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一个孩子的诗园读后感汇总

2022-08-27 来源:百合文库

一个孩子的诗园读后感汇总76条



古诗的读后感1
今天,无意间读到一首古诗【游子吟】,让我深深感动。
这首诗主要写一位无私的母亲对儿子的爱。慈母的手在穿针引线,为将出门的儿子缝补身上的衣服。临行时她又缝了缝,密密麻麻,结结实实,只怕儿子迟迟不能归来,在外乡没有人为他缝补。谁能说得清,小小的嫩草是怎样报答春天阳光的恩情呢。
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母亲,妈妈养育我长大,每天风雨无阻的送我上学下学。妈妈好比是一支蜡烛,照亮了我,使我一直前行。妈妈好比是明亮的太阳,温暖着我,让我茁壮成长。
我在一天天长大,而妈妈在一天天衰老。我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而妈妈的记忆力越来越糟糕。我知道妈妈哺育我长大很疲劳,很辛苦。
母爱是这么伟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的读后感2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赤壁之战的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其三十四岁的孙吴军事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在赤壁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
诗的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一个孩子的诗园读后感汇总76条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铜雀台在邺县,邺是曹操封魏王时魏国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古诗的读后感3
唐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中一共有三百首古诗,每一首古诗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对于四年级的我,读完了一首古诗,我会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但其中深刻的历史意义还需我去慢慢体会,许多知识还需要我继续去探讨。唐诗,被誉为“中国诗歌颠峰”,读了《唐诗三百首》一书,我从中感受到唐诗的绚丽多彩,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是最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珠宝。唐代是诗人辈出的时代,令人骄傲的是盛唐出现了李白、杜甫二位最伟大的诗人。唐诗所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内涵十分丰富。
当我读到“诗仙”李白《望庐山瀑布》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我体会到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在读到“诗圣”杜甫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我为杜甫一心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操而感动。从王昌龄《出塞》那句“但使龙城习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唱出了战士们多少惊心动魄的军旅生活,体现了唐代诗人慷慨激昂的男儿风度和建功边塞的英雄气慨。
从我所读的唐诗中,我知道了中国传统诗词的博大精深,有我们的民族特色,同时让我认识了一个道理:我们小学生从小要有远大的抱负,做事情要脚踏实地,长大才能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古诗的读后感4
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

一个孩子的诗园读后感汇总76条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作为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总集,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的缩影和见证。唐诗取材丰富,体式多样,格调高雅,所以我很喜欢读唐诗。
《唐诗三百首》有几首诗令我念念不忘。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说“慈母用干枯的手拿着针线,颤抖地为将远行的儿子缝补着冬衣。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缝补着,心想着孩儿这次远行将迟迟不会回来。正像小草难以报答阳光一样,儿子又怎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诗中真切地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诗篇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不舍之情。虽无言语,虽无泪水,却表现出浓浓的母子情深,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内心对母爱的感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其外,讽喻诗《古从军行》、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田园风光诗《过故人庄》也是我爱读的诗篇。
《唐诗三百首》真是一本好书。
古诗的读后感5
这首古诗主要写了陆游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28个字,字字珠玑,发自诗人肺腑,真挚感人。“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出了陆游在弥留之际,却还依然为祖国的安危、建设着想,表现出他执着而强烈的爱国热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可以看出诗人豁达的生死观,他并不怕死,只是为不能看到支离破碎的国家重新统一而悲伤,可见陆游是一个十分爱国的诗人。
古往今来,像陆游这样的爱国人士还有很多。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为我国航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促进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来往;宋代岳飞,儿时母亲就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他牢记心头,最后为抗击金兵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时代,黄继光在十分危险的情况下,舍身炸碉堡,刘胡兰不怕牺牲、英勇就义。

一个孩子的诗园读后感汇总76条


俗话说得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先人们都这么爱国,何况我们这些后来人呢?如果没有这些爱国人士,哪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牢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因为他们的存在,祖国才变得繁荣富强。
是他们让我们的国家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贫穷走向富裕、从黑暗走向光明,让中国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我们这一代孩子生长在这么优越的环境里,一定要向爱国志士们学习,勤奋学好每一门功课,争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多做贡献!
金波对幼儿文学情有独钟,虽然他的大部分诗是为学龄中期的儿童创作的,但自他创作始,便从未忘记过幼儿,各个时期他都为幼儿提供过精美的作品。
金波的诗歌读后感篇一
这是著名儿童诗人金波创作盛年期的作品集,全书根据内容分为《果园童谣》、《鸟语花香》、《彩色的生活》以及《记忆与祝福》四辑。这些作品主题各不相同,但是都表达了诗人的满怀热情。从这些诗歌里,我们体会出作者对祖国、对自然、对生活、对儿童以及对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爱和歌颂。其中《白云飘飘》、《春的消息》、《绿色的太阳》、《雨后》、《记忆》、《流萤》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金波是儿童诗歌创作园地里的常青树。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作以来,他对儿童诗的热爱从未消退,对儿童诗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从琅琅上口的儿歌、清新自然的儿童诗、充满情趣的儿童歌词,到蕴含少年心事的十四行诗,金波的诗歌始终书写着中国儿童的生活,坚持着诗歌唯美抒情的本质,遵循着诗歌的艺术规则,并不断在形式、韵律、象征、结构等方面进行探索。金波结集出版的诗歌很多,较著名的还有《带雨的花》、《林中的鸟声》、《会飞的花朵》、《我们去看海》等等。
其中的一首诗《红蜻蜓》自己感觉很好,低低地飞,低低地飞,你这红蜻蜓,你丢失了什么?飞得这样低,飞得这样低。草坪里,铺着嫩绿。花丛里,漫着香气。湖面上,闪着涟漪。红蜻蜓,你丢失了什么?是被晒干的露水,还是雨天的记忆?你低低地飞,低低地飞。你也许没有找到你丢失的东西,你飞得倦了,伏在我家的竹篱上,静静地休息。我悄悄地悄悄地走近了你,一把捏住了你透明的双翼。红蜻蜓,你多么美丽!天,下起了小雨,一滴、一滴提醒着我,快快回家去!当我刚刚跑回家,窗外就下起了大雨。我把红蜻蜓,放在绿纱窗上,它望着窗外迷迷濛濛的天地。难道它还在寻找寻找它丢失的东西?妈妈,是您告诉了我,它在寻找丢失的爱,那世间最珍贵的东西。雨过天晴。我推天窗子,放走了那红蜻蜓,让它飞向晴朗的天空、开花的土地……

一个孩子的诗园读后感汇总76条


金波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始终把生命坐标定格在儿童艺术事业上,以其50年的创作实践,在儿童文学与儿童世界之间架设起了艺术美、幻想美、人性美的桥梁。他的作品滋养了至少两代中国孩子,并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金波爷爷”也由此成为“美”与“善”的形象大使。带给民族未来一代无尽的温暖、诗性与感动。中国文学因为有金波诗的存在,金波童话的存在,金波散文的存在,美丽与善良便化成了永恒的精神标本,金波——中国儿童文学的一张金色名片。
金波的诗歌读后感篇二
诗,是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堪称语言艺术中最奇妙的精灵,寥寥数句,就能把人带进一个神奇的境界。
金波是诗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意境也是极美的。金波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始终把生命坐标定格在儿童艺术事业上,在儿童文学与儿童世界之间架设起了艺术美、幻想美、人性美的桥梁,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温暖、诗性与感动。近日为了辅导学生学习写诗,我再次拜读了金波的多首儿童诗。《春的消息》、《林中月夜》、《红蜻蜓》、《风筝》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红蜻蜓》讲述了一只在寻找自己丢失了的东西的红色蜻蜓,在下雨前被作者捉住了,其中有一句“我把红蜻蜓,放在绿纱窗上,它望着窗外迷迷蒙蒙的天地。难道它还在寻找寻找它丢失的东西?妈妈,是您告诉了我,它在寻找丢失的爱,那世间最珍贵的东西。雨过天晴。我推天窗子,放走了那红蜻蜓,让它飞向晴朗的天空、开花的土地……”爱和自由一直都是人间最美好的最珍贵的东西,这首诗让我想到了刚刚教学生学过的课文《触摸春天》,盲女安静放飞蝴蝶时一定也是这样一种心情。
《风筝》讲述了一张用不及格考试卷做成的风筝,金波描述的场景让我感到特别贴近生活,中间还有很多猜想,最后一句“明天,我要约他去春游,顺便送还他这只风筝。当然,还要谈谈别的事情……”带有孩子的童真与善良,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举。

一个孩子的诗园读后感汇总76条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是金波的短诗《林中月夜》,“溶溶的月光,像银亮的春水,洒在每一片绿叶上,闪着耀眼的光辉,叶子一动也不动,做着恬静的梦,梦见月光化作露珠,一样的晶莹,一样的玲珑,在晨风里摇落,一滴滴,叮咚,叮,咚。”这首小诗,寥寥数句,就已经清晰的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恬静的林中月夜图。这首诗中,金波巧妙的结合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把月光和林中树叶写得充满童趣,非常贴切。夜晚,林中,银白色的月光像春水洒在叶子上,作者认为这时的月光像极了叶子上的露珠,但是他偏偏要把他的这种想象写成是林中的叶子梦到了月光变成了露珠,并且还幻想它会在晨风中一滴滴落下……尤其是最后,仅仅四个字“叮咚,叮,咚”就已经写出了露珠因为晨风的吹动,叶子的摇动,所以落得缓慢,柔美……读完全诗,回味一下,这真是极其美妙的意境啊。
读金波的诗,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和高雅的艺术情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金波的想象力是我无法用辞藻来描述的,它就像看不到却能轻抚发丝的风,就像听不到却能沁人心脾的芬芳……读金波写的诗,你会进入一个充满快乐的地方,一个让人蓬勃向上的地方,一个充满梦想的地方……
金波的诗歌读后感篇三
这个寒假我读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老师写的《金波儿童诗选》一半都是描写大自然和生命的诗民。金波老师甚至认为一座石像人的脚成了残脚,石像人也会疼。也许我们只有邻近自然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朱成梁说:金波老师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诗人。在他的笔下每一棵树,每一片树叶都充满鲜活的生命。在他作品的感召下,我也开始将树叶和绿色作为绘画、设计的元素。这些收集来的树叶即时使枯萎了也不泛美感,因为它们属于大自然,不做作。
还有四分之二都是金波老师小时候的天真的想象和快乐,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保留它吧,它是我们快乐的时光。陈泽新说:喜欢自己那个装满玩具和书的小屋,它会把我的心境带回童年的那个时代。我觉的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把心静下来,这个小屋是我把心静下来最快的地方。童年是多么重要,它是我们开心的源泉,是我最天真的时光。

一个孩子的诗园读后感汇总76条


唐诗宋词读后感篇1
一是由于小高考的冲击,语文停课一个月,课时减少了很多,而《唐诗宋词选读》精选了31首唐诗,32首宋词,分12个专题,因此不可能对每首诗、词都作详细讲解。
二是因为诗歌不像小说那样有精彩的情节,学生对诗歌教学往往不感兴趣,在课堂上,往往呈现出一种无精打采的状态。
三是学生认为高考不考课本上的诗、词,甚至连名句默写都不涉及选修教材,因此这本《唐诗宋词选读》上不上无所谓,反正高考考不到。
面对这样的现状,在教学这门选修课之前,结合平时考试成绩,我首先让学生知道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平均得分,让学生知道做好诗歌鉴赏可以拉开与他人在语文成绩方面的差距,多得一分就多了一份胜算。而高中能集中学习诗歌鉴赏,一是现在,另一就是高三的一轮复习,而“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样即使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但最起码能加深学生对这门选修课的认识。
其次,针对学生诗歌知识薄弱的情况,我初步从题材的角度介绍了诗词的分类,了解各类诗歌常用的意象、常见的思想情感等。之后,我和学生一起给专题一和专题二的诗歌进行分类。在停课之前,教学类容主要涉及到“思乡怀人诗“送别诗”以及“怀古诗”。如《送魏万至京》、《春夜别友人》两首送别诗,在教学时,从读懂诗歌入手,引导学生积累这类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物象(月、浮云、鸿雁、柳、酒、泪)、时间(傍晚、拂晓)、告别地点(灞桥、长亭)、交通工具(帆、车马)、行为(目送、眺望、牵手、泣下、想象);然后从送别的原因入手,结合具体的诗句,深入分析诗歌中传达的细腻情感,如同样是送别诗,这两首诗虽然都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口吻不一样,李白的《春夜别友人》是朋友之间的,而《送魏万之京》这是长辈与晚辈之间,除了不舍之情,还有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诫勉和殷切期盼之情。
第三,在教学中,不面面俱到,对于设计到的手法,往往只分析最主要的或是最典型的,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做一道诗歌鉴赏题。

一个孩子的诗园读后感汇总76条


曾经有人在新课程改革不久说:“新课程改革新在选修,难在选修,突破点也在选选修。”用好《唐诗宋词》,就能让学生诗歌阅读方面有所突破。
唐诗宋词读后感篇2
许多中国人,都是在唐诗宋词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青山绿水,娇莺戏蝶”的意境中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或是秋思浩荡,或是春风飞扬,或是明月千古,或是斜阳晚钟,又或许是田园林泉和诗酒流连。
翻开《唐诗宋词三百首》,你应该会听到江南淅沥的雨声,看到碧波上泊着的乌蓬船。青莲居士当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带给我同样的震撼,一个是诗仙侠士,一个是爱国不惜生命的伟人,在历史这条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河中,他们流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在杜甫“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缠绵俏丽中,我又感受到了诗人把这美如画的情景描写的如此惟妙惟肖,留给我们的是清雅秀丽的余韵。“宛转峨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几句诗,不正是把那种感叹时光无情的悲凉之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吗?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把对时光的不舍与感叹融入了这一个个字中。
从留有浓浓墨香的唐诗宋词中,我们还能读到那浓浓的爱国情怀。它们也许是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叹息;也许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激情;又或许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的情感。诗人任思想在伏案挥毫中狂舞,任对祖国的满腔热血在纸上挥洒,留与后世的一代又一代爱国儿女久久瞻仰。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拥有如此丰富、瑰丽的文化感到骄傲,我们现代的少年更是要取诗之精华,学词之涵韵,在这些令人浩气长舒的诗句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个孩子的诗园读后感汇总76条


唐诗宋词读后感篇3
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禁会有人想到唐诗宋词,都会以唐诗宋词为傲。但真正的作品是需要读者的共鸣,需要读者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这时我想到了老师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审美的享受,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从而领会到文学作品的意义。
“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跨,永远受制于人,受人宰割;而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打自垮,自甘受制于人,自愿受人宰割。”中科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教授杨叔子如是说。古人留给我们的财产要积极地继承和发扬,没有民族精神的国家是不可能有长足发展的,所以说朱熹的那段话真不为过“须是先将诗来吟咏四五十遍,方可看注。看了又吟咏三四十遍,使意思自然融液浃洽,方有见处”。
唐宋名诗词中既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么美的景色描写,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千古壮观的绝句,还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感叹。这么具有魅力的诗句在课堂上的教授有时总会死气沉沉,老师的讲解总是在分析诗句,让这么美的东西变得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学策略,让民主进课堂,采取平等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自由的质疑问难,大胆发言。激起学生的热情后,让他们读——感悟——再读,让读者和作者的心境有相通感,那样的教学才是出彩的,学生才会受益。
当然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继承性的发扬,并在我们的实际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阶段性特征的文化,才会让文化之路走得更远,才会让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唐诗宋词读后感篇4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清明小说……而唐诗、宋词,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唐宋词赏析》浓缩了唐诗宋词的精华,让我们从中了解了许多名诗名词。

一个孩子的诗园读后感汇总76条


其中,我映象最深的.便是《爵江月和》这首词的赏析。这首词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英雄文天祥所写。整首诗是这样的:“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飘零,重来淮水, 正是应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向江山回首。一线高如发。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这首词的赏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的告诉读者这首异乎寻常的词是文天祥在五坡岭被叛徒所害而被俘与同时被压北行的同乡好友邓光荐临别时写下并送给邓光荐的。这首词对国族的不幸,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是我们对文天祥的壮举表示热忱的赞慕。这首词用了苏东坡赤壁怀古的词韵。这不是一般的唱和之作,而是赤心报国的强者之歌。既有巨大的政治鼓动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便是李颀的《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的赏析点明了此诗是作者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并具体的展现了当时边疆景象的肃穆和凄凉,告诉人们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帝王的霸道。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 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并巧妙的运用了音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义。
这本是其实还有许多像此类值得大家去品读去欣赏的诗词。它们不仅在文字上有着特殊的含义,就连它们的标点符号上都有着非凡的魅力。它们不仅传达着是人在不同年代对生活产生的不同感想,也是我们对进一步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是文学上不可缺的部分。本书清楚的讲述了大约六百多首唐诗宋词,并进行了详细的赏析,是我们学习语文必读的一本好书。

一个孩子的诗园读后感汇总76条


历史,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宝山,只要你去发掘它,就会收获无限的知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