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读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契机
每个人都在谈论村上。
这种四面八方涌来的声响把我吓住了,我觉得自己并未准备好翻开这大作家的书。
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偶然出现一本红黄鲜亮的小书。一个小人儿在上面奔跑。很薄,我喜。
一鼓作气看完,说不定行得通。
“很好,就这样认识他吧。”
为什么要跑步/why running specifically
村上并没有一开始就大谈跑步。他先是不紧不慢地说着一些自己的经历,开酒吧、写作、喜欢这、不喜欢那,然后才逐渐过渡到跑步的根本原因:强身健体

写作是耗时间耗精力的工作,久坐着体重增长不说,烟也因为要保持清醒而抽得更多了。没错,和大多数人的初衷一样,村上的理由非常简单;他需要有一个强壮的身体来支撑他的写作事业。
本来选择跑步是因为它极富裕的弹性,没有任何时间场地器械的限制,只要有一双跑鞋,便可以开始。没想到一跑上了瘾,几十年如一日,跑出了很多哲学。
接下来,村上用了将近一整本书的内容,向我解释了为什么只有他能写出这本书,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人都在跑步,只有他跑出了如此多的感悟。很意外地,我把成堆的笔记一缩再缩,概括下来只有两个字:适合

真正适合你的那件事,不用任何人告诉你,不用所谓意志力的坚持。它会顺其自然降临在头顶,在某一天看球赛时突然直击心灵,是你今天没碰到,明天也一定会碰到的;它会逐渐融合进你的生活,甚至成为你人格的一部分。村上用一种近乎浪漫的口吻描述着他和跑步的关系:你就顺着生活过下去吧,本该属于你的东西,你的灵魂会牵着你的手把你带向它。
村上和跑步有多适合呢?大概适合到他性格中的每一点,以及他作为事业的写作都和跑步这项运动不偏不倚地吻合吧。
首先,他喜欢孤独
。从学校的体育课就了解自己不喜竞赛,甚至在他进入社会、经历了开酒吧(势必要有很多社交)的洗礼后,喜好独身的本性依旧没有改变。
长跑者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跑者:他们的动力总是打败自己,而不是对手。确切来说,他们更想要打败时间。每一次都比上一次跑得更长一点,挑战自己更多一点,每次达成比上一次更高的目标。这种来源于内心的动力让一切外在的得失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适不适合长跑。写作和长跑一样,都是孤独且需要坚持的。在他看来,对某件事情的坚持胜过速度或数量,因为如果你真正喜欢这件事,它自然而然会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对于旁人而言可能非常辛苦的“坚持”,在你看来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换句话说,只有能真正“内化”这件事,它才是适合你的。如此看来,写作和跑步对于喜欢观察自己内心变化的他可以说是绝配了。
尽管喜欢独自一人的时光,村上很清楚孤独对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时候,跑步更像是治愈的生理机制而不是有意而为,仿佛身体在主动平衡孤独和感知外界的时间。跑步还可以舒缓不好的情绪,让自己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和无力。他更是称自己为“a physical person”,即必须要通过身体的肌肉运动才能让脑子开始工作。经历过跑步的人看到这里便会马上明白他的意思:跑完步的神清气爽总是能让人精神活跃且更加集中。
最后,村上提到自己从来对被强迫要做的事不感兴趣
。从小他就不喜欢体育课上强迫的竞技类运动,但跑步(以及写作)都仿佛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他先是喜欢上它们,然后不知不觉转化为人生的一部分。这里提到的兴趣给了体育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界一个反思的机会:有人天生喜欢竞技,有人喜欢独自运动。是否该强迫所有的学生学习统一的技能?还是尽量提供更多的选项,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
跑步中的所知所感
作为一个跑龄几十年的资深人士,村上提出了几点经验之谈:
如果要坚持一项运动或事业,就必须“set the pace and keep up the rhythm”,简而言之就是做一个能坚持的计划并执行它。我们常常因为要开始一项新的活动而热血沸腾,但大都因为三分钟热度而停滞不前。除了拖延症外,很重要一个问题是我们通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做出错误或不实际的计划。“我会每天花一个小时,大概五天来完成这篇文章” 没有 “我今天就能写完这篇文章!”听起来爽,但却是可以执行、可以完成的。
一旦开始了这个计划,就不要停下来。坚持一件事的过程中,决定成败的时刻就在于此。每个人都有惰性,村上也不例外。但他能在犯懒的时候理性地思考,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不想跑步时就要去跑步”,提着一股劲儿前行,千万不能泄气。
村上还在书中提到了一个迷人的词:void(空白)
。这便是他真正跑步时的状态。诚然,人的脑子里不可能有真正的空白,杂乱的思绪总是会飘然而至。但村上尽量让这些思绪作为空白的陪衬,像永恒的蓝天上不时飘过的云。达到这样“空”的状态仿佛在给自己的思绪做一次大扫除,剔除杂念的过程也是更好认识自己的过程。
但并不是每一次的长跑都顺遂人意。本来为了给杂志写稿,却突然临时起意从雅典跑到马拉松,尝试从未有过的严酷环境和距离,这次“说跑就跑”的旅程又给村上带来了新的感悟。灼人的天气,轰鸣的交通,路上的死猫死狗,淡然如村上也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真想喝一杯冰啤啊!” 
此时如果屈服于欲望,那么一切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村上又有了新的对策:focus(专注)
。把脑子里的杂念一点一点地剔除干净,只专注于眼前的这一步。每一步都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每一步就能踏踏实实地跑好。
我很喜欢的一句鸡汤话说“真正的猎人不会在意最终的战利品,而是着重捕猎的过程。”我想村上的想法跟我有那么一点异曲同工的地方。村上说“An end point is simply set up as a temporary marker”,即一次马拉松的终点线不过是“跑步”这一终生活动的短暂记号,抑或像每一次的喜怒哀乐只是人生路上的小小点缀罢了。真正把人生活得清晰的人懂得什么才是重要的;旅途本身相比结果更值得珍惜与品味。
其他的人生哲学
这是一本关于跑步的书,但这又绝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跑步的书。村上的一些其他的生活哲学也十分值得借鉴。
“这不公平诶。” 村上在书中提到的关于自己和妻子减肥的部分让我会心一笑。他提到妻子无论吃多少都不用在意体重,而自己却很明显因为长年累月跑步才瘦得下来。但村上告诉你,表面上看起来“反人类”(不能吃美食很痛苦啊喂!)的不公平,换一个角度看却有可能是一个blessing in disguise(因祸得福)哦。 
从长远来看,一个人没有天赋便必须努力,常年积累下来的刻苦训练会深入骨髓,给予你不易忘记的肌肉记忆。而天资聪慧却从不训练的人天赋一旦干枯便难以维系,这时候再想要系统训练也为时已晚。写作和跑步一样,需要的无非是(天赋) 专注 耐力。村上举出作家Raymond Chandler的例子,说他就算不写作也要每天在桌子前坐几个小时,保持那股子写作的劲头,从而锻炼自己的脑子去形成并适应每天写作的习惯。
前面的一大段可不代表村上除了心态一无所有,村上实际上是个对自己非常严格
的人。在一次失败的马拉松后的总结里,村上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于1,训练不足;2,训练不足;3.训练不足。村上对人性也有着清楚的认知,他知道人很难区分自信和自满 (It’s pretty thin, the wall separating healthy confidence and unhealthy pride. 真是一本金句满满的书啊:),也清楚感知到年纪增加带来的肉体衰弱,所以聆听自己身体发出的信息并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也是实践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个人觉得最深得我心的一个观点是要学会接受并爱自己
。村上自己是个慢热型的人,无论身体还是头脑,做事都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慢热型人可能羡慕做事机灵、反应敏捷的人,但反过来他们却相对来说更脚踏实地、容易坚持。与其花很大力气改变自己的性格,不如迎合它然后逐渐喜欢上它。“像穿一件外衣,不知不觉就成为了它。”
后记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村上春树的书,也是我觉得最适合去接触他的一本书。英文版读来非常轻松,没有很规范的结构,比如这一章我讲心态啦,下一章我讲跑步要领啦。他只是很随性地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在意别人的眼光,只述说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些很可爱的碎碎念,比如鸟在飞啦,和船赛跑啦,小心自行车啦,喜欢MD player多于ipod啦,给我很大的收获和启发。果然像他自己所说,running eventually becomes part of my personality. 跑步已经渗透进他的人生,带给他思考,成为他自身人生哲学的一部分。
简而言之,村上是个活得通透的普通人。他也会偷懒,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抱怨天气和死猫死狗(还说是“a dreary situation”啊哈哈哈好可爱),但他和普通人的那么一点点区别在于他有目标和执行力。看他的书像是在和一个唠唠叨叨但谦虚而坚定的精神导师谈话。
村上好像在说跑步,又好像在说人生。每个人,不管跑步与否,都能从中找到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下面列举一些我喜欢的句子/观点:
Commonplace memories often mean the most for oneself: accumulation of them forms a person. 一个完整的人通常是由日常的碎片构成,而不是“值得纪念”/“印象深刻”的某一时刻。我把它理解为“平淡即是真”。
开爵士酒吧和上学一样,you learn things, then it’s time to leave. 每一个人生的阶段都是所很好的学校,但你最终还是需要离开学校,听从内心的声音,寻找真正想要的东西。这些经历好归好,并不能作为你最终的归宿。
Nothing in the real world is as beautiful as the illusions of a person about to lose consciousness. 幻想永远比现实美好一万倍,跑步时觉得柠檬水会是杨枝甘露吧!!喝到口也还是酸得掉牙:)
The fact that I’m me and no one else is one of my greatest assets. Emotional hurt is the price a person has to pay in order to be independent. 看到这句话时非常感动,因为自己也曾深陷identity crisis,有过关于自己身份的纠结。做自己,多么简单又多么难的事情。想要在情感和精神上真正独立,就必须要承受“不随大流”的苦楚。很难过吧,但撑过去了会看到更好的东西。
很幸运在人生的这个时段读到这本书。我记得李银河在自传里提到,一个人年纪尚小的时候去读名著会因为没有阅历而读不懂,从而丧失那种“恰巧在对的时候读到对的书”那种惊喜感。我深有体会。申请季令人慌乱而迷茫,跑步被作为“有氧运动”来完成也一直让我体会不到真正的享受。村上用很平和的话语,一点点告诉我,慢慢来,用心体会过程,一切都会来的。我很感谢他。
突然想用当年林语堂对苏东坡惊为天人的一段描写的格式作为结语。
“村上是一个乐天派,一个冰啤爱好者,一个生活哲学家,一个刻苦努力者,一位清醒者。最后,他是一位作家,一名跑者,一个从未在跑步时停下来走路的人。”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Jasminesocool”, 欢迎关注。
扫描二维码关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