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小说写作教程(20)------病句的修改

2023-03-05小说写作教程 来源:百合文库
PS:整套教程适用于所有小说类型,不仅限于网文              
  P.P.S:不定时更新,所有都是按照顺序排列的                 
---------完美的分割线---------
引用百度百科:从语法角度入手,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
可能以下内容也有与网上内容部分雷同,但讲真,现场瞎编真的很难(而且部分例子是昨天有写的,只能再写一次了,瞎掰不容易,观众老爷们谅解下
)……
但我会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一遍的
要找出病句,首先要做到将句子先还原成简单句,区分主谓宾定状补,然后根据排序确定问题所在
而且似乎跟昨天的没啥差别,但昨天是讲类型,今天是讲如何修改。等你们的文写完后,就可以挨个句子改过去,我当初自己就对文“三审三校”过,也是累死累活的改了快半年
小说校对发现常见的问题有(昨天是类型,类型!
):成分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意重复、前后矛盾、否定不当
---------完美的分割线---------
成分赘余
主语多余:X的写作风格总是和工人们同甘共苦(·去掉“风格” )
谓语多余:上次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X手中。(·去掉“进行” )
宾语多余:我国著名X家A完成《B》的编写。(去掉“的编写” )
定语多余: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去掉“当前” )
误用“的”字:今年X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去掉“的”,改为“物价下跌” )
---------完美的分割线---------
语序不当
定语位置不当:
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X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
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两个定语先后语序不当:这次X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并在“前”后加“的” )
状语位置不当:
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的”调至“发挥”前 )
两个状语前后位置颠倒:X顺利地按照A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传说中的B。(将“顺利地”与“按照A画的那张简图”位置对调 )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或处所的、表范围的、表情态或程度……
表对象的介宾短语: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详细报道。(改为“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世界各大报纸都作了详细报道”)
虚词位置不当:
副词“不”的位置不当::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把“也”改为“就”。)
---------完美的分割线---------
结构混乱
多见于举棋不定: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句式杂糅:
一句话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的开头。
例:A向B提意见是A的责任(把“A向B提意见”和“向B提意见是A的责任”凑一块,应删去“A”。)
常见句式杂糅形式: 1.本着······为原则(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2.对于······问题上(对于······的问题,在······问题上);3.由于······下(由于······,在······下);4.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5.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6.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7.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8.成分是······配制而成(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9.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10. 围绕以····
··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以······为中心)。
中途易辙:A自从接受了B之后,As的革命就在X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A……B之后”就怎么样?却用“As的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A……之后”。)
反客为主:因此,当A偷袭B的时候,被B反包围,歼灭了无数A。(·“被B反包围”的主语是“A”,但“歼灭了无数A”的主语只能是B,作者却不加交代。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
结构混乱: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可以拿“创作方法”作主语,原意也许是第一种,那上半句应改作“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完美的分割线---------
表意不明
费解:到A参观B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歧义:A、B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这届迎新会。(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完美的分割线---------
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例:学习有态度和方法之分。(·“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完美的分割线---------
语意重复:在某个中心词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个与中心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常常会出现句中某个成分的多余而导致语义的重复。
例:我们可不要白白虚度了此生。(·“虚度”即白白地度过)
---------完美的分割线---------
前后矛盾:A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没死,怎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应该为“多少人死难了,A是幸免的一个”)
---------完美的分割线---------
否定不当: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明天讲述有关写作的技巧,比如修辞手法这样的,依旧很枯燥(GG)
就是这样,以上,以后不定时更新
P.S:感谢百度百科提供例子,不然瞎编真难2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