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行走在日本 | 给垃圾分类, 给心情分类

2023-03-05日本文化日本自由行 来源:百合文库
“饭菜属于是垃圾,盒子分开仍啊!”中午,大楼卫生管理的阿姨站在垃圾桶边上指导大家做垃圾分类投放。如今上海也开始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听说还对做的不好的企业进行了点名批评,于是原本放在每个屋子的小垃圾桶都被强制收走了,并且规定垃圾必须投放到指定地点。垃圾分为三类,纸类垃圾、塑料类垃圾、湿垃圾。虽然垃圾分类在多年前被提倡过,但一直没有真正做好。如今在上海力度如此之大,可见要分类的决心。
 
不过这种颠覆人们扔垃圾习惯的事情,起步都是艰难的,就像第一天的垃圾分类,效果也并不是太好。傍晚,局长屁颠屁颠拿着自制的垃圾分类纸盒——一边装纸类,一边装塑料类——去扔垃圾时,竟然面对着三个垃圾桶凝视了良久。“这该怎么扔?”贴着纸类垃圾的桶里满是塑料盒、塑料袋,贴着湿垃圾的桶里都是手纸、废纸,而贴着塑料垃圾的桶里也有带着剩下的饭菜的便当盒。阿姨见状也尴尬地说道“没有湿垃圾吧?没有就都扔这个袋子里吧。”
 
今天,周围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
“好像今天的垃圾特别多,你有没有觉得?垃圾分类,反而变多了啊。”
“就分三类也太少了吧,那手纸和印刷纸能放一起么?玻璃瓶又该属于什么垃圾?”
“哎呦,垃圾桶那么远,扔个垃圾也走那么久。烦也烦死了。”
没错,垃圾分类确实是一件麻烦的事情,现阶段的分类仅仅是类别区分,还没有对每一类垃圾扔出时的状态做规定。没错,在我们隔壁的日本就是如此细致地扔垃圾。
 
牛奶盒洗过了么?
--“有人在吗?”听声音,像是楼下的房东奶奶。
--“在。”我边回应边小跑来开门。
--“这个是你扔的吧?”奶奶拎着一袋垃圾问我。
--“哦,对,是我。”我感觉到一丝不妙,却很难否定她那坚定的语气。
--“这里的牛奶盒没有洗过吧?”她打开袋子,把牛奶盒拿到我面前质问。
--“啊?这个还要洗?”
--“对的,要打开、洗好,然后沿着这个线压平。”她一边指着盒子的位置,一边做着演示。
于是,我按照她的指示照样子做了一遍,先打开牛奶盒子,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折好重新放回垃圾袋里。可是这一切都做好之后,也错过了今天收垃圾的时间,看来这个变身了的牛奶盒还要在我这里多躺上2天才行了。奶奶临走时说了句“周末愉快”。
 
垃圾写明细了么?
“咔嚓!!”
“不好,又踩碎了。”脚底下踩着的镜子,是第二块被我踩碎的镜子了。
我小心翼翼地捡起碎片,用纸包好,还缠上了胶带,看看已经做得很完美了,于是放进了垃圾袋里准备第二天拿出去。
 
但即便是我认为万无一失的包法,还是被管理员奶奶拎了回来。理由是“这是危险垃圾,要写上明细。”
What?扔垃圾还要附上明细表?这真是罕见。于是我回屋用记号笔写了大大的“玻璃,请注意。”几个字,把纸放进垃圾袋里,这才算过关。
--“嗯,这样收垃圾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了,不会被伤到。”奶奶说,“为他人方便,也是为自己方便。”
 
扔衣物?先交钱!
日本的房间实在是狭小,嵌在墙里的衣橱空间也有限,最头疼的就是冬天换季到春夏,要给衣物做个大调整。可是冬天的衣物实在太厚,也太多,于是我本着“断舍离”的想法,打包了几件衣服准备扔掉。
可是不出所料,第二天管理员奶奶又按响了我的门铃。
--“衣物属于大件垃圾哦。”这次她问也没问就认定是我扔的垃圾,于是我丝毫没了反驳的余地。
--“哦,才这几件而已。”我无力地回应着。
--“不行哦,要去便利店买处理大件垃圾的贴纸……”奶奶又开启了细致地讲解模式。
--“哦哦,好的,我等一下就去买。”我在便利店打工,自然知道如何按照类型和重量、规格购买贴纸,于是果断打断奶奶的唠叨。
--“嗯嗯,或者可以拿去跳蚤市场卖掉,虽然你不需要,但说不定可以找到需要的人哦。”
 
在刚刚住进这栋公寓里的日子里,感觉管理员奶奶似乎一直在监视着我的垃圾,一有“不合格”的垃圾就会被她拎回来返工。最初的一段时间很怕听到门铃响,也很怕见到她,可是久而久之,洗牛奶盒、为尖锐垃圾贴上说明、想办法合理处理大件垃圾等这些事竟也成了习惯。
而且不仅是洗干净牛奶盒,对所有生活垃圾都会清晰赶紧后再扔掉。也会为即将成为大件垃圾的物品找一个真正需要它们的主人。其实,爱唠叨的奶奶,讲的道理很简单,也很深刻。扔垃圾可以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也可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让别人获得方便,自己也可获得满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