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星歌世界(二)·艾尔普西亚之光

2023-03-06奇幻架空世界 来源:百合文库
兼并时代
    王或者同等的索尔的头衔在这个时代被滥用,精灵时代的四大侯国分别成为了大裂谷的矮人王国、凯利斯半岛的缇兰王国、拉利索利荒漠的拉利索利索尔国,以及科罗拉平原上最强大的科罗拉帝国,他们运用战争与外交扩展自己的力量,因此中古时代的早期也被叫做兼并时代。在战火中遗留的十五个自由市最终有两个投靠了科罗拉、两个臣服了缇兰、两个被拉利索利夷平,剩下九个自由市则和别的城邦一样成为了独立的王国或者共和国。
新时代之初,各国在伽蒂叶要塞签署了《神圣契约》,《神圣契约》确立的后精灵时代政治体系随着科罗拉对矮人的进攻而很快崩溃,但它确实在中古时代初期政治格局的固定上发挥过一些作用,而且让中古时代初期的各种社会变革有了更多的一致性。例如,几乎所有国家都一致地采用了贵族政治,并通过各种手段迫使农民和因战争破产的商人成为农奴,尽管农奴制度直到几个世纪后才被法律所确定。在新时代里平民的政治地位显而易见地降低了,甚至生活在科罗拉等国家的平民依然得给精灵的那一份税——现在是交给国王,但平民们并未有太多不满,因为现在大多数肮脏、繁重的工作都由精灵奴隶承担。
    莉斯法终于获得了她的精灵王位,但她得到的仅仅是一顶没有臣民与权力的王冠。她起初试图保留精灵们的自由并取得了一些成功,奥德文一度想要把精灵自由法写入《神圣契约》,但后来还是因歇弥尔顿领导的精灵大叛乱而打消念头。莉斯法受到精灵的唾弃与鄙夷,最后在某一夜自杀——或者遇刺身亡了。科罗拉称王后死于服毒自杀,但诗人乐于告诉人们暗杀了王后的是那位曾保护她离开森林的黑暗精灵。
    科罗拉王奥德文并不曾对他的亡妻表现出太多的怀念,他迫不及待地继承了妻子的精灵的头衔,自称“万王之王”——后来这个词被他儿子简化为皇帝。科罗拉王国改名为更具精灵风格的科罗伽修王国,不过这个名字也被奥德文的儿子换成了科罗拉帝国。
    奥德文娶了约维旦王国的公主为妻,并生下了第一个儿子,他给儿子命名为艾尔以纪念艾尔普西亚的帮助。约维旦是效忠于科罗拉的诸城邦王国之一,因为奥德文自称“万王之王”,他很乐意让臣属的邦国保有王的头衔,他认为这样更能体现他的尊荣。
    在战争结束后不久,民间自发形成了对光龙的狂热崇拜,拉利索利兽人对无辜人类的屠杀更加速了这一现象。人们自发凝聚在光龙任命的七位侍奉它的骑士——七龙席的周围,组成一个覆盖整个人类世界庞大势力——光龙庭。光龙庭以七龙席为首,传播着光龙的信仰,迅速成为了没有一个政权敢忽略的强大势力。
    在战后因毁灭了六个王国与七个共和国而闻名的的拉利索利索尔达蒙·托巴在试图征服劳密普共和国时,曾经的云龙骑士——现在的御龙席以德林突然率大量光龙信徒出现,帮助劳密普反击并抓住了达蒙索尔,达蒙被强迫宣誓信仰光龙并不再侵犯光龙信徒的领土。达蒙就这样失去了在兽人中所有的威信,他和家人在撤军途中被属下的兽人将军迪勒·古尔戈杀死,拉利索利索尔国从此分裂为六大兽人索尔国和一个人类索尔国。
    缇兰王佩斯第一个宣布了光龙为国内唯一合法的龙神,被抢先一步的奥德文为了加深与光龙庭的联系,在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神殿供光龙居住,并作为光龙庭的大本营使用,也就是光龙殿。当然,他并没有想到这一举动在未来为他的国家添了多少麻烦。
    其他人类国家也先后宣布光龙信仰为唯一信仰,信仰着金龙的矮人再次受到了排挤。奥德文联合一些小国亲自讨伐这些低矮粗壮的异端却被坚固的城墙和糟糕的自然条件阻挡,万王之王的地位遭到质疑——这时候龙音席斯坦带来了和平的消息:“伟大的光龙不愿意看见它的信徒为它而与值得信赖的战友兵戈相见。”
这段时期内人类文化的巨变是显而易见的。
人类在打倒精灵后,逐渐产生了一种种族优越感并开始排斥精灵文化,他们从精灵语和本地方言中演化出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民族的概念还并不突出,人类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更甚于政治变革上的一致性的文化变革上的一致性:精灵喜爱的金银宝石的地位逐渐被更能代表光龙的钻石所取代;奥德文北伐矮人失败后大多数国家放弃了传统的木建筑,转而采用更加坚固的石建筑;曾经对裸体的热爱被鄙夷,但人类也不愿模仿精灵曾喜爱的毛绒服装,于是白色的托加长袍开始普及,它被认为能体现光龙的纯洁性。
也是这一时期,科罗拉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切欧罗出现了,他开创了马赛克画,这种艺术形式取代了精灵传统的色果酱绘画。切欧罗的画以赞美光龙与人类战士在反抗精灵时的勇敢为主,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评价,他的作品与艺术形式在人类社会中流行,他和他的弟子负责了光龙殿部分装饰的设计与制作,他也被誉为“艺术之祖”。
也许是受作者不明的史诗《科罗斯泰》影响,这个时代酒馆里的吟游诗人数量空前,科罗拉城内甚至出现了诗人为抢夺在一家酒馆内表演的权力而大打出手的场景。最优秀的吟游诗人大多数不会满足于拉两下鲁特琴,于是他们成为了戏剧作者,有时还会被统治者雇佣而成为宫廷剧作家。这一时期的戏剧主要是面对普通人的,诗人喜欢在作品中加入大量俚语。虽然有说法称戏剧这一艺术形式的创造者霍里就是《科罗斯泰》的作者,但《科罗斯泰》工整严谨的文风与霍里偏向世俗的写作手法似乎又截然不同。
    万王之王奥德文死后,他的儿子艾尔继承了王位。
    二十岁的艾尔继位后不久,他的舅舅和母亲先后去世,约维旦的王冠也被他继承。此时恰逢作为自由冒险者始祖之一的“光辉冒险团”在龙骨枯冢发现了伊玮王的金冠,于是艾尔将科罗拉、精灵、约维旦的王冠融为一顶皇冠,他自称皇帝,将国家改名为科罗拉帝国,并且创造了一套严谨的分封体系。他发布《帝皇诏令》,将大陆上的贵族划分为皇帝、王、公、伯、男五等,并强迫臣服于科罗拉的十一王均降一级成为公爵。
艾尔的加冕不仅是政治体系上的创新,也推动了大量游荡贵族成为冒险者,他们期待能找到一个古老的宝物以获得君主的恩赏——注意,平民,尤其是农民,是被明令禁止离开他们的或是领主的土地的。有趣的是,本来在精灵时代终结后被一度唾弃了贵金属与宝石随艾尔的加冕再度被追捧:光龙庭使用钻石,皇室或王室使用黄金,公爵之下使用白银,科罗拉人崇尚绿宝石,缇兰人热爱蓝宝石,这些逐渐成了惯例。
    冒险者们的活动一定程度上复兴了瑞里亚毁灭与农奴制盛行后糟糕的经济状况,伽蒂叶要塞因为靠近冒险者最喜爱的龙骨枯冢而迅速发展为达尼珀尔自由市,它的第一任市长就是在瑞里亚废墟中获得巨富的冒险者达尼珀尔。在瑞里亚发现的财宝、阿什维琳发现的古物、龙骨战场发现的神兵利器……它们一直是吟游诗人热爱的话题。
    总之,艾尔的《帝皇诏令》还是引起了科罗拉十一王的普遍不满,其中七个直接决定发起叛变。他们联合了包括缇兰王国在内的六个王国一同进攻科罗拉,不过叛乱的七王中有五王被在起兵时就被艾尔暗杀,叛乱也很快被平定。外国的联军因此失去了战争借口,再加上缇兰王佩斯的突然病故,联军不得不撤退。
    艾尔没收了叛乱七王的爵位与领土,继续推行《帝皇诏令》,试图创建一个更加集权的帝国。但他在妹妹希雅的成人礼时,突然宣布加冕妹妹为约维旦的女王——这一举动受到了国内贵族们的质疑。艾尔的回答是一场婚礼,在新的龙音席挪陵公爵克瑞拉的祝福下,艾尔与妹妹希雅开了帝国皇室近亲结婚的先河。
    在艾尔整个统治时期,他积极扩张领土,做出大量改革,壮大了国家实力,甚至于七龙席除龙庭席外全部被忠于他的贵族占有,光龙庭变成了艾尔的傀儡,科罗拉帝国成为说一不二的霸主,艾尔也因此被称为“大帝”。遗憾的是,艾尔38岁就因疾病去世了,他的儿子“年轻的”艾尔继位时只有11岁,国家大权被希雅太后把持。
    再说缇兰。缇兰王佩斯病死后,他的次子“勇敢者”道明和长孙“稳重者”佩斯之间发生了内战,而他们在一场战争中双双殒命,缇兰的王冠落到了佩斯的侄子——“幸运者”罗斯查德·缇兰头上。
    后世的学者大都认为罗斯查德才是“勇敢者”和“稳重者”死亡的幕后黑手。
    罗斯查德继位之初,内有许多不满的贵族,外有科罗拉帝国正在疯狂扩张。罗斯查德加入了反科罗拉联军,并派遣一支主要由不满他统治的国内大贵族——尤其是他的近亲们领导的军队攻击科罗拉军。结果这只军队遭到科罗拉的突袭,一个人都没能回来。
    之后,罗斯查德立刻向艾尔大帝求和,他宣誓向艾尔效忠并自愿放弃缇兰王的头衔,艾尔也立刻接受了他的誓言,这让很多人相信那场败仗是他们联合出演的一场好戏。罗斯查德在国内推行科罗拉式集权化改革,对外则以科罗拉封臣的名义攻打反科罗拉的邻国,实力日益强盛。可能是感觉到了罗斯查德的威胁,艾尔终于准备动手处理缇兰公国——但在此之前,艾尔就不幸去世。要么是罗斯查德真的足够幸运,要么是他动手暗杀了他的皇帝。
    艾尔去世后,罗斯查德第一时间向“年轻的”艾尔二世发誓效忠。他效忠的方式就是上了太后希雅的床,他成为了宫相,并依靠和太后的关系不断排除异己,巩固自己在帝国内的地位——直到希雅告诉他自己怀孕的那一天为止。
    罗斯查德立刻勒死了希雅,匆匆赶回缇兰,重新加冕为缇兰王并对科罗拉宣战。被罗斯查德搅和得一片混乱的科罗拉帝国根本无力抵抗缇兰的军队,曾被科罗拉侵略或压迫过的诸国也乐于派出军队报复帝国——看起来科罗拉的灭亡就在眼前,不过罗斯查德的好运终于到头了。
    北方丑恶的狱鬼突然出现,曾经被伊玮打败的野蛮人被迫再次南下,矮人的屏障也被突破,年迈的熔炉矮人王魁罗和金龙格鲁达斯双双战死。矮人王国毁灭,狱龙修斯法尔的玩偶们潮水般涌入了人类的势力范围,这些用炎龙瓦洛的血肉创造的怪物屠杀着人类和他们的异族奴隶,仅一个月就进入了科罗拉的领土。住在极北的侏儒们没有逃走,他们自称在这一时间内减员了90%,但现有的史料不足以让我们知道他们当时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矮人的金属雕塑在此时也传入了人类世界,以米舒文为首的人类艺术家则加以学习并在大理石上发扬光大。米舒文甚至获准为艾尔普西亚雕像,这份雕像后来一直被放置在光龙殿中。
    艾尔普西亚勒令诸国停战。龙庭席康修颁布《龙席御令》,接管了科罗拉的军政,重组七龙席,命令全人类联合起来对抗侵略者。这些侵略者除数量庞大并无其他优势,在人类联军集结在一起后,他们在人类高昂的战意与巧妙的战术前一败涂地,甚至幕后黑手修斯法尔都被艾尔普西亚捉住,交给戴格瑞文封印起来。遗憾的是,在那史料模糊的最后一战里,曾杀死了阿斯维利的英雄康修也牺牲在修斯法尔的爪下。
    后世有无数诗歌来赞美康修的牺牲,因为一开始就没有人期待一个残疾的老人真的上阵搏杀。艾尔普西亚亲口所述《本录》的叙事篇到康修之死为止:“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死去了,一个真正伟大的战士离开了。”这是《本录》唯一一次称某人为朋友,也是唯一一次称赞一个人伟大。中古时代的学者常常把康修的死作为古典时代终结的标志。
    狱鬼的危机不到半年就被解决了,但巨大的损失和政局的变化使罗斯查德的战争不得不中止。科罗拉成了被光龙庭控制的国家,包括皇帝在内的贵族们都失去了实权,光龙庭的权势达到顶峰,科罗拉在另一种意义上重回霸主的位置。新生的科罗拉不仅领有艾尔大帝征服的领土,还有一度沦陷的整个人类世界的北方,虽然真正的权力从此不在皇帝的手上。
    科罗拉皇帝艾尔二世是个平庸的年轻人,但他的妹妹与皇后萝琳富有天才与野心。萝琳利用光龙庭在某些政事上的缺乏经验,巧妙地挑起民众和贵族对光龙庭的不满,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收回皇室原有的权力。然而一直到萝琳皇后去世,皇室才彻底收回了在帝都内原有的各项权力。科罗拉城建于罗纳河的河心岛中,于是当时一些人用“皇命不出科罗拉岛”来形容皇权的衰微,他们讽刺皇帝为“科罗拉岛伯爵”。
    缇兰的罗斯查德在狱鬼之战后就再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光龙庭与周边的列国对他抱有极大的警惕,时时刻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罗斯查德后半生唯一一次军事行动就是攻击了南方的维尼齐共和国,但这次战争仅仅是送走了他的独子——这也许就是罗斯查德的目的。
这半个世纪内大致比较平安,矮人们重建了他们的王国,虽然他们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许多野蛮人留在了人类社会中,这为人类社会造成了一些麻烦,但各国的经济水平总体上还是在恢复与发展。
宗教时代
    就在文明世界东南的拉利索利荒漠,远离狱鬼的游牧精灵与兽人中却诞生了两位枭雄。伽蒂叶二世以大英雄伽蒂叶的后代自居,号称德汗——游牧精灵语中意为“重建者”;兽人喀图曼·脱曼天生蓝皮,被父亲所厌恶,却亲手杀死父亲篡夺索尔之位,最终更是一统七大索尔国,重建拉利索利索尔国。
    两位枭雄出于不同的原因讨厌着艾尔普西亚和它的仆人,又基于同样的目的相约一同北进,发誓要砍下不洁之龙艾尔普西亚的头颅。伟大的第一次圣战就这样揭开了序幕。《圣战年代记》怒斥伽蒂叶二世和喀图曼为“瓦洛所诅咒之地中突然奔出的两只恶鬼”。
    精灵、兽人联军首先攻克了劳密普——曾让达蒙索尔失败的国家。整个国家被化作焦土,首都劳密普在地图上被彻底抹除,居民被丧心病狂地屠戮一空,劳密普七位执政官的头盖骨被做成酒杯,人类世界为之震惊。
    这时被人类奴隶的精灵大都是曾生活在精灵霸权时代的精灵,他们还怀念着过去的荣光与权威。在听到同胞奋起北上的消息后,精灵们纷纷开始反抗他们的人类主人,烽火一夜间燃遍人类世界。
    新任龙庭席盖德拉古效法康修,颁布著名的《龙庭十一律》作为光龙庭新的法律,他在这里面详细规定了世俗君主们在光龙庭号召时应尽的义务,但大多数君主都不愿接受这过分的要求:科罗拉皇帝邵继承了他母亲的天才与野心,迫不及待地看到光龙庭损兵折将,他明面上支持科罗拉贵族参军,暗中却让他们阻碍光龙庭军队的行动;新缇兰王阿拉法·缇兰也希望趁机削弱光龙庭,借口平定国内精灵的动乱与王位纷争,拒绝响应光龙庭号召;西部诸国警惕着缇兰的动向,也不敢参战。实际上响应号召参与战争的只有光龙庭和被侵略的东部诸国、没什么权力的科罗拉贵族,也许再加上一些贫穷的冒险者。
    兽人和精灵第四个毁灭的国家是以芮瑞拉,这个以美酒和面包闻名的国家根本无力抵抗强大的入侵者。君王死社稷,叛军守国门,因为以芮瑞拉被入侵时正要爆发一场内战,已经组织好军队的他们抵抗了比预想的还要长的一段时间,这也给了王子道尔逃跑的机会。
    道尔王子早年是一个有名的浪子,也是以芮瑞拉王室唯一的年轻人,所以他并不那么在意内战的胜者是他二叔还是三叔。直到精灵与兽人袭来的时刻,道尔亲眼目睹了无数的人类遭到异族屠杀,人生观才产生巨大的转变。
    光龙庭的人护送道尔安全地逃到科罗拉城内。令人震惊的,道尔主动要求光龙庭的人训练自己,并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数年之内就成为了一名强大的魔剑士,之后在龙庭席盖德拉古的祝福下奔赴东部战场。
    此时,与精灵、兽人的战斗主要由人类中两个阵营领导——不愿被光龙庭傀儡的东部诸国贵族们追随着科罗拉帝国的天才战略家心湖公爵洛泰伯尼;底层民众自发组成的反抗军却更愿意服从决龙席孟瓦。既是东部的贵族,又与光龙庭亲近的以芮瑞拉王子道尔作为双方和睦的契机被予以厚望。很可惜,道尔的立场过于偏向光龙庭,在欢迎会上触怒了洛泰伯尼公爵,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洛泰伯尼公爵和当时大部分科罗拉贵族一样只是名义上统治着他的领地,实权则被把握在光龙庭手中,这些贵族被平民们戏称为“高等乞丐”,因为他们中最贫穷的那些连托加长袍都快变成破布了。很多“高等乞丐”都乐于参与这场圣战,他们希望能在战争中牟取利益或获得光龙庭的青睐,洛泰伯尼带着两个儿子和领地里百余个弱兵参战的原因也是一样。
    事情往往比他期待的还要顺利:洛泰伯尼的长子罗洛是一个英勇的战士,次子默法罗是一个强大的法师,他本人的指挥天赋也远远出乎他的意料。他几乎战无不胜,很快就得到了军中其他人的景仰,成为参战贵族们公认的领袖,甚至皇帝邵都写密信给他提议合作。因为邵允诺他八个公国并把公主嫁给他的长子,洛泰伯尼接受了皇帝的提议,他开始建立自己的派系与光龙庭对抗。
    用光龙庭军队的领袖孟瓦的话评价洛泰伯尼,就是“又贪婪又虚荣的优秀战略家”。
    孟瓦出身低微,在光龙庭中侍奉了康修数十年,最终被光龙亲自任命为决龙席。他强大且为人刚直不阿,受到许多社会底层人民的爱戴。只要孟瓦的身影出现在战场上,属下军队就会涌起对胜利与明天的希望。
    分别属于这两方的两位勇士和道尔王子一起成为了第一次圣战的三位英雄:洛泰伯尼的次子——法师默法罗;孟瓦的爱将——御龙席席士穆亚。
    魔法的使用在这个星球上只是龙类等强大的生物和少数天赋极其优异的人的专利,因此对魔法的研究也相当罕见,魔法的原理从来没有被理解过。龙这样的特殊生命只能使用与它们属性相对应的魔法,就像炎龙瓦洛召唤火雨、歌龙阿斯维利令万物生长。相对的,人类虽然无法使用复杂的魔法,但他们能使用魔法的种类却是更为全面的,他们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天赋。
    早期人类使用魔法的唯一途径就是把魔力汇聚起来攻击敌人,这不仅困难且威力往往不比一把钝刀强太多——直到炎龙瓦洛去世,世界上的火之魔力突然活跃了起来,人们才开始能感知到更多的火魔力,且能使用较复杂的火魔法。
    在天才的康修凝聚出史无前例巨大的光魔力巨剑杀死歌龙阿斯维利后,地之魔力也和火之魔力一样活跃起来,这使许多人开始怀疑龙神的存在抑制了魔法的传播与使用,不过因为当世唯一的魔法教学机构——座龙庭狂热崇拜着光龙,这些人并没有太多机会传播、更没有机会去实验这个猜想。
洛泰伯尼并不是虔诚的光龙信徒,因此他反对流行的军用长袍能显示光龙的纯洁而带来胜利的说法,他认为这种麻烦的服装只能为战争带来不便。孟瓦一定程度上也理解了他,孟瓦下令将长袍简化成白色的披风,这种披风在军队中被广泛使用,从此“白袍者”与“圣战士”成为同义词;这被视为对光龙庭的一次伟大胜利,帝国贵族也纷纷抛弃了托加长袍,他们穿上新潮的礼服以示对光龙庭的反抗,并披上军队制式的白色披风来代替长袍,因此“白袍贵族”又成为“无神论者”这个词的来源。
战争之初,人类对精灵与兽人的配合一筹莫展,因为兽人的步兵与骑兵凶狠异常,而精灵的魔法箭精准、高速且富有杀伤力。而洛泰伯尼和孟瓦一起提出了天才的战术:法师们用大范围的魔法逼迫精灵与兽人狼骑分散,再由洛泰伯尼的贵族骑兵团将精灵与狼骑先后击溃,最后来支援与兽人缠斗的孟瓦的步兵。这个战术在成功时会颇有效果,人类甚至借此击溃了联军数次,但法师们并不总是能把骑兵分开,洛泰伯尼的骑兵也并不总是能击溃兽人狼骑,孟瓦的民兵更不总是能在兽人的冲击前稳定阵型。
伽蒂叶二世是一名强大的精灵法师,他知道魔法最大的克星是矮人的工业产品——于是他下令大规模使用矮人钢箭头。这种箭能利用当时还无人能解释的断裂反应,也就是高等的魔法与高等的科学会发生冲突的现象,从而有效地破坏法师的魔法盾,光龙庭战斗法师长莱奥斯被射杀,默法罗也被重伤。也就是在后方修养时,默法罗与同样在战场中受了伤的道尔成为好友。
穆亚作为冒险者兵团的一个小队长而登上舞台,他和刚刚养好伤的默法罗、道尔带着几百个光龙庭锐士、冒险者去前线支援时撞上了在悬崖下休息的兽人主力。于是道尔和默法罗带着一些冒险者,以惊人的勇气绕到悬崖之上,道尔配合默法罗的火龙魔法从几乎不可能的地方奇袭了兽人,穆亚也配合进军,他们杀死了兽人索尔喀图曼,令兽人政权再度崩溃并陷入内战,一口气逆转了局势。
之后的战争中,伽蒂叶二世虽然顽强战斗却独木难支,在阿苏里斯战役中被联军彻底包围。就在他回天乏术时,《圣战年代记》载:“伽蒂叶狂呼邪龙修斯法尔之名,即刻天昏地暗,黑云遮天蔽日,三万里黑天中黯淡了不详之龙神的身姿。”
修斯法尔最后还是没有救下伽蒂叶二世,因为孟瓦牺牲了自己为道尔换来了杀死伽蒂叶二世的时间。修斯法尔撕裂孟瓦的身体,就像他曾经害死康修那样。洛泰伯尼命令军队立刻撤退,并派出信使请求光龙出马。
在第二天的军议中,穆亚进行了一场激昂且富有逻辑的演讲,令所有人相信或不得不相信这个修斯法尔只是被光龙击败的那只狱龙的分身,但洛泰伯尼还是不愿意冒险。于是道尔主动提出做为敢死队突击——甚至穆亚也这样请求了,洛泰伯尼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允许第二天全军讨伐修斯法尔。
第二天,人类向修斯法尔所在的精灵营地主动发起进攻,而前一天的军议中一直保持沉默的默法罗也成为了道尔他们的突击队的一员,他加入的目的有着各种说法,但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那是一场史诗般的突击,原本有百余人的突击队只有道尔、穆亚、和默法罗抵达修斯法尔面前,并且杀死了修斯法尔。《圣战年代记》记载:“于是黑天散尽,邪龙的尸体化作尘埃消散。”
就这样,对抗游牧精灵和兽人的战争在真正它成为圣战的第二天结束了,道尔、穆亚、默法罗成为了伟大的三英雄。很快,人类境内的精灵动乱也被平息。
不久,科罗拉城内举办了庆祝胜利的庆典与和平会议,皇帝邵与龙庭席盖德拉古热烈欢迎了洛泰伯尼和三英雄。因为光龙庭的军队领袖孟瓦和副手莱奥斯都在战争中死去,光龙庭在和会中陷入被动的局面。
和会的结果是《科罗拉公约》的签订:条约规定光龙庭获得拉利索利高原的草原部分由新任决龙席穆亚统治,而贫瘠的荒漠区则授予科罗拉底层贵族们,土地上残余的兽人与精灵由领主们自行负责。到这里似乎是很有利于光龙庭的条约,但后面就并不如此——而且,默法罗将在半个世纪内创造“拉利索利荒漠的奇迹”。
条约后半部分规定:东部领土的政治局面尽可能恢复原状,其中被破坏得过于严重而无法复国的地区分别分配给以芮瑞拉、法殊等六个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国家;而科罗拉帝国之内,参战大贵族在世袭领土上的权力被极大恢复了,皇帝的权威也稍稍恢复,邵许诺洛泰伯尼的七个公爵领至少数量是一个不少地交给了他,虽然其中四个都是刚刚征服的荒漠中的贫瘠土地。
在战后约十年,皇帝邵挑拨在帝国边区的野蛮人闹事,削弱了光龙庭的权威,这时邵出面调节,将一块由光龙庭统治的土地授予野蛮人,削弱光龙庭的同时得到了野蛮人强有力的军事支持;在这一时间里,因为法殊城邦联盟与科罗拉联合打击亲光龙庭势力,道尔的以芮瑞拉王国的在东部的领袖地位也被动摇;缇兰也与科罗拉皇室联姻,作为交换,阿拉法·缇兰得到了名义上属于皇帝但实际上属于光龙庭的一大片领土为“嫁妆”;光龙庭的仅有支援来自西部,反缇兰的小国们纷纷宣布了支持光龙庭。就这样,在第一次圣战过后,形成了教权与皇权的两大阵营。
不过,变化最巨大的还是在拉利索利高原上:洛泰伯尼将荒漠的领土全部给了他的小儿子默法罗。默法罗和穆亚虽然同样是三英雄,但他们的关系一直不好,又分属皇权与教权两个阵营,他们自然开始了对抗。穆亚在过去达蒙·托巴索尔的托巴王城的遗址上筑城,建立了第一个军事修会——“代行兄弟会”,在对抗精灵、兽人残党的同时致力于控制荒漠区;默法罗则召集了不属于光龙庭的法师和流亡的精灵法师,成立了第一个法师协会——“拉利索利神智学会”,他们广泛招收弟子并致力于研究断裂反应——即那个普遍认为是魔法与科学发生冲突令世界物质性变化的特性,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操纵它的办法,于是悬空的绿荫之城欣莱,即精灵语“海市蜃楼”,这座城市出现在拉利索利荒漠之上。默法罗在第一次法师大会上称它不仅仅是法师的自由之城,更是所有种族都能和平相处的美好花园,因此法师内部通称这座城市为昆弥,也就是古精灵语“花园”。
代行兄弟会因光龙庭中管理魔法的座龙庭的要求而威胁神智学会交出城内所有精灵,或者由他们来执行。神智学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此一场局部冲突爆发,起初穆亚占了一些优势,不过荒漠异族很快集结在默法罗旗下并扳回了局势,兄弟会反而陷入困境。冲突持续了一年,他们最后在道尔的调解下议和,但这很可能导致了默法罗与道尔的决裂,而且法殊也趁道尔不在的时候逼迫了东部小国卡齐欧斯成为属国。
科罗拉帝国内的皇权派与教权派都对高原上的巨变做出了反应:继承父亲共四个公爵爵位的心湖大公罗洛效仿代行兄弟会建立了著名的“心湖骑士团”,它实际上是佣兵团与冒险者协会的集合体,只允许贵族出身且高尚强大的人加入,并会授予团员骑士的称号,它的考核颇严,但很受一些不愿“降低身份”成为流浪冒险者的贵族欢迎,其中甚至有很多在欣莱修行过的法师;座龙庭起初反对根据神智学会的诞生,不过后来也效仿神智学会的特点做出了一些改革,但在法师协会建立的潮流中并未掀起太大浪花,在未来几个世纪中无可奈何地衰落了下去。
但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帝国内部:心湖骑士团的体制被缇兰王阿拉法所接受,“缇兰骑士团”紧随着建立,而且与心湖骑士团不同,缇兰人建立的是绝对服从于国王的精英部队;从欣莱学成回来的法师们建起一个个方便他们交流沟通的“小学会”,这些小学会慢慢发展成了城市、地区乃至国家规模的法师协会。
在圣战结束后半个世纪内,皇权与教权的冲突日益激化,但还未酿成一场总体战争——一方面因为光龙的威严,一方面因为东方的信仰海龙薇莉安琪的海族对人类的权威发起了挑战,迫使他们再次联合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