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愿逐月华流照君 第一章 风云初起

叶上初阳干宿雨
第一章
风云初起
魏国 武宁 临安城
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消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这当今天下,分五国十五州。五国之中,凉国远在西北荒漠之中,虽其民骁勇善战,然我魏国地处东南沿海,相距甚远,中间又有秦国燕国隔断,又经燕国一战,凉国……凉国……”
书房内,从镇海运来的紫檀香熏得人头胀,那玄色锦衣的小子盯着那香炉发痴。魏国富庶,一个青花瓷香炉对于一个皇子来说不是什么稀罕物什,不过这香炉造型到是奇异,寻常香炉三足或是四足,像齐国岭南善制三足陶莲花香炉;魏国淮南喜四足的五彩方炉;秦国用的是黄铜做的圆炉,大多是三足。而今摆在小几上的香炉,足有五足,不知这造炉的匠人是怎么想的,竟想出这么个模样。
他盯着香炉发痴,书房正中的案前一位身着青色儒衫,头上扎着烟灰色汗巾的先生不知是提醒这位尊贵的小皇子好,还是放任他神游象外。他暗自思忖着,他一个小小的教书先生,怎么敢开罪眼前这位身后站着淮惠苏家的十二皇子,而放他这样荒废,又恐苏淑妃改日得空考教功课时,这位小皇子一句也答不上来,少不得挨顿板子。
“凉国,凉国如何呀”一只绣着银色龙形暗纹的靴子踏进书房内,先生心下暗叫了声好,今日这难伺候的小皇子总算和他脱了干系,立刻伏下身道了句“万岁”,待那人身后的太监向他使了个眼色,便在心中舒了口气,安静的退出书房去。
来人正是当今魏国的皇帝元安,登基十三年,励精求治,使魏国百姓安居乐业。这魏帝果然贤明,但也是当今这五国十五州形势使然。自二十年前,凉秦魏齐四国混战,战乱四年方止,各国皆死伤惨重,民不聊生。次年,四国各派使臣于凉国龟兹签订休战的协议,重新划分十五州的版图。
这天下十五州,凉秦各占五州,凉国百姓以游牧为生,占了西北大片的草场、荒漠,与外邦常有驼队往来。秦国分得了北方东部的平原沃壤。而魏国得了江南的三州,齐国得了宣武、剑南两州又迅速向十五州外扩张,吞并了原来西南的诸多小国,于是也把这些小国纳入十五州的版图,只管它叫岭南,十五州的称谓还未变。
各国休养生息数年,就在这魏帝登基十年后,也就是昌平十年,风云再起。不过这战火也只延及这凉国一家,凉国原先驻北庭的节度使安禄山叛乱,自立为燕帝。安禄山的一帮将领各个骁勇善战,而凉国已经安逸十几年,当年的将军们大多散去,朝中能带兵的将士竟都是安禄山的党羽,好容易集结完二十万人的大军,那安禄山已经占领了北庭,河西,安西直逼凉国皇室所在的碛西。
凉国皇帝海山出逃到陇右,又以凉国继承人的位置许诺一直镇守陇右的老将拓跋钰,以求出兵。那老将军在四国混战时期就以行兵诡谲著称,帮凉国打下今日的江山。三日后,一支军队在晚间奇袭了驻守在安西的征西将军营地,杀死了征西将军——安庆宗,安庆绪的长子,凉帝海山命人将其头颅挂在城门上曝晒十日。
一时间众将军人人自危,都怕哪日晚上横死营中,又从北庭一路征战,已是人疲马乏,拓跋将军带领二十万将军来势汹汹,那些将士竟连夜弃了安西只固守河西,北庭。安禄山早料到这局面:自己的军队消耗良多,是敌不过那拓跋老将的二十万兵马的,于是早早向秦国求援,让燕国当了秦国的属国,但也是自立门户。
这期间,秦国的使臣出使凉国又是好一顿的扯皮,索性凉国经此一役,损伤惨重,再加上燕国投了秦国,秦国成了五国之首,也就认下了新立的燕国,承认河西,北庭为燕国领地。这凉国原先稳压了秦国一头,现下却被秦国逼着让出河西北庭,只能将这屈辱忍下,以待来日。
秦国军队赶来驻守在河西,这河西说是燕国的,却已然成了秦国的属地。燕帝明面上倒是感恩戴德的样子,每年也向秦国贡上几百匹良驹,却也暗自计较,只待风云乍起。
兜兜转转已来到如今,昌平十三年,凉国内乱,秦国一跃成为五国之首,齐国魏国倒是太平,相安无事。
不过眼下倒是有一件极要紧的事,这魏国十二皇子在书房开小差被魏帝撞了个正着。魏帝蹙起眉,显然有些动气,十二皇子却是嬉皮笑脸的样子。
“小十二,父皇问你,凉国如何呀”坐在首座的君主发话了。魏帝年过四旬,儿子的齿序排到了十二,能立住的也只有六个。女儿只有长公主元澜一个,早早嫁了清河李家。如今魏宫里最小的便是十二皇子,年纪才四岁,每日却将皇宫里闹得鸡飞狗跳,这才被魏帝早早提了来开蒙。
“父皇,儿子答不上来。”那小皇子明显是耍赖,拽着魏帝一只袖子不放“听母妃说,南枯母妃要给小十二生一个小妹妹,等小妹妹生出来后,父皇带我去看她好不好。”
魏帝眉头一挑,心下存了几分逗他的心思“你南枯母妃还没生呢,你怎么知道是小妹妹,万一是个弟弟呢。”
那少年的眉头皱了皱“是个小弟弟就交给七哥去照顾,是个小妹妹就交给儿子照顾。”
这十二皇子果然率真,若是换做其他任何一个皇子哪能说出这种童稚之言。魏帝的火气算是散了,今日书房之事也不再追究,开始考教这位小皇子的功课,一个四岁的小童哪里懂什么大道理,说是考教,不过是说几句粗浅的话,久了魏帝也觉得无趣。
正想着去钟粹宫看看怀孕已久的南枯贵妃,就听见孙德领着个宫女进门来,魏帝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小宫女,他有几分映像,是南枯贵妃身边的伺候的唤作流萤。“皇上,南枯贵妃发动了。”
“朕知道了。小十二,朕要去看你南枯母妃,你去找你十一哥。”魏帝走了两步想了想这小十二平时办的闹心事,还是把小十二带上,贵妃临盆苏淑妃当是在的。
跨出书房没几步,天上就下起了小雪,起初还是细细的飞,落下来也只觉得是小雨,不过走出了崇文堂的功夫,雪已经有指甲盖大小,才方觉是下雪了。
那小宫女流萤跪下“皇上,天降瑞雪又适逢皇室出生,必是天佑大魏。”一帮太监宫女听到,也乌泱泱的在院子里跪下齐喊着“天佑大魏。”
魏帝身边的太监总管被小宫女抢了说辞,此时也跪在一大片太监宫女中,只觉得南枯贵妃身边的人当真是机灵,一句话就把南枯贵妃肚子里的孩子和福泽联系在一起,本还想着由自己起个头,待贵妃生下皇嗣后去讨赏。
早就入了冬了,下雪当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奈何今年武宁、淮惠两州俱是大旱,淮惠连续三月没见一滴雨,武宁倒还是好些。工部户部天天急的焦头烂额,连皇上也连续一个月睡在书房,今日难得出来走走,没想到心口一块大石就被移开。他转而又想起大旱开始一个月时钦天监的结论,这会不会是一个转机。
心思一动,他赶忙吩咐“孙德,你去把钦天监的章大人请来,让他在钟粹宫偏殿等朕。”太监总管赶忙从地上爬起,向宫外去了。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钟粹宫走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