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语文书中的鲁迅真的是真实的鲁迅吗?教科书到底误导了我们多少?——浅谈鲁迅

2023-03-06学习鲁迅我在b站学语文文艺作品 来源:百合文库
        近日来,相信鲁迅的表情包都已经被大家玩坏了,各种《孔乙己》和《狂人日记》的段子也满天飞,比如说这样:
       我们从小学开始的必读书目便已经有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和《呐喊》,而鲁迅先生的文章可以说也贯穿了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起码是语文课),但是恐怕大家都有发现,不管是哪个时期的老师对于鲁迅先生的解读大部分都是朝着同一方向,也是呈现单一化的趋势,甚至教材中也都是这么写的:“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对于封建礼教的无限讽刺,表达了作者对于下层人民的同情,体现了作者对于黑暗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托,以及对于大革命的无限赞誉....”
         总是这么一套说辞甚至让大家都已经能背下来,考试时候也是屡试不爽,但是考试总归是考试,应试的语文教育和文学艺术不能苟同,可惜我们不能当面去质问鲁迅先生,请问您当时真的是这么想的吗?恐怕未必,像网上就流传这么一个段子,某位三好学生在考试中读到的阅读理解正好是他某时发表在文摘上的文章,可阅读理解去没有拿到满分,她哭着说:mmp,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啊...
       段子终归是段子,可这也体现出我们语文教育中死板的一面,似乎作者的思想感情都被老师的语言所封死,如果不按老师想的去打卷就不会有更高的分数,可是抛开考试不谈,个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思考应该是多样化的,每个人对于文艺的理解可能都不相同,强制性让大家用同样一种方式进行思考,这在某种情况下是另外一种思想束缚。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鲁迅先生的理解,涉及的文章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说《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和《故乡》等。
       我们在《祝福》中从看到鲁迅先生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恐怕老师是这样讲解的:“作者通过祥林嫂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批判了愚昧麻木的中国人,也体现出封建礼教对人的残害,寄托了对于黑暗现实的无限反思...”NO,鲁迅先生说我可不是这样想的,现在鲁迅先生早已故去了100多年,谁又能真正以上说到完全揣多出鲁迅先生的意思呢?非要跟封建礼教这样过不去吗?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祥林嫂来到了现代,她成了公司中某白领,有车有房有待遇,她就可以摆脱她悲剧的命运了吗?不一定。她的人物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她未来的发展走向,凭借我们对于祥林嫂的认识,她仍有可能在公司中不断沉浮,失去自己发展的目标,以她逆来顺受的性格,也一定会被欺负,那么在本质上她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时代过相同的日子而已,很有可能鲁迅先生只是对于这一类人进行一个真实的写照,这是人类的共性,是不分国界与地区的,那么重点就并不在封建礼教上了。
       孔乙已是一样的道理,语文老师都说孔乙己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他是大时代下愚昧麻木的读书人的代表。至于这一点我也是不苟同的,我甚至认为鲁迅先生对于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并没有太多的批判,甚至也和封建四书五经对于人的麻木等不相干系,我们试想一下,现实世界中大家是否碰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和大家的生活处事方式有所不同,经常想和你灌输一些他们所拥有的你不曾拥有的知识,以此来博得优越感,恐怕这类人也很常见吧。(比如说小编。)孔乙己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很遗憾他不能被周围人所理解,先撇开他偷盗的问题不谈,你想想他为什么非要给人们灌输茴香豆有几种写法这样的问题呢?无非是想博得优越感而已,这样的穷书生,实际上是当时大部分的穷读书人的缩影,他们只剩下那可怜的知识,但是拥有这些知识却并不能换来尊重,所以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进行精神上的胜利,在某种程度上和阿q的做法是一致的,只是为了获取自己精神上的满足,他并不在乎你到底真的听过讲解以后会写了四种茴字,只是为了博得这种精神上的优越,除此之外,再无他求,鲁迅先生只是想记录下这么一个可怜人,但也不仅限于记录,但鲁迅先生也知道,自己和他一样也是这种可怜人中的一种,同样是不被理解的。
      那我们就聊一聊阿Q吧,这是鲁迅所写的可怜人中的集大成者,和狂人,祥林嫂,孔乙己一样,但比起前三种更加具有代表性,他欺软怕硬,打不过架偏偏还要去打,他一无所有,却还贪图名誉与美色,他本质上是个懦夫,却偏偏要死的像个英雄。这样的复杂性是之前所有的角色中所没有的,它就像真实活在世界上的一个人,可悲,可恨,可思。鲁迅先生虽然用的是讽刺的笔调,但在骨子里是同情这样一个人的,他的精神胜利法历来被人们所嘲笑,但是我觉得80年代拍摄《阿Q正传》的导演的一段话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我想,阿Q得亏有精神胜利法,如果没有精神胜利法,他活不下去,因为他没有父母,没有妻子,没有儿女,如果他有家,那么如果在外面受了委屈,受了欺辱,回了家父母关心,他妻子安慰她,儿女劝解他,没有精神胜利法,他活不下去。

   
      这段话说的很有道理,在鲁迅的骨子里实际上并不是以匹配阿Q为主的,在当时的年代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具有普遍的存在,而且给予人的是精神与心灵上的依托,如果一棒子打死,那是绝对有失偏颇的,另外,这也和祥林嫂他们一样,这并不是仅仅个体现象,或者仅限于一个时代的现象,或者仅限于一国的现象,这实际上是全人类共通的现象,试问哪国人没有精神胜利法呢?谁在失败过后不会去自己寻找心理安慰呢?如果连这样的权利都剥夺,那恐怕太没有人性了。所以我们可以回归主题,鲁迅先生还是作为文学家而存在,起码在他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他真正意义上是以写人叙事为主,而并没有让所谓的批判封建礼教喧宾夺主,这样才能让鲁迅真正意义上作为一个文学家而存在,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能让我们在后世反复传阅,细细品读。
       文以载道,这是白居易先生的写作之道(当然也包括韩愈他们,古文运动这种事情就不要再提了。),鲁迅先生当然深谙此道,写作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写人叙事,还有对世事的思考,但是我们做语文题归做语文题,大家还是应该有自己的思考,雅力士多德先生就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老师说的话仅仅是一方面,对于文艺作品,每个人的思考应该都是有价值的,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就是这个意思,当我们看过语文书以后,把大脑清空,把课后答案扔进垃圾桶,再仔细想一想文章到底为了表达什么?这必定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