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三十年战争:现代世界秩序之基石

2023-03-05历史欧洲历史读书笔记 来源:百合文库
 
读 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 部分小感
 【封面图  罗克鲁瓦战役 1643年5月 由Augusto Ferrer-Dalmau绘于上世纪】
开头先说点闲话,原本我是想通过做游戏视频积攒人气,然后再来做这些读书人的事的,结果这次新投的视频(AV13436385
)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嘛,先做着吧。
最近放假,除了练习英语和打游戏以外,就是看书了。
 
最近在读亨利·基辛格所著的《世界秩序》这本书,大概读了三分之一,同时间买的《论中国》也是暂且读了三分之一。
说道欧洲后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这段时间,最著名和最重要的就是法国大革命、英国光荣革命、拿破仑战争这些事了吧,没这么出名但也很重要的,就是诸如七年战争、光复战争、荷兰独立这些事了吧。
但三十年战争,好像曝光度并没有这么高。刚好基辛格博士讲了这个事,我就找了一些书籍文章纪录片来看,感觉在国内,这个事资料很少,所以第一篇专栏,来扒拉扒拉最近我读的这些三十年战争的资料。
 
事件:三十年战争
时间:1618年5月23日 至 1648年5月15日
地点:中欧 神圣罗马帝国地区
主要参战方:
新教方:神圣罗马帝国(新教诸侯)、法国(波旁王朝,信奉天主教而支持新教方)、丹麦、瑞典,得到英国支持
天主教方:神圣罗马帝国(天主教诸侯)、西班牙,得到教皇支持
 
结果:
哈布斯堡王朝战败
神圣罗马帝国分裂,至德意志王朝战争为止
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西班牙战败并衰落
荷兰脱离西班牙独立
法国波旁王朝兴起
 
和拿破仑战争、德意志王朝战争这种目的明确的战争(前者是巩固大革命成果使法国称霸,后者是统一德意志地区)不同,三十年战争打得真的是乱七八糟,各方都有自己的算盘,根据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里认为: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是现代国际秩序的根源。
三十年战争得从宗教改革说起。具体参见AV7138819
(尾部有链接)的基督教史纪录片,BBC的。德意志宗教改革,没有一个具体说法说从哪天开始,哪天结束。但宗教改革里有一个著名的人:马丁·路德。没有金。新教路德宗创始人,强调“因信称义”。
马丁·路德(1483~1546)  路德宗创始人
我们中国人说世界三大宗教基督佛教伊斯兰,但问题是,这里的基督教指的是哪一只?我听到的很多说法是,中国人称的基督教,指的是狭义上的新教,因为基督教众多教派里新教在中国传播最广。但广义上而言,基督教是天主、东正、新教三大派的合成,都念圣经,都拜基督,都建教堂,都有十字架。在此暂且不表。
所谓新教改革,简单而言,就是还是念圣经,去教堂,但是认为得到救赎不是通过教会而是通过个人,不承认教会和教皇的合理合法性,相应的也就不需要给教会上税。在14~15世纪,西欧的宗教税收非常重,所以有这种因信称义的教派自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在德意志地区北部、荷兰、英国开始迅速传开。包括今天,超长待机的英国女王头衔里就包括“圣公会的守护者”,圣公会也是新教的一支。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新教在17世纪初已经相当有规模了。1617年,奥地利的一个大公斐迪南成为波西米亚国王(今捷克),称斐迪南二世。因为斐迪南本身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所以一上台就撕毁前皇帝鲁道夫二世的宗教自由条约,同时迫害和诋毁新教徒,搞的波西米亚人民民怨不止。
终于在1618年5月23日,发生了掷出窗外事件,一群新教徒在捷克布拉格市政厅,把斐迪南二世的两个大臣和一个书记官扔出窗外,虽然三个人掉进堆肥中没有死亡,波西米亚宣布独立。这个时间被认为是波西米亚起义和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掉进堆肥……我宁愿干脆一点来个痛快)
 
1619年3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去世,斐迪南二世继承皇位。
1619年6月,波西米亚起义军进逼维也纳。斐迪南二世表面谈判,实则寻求天主教联盟的帮助。
1619年8月,在天主教联盟的两万五千援军支持下,波西米亚起义军退回波西米亚。并于同月选出新波西米亚国王,信奉新教的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
1620年11月8日,白山战役,位于捷克布拉格附近。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和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组成的联军,波西米亚起义军战败,波西米亚重新归于神圣罗马帝国版图之下。
 
自此,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总结一下这个阶段各国的战略目标: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天主教方):
1、收回波西米亚地区(完成)
2、强迫波西米亚地区新教徒改信天主教
3、巩固哈布斯堡家族的权威
西班牙(天主教方):
1、巩固哈布斯堡家族的权威(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出自哈布斯堡家族)
2、击溃荷兰起义军,收复荷兰地区作为殖民地(此时荷兰独立战争/八十年战争进行中)
神圣罗马帝国(新教诸侯):
1、获取宗教信仰自由
丹麦、瑞典(新教方):
1、  削弱哈布斯堡家族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的集权统治
法国(天主教国家,新教方):
1、  削弱和分裂神圣罗马帝国,为波旁王朝崛起提供条件
英国(新教方):
1、  波西米亚选举出的国王,即腓特烈五世是此时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婿,故英国为此参战
 
1621年,打打停停的荷兰独立战争/八十年战争重开战火。
1625年,法国宫相、天主教红衣主教黎塞留提议,由英、荷、丹麦组成反哈布斯堡家族同盟/新教同盟
1625~1628年,新教联盟占领德意志西北部地区和波西米亚西部。
1628年4月,神圣罗马帝国雇佣军击败波西米亚西部的英军,后,击败丹麦军队并控制萨克森地区。
1628年5月,丹麦与神圣罗马帝国签订《吕贝克合约》,规定丹麦不许插手德意志事务。
自此,第二阶段结束。
 
在第二阶段结束后,由于英国、丹麦失败,瑞典担心神圣罗马帝国影响其在波罗的海的控制,在法国的资助下直接参战。
1630年7月,瑞典军队于拉美波尼亚(今德国-波兰-波罗的海沿岸交界处)登陆。
1631年9月,布莱登菲尔德会战,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率军击败神圣罗马帝国,占领拉美波尼亚地区。
至1632年4月,瑞典军占领美因茨、慕尼黑和奥格斯堡。
1632年11月,吕岑会战,瑞典军击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阵亡,瑞典军丧失进攻能力。
1634年9月,纳德林根会战,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王国联军击败瑞典军,迫使其退回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1635年5月,瑞典盟友,新教诸侯萨克森与勃兰登堡与神圣罗马帝国签订和约,退出战争。
自此,第三阶段结束。
 
第四阶段,法国出兵。
法国虽然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按理说同信天主教的国家有义务团结反对异端邪说,然而在宗教利益与现实利益中,法国选择了后者。
封建制度下,国家统治者收到习俗的制约,限制了统治者行动时能调用的资源。而此时的法国宫相、枢机主教黎塞留成为挣脱以上束缚的首位政治家。
黎塞留(1935~1964)  额,不好意思上错图了
这就对了。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1585~1642)
黎塞留参与政治开始于法国女王玛丽·德·美第奇统治期间担任谋士,后担任幼子国王路易十三的顾问。
凡是读过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的人都看得出来,黎塞留践行了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精髓,即:国家是具有自身存在价值的抽象永恒实体,其需求在于基于原则的国家利益。正是本着这一点,法国虽然是一个天主教国家,但由于其目标在于削弱和击溃神圣罗马帝国,所以法国加入了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新教方。
当黎塞留宣布法国加入新教方时,有人指责他作为红衣主教对天主教会负有义务,而黎塞留的回应是:宗教救赎是他个人的目标,而作为一个政治家,同样要为一个政治实体负责。
他说:“人是不朽的,救赎可以等到来世;但国家没有不朽一说,现在不拯救它,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黎塞留将中欧的分裂作为法国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这是根本的威胁,并非宗教或者家族恩怨。事实证明,黎塞留确实做到了,自1624年黎塞留的战略构想开始,至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为止,中欧一直处于分裂于动荡中。
 
1637年至1638年,西班牙于神圣罗马帝国两面夹击法国,但最终被法国击败。
1638年7月22日,比斯开湾,法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海军。
1639年10月,安特卫普,荷兰海军夜袭西班牙海军,将其歼灭。
1642年11月,瑞典再度向神圣罗马帝国宣战,并击败帝国军。
1643年,丹麦惧于瑞典胜利后对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向瑞典宣战。(丹麦你个二五仔)
1643年5月,罗克鲁瓦战役,法军击败西班牙陆军主力。
1645年,瑞典击败丹麦,丹麦战败。
1645年3月,瑞典于波西米亚击败神圣罗马帝国。
1645年8月,纳林根会战,法军击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
1648年,法国-瑞典联军击败神圣罗马帝国。
1648年10月,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结束。
三十年战争形势图
红色—直接 反神罗方    粉色—间接 反神罗方
黑色—直接 神罗支持方   灰色—间接 神罗支持方
自上而下:神圣罗马帝国、巴伐利亚、萨克森、巴列丁奈特、黑森-卡塞尔、勃兰登堡、俄罗斯(诺曼罗夫王朝)、荷兰、丹麦、瑞典、法国、英国、萨伏伊、特兰西瓦尼亚、西班牙、教皇国、波兰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  油画
基辛格先生在书中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与1815年的维也纳体系、1919年的凡尔赛体系做了类比,认为其具有同样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实际上由三个条约组成:
1648年1月的《明斯特和约》,西班牙承认荷兰独立,同时荷兰独立战争/八十年战争结束。
1648年10月,《奥斯纳布鲁克条约》和《明斯特条约》签署,三个条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其在当时的意义无非在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嗝屁,法国崛起,荷兰独立。
但其留给后世的意义更为重大,条约中确立了国家,而非王朝或宗教信仰,作为欧洲秩序的基石,确立了主权国家的概念,并随着殖民时代的到来推广到全世界。是的,不管你乐不乐意听到这个说法,但现代世界的基本秩序确实是欧洲人制定的。
同时,条约规定了一个国际关系原则,包括在对方首都常驻大使(马嘎尔尼访华的时候,乾隆没有答应这一条,即为中国当时并未在世界秩序体系之内,在《南京条约》中,英国特地加入了派驻大使这一条)、通过国际会议来调解各方矛盾、以此为基石所出现的《国际法》、互不干涉内政及主权等原则。
在此之前,无论是中国的集权时代也好、阿拉伯帝国也好、罗马帝国也好、法兰克王国也好,总体而言,世界的秩序在向着征服与统一前进。而在《威和约》签订之后,分权制衡与国际秩序取代了集权统一,在基辛格先生和今天的美国的眼里,分权制衡于国际平衡才是世界的秩序所在。
参考书籍:
亨利·基辛格  《世界秩序》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视频连接:
三十年战争  形势图
新教的发展  BBC基督教史-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