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真正的镜言奇谭(1)


今年的阴历七月计划重启镜言奇谭“项目”
镜言奇谭 是我很久就想写的东西,我想虚构,可是却夹杂里太多真实。在虚构和真实之间我纠结了好久。
所以以下内容纯属虚构。非专业人员请勿模仿。
前一阵我老婆在看《一人之下》 ,喊我去看觉得和我平时在干的事挺像的,当然我没有在不可名状之处有守宫砂。唯一像的地方也只有金光咒了。。。
当然我念金光咒时不会像张处男一样可以干倒一片。
对于我前一阵在补《狐妖》的我。。。我老婆觉得至少我不是在看少女漫了。。。很欣慰。
当然我绝对绝对不会觉得《狐妖》 是少女漫!!!
话题拉回来,镜言奇谭我是打算一直写下去了。辗转了很多地方,从最开始的公众号。
到豆瓣,再到B站,我希望也相信我能一直写下去。
那么最后还是,内容都是虚构,不要模仿。
我会把一个生活化的玄门,还有在求真道路上的朋友,还是那些一直在探究这个世界“真相”的人们他们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毕竟在这个世界上都是人。不要那么神神叨叨的。
也不要封建迷信。
----------------------------------------------------2016.12.14---------------------------------------------------------------- 
 写在丁酉年 七月
在这个日子 开始写这些东西 挺应景的。镜言奇谭 或者叫 谈 搁置半年多,主要是没想好怎么去描写一个真实的术数界,一个真实的修行界。如今想想 当流水账去写呗。
好了那么 镜言奇谭回来了。在丁酉年这个鬼月的第一天。
2016年11月
名字是一个朋友帮忙起的,我懒,觉得这个名字挺好,够玄幻够味道,所以有了镜言奇谭。故名思议,请列位听我胡咧咧。
胡咧咧是个动词,指胡说八道,张嘴就来,奇谭嘛不胡咧咧就不奇了。
因为名字是李大师帮忙想的,李大师对我最开始的印象就是,老郭看局是准,但是后面就开始胡咧咧了。。。
玄幻,百度词条是这么解释的:
玄学,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本来是哲学上的一个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在近代泛指一切研究不可知本体的学说。在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中,其内涵被扩充到了极致,一切不可知的、不可思议的,科学不能解释不能涉及的,似乎都被包揽进了玄学的范畴。
其实现在人们把那些不能用科学不能解释的问题都算在了玄学的领域,而我似乎妄图把玄学都当成科学去看待。所以我有点疯......
而我似乎又擅长把这些不能解释的东西柔和在科学里,所以别人看着更是近乎疯狂。
所以我给镜言奇谭定了一个基调,或者说是标签:玄学;科学;疯狂;思考。
当初给公众号想文案的时候 我询问了资深文案李大师,对话如下:
我:李大师,你说我做个公众号,去体验时下最流行的预测方式 改运方式,然后写个反馈在公众号如何。
李大师:你去扒人皮,找死啊。。。。
我:。。。
一场愉快的对话结束。
所以我的想法死了。
道生万物,由是而出。
鬼谷子说化意为实。
有想法总要去做,不做自然不会再有什么想法,人就停滞了。
所以从今天起,镜言奇谭 开始重新发文了。
人类的二十世纪是一个科学爆炸的时代,为什么爆炸,去看看索尔维会议中都是谁大家就都明白了。
索尔维会议彩色版
我似乎从出生就是一个对科学,哦,不,对维修技术感兴趣的孩子,用我妈妈的话说“你爸从有了你 就不去上班了” 怪我喽?
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就是家里有一间父亲的工作室,里面有巨大的操作台,各种工作灯,各种工具,还有各种外国画报。 毕竟是联排平房地方大的很。 我对儿时的父亲的印象只有两件事,1.每天不知道在台钳上 拆着什么。
 2.
去修房顶,父亲坐在屋脊上,我在梯子上看着,过两秒房顶塌了,父亲掉了下去,不过还好是平房没有大碍。
小时候总是在看各种外国画报,恩 各种科技类的,我只记得上面画着大大的画王电视。 受着这样的影响,潜移默化的 我现在的工作室也快成了一个操作间,我对各种工具发疯的着迷。
1998
年父亲开始做生意,开门面,请来了一尊财神,看着我家,看着父母的衰老,看着我的长大,看着我女儿的出生,和即将看着她长大,还有我们的衰老。。。
父亲比较崇拜的科学家是特斯拉。恩 后来我看了看 特斯拉也是够玄幻的。 许多年过去,这一摊都交在了我手上,门面早已没有,而我把他变成了工作室,财神爷天天看着我绞尽脑汁的纠结,还是那么面带笑容的看着我。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和后面将要提到的一圈人究竟是如聚集在一起的,莫名其妙吧,那么我现在想想,一切都是命,命运的安排总是那么玄妙,天就像一台无比牛逼的计算机,每一个不相干的点连成一条线,一往直前 不能回头。
一切从一个总是莫名其妙出现的句子开始。 奇门遁甲,撒豆成兵。 父亲有一年车祸住院,隔壁床是一个年轻的工人,在吊装时被钢筋砸断了双腿,工程方派来了一个老头照顾他,而那个老头,每天拿着一本书,奇门遁甲,父亲的病友们总是和老头开玩笑,问你这看出来什么了,能不能来个撒豆成兵,老头说,如果能的话,我第一件事让它们帮我去食堂打饭,人他娘太多了。大伙一笑就过去了,老头还是天么天的看着那书。 那是我最开始对奇门遁甲的印象,当然也没有出现,小伙子我看你。。。。。。。。。。。以下省略N个字 ,的情况。
那时候很喜欢这看看那看看,曾经自己对道士非常感兴趣,毕竟小时看了很多港片觉得很神奇,林正英啊,什么天外飞仙啊,跳出五行啊,还爱看修真玄幻小说。。。 下大雨打雷,这是哪位道友在渡劫啊。。
从平房搬家时,收拾父亲的那些杂志画报以及以前那些地毯文学,我发现了一套《奇门遁甲》。现在看来其实和淘宝上那些酱油色26打包全套的没区别。
估计是我爸年轻时从鬼市上淘地毯淘来的。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还有啥?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闹呢。。。 奇门遁甲呢?不是应该很BIG BANG的么? 你这是给我讲万年历呢? 撒豆成兵呢???五行大阵呢??? 借天地之力,翻云覆雨呢??? 我弃书了。
我的职业其实挺尴尬的,一年忙一个夏天,制冷维护,家用空调现在都装的太高,我怕高。。。所以我做的是中央空调主机维护,主机都在地下,如果细心的话去很多商场的地下停车场都会看到空调机房的字样。所以都是公家的生意,雇了几个哥们一起,一个夏天过去,自己没挣多少,倒是信用卡分了不少期。
说实在的我是一个电气工程师,然后转行制冷行业,接过父亲的摊子,然后很多事情我总是喜欢慢慢等待,闲时很多,所以这才有了以上的前言和即将的后语。
有一年过完春节,正是闲着没事的那段日子,网站的电影几乎好看的都看了一轮,游戏电脑太卡也没的玩,我这才想起来那套被我扔一边的“万年历”。
为了看懂这几本“万年历”我特意在网上搜了好多资料。
前面说我之所以管这几本书叫万年历是因为,一翻开都是,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次耐着性子看下去,终于看到了些我心里认为应该能叫做奇门遁甲的东西。
奇门遁甲利用周文王所创的后天八卦,模拟北半球的万物运动方式。分天地人神四盘,运筹帷幄,斗转星移。不过我当时体会不到那么多,只是第一次有机会学那些比较新鲜和好奇,就像个小男孩天天看路上那么多汽车呼啸而去,内心对车的向往,我当时就好像那个小孩,现在是有机会去当一名车上的乘客。
传说当年黄帝蚩尤逐鹿中原,生灵涂炭,九天玄女为帮助黄帝打败蚩尤,传下兵法等,其中一门就是奇门遁甲。黄帝命风后编写奇门遁甲,风后应该是伏羲之后,后来我在查询资料妄图找出九天玄女究竟是谁的时候,发现很多都不是人们所流传的那样,这个后话再说。
我在终于接触到了我心里所认为的能和奇门遁甲沾边的内容后,兴奋不已。
八卦都看见了,撒豆成兵还远么!
我花重金买了两个特别高级摸着特别好的笔记本,决定好好学习,认真笔记。
至今 我只用了一本半……
我自己属于实践派,不喜欢看书,所以我基本都是靠抄笔记,然后去大量实践理解。书里的东西那么多,我记不住,所以 好脑头不如烂笔头。 自己瞎捉摸了大概1个月的时间,终于能够大概的给人看盘胡咧咧一番了,然后就认识我在这个圈子里的第一个朋友: 李大师。
圈内对于我这种野路子出身的爱好者,多是鄙夷的。也不能叫鄙夷,毕竟自学看书能学出个啥,能学出个啥!书就在那几百块钱能买一摞。可是大师就那么几个。所以从心里我是仰慕那些奇门大师的,无奈囊中羞涩,大师的课程我是上不起的。所以我的目光转到了那些更大师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身上,那么多人,中国这种人情社会谁还没个七大姑八大姨的不是?
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网络上厮混,不能否认论坛上这些奇奇怪怪的论坛确实能在人学习一些东西时起到一定的帮助。 当
初学习奇门遁甲的时候一些基础的东西确实是从那边看来的,因为很多爱好者会从网上找到一堆这些方面的资料一股脑的复制过来,真伪需要自己分辨,到了后面我发现其实这被复制过来的资料都是一些书籍的扫描版,也就是说都是真的。
不得不承认,这种玄学的入门方式确实有点lowB,但是我个人习惯做什么,先上路再说,上了路再去找方向,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践主义者,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有时候一些社区,发一个预测贴:《XX预测 一事一测,免费》,过一周就会有超过千条的跟帖求测,其实这种方式基本效果并不好,多数求测人都是一个跟风娱乐的心态,所谓无事不起局也难以控制,但是在学习的前期,聊胜于无的一种练习方式。
很多人会说,预测,占卜,不收钱的话不是不好么,还有什么五弊三缺,这个咱们后面再说,天机常人不可知,咱就是个常人,哪能闻的到天机不是么。 很多时候,自己也真的不知道自己学的怎么样,总看到一些大师们在发广告,自己也多数时候心痒痒想去试一下,看看能不能偷师到一些什么,又一次看到一个奇门预测的师傅,加了微信,咨询一下一问1000一次。我顿时就凉了。
自己起了一局妄图看看这个师傅能力如何,听着我这想法挺可笑,但是我认真的说:我是认真的,因为如果当时钱富裕的话我可能真去了。
期间上网看帖,看到一个帖子 奇门预测一事一测,我发了私信给楼主聊了聊: 我:你好,我也在学习奇门,我们可以交流下么。
对方:可以啊 我:那加个微信 对方:好 就这样我认识了李大师,然后关于我之前那个关于我怀疑另一个奇门师傅水平的局探讨了一下。 探讨完,我才发现我俩说的都不是一个东西。 我才知道了,道家阴盘奇门。
那么奇门到底都有啥派别啊,这也是后期慢慢了解越来越多。那么在当前流行的趋势下 阴盘奇门 转盘奇门 飞盘奇门 ,三足鼎力。不过 飞盘奇门外界争议颇多。还有啥飞宫小奇门,蜀中民间奇门等等等,蜀中神人多,民间传承也多。所以奇门到底是个啥,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聊了半天,我终于知道,李大师是有老师的,这让我心里无比羡慕,李大师老师师从道家正一派。 那么正一派是个啥 以下百度: 正一派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但仍以天师道为代表,习惯上,天师道也称为正一道。宗坛江西龙虎山。符箓三山为龙虎山、茅山、阁皂山。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 (这些内容在我成为一个道士后,才 渐渐的了解的更多,后话慢慢说 ) 其实总结一下,正一道士能吃肉能结婚。
全真道士戒律比较多要吃素要住庙。 当时百度完,瞬间对李大师无比崇拜,这就好像看玄幻修真网络小说,一个四处投师无门,自己瞎练的主角,见到了一个名门正派弟子一般的羡慕。
不过我当时还是对李大师比较好奇的,李大师竟然是一个女孩子,一个北京大妞儿,话里话外外透着一股爽劲儿,家住王府井四合院,我不禁联想,她这是得多有钱。 没事总和李大师聊聊看局,聊聊奇门。 据李大师回忆,对我前期交流最深刻的是一次,我关于外应的看法。 所谓外应,每一门术数都有自己的外应口诀。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当你在想一件事 或者 别人问你一件事的发展时候,抬头一看, 看到一道彩虹,那么往往意味着这件事好景难久,不长久。 彩虹转眼即逝。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外应。 再比如: 脑中突然想起一件事,或者别人问你一件事的发展时候。 这时自己正在大路上,前无任何阻碍。往往代表着事情很顺利。 外应往往要配合着具体的事情去看待和理解。 那么李大师对我关于外应深刻的回忆是什么。 我多数时候总去加一些预测师总想去交流一下,但是上来就没了几句就580随喜 888随缘。
我很... 随手起局,恰又当时在炒菜。 我跟李大师说:你看我这外应,是不是准啊。 李大师当时是不是觉得准我不知道,只是每次探讨起外应的话题,她说:我觉得你炒菜的外应最准。“ 现在社会的交流方式,微信成为了一个主要的交流方式,发红包,微商,摇一摇等等等,这样就衍生了好多微信群,关于各种,各种兴趣爱好的微信群,比如骑行,各种运动。 不置可否,现在网络的发达在一定程度上让玄学与神秘学再度流行起来,网络传道轻松,方便,可行性高,也许还有点可笑。香港台湾的各种灵异访谈。一些解密节目,还有好多网友自制的视频。 现在100个女孩子里至少能有10个自称为占星师,西方,魔法,塔罗,等等神秘学至少听着挺酷的,女孩子肯定愿意称自己为占星师,而不是算命的。 你好,我是谁谁谁,是一名占星师 你好,我是谁谁谁,我是个算命的 高下立判。
其实东方预测术数和西方预测数原理大抵相同,都是偶然的必然,还有天空上的群星,群星照耀之下。命就在那里。
前面说因为港台有很多节目,衍生了一些粉丝微信群,而我稀里糊涂的就进了一个。 在里面我认识了一个 和我在一个城市,还离的不远的老男人。。。 恩一个老男人 他叫老蜜,对这些东方神奇的东西特别感兴趣。 进群之初为了显示才华,混个脸熟。群里挨个人都要找我预测。我也都给测了一遍,也就混个脸熟。 这导致了我后面几天脑袋昏昏沉沉的。
说到老蜜,看是同城就互加好友了,他说自己以前一直在看命理, 一直却又看不下去,那些天干地支背不下来 还有五行生克。 我说这些玩意怎么会背不下来。然后行云的给他来了一套: 甲 (阳木) 乙(阴木) 丙(阳火)丁(阴火)戊(阳土)己(阴土)庚(阳金)辛(阴金)壬(阳水)癸(阴水,这字音同"鬼“)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当然他说这些他还是都知道的,所谓背不下来的还是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老蜜是个卖蜜蜡的,我之前一度以为这是文玩的一种但是后来了解之后才明白。这他妈的就是抢劫。一克好几千。而且他那的都是老料,几百年的。我去他店里的时候 迎面一个半人高的水晶簇,我问这个多钱。 “10万” 我:“...” 然后又把他那些样品给我讲了一下。这个是希腊弄回来了。那个是几百年的。。。 不过行业不景气这几年惨淡了不少,也就生出了许多时间研究这些老祖宗的瑰宝。
为了方便联系 我就建了一个微信群,把老蜜还有李大师拉到了一起,群名:问道 恩 这名字很高大上 我很满意。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老蜜的交集少之又少,到了写镜言奇谭的时候可以说,几乎没有了,最近一次说话还是半个月前。 “
老郭” 你用奇门算过彩票么

我要是会算,你找我还不得预约?” 然后也没有然后了。 老蜜也许就是人生中那许多的过客一样,也许我们的故事线暂时断掉了。 但是其他人的故事却没有断掉。 TT,易大师,老朱。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老蜜的交集少之又少,到了写镜言奇谭的时候可以说,几乎没有了,最近一次说话还是半个月前。
“老郭” 你用奇门算过彩票么
“我要是会算,你找我还不得预约?”
然后也没有然后了。
老蜜也许就是人生中那许多的过客一样,也许我们的故事线暂时断掉了。
但是其他人的故事却没有断掉。
TT,易大师,老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