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你还要我怎样(蹇宾的视角)

        看文搭配易柏辰最爱的歌,“你还要我怎样”,这个样子更加的带感觉。
        蹇宾这辈子做过唯一一件既后悔,又不后悔的事,便是那年让齐之侃送他下山,还把人留在身边。
       蹇宾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他一个天玑世子,未来的天玑侯,难道还保不住他齐之侃一人?
       直到,那次刺杀,蹇宾第一次感到无力。
       彼时,蹇宾初登侯位,刺杀接二连三不断,一度让蹇宾疲惫不堪。
      那一次,身边的宫人放出消息给天璇,在蹇宾跟齐之侃都不曾太过设防之时,来得猝不及防。
        齐之侃原本是想留个活口,以问出些什么来,下手不免有些犹豫,却因此身中数刀,身上深深浅浅的刀口不少,动作有些慢下来。
        眼看有人提刀向齐之侃砍去,蹇宾没多想扑过去以身挡下,举起剑刺向刺客,一剑封喉。
       解决掉最后一个刺客,齐之侃向蹇宾走来,撕下自己内衫的布条,双手颤抖胡乱给蹇宾包扎。
       蹇宾伸手扶住齐之侃的肩膀,让齐之侃抬头看向自己,蹇宾嘴角噙着笑意道:“小齐,我没事。”
        回宫后,医丞早已等在一旁,索性蹇宾伤得不重,医丞重新上过药包扎一下,蹇宾就觉得没事了。
       可齐之侃却长跪在自己面前,低着头不语。医丞在旁侧劝解许久,齐之侃似乎没听到一般。蹇宾开始还好声好气劝着人,没曾想齐之侃竟倔强到这般。
        “齐之侃!你...”蹇宾话还未说完,宫人送来晚膳,看着殿里的样子,呆愣在原地。
      蹇宾一手打翻膳食:“齐之侃我告诉你,你不起来本王就不用膳。”
      一直低头不语的齐之侃似乎听到这句话,晃晃身子想起身,却晕倒在殿上。
      “医丞,快,快给他看看。小齐,小齐!”
       蹇宾跑过去把人抱到床上,医丞赶紧走过去为齐之侃上药。
         “回君上,齐侍卫并无大碍,伤口已经上好药包扎过了,老臣开付药房给齐侍卫,让齐侍卫好好歇息就可以了。”
        “好,你下去吧。”
      蹇宾坐在床边,看着躺在床上的齐之侃,眼底闪过不明的情愫。
       后来,天玑立国,蹇宾封齐之侃为上将军,亲自选了一座将军府,离宫城很近。又挑选几个下人,一并赏给齐之侃。
        蹇宾曾想过就这样吧,这样也好。他不求齐之侃为他开疆拓土,只求齐之侃平安在他身侧,足矣。
         若非,遖宿崛起。
         那一役,蹇宾看着手里频频传回的战报,心里越发痛。
        “本王没叫你们想怎么能赢,只要你们想到办法把人救出来!”
       殿前跪了一众大臣,却无人能说出什么来。直到,天权王带着粮草兵马,还有条件来。
       执明只有一个条件,遖宿军师慕容离,需由他亲自解决。
       蹇宾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此时莫说一个条件,只要能把人救出来,多少条件,什么条件他蹇宾都能答应。
        渐渐前方传回捷报,蹇宾这才稍微松口气,开始整顿朝堂。
        国师一党虽说牵扯甚多,可蹇宾是下了决心的,一齐拔除掉,也不算难事。
         就在前方传回捷报,遖宿退兵,齐将军择日归朝之时,蹇宾双腿一软跌坐在塌上。还好,无事。
       第二日上朝时,竟有大臣上奏,应趁着此时,再加一桩喜事,王上也该立后了。
       蹇宾怒目一瞪扫落一地奏折,不顾殿下一众大臣,拂袖离开。
         行至后花园,看到一女子在赏花,走上前开口道:“你是何人?怎会出现在此处?”
       女子闻言转过身,不卑不亢福了一福:“民女柳轻尘参见王上。”
         “工部尚书柳乘风之女?”
         “回王上,正是民女。”
         “为何在此处?”
         “民女偶有耳闻,家父与几位大臣意欲奏请王上立后。”
        蹇宾脸上已出怒色:“是柳乘风让你来此处?”
        “回王上,是民女自作主张。”
        蹇宾转身欲走:“既然如此,本王无立后之意,你该走了。”
        “民女此来不为后位,斗胆恳请王上再听民女一言。”
       蹇宾闻言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到柳轻尘虽然微低着头,却丝毫不似别人那般露出惧意,好奇心上来想多听一下。
         柳轻尘见蹇宾停下脚步又转过身,便开口继续道:“女儿家心思向来细腻,敢问王上可是已经与齐将军心意相通。”
        蹇宾挑挑眉没回答,柳轻尘自顾自说道:“民女虽不懂朝事,却也一直有所耳闻。齐将军可终身不娶,但是王上却不可如此,为了我天玑,王上也不会这样做。”
        蹇宾脸上出现怒色:“你怎知本王不会?”
          柳轻尘福了一福:“民女告退。”
          蹇宾有些愣神,看着柳轻尘走远。
         是夜,蹇宾走进王室祠堂,先拜上三炷香,然后直直跪下,一跪,就是两个时辰。最后,蹇宾闭上眼,缓慢而郑重叩拜三次。
        三日后,齐之侃领军归朝,蹇宾换上他立国之时的那身衣服,一早站在宫墙之上,目视远方。
        齐之侃入王城后,蹇宾走下来行至宫门口,静静等着。
        蹇宾的眼睛一眨不眨看着齐之侃行来,像是看遍了这一生一世。
       那晚,蹇宾设宫宴为大军接风洗尘,看着殿下久违的轻松场面,不自觉多饮了几杯。
       不多时,蹇宾自顾自起身离去,他知道齐之侃一定会跟来,也不回身,自己走到花园亭中坐下等着。
       齐之侃来时,蹇宾面露笑意走过去拉着齐之侃走进亭中,又唤宫人去取来酒。
        借着月色,两人无言对饮。
        借着酒意,一响贪欢。
       第二日,蹇宾在朝堂之上亲下两道旨意:
         天玑免赋税三年,休养生息。
        着上将军齐之侃交回兵权,解甲归田。
        下旨意时,蹇宾一手一直狠狠捏着自己,才让自己的声音不必那样颤抖。
       他看着齐之侃从始至终都低着头,没说一句话,他多想齐之侃再抬头看自己一眼,他多想自己能再看一眼齐之侃的眸子,可是他没能看到。
       或许,齐之侃也是知道的吧。所以才会这样吧。这样,也好。
      齐之侃离开时,蹇宾自己躲在寝殿,周围是散落的酒坛。
        一月后,天玑王蹇宾立后大典,迎娶工部尚书柳乘风之女,柳轻尘。
       那一夜,蹇宾留新后一人独守空房,自己躲在曾经的将军府,发呆一整夜。
       即便如此,蹇宾与柳轻尘也算相敬如宾,世人皆道蹇宾用情极深,此生后宫只柳轻尘一人。可二人皆知,何来用情极深,只不过爱而不得。
       三年后,柳轻尘诞下一名小皇子,蹇宾甚是喜爱,取名时,蹇宾有些犹豫,半天没说出一个名字。
       柳轻尘躺在塌上虽有些虚弱,却仍是费力撑起身子:“臣妾从前就知王上心意,如今仍是知晓。请王上赐名。”
      蹇宾楞了半响,只吐出一句话:“这辈子,委屈你了。”
       柳轻尘笑笑摇着头,又躺回去。
        天玑皇子取名,蹇忆之。
        自忆之识字起,蹇宾就亲自把忆之带在身侧,识文学字,习武弄剑,都是蹇宾一人来教。
        忆之十六岁那年,曾问过蹇宾一个问题:“父王,儿臣斗胆想问个问题,每月十五那一天,儿臣都一日不见父王,父王去哪里了?”
        蹇宾先是一楞,随即不知想起什么面露笑意:“父王去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忆之若有所思点点头,没再追问。
       又是十五,蹇宾早早离宫,忆之悄悄跟在蹇宾后面,他真的只是好奇,是什么样重要的地方。
      忆之跟着蹇宾一路上山,看到一座小屋,正想再靠近一点的时候,却听到蹇宾的声音:“忆之,出来吧。本王知道你在。”
        忆之只好走出来,低头走过去:“儿臣只是好奇,并非有意冒犯父王,请父王责罚。”
        蹇宾伸手拉过忆之:“你这孩子,怎么跟那人似的,动不动就请责。”
        忆之抬起头,小心翼翼问:“那人?”
         蹇宾走进小屋,忆之也跟着进去。
         “就是这间屋子的主人。”
        忆之抬头看看,虽然整齐,却落满尘埃:“屋主人不在吗?”
        蹇宾眼神暗淡一下:“父王弄丢了他。”
         忆之还想说什么的时候,却见蹇宾已经挽起衣袖:“忆之,既然来了,就帮父王一起打扫一下屋子吧。”
         “是,父王。”
         父子两个都不是擅于打扫的人,但最后还是看着比刚来时干净许多。
        “走吧忆之,该回去了。”
       回到宫里,就看到柳轻尘满脸焦急,一下拉过忆之问道:“你这孩子,今天去哪里了?”
       “对不起母后,儿臣今日偷偷跟父王出宫了。”
        “跟你父王一起?”
         “是的。”
         柳轻尘叹口气:“去洗一洗,等等母后让人把晚膳给你送去,应该饿坏了吧。”
        忆之点点头,就往自己的寝殿跑去。
       忆之及冠礼时,蹇宾亲自为他戴冠,目中温柔,让忆之有些呆愣。
         “父王?”
        蹇宾似是被这一声唤回神,面带笑意:“忆之,长大了。”
        蹇宾依稀记得,当初齐之侃随自己下山时还未及冠,齐之侃及冠时,蹇宾特意找人打造了一对白玉发冠,一个亲手给齐之侃戴上了,另一个,到现在还在自己这里,只有立国大典,还有遖宿一役齐之侃领军归来时戴过两次,就连柳轻尘或是忆之都不知道他把那发冠收在何处。
        时间过得很快,蹇宾自知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一个晚上,蹇宾叫忆之来到自己寝殿,父子二人聊到很晚。
        第二天,帝王归西,蹇宾生前已下旨传位于忆之,忆之亲力亲为料里所有后事。
        三月后十五日这一天,忆之来到那间小屋,屋前赫然立着一块无名碑。
        忆之带来一坛酒,不顾帝王形象坐在地上。
         “父王,儿臣遵照您的命令,将您葬在此处。可是父王,您能告诉我为何吗?母后也不说。儿臣这样做真的对吗?”
       忆之絮絮叨叨说了些话,酒坛见底,也就起身离开了。
       忆之离开后,树林后又走出一人。
       “王上,这辈子委屈您了。愿您和齐将军来世有个好结局。”
        “臣妾知晓您有一个白玉发冠,甚是宝贝。如今,那发冠怕是随您一起入土了吧,还好,还有发冠陪您。”
       “忆之那孩子把天玑治理的很好,您放心吧。”
       “王上,臣妾斗胆恳请王上准允,臣妾想回臣妾的家乡。”
      后来听闻,天玑王陵有一帝后合墓,却都是衣冠冢。
 
                                             ——作者☆戏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