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二战各国单兵武器2——苏联

2023-03-08历史二战苏联武器军事 来源:百合文库
小编温馨提示:时刻注意你的眼睛
今天再来讲一个
SVT-40(Samozaryadnaya Vintovka Tokareva 40)是由前苏联著名轻武器设计师费德洛·托卡列夫设计的半自动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苏联步兵的制式装备。在苏德战争中,德军缴获了不少SVT-40半自动步枪,重新编号为Selbstladegeweher 259(r),还在它的启发下研制出了GeW43步枪的导气装置。
研究历史
当大多数国家仍旧使用手动装填步枪时,只有美国和前苏联率先装备了半自动步枪。美军装备的是著名的M1加兰德步枪,前苏联装备的则是SVT半自动步枪。最先提交前苏联军队服役的是SVT-38半自动步枪。“38”表示该枪在1938年定型。1939年,托卡列夫的设计最终获胜,但军方对全面装备SVT-38仍有疑虑,直到改进一些缺点后才于1939年10月正式开始批量生产。1940年4月,SVT-38停止生产,准备生产该枪的改进型SVT-40半自动步枪。
VT-40是根据1940年苏芬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在SVT-38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目的是改善步枪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可靠性。1940年7月1日,SVT-40开始在图拉兵工厂投产,同时1891/30步枪开始减产。因为当时前苏联打算以后所有的步兵单位都装备新的半自动步枪。由于结构和工艺比莫辛-纳甘步枪的复杂,所以生产速度比较慢,不过SVT-40的生产速度比原来的SVT-38要快,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零部件被简化,而且生产工人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截至1940年底,前苏联共生产了约66000
支SVT-40。
图拉兵工厂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作为SVT-40的主要生产厂家,从开始就全力生产SVT-40。但当1942年苏军决定重新把1891/30步枪作为标准单兵步枪后,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就停止了SVT-40的生产,转而全力生产1891/30步枪。而图拉兵工厂由于一直接到小批量的订单,因此直到1945年1月3日才完全停产SVT-40。
特点
SVT步枪是一种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弹匣供弹的自动装填步枪。短行程导气活塞位于枪管上方,后坐行程约36毫米。导气室连同准星座、刺刀卡笋和枪口制退器,构成一个完整的枪口延长段。这样的设计简化了枪管,但枪口延长段颇为复杂。导气室前面凸出的是一个五角形的气体调节器,有5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标记为1.1、1.2、1.3、1.5和1.7,可根据天气条件、弹药状况或污垢的积聚程度选择合适的导气量。枪口制退器两侧各有6个泄气孔,使部分火药燃气导向侧后方,从而起到降低后坐力和枪口消焰的作用。
SVT步枪采用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双闭锁凸耳。枪机框底部的开/闭锁斜面与枪机顶部的开/闭锁斜面贴合,在自动循环过程中相互作用,使枪机后端上抬或下落,完成开、闭锁动作。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的优点是刚度好、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勤务性也比较好,但由于枪机单面受力以及开、闭锁时的碰撞,对连发射击精度会有一定的影响。不过,SVT作为半自动步枪,这方面的影响并不大。
SVT步枪的机械瞄具由位于枪口延长段后端的准星和****管尾部上方的缺口式照门组成。准星为柱形,可调高低和风偏,准星护罩顶端有一个透光孔,调整工具可通过该孔调整准星高低。表尺最大射程为1500米,最小射程为100米,每100米设一个分划。
SVT-38和SVT-40都采用木制枪托,但SVT-38枪托的前护手部位比较长,有一小块冲压钢板在枪口延长段后面,盖着导气活塞和活塞连杆。钢板上盖两侧各排列着4个圆孔,用于冷却枪管和导气系统排气,另外有5个长形孔沿着木制上护手两侧排列,便于空气对流,防止枪管过热。而SVT-40枪托的前护手部位则较短,缩短的部位由上、下两块冲压成形的钢制护盖组成,完全包住枪管和导气装置,上、下钢护盖上都开有多个圆孔。由于SVT-40的护木缩短,因此原来的护箍也从两个改为一个,并在前托上增加了手指凹槽。
SVT-38的通条插在枪托右侧的凹槽中,而SVT-40的则改为插在枪管下方。两枪的后背带环均位于枪托后下方,但由于通条位置的影响,前背带环位置不同。SVT-38的前背带环在枪口延长段底部,而SVT-40的在枪口延长段的左侧。
无论是SVT-38还是SVT-40,每支步枪出厂时仅配3个弹匣。每个弹匣的底部都印有配对步枪的枪号,并在枪号后面分别跟有1—3的序号,3个弹匣与步枪一起配发给士兵。弹匣袋可放两个弹匣,剩下的弹匣随枪携带。弹匣袋中间有一块厚皮隔开成前后两个间隔,使两个弹匣分开放,避免相互碰撞发出声响。由于每名使用SVT的士兵只能得到3个弹匣,因此在战斗时,需要同时携带一堆预先装满枪弹的桥夹。射击远距离目标时,可以用桥夹慢慢装弹,但在激烈交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更换另一个弹匣才能加快装填时间。
一些SVT-38还被当作狙击步枪使用,但数量不多。狙击型SVT-38只是在机匣尾部安装了瞄准镜。SVT-40也有作为狙击步枪使用的,数量同样不多,大约只有5万支。
使用情况
SVT-38步枪第一次露面是在苏芬战争(1939—1940年)。许多使用SVT-38的苏军士兵认为该枪在战场上需要一丝不苟地维护,故障也很多,尤其是当雪或沙子渗进枪机后。SVT-40正是针对前线士兵反映的意见而改进的产品。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方面对SVT的评价并不高,大多数人认为其可靠性差、结构复杂、维护困难,只有少数的苏军精锐部队对SVT-40评价较高。由于总体评价不佳,再加上生产进度较慢,而战时前苏联急需提高步枪产量,因而导致最终减产,并提高莫辛-纳甘步枪的生产速度来满足前线需求。所以SVT未能像美国M1加兰德步枪那样成为战争中的主角。但在另一方面,SVT却是前苏联当时的敌人—芬兰和德国的一种相当受欢迎的战利品,并作为军队的正式装备配发给前线士兵使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