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横新 长恨人心不如水

 
小时候,下雪是最浪漫的事。
满天晶莹打着旋落下,全村的鸡鸣狗吠归于平静。
而经历了寒冷落魄,之后的大雪天,刺骨的寒风,打滑的路面,让人心更冷了起来。
那时正值1940年,国内政治最混乱的一年。
某党的**倾日渐增长,蒋采取“消极抗日,积极**”的政策,掀起了三次 **高潮,妄图消灭**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政党纷争,战火连天。
在各地组织大大小小的起义,学生游行,全都掀不起很大的波澜。
而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以及大国势力的插手,**也形势十分严峻。
无数仁人志士站了出来。
无数民族英雄因此牺牲。
唐新和向横便是这个时期的战斗者。
当兵那年,唐新十五岁,还是个愣头青,在军营里遇见了文质彬彬的向横。
按理说向横不该是这军营里会出现的人。
至少唐新看他,细皮嫩肉,清瘦文弱。
于是唐新问他是做什么的。
向横说他是情报员,主要负责战区线的铺设,保证各个指挥部之间的通讯畅通。这在战时还是非常有用的兵种。
唐新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向横冲他笑:“说说你的职业吧,看起来你身体也蛮弱的。”
唐新脾气也暴躁,说自己是轻骑兵,身体素质可比只会设什么电线的弱鸡好多了。
虽然他这个骑兵从来没骑上自己最喜欢的那匹马。
谁知向横没怎么生气,不过用行动表达了一切。他只拽着唐新的手腕想后一拉,一脚踢到他的腿弯处,然后就把唐新按在了地上。
唐新羞恼,挣扎竟也挣扎不开。
想不到这人力气这么大。
向横放开他,冲他调笑:“不要小看别人啊小朋友。”
两个人也算不打不相识。
他们相同之处还是挺多的,祖辈都是天津人,参军之前都想当个私塾先生,都喜欢吃馒头配咸菜。
唐新问向横为什么当情报员,明明他可以上阵杀敌的。
向横笑了,说战时的人都是革命的砖,组织需要他做情报员,他就得做好工作。
向横还说啊,他最喜欢读书了,如果不是战争,他现在一定在某个不知名的私塾读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呢。
唐新点头,我也挺喜欢那首词的,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我觉得这句意境很深。
向横笑,说:“我倒是喜欢‘长恨人生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生其实就如水啊,我喜欢那种平静与清亮,就算我自己可能看不到,也要让后人看到。”
这一笑,让唐新的心微微一动。
而这短暂的心动之后,便过了三年。
唐新作为一个骑兵,没能骑上他最喜欢的那匹白色的马。为此向横没少笑话过他。
向横和唐新相互喜欢,并且向上边申请结婚了。
上级看他们,然后面露难色,“这...同性结婚的事儿,我也没见过,你们还是算了吧。等外面安定下来再说。”
唐新在回营的路上对向横说:“不就是个小本本嘛,大不了老子再画一个。”
向横冲他笑,那样子一如初见。
安定,对于那时的他们来说,根本无从想起。
那一年,一场小的战役在重庆展开,为了不让陪都的百姓受到冲击,上级给他们的命令是––死守。
坚守,直至死亡。
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夜,向横主动进了唐新的屋子,灯亮了一夜。
那一战,死伤惨重。
唐新为保护向横,用背生生抗下炮弹的碎片,战死当场。
向横被抓,受尽折磨。
在潮湿阴暗的监牢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向横没有选择妥协,他坚信,只要他能活下来,就是在替唐新活下去。
支援的人来了,唐新没有等到。
而向横等到了。
据那时救下向横的人回忆,那个浑身看不到一块好肉,就像个走尸的人,让人看了一眼便满眼惨相的人,居然活了下来,是了不起的奇迹了。
向横活了下来,带着残疾的左腿。
他等到了1945年。
用那双眼睛替唐新看到了他梦中的太平盛世。
他对人笑得温柔,还是那样的温柔。
他死在了1946年。
用唐新珍藏的钢笔,刺进了自己的胸膛。
向横听见耳边传来的叹息,却没能睁开眼睛再看一看。
生不逢时。
1948年出生的唐新正赶上了举家搬往成都的日子,父亲看到他的样子,连连大笑:“这孩子,生的就是有福气的样子,除旧迎新,就叫唐新吧。”
那年的向横已经三岁,跟在姐姐身后玩,见谁都是笑眯眯的惹人爱。
他的童年倒是充实,而极其爱看书。
好在他家境殷实,倒是支撑他看了许多书。
向横七岁那年偶然翻到刘禹锡写的那首《竹枝词九首》竟莫名泪流不止,捧着书在手里抚摸一遍又一遍。
家里人惊骇极了,忙找人看这孩子是不是中了邪。
直到一个算命的瞎子说,“这孩子上辈子欠了人家一条命,他们将会有毕生的纠葛。”
那瞎子算出那人在西南方,于是向横一家便迁往西南方。
一路颠沛流离。
终于找到了那瞎子说的命定之人。
一个极其好看的男孩子。
旧社会的陋习还没有彻底根除,对于同性的容忍度很低。
而向横的家人为了孩子的命运,却不得不求娶。
唐家人当然不同意。
可唐新在前院玩耍看见了前来提亲的向家人,却一眼喜欢上了向横。
唐新要家人答应他们的婚事,父亲气急,连说他败坏门楣,要赶他出家门。
唐新便一口答应,可以,总之,这亲我成定了。
几头驴便娶了人回家,唐新直到老了也还在念,自己怎么就这么没见识。
躺在摇椅上的向横笑着说,还不是你喜欢我。
向横是病死的。
1998年,向横被查出肠癌,在病床辗转半年多,终于撒手人寰。
唐新收拾遗物的时候,在向横的枕头下看见了他留给他的信。
“那年我用几头驴娶你回家 ,这些年来相依偎相扶持, 愿你走在我前面 ,留我一个人承受孤单。 却不料我失信先离开 , 万语千言化作泪眼婆娑, 时光细细一如当初 ,我教你一笔一划写下“靳向横绝” 。向死而生。 ”
同年,唐新脑溢血而死。
2018年,十六岁的向横遇见了唐新,著名音乐家的儿子。
学钢琴十年的向横为了学校节目找唐新合奏,唐新一口拒绝。
向横这个人没什么别的优点,就是脸皮厚。
于是他天天跟着唐新软磨硬泡,唐新被磨烦了,随口说自己身体不好上不了台,向横便“顺理成章”的住进唐新家美其名曰说要照顾体弱的同学。
眼看着临近学校艺术节。
唐新还是嘴硬心软的上台表演了。
演出结束的庆功宴,向横无意聊到自己喜欢的诗人是刘禹锡。
唐新就问,“你最喜欢他哪首词?”
向横想了想:“《竹枝词九首》吧,长恨人生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唐新眼神发亮:“其实我也最喜欢这一首啦,他们都希望我做一个优秀的钢琴家,其实我还是想读书。”
向横冲他笑:“大人真的很无聊,希望我们都不会变成那种无聊的大人吧。”
两个人都喝了些酒,加上有了共同话题,一顿饭的功夫便从向横追着唐新变成了唐新揽着向横的脖子。
回到家,唐新想洗个脸清醒一下,却被人从身后揽住,还把下巴搁在他肩上。
体温透过薄薄的衣衫传来,彼此相依。
“唐新,还能见到你,真好。”
唐新看着向横的眉眼渐渐染上了白色。
“用前世所有的遗憾换我们今生的欢喜,值得。”
书页轻动,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的全诗终于得以记载。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