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浅谈高丽野阿吽与东亚文化圈内的石狮子文化


还是魔性的zun绘
好的 这里是水狮 毕竟是第一次写东方相关的考据文 感觉还是有点紧张的
我们先来聊一聊这次的新作th16 东方天空璋三面boss 醉心神佛的守护神兽——高丽野阿吽
种族:狛犬  
能力:发现神佛程度的能力
提到阿吽 就不得不说一说日本本土演化出来的石狮子 狛犬文化了
狛犬与狮子
当初石狮子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时候 日本人误认为石狮子是来自于朝鲜半岛又把狛犬称为‘高丽犬’  。
因为石狮子通常是一对的 为了便于区分 将石狮子设计成了左右截然不同的样式 (长角  竖耳 脖子直毛便是狛犬 ‘闭嘴的吽形’  、无角 垂耳 脖子卷毛便是狮子‘张嘴的阿形’)  
阿和吽也代表悉昙之“阿” 为悉昙文法中一切发音的最初之音  密教以之为诸法本不生之义   口闭者 悉昙之“吽” 为一切发音终结的闭口之音 密教以之为智德之象征。
这也便是阿吽这个名字的由来了。
在新泻地区的颈城野出土的日本最早的石狮子
日本作为从埃及开始的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点 石狮子文化自然也随着这条路径到达的遥远的日本,像上图这种威风凛凛的石狮子算是受到西域影响的‘唐狮子型’  多多少少还是能看出埃及神像‘斯芬克斯’感觉的。最早的石狮子并不是作为看门的作用的,而是作为神的使者而受到供奉。
那么已经可以确认
日本位于联结“埃及→西域→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丝绸之路的最东端了。
接下来我们再聊一聊‘高丽野’这个姓氏 高丽野位于今天的埼玉县日高市(古称武藏国高丽郡)这个地方的成立与高句丽 以及高丽王高丽若光是密切相关的。
高丽若光在公元666年作为高句丽使团的副使出使倭国 直到公元668年唐与新罗灭高句丽之战 (高丽若光在这段时间里可能回国参与了复国运动) 在公元703年作为高句丽复国运动的使者再次来到了日本  被赐予‘高丽王’的姓 又在公元716年 日本在武藏国设立高丽郡 并将分散在东海道七国的1799名高丽人迁往此处安置 高丽若光前往高丽郡担任大领并成为了高丽氏的始祖。当地的民众和百姓为了纪念高丽若光 也建立了高丽寺 (高丽神社)来供奉高丽若光。顺带一提高丽神社好像还祭祀猿田彦命和大臣之祖武内宿祢。
在此后在漫长的时光里 高丽氏不断的成长 最终在平安时代成为当时几大豪族之一 直至战国时代衰弱。到现代高丽氏的后裔依旧居住在现在的高丽野地区。
高句丽神社的牌匾
鸟居与参拜道
供奉高丽若光的主殿山门
高丽野地区朝鲜族的长生柱 朝鲜半岛的村落中常见的景象 多有风水意义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些高句丽的后裔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来自于隔海相望的那片半岛的。现在的高丽野依旧还是有很多以‘高丽’为名的地名(高丽川 高丽站 高丽村等)
我们也不难想象 正是这些居住在日本沿海地区以及岛屿之间的高句丽后裔 也带来了来自于那片大陆的文化 大陆的石狮子文化也是那时传入日本 才演化成了日本独有的狛犬(高丽犬)与狮子。
阿吽的姓便是一段高句丽人民的历史啊.......
真正的阿吽(确信)
其实本来这篇考据 到这里写一些个人分析与结后语就该结束了 直到我看到zun关于天空璋访谈之前是这样的2333333
我们来看一看zun关于阿吽的访谈吧
说到3面和4面,这种风格的角色之前从没出现过啊。
zun:因为石狮子没那么多梗嘛。比较有名的就是「妖怪手表」里的「小狛」而已了吧。不如说我也就知道这个角色而已。我知道「地缚猫」是猫的地缚灵,不过小狛是什么呢。(妖怪手表不愧是国民级动画啊)
是普通的,乡村的石狮子。
zun:把阿吽设定成石狮子没有什么故弄玄虚的理由,不过原委在「茨歌仙」中已经提到了,去阅读一下就能明白了。其他角色的故事,也有在各种场景中出现哦。啊,不过给她起名字的时候倒是把我难倒了。结果,变成了阿吽这种名字……,感觉很有角色个性我现在也十分中意。这样挺好的。(简单上口没毛病!)
但是石狮子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存在吧?
zun:石狮子的来头我也不怎么了解呢。要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斯芬克斯?不过,我对为什么会出现石狮子、为什么这种风俗会得到流传发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款式的话题还蛮感兴趣的。所以就把阿吽的服饰设计成「琉球」风格了。(嗯?琉球狮子?)
这是琉球古宅屋顶上面的石狮子 形式只有一只 面相凶恶
琉球的石狮子与日本本土的狛犬可不尽相同 琉球石狮子称为‘シーサー’ 音同‘苏萨’ 
其实可以这么理解来自北方日本的
狛犬(高丽犬
)文化与来自大陆福建这一边风狮爷文化汇合在冲绳形成了琉球较为独特的石狮子文化。那么琉球的石狮子与风狮爷的关系又是什么关系呢?
金门岛琼林镇的风狮爷 只有一只 大多是作为村落的守护神立在村口的
先来说一说这个起源于闽南的风狮爷 风狮爷的起源个人推测是由于唐末到五代十国这段时间内节度使割据地方 连年战乱 特别是闽国王氏内乱 导致福建百姓民不聊生 想要寻求一种可以看家护院的心理安慰 才从寺庙门口的石狮子演化成了可以镇守村落的风狮爷(最早也是最大的风狮爷出土于泉州郊外的九日山延福寺遗址)。
当然风狮爷根据所设立位置的不同,所掌管的职责也不尽相同,比如在屋顶上的被为瓦顶风狮爷(瓦将军)多是镇邪 镇煞 护院的作用,而在村落周边的多是取自道教中调整风水方位 克制自然灾害的作用。此外,风狮爷还有祭典 保佑百姓生活的作用。
依旧是琉球石狮子
至于风狮爷这种文化传入琉球则是明代跟闽人三十六姓迁居琉球这段历史有着莫大的联系。
 
明太祖于公元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  
为琉球王国方便贡使往来 
赐闽中舟工三十六姓  
这些来自于福建的
移民到达琉球后 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岛上建立了那霸唐营(后称久米村) 并定居于此

据《明史·琉球传》记载  
1
372年,
琉球中山王察度向明朝朝贡。
这些三十六姓福建移民 因为熟练掌握各种技能(比如航海 造船 翻译 编写文书等)多数在琉球王国中的社会地位较高。他们的后裔直到琉球王国被日本吞并前 历代身居琉球王国的高官要职。
风狮爷这种由于石狮子演化而来的独特文化,估计也是那个时间段被带过去的吧。在同一个时间段演化出来两种文化能够在琉球这个小岛上融为一体 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稍微有点南国感觉的阿吽~id=6411521
最后 我们回归到本质 聊一聊阿吽这个角色在天空璋中登场的意义和个人的感想。
从上面这些考据不难看出阿吽在天空璋中是作为‘外来的神明’以及外来文化的代表 其实也从侧面隐喻了六面boss——摩多罗隐歧奈众多神格中的外来神明的身份以及不被日本传统文化接受的外来民的身份。想到这里就不得提一提zun在天空璋中的自创词‘障碍之民’了 所谓的‘障碍之民
’便是不被日本政府统治的边缘民(比如山人海民 外来民 阿伊努人 琉球人)。
在天空璋文文线中摩多罗对文文说道‘幻想乡的建立离不开我等障碍之民’,也许正是这些不被日本文化接受的 被遗忘的障碍之民在某种意义上也创立了‘幻想乡’也说不定。而摩多罗正是作为被这些障碍之民信仰 供奉的神明‘秘神’。
我们也不难看出天空璋每一面boss都在暗示摩多罗身份(拉尔瓦代表不被传统文化接受的神明 欢姐代表不与为外界交流 绝对隐秘 阿吽则是代表外来神明这一层身份 成美就比前三面提高了一个层面倒是有点‘克苏鲁神话’的意味在 而尬舞姐妹就代表神明的恩惠与能力直接的体现 直到六面、ex面的本尊)。
天空璋的主题也正想表达这个吧。
id=66487689
id=66375342
最后的最后 这篇关于阿吽的考据文已经接近尾声了。
由于是个人第一次写东方的考据文~~个人的文笔水准也不是很好~~一旦有什么不足之处 请大家可以提出来 写在下方的评论里233333
我永远喜欢高丽野阿吽.jpg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