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关于“修仙者”

“对于腐坏的社会来说,改革之日即其灭亡之时。”这是历史学家的一句话。
改革的实质就是革去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对于一个腐化的王朝来说,他的政治支柱却正在于那些腐败的既得利益者(于本文而言,正是那些所谓的“修仙者”)。当上层的既得利益者与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矛盾的时候,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代表,统治阶层,就会处于两难的境地中:
不改则外使之亡,改革则内使之亡。纵观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改革,不外如是。而且,改革越成功,既得利益者势力越弱小,统治者内部反对声潮越大;同时,由于依旧强大的既得利益者必然的阻挠,改革成效定不如预期,愈见强大的被统治者欲推翻统治的声潮就会愈大。长此以往,本意为拯救王朝的改革,反而会使其灭亡得更快。
其实把故事的舞台设在社会矛盾并不典型的随城算是我的一个失误。但换个角度想想,珍视着林的青,也只可能做出这个选择。
至于人仙两界的矛盾,也许大家从我的叙述中并不能直观的感受到,但大约也可以窥见一丝端倪。
屠村事件,人仙两界官员三年未理(无事边城,“格格不入的白衣人”只要出现,注定会引起波澜)。即使是三年后,掌门默许这个“格格不入的白衣人”晓霜前来,主要,或者说唯一的目的,也只是找出暗杀天宇的杀手。
掌门信中,把“杀凡人”作为实践课程。而这个平等开放到可以培育出晓霜这个“异类”的门派尚且如此,修仙界对凡人的态度如何自不必赘述。
屠村事件三年后,由第一章可知,已沦为将被淡忘的谈资。一个鲜起波澜的小城边镇对此尚且见怪不怪、即将淡忘,人界各处屠杀事件何其之多,自也不必赘述。
基于此,第五章中篇里“晓霜得知黑暗现实的绝望恐惧”也就不难理解。(她只是生活在仙凡平等的理想世界的一张白纸而已)
也许有读者存疑:三年前二人为何屠村?
这其实很简单。与其浪费时间去寻一个不知是人是妖的林,不如将知道林的人全杀了,然后伪装成“蛇妖屠村,自己与其大战三百回合,最终舍命击杀,但也因此未能带回尸体”。然后趁此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之机,前往他地,暗杀天宇。
更何况“仙人”根本不会屈自枉尊来此边城调查,这“丧尽天良”的屠村之事也只会有那些“恶毒的妖魔鬼怪”干得出来!
就好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人们永远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这就是那“高贵的白衣男子”神色轻松的原因。
文行至此,不妥之处甚多:
一是本文世界观尚且不明,设定也尚有混乱。这一半是作者构思不清,另一半则因为此地尚属边城,青所见所闻亦不算广博所致。
至于更改文题,如吾有言在先,如此乱世,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如果依吾先前构思,沿写轻腐甜文,则是对夹缝中挣扎着活下来的青的一种不尊重,吾不为也。
作者言尽至此,望解诸君之惑。若仍有疑,吾必一一答之。
但吾仍有言欲说:
且观全网,写修仙题材者甚多。后宫者有之、穿越者有之、逆袭者更数不胜数。凡此种种,皆以修士角度描写此界,所见自然康庄大道花红柳绿;然若以凡人视角写之,则所见为何?
吾不知也。
作者自认能力有限,但必将细细探求之。望能与诸君一路相随。
文行至此,作者聊以王尔德先生的一言作结: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仍仰望星空。我宁可卑下如微尘,但不愿扭曲如蛀虫。
(这是我对青的设定,也是我对自己的期望)
此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