娘”爱吹牛,她的唾沫好像要从文字里溅出,喷人一脸;“咬瓜子”博士,“格”地一咬,“呸”地一吐,闲散的少爷小姐们吃瓜子的动作描写地惟妙惟肖;还有“贪污的猫”,“躲在那里分脏,分得不均,正在那里吵架!”,结果被发现挨打;“老羊奸”充当托儿,引导群羊进屠场而保全自己性命……这些人和物以前存在,现在也依然没有消失!
在“艺术乐园”,你可以从“画得好”和“画得像”的比较中感悟“画画之美”;可以从“自鸣钟”的修饰改造中体验“创造之美”;可以从把普通的玉米称为“珍珠米”,把吃螃蟹誉为“风雅的事”,用“白云一片去悠悠”赞美胡桃云片,用“醉翁之意不在酒”阐述喝酒之道中发现“食物之美”,还有用蚕豆茎制作“翡翠笛”吹奏出的“音乐之美”,桂林山、黄山松的“自然之美”,真是美不胜收!

丰子恺阿咪读后感摘录76条


在故事乐园,《旧上海的传奇故事》写了碰瓷式的敲诈,写了明抢暗盗,写了有托儿配合的“套圈”,写了明仇暗合的商业骗局,时代在进步,但丑陋却换了外衣顽固地存在至今;《生死关头》中王毅盗取神蛋后艰险逃生,靠的既是一颗慧心,一颗勇敢之心,但何尝不是令人感动的一颗孝心?《一篑之功》中老板娘最终成功掘得盐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归功于善的报应,也可以归结于科学与毅力。
看完一本《小学生丰子恺读本》,畅游五大乐园!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心里痒痒,狠不得立刻就找来读一读呢?我想只要用心,你也能在这不同的乐园里,找出丰子恺隐藏的一个个宝藏!
《小学生丰子恺读本》读后感4
近日,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小学生丰子恺读本》。书里面的一个个故事就是丰子恺爷爷的一篇篇日记,再加上编者在日记后加入一段"读后所思",这就构成了一篇篇拥有深刻道理的阅读短文。
这一本书,共分为五个篇章,分别是:生物乐园、儿童乐园、茶坊乐园、艺术乐园、故事乐园。我最喜欢阅读生物乐园中的文章,其中《"不喝肉汤"的杨柳》,我阅读了多遍,很有感悟。文章中,丰子恺爷爷赞扬杨柳的"下垂"精神。杨柳就算长得有多高,但它始终不会忘记它的根本。是啊!我们长大后,不管取得多少成就,有多大的荣誉,但我们始终不能忘多年来辛苦养育我们的父母,不能忘了我们做人的根本。
在生物乐园中,不仅有许多有深刻道理的故事,还有丰子恺爷爷的第一个宝藏——《护生画集》,护生的意思就是护心,看管好自己的良心,让它保持仁爱、善良。我认为护生的意思就是保护世界上的每个生命,小至蚂蚁。世界上的任何生命都有它们所存在的意义,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能力大,然后去剥夺它们的生命,践踏它们的生命。就算是一只细小的蚂蚁,也有它的价值。护生,可以让我们认识善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要永远保持这一份善良,让善良之心永远纯洁,不受到伤害,善良是历史上的珍珠,请好好的保护!你只有永远保持了善良的心,才会知道生活的欢乐、美好。

丰子恺阿咪读后感摘录76条


《小学生丰子恺读本》里面的故事蕴含着道理,在每一个篇章,又都有丰子恺爷爷独特的宝藏,这是令我最喜欢的地方。
快来阅读这本好书!相信你也会喜欢并有所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