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可怜的爱【真实事件改编】

2023-03-04真实文艺隐晦 来源:百合文库
【很多事情只有心疼的份,却爱莫能助。——温陌常】
我和她结婚4年了。
说是结婚,也只是领了证。没有拍婚纱照,没有办酒席,只是在某个多云的天气,我们同时向单位请了半天假去了一趟民政局,那个红的发艳的本子昭示着身边这个打车匆匆回公司的女人,将是我未来的妻子。
妻子在我眼里是一个漂亮的女人,聪明能干,名牌大学毕业,百强企业工作,我很满意。
作为一个女人她很倔强,凡事从不低头,大概是成长环境影响的。她习惯了坚强。
家里人不太看好我们,他们说太像的两个人走不远,尤其是在独立较真这方面的形似。他们劝我娶一个贤淑的女人,一个可以让我回家吃到热饭菜的女人。
我其实也向往过。
加完班,迎着冷风,匆匆忙忙回到家,有暖黄的灯亮着,亮晶晶的白米饭,上面撒了一撮芝麻,明绿的油麦菜,外焦里嫩的炸猪排,妻子刚解下围裙,束起的头发散落了一绺在颈边,腼腆的朝我笑着,双颊微红。
而现实是,妻子常比我回得晚,我便在外面吃完了再回来,独自打开灯隐去一室冷清。
当时房屋的装修是按照装潢公司充满活力的小姑娘的思路设计的,角角落落都带着点俏皮和文艺。朋友来家里,总玩笑说我和妻子一定是拿错了房屋钥匙。
妻子职业微笑一般的搪塞过去,她从来没评价过这样的装潢她喜欢不喜欢。确切地说,她似乎从来没评价过对于一个物品是否存在喜爱之情。
包括我。
当我坐在清冷的家里,喝着冰冻的啤酒的时候,才想起来,我和妻子不是相爱,甚至不是相互喜欢。我们只是般配。表面的般配让我们选择走在一起。
对于这个状态,她也冷漠,我也冷静。
她总忙,我和她的交流也甚少,微信上的话基本都是吃过了吗、晚上回来吃吗,诸如此类。
饭,是维系我们婚姻的巨大功臣。
去年的清明节三天假,我本以为妻子依然要加班——她似乎曾提起过,要在五年内做到分公司总裁,所以加班是她最大的乐趣。但那三天她却拉着我去了一趟华山,我以为夜爬华山这种事会让她退却,她却像是打了兴奋剂,远远超过我好几段。
爬到山顶时,将近日出,她脸上是少有的女孩子才有的俏皮与兴奋,爬山的疲惫和山顶的低温让她的脸看起来惨白,但嘴角那一抹终于不再是职业微笑的弧度,让她那天早上看起来分外可爱。
“哇!太阳终于出来了!”
她和身边一同等待日出的人一样,发出感叹,还拉着我一起向远处看。
我情不自禁地吻上她的脸颊,她不知为何扑哧一下笑出声,然后在我的脸上重重地也亲了一下。
我们对看着,不约而同大笑出声。
回来后,她依然是那个正常的她。
我知道她其实不太习惯亲昵我。其实她不习惯亲昵任何人。
妻子的事情一部分是断断续续从她的只言片语中捕捉来的,一部分是奶奶在世时从她嘴中得知。
妻子本应该是富贵家庭出身的天之骄女。先是母亲失踪,后父亲又癌症去世,她几乎是奶奶一手拉扯大的。
奶奶前年去世了,我以为妻子会很难过,萎靡很久。但下葬的第二天妻子就继续回岗位工作了,奶奶的去世于她,就像是昨天看了一场电影般的无动于衷。
我本准备了一堆劝慰她别太难过的话,她似乎也看出来了,在上班临走前朝我笑笑,说她知道老人家也该到年纪了,她早有心理准备。
“那你还好吧?”
“没事啊,我现在也忙,不能总照顾她。奶奶那么大岁数一个人总归也寂寞,去天堂和爷爷和爸爸,还能一家人团聚,这是好事啊。”
妻子走之前留了一个笑容,我看出来那是真心的,她是真的为奶奶高兴。
新年将至,妻子似乎手上的事情也少了很多,她开始正常的上下班。虽然不会做饭,但她会打包好手艺最好的厨子的饭菜,在家摆好盘和我一起吃。
“我看你的包用了那么久,也该换个新的了吧。”妻子那个名牌包是我们度蜜月在回程的机场免税店,我买给她的,作为蜜月的礼物。然后她再也没买过新的包。
“挺耐用的啊,我挺喜欢这个手袋的。也没看上什么别的款式。”
“总归改换个新的啦。”
“下次再说吧。这个鸡肉很嫩。你多吃点。”她夹了最大的一块完整的鸡肉给我。
不愧是市里手艺最佳的师傅做的肉,入口嫩,吞之香。
“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我觉得淡粉色很适合你。”
我从座椅背后拿出手提袋。堂妹出国旅游,我捎她帮忙带一个适合年轻女性背的包,她给了几个款式挑选,我总觉得这个鲜嫩的颜色最适合妻子。
她总还是一个花样年华的女子,理应娇嫩温婉。
妻子接过手提袋,片刻的怔愣。
“不该破费的。”她表情如常,似乎没有惊喜,看不出对于这个包她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老公给老婆买包,天经地义。”我少有的打趣。
她弯了弯嘴角,抬眼与我对视了几秒,便将包放在一旁:“谢谢。”
遂又回归安静的吃饭状态。
我不讨厌如此沉寂的晚饭时光,甚至有些享受。筷碟相碰的清脆声,咀嚼的沉闷声,还有恬静的妻子坐在对面。
虽然我们不常一起吃饭,但我的口味妻子一清二楚。她的记忆力永远那么牢靠。
没结婚前,我都是回父母家过年。沉闷的年夜饭之后,大家各做各的事情。因为本来他们就反对这场婚事,结婚后,我和妻子便从来都没有再回父母家过年。
只是吃年夜饭之前问候几句,父母似乎对我们的生疏也默许了,听不出情感波动的应答着我们的祝福。即便情感上也许不喜欢,礼节上妻子向来到位,她每每都会用转账的形式给我的父母各发一个数额较大的红包。
“今年我们回去过年吧。”
妻子收拾碗筷的时候,语气像是不经意赞叹一下今天的天气,说了一句。
我沉默许久,她继续擦桌子不催促。
“你愿意回去?”
“总归偶尔要回家过年的,只有我们两个冷清了点。”
“……行吧,我过会和爸妈说一声。”
“和大哥大嫂也讲一声。侄子也出生快一年了吧,我们下次去逛逛母婴用品,除了红包,买点实用的。”
“好。”
妻子第一次表现出似乎是亲切熟稔的样子,我有些不知所措,但想对她的心意来。
她总归是对我好。
父亲听说我们回来过年,语气平淡的说知道了,母亲似乎还挺高兴,电话那头的她声音高昂很多。
一直到回父母家前,妻子就已经开始休了年假。“加的班那么多,也该放松一下了。”
她收拾屋子的时候说。
我鬼使神差的也向单位了请了所有可以请的假。我想陪着妻子。
即便我们天天只是呆在家里吃饭,收拾,看电视,偶尔交谈,这几件事循环演绎,但是格外的温馨。我其实是稍微有些激动的,但作为一个快要中年的男人,总不好表露出来。
我相信妻子懂得。
母亲记得我的口味,我也很早就打招呼了有关妻子的口味,所以年夜饭的菜品格外多,母亲恨不得把我们爱吃的做个遍。
因为有了幼小的侄子,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这个小不点,这竟成为了我们家第一次如此热闹的年夜饭。就连妻子偶尔都会加入话题,说一两句。
大年初二我们回到了自己的房子。大街上很多商户还没开门,妻子也不愿意到处跑,一直到开工那天,我们都窝在家里。
我们把所有的恐怖片看了个遍。
妻子胆子很大,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屏幕上的阴森森的氛围或血淋淋场面,竟没有任何不适的表情。
“没想到你胆子这么大啊。”我感叹。
妻子少有的揶揄:“这有什么恐怖的嘛。”
上班第二天公司就派了一个要出差一个月的任务,这对于享受了近半个月与妻子温馨生活的我而言,有点舍不得。我没说出口,但告知妻子的时候,语气肯定有抱怨。
妻子听得出来。“记得每天给我打电话报行程啊,不许在外面找别的女人,要找也得找个比我好的,不然我对你不客气了啊。”
我第一次从妻子嘴中听到类似吃醋的话,大笑出声,摸摸她的头:“哇这世上怎么可能有比我的老婆还好的女人!”
妻子垂眼低头,撇嘴一笑:“切,就会说好听的话。”
出差的日子里,只要是空闲时刻,我便想着妻子的脸,和半个月的时光。
妻子大概是忙了这么多年,终于记起把心思放在家里了。我不反对她的坚韧强势,她天生就那么好强,不会甘心落人后。
我只希望她过的轻松点,把人生前半段那么多的沉重都放下,以后让我来扛她肩上的负重。她应该被好好疼爱。
终于要回程的那天,拉上行李箱才发现买了非常多的特产,塞了整整一箱,都是给妻子的,这里的食物很好吃,但因为有点偏远,我不希望她跑这么远。干脆我把能带回去的都带回去给她尝。
她昨晚微信看到我发的照片,笑我收拾行李箱像是要去逃难的。
整整十二个小时才回到自己的城市,虽然旅途的疲惫让我精神恍惚,但一想到开了门妻子在等我,在等着我带给她的食物,我就格外兴奋。
“老婆,我回来啦。”
我推开门,竟只有一室冷清,就像是曾经妻子成天成天加班时那样。静的能听到脉搏的跳动。
我的心有一丝坠落感。
桌上有一封信,一张银行卡和保温的我最爱吃的菜。市里手艺最好的厨子做的鸡肉,还隐隐冒着热气。
“你三姨介绍的那姑娘怎么样?”母亲削苹果的时候问我。
“我没去。”
“干嘛不去!你都三十多了,不结婚不要孩子啊!你看看你大哥,儿子都两岁了,你呢。”母亲恨铁不成钢一般的语气。
“眼光不能放的太高,找个工作正常稳定的就行,模样看的过去就行。”母亲念叨着。
“我总得找个比她好的。”我突然应道。
“谁?……啊,你还想着她呢。都过去了,要向前看。”
我没告诉任何人自己有一张存了500万的银行卡,我甚至没告诉任何人那个坟墓的骨灰盒里其实是空的。
厨子的鸡肉一直都那么好吃,无论加了什么,味道都依然那般的入口嫩,吞之香。我连着几顿都点了那家店的外卖,直到不再吃这道菜为止。
“儿子啊,听妈一句劝,三姨又介绍了另一个姑娘,学历高长得漂亮,也在大企业工作,你这回一定要去啊,不能再放别人鸽子了。”
“行,知道了。”
“柳阿姨给我说了你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很合适。”
“这样啊。”我抿了一口茶,“你父母都在吗?”
“嗯?都健在。”
“他们感情好吗?”
“我父母?感情很好。”
“他们宠你吗?”
“家里人确实很疼爱我,从小照顾的无微不至。不过你放心,我没有公主病。”
她笑的得体大方。
我真诚的笑着:“祝你找到一个会疼爱你的丈夫。”
她怔愣,而后淡淡的笑起来:“谢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