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断章格利童话--白野苍衣

2023-03-10断章格林童话 来源:百合文库
看断章也很有一段时间了,至少从中二的年级差不多也到了成熟的年级。相对很早以前那段时间无限的看各种轻小说,现在很多轻小说已经没兴趣看下去了,除了少数几部可以一直读下去的。例如红,半月,和飞行员等。
好了,话不多说,就断章的人物写点小小的感想吧。
断章整部书都与其说围绕那个无意识的噩梦,不如说是各式各样的人物对于自己内心潜藏的噩梦的挣扎。
从断章第一卷里就可以看出来,白野苍衣是个喜爱平凡的人,也渴望平凡。他会很努力适应环境,让自己与周遭环境变得一致。当个人特质过于突出时,反而会想办法模糊自己。相比各种挂b的主角们,白野真的平凡得让人吐槽,根本就一路人甲的角色,在那些小说里。但是,在断章里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也就没有所谓的王八之气,异端也不是打怪升级那般简单,也没有什么神器系统和老爷爷。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凡故事下可悲又可怜的人生。
对于断章,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看的,当初我看的时候确实是很开心的,里面涉及的很多故事至少我都看过,但是却没想到还能这般理解。就如白野的断章名为梦醒的爱丽丝,爱丽丝在梦中醒来不过是做了个美梦而已,而白野却是需要理解他人的噩梦并且拒绝他人。理解,对人而言是最重要的。然而现实中的人却很少互相理解,人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不然知音难求之类的话就不会出现了。
白野的断章在我看来不仅仅单纯于理解,而且还是共感。感同身受的感觉,感情。如果大家觉得说的不清晰,我就换个说法。当你看到南京大屠杀时发自内心的那种感觉,屈辱,悲伤,愤怒。白野感受到的就是各种各种难以明说的噩梦的感情。如果白野是个像国内外小说里那般杀伐果断的人仅仅拒绝那么简单,或许白野就不会在意。
但是,白野实际上是个很认真的人,在断章里他每次处理都是很认真的。虽然平凡是他做事的座右铭,但是通过书里面可以看出,白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经过自己思考的,而不是冲动。不管是加入骑士团,还是因为自己的内心伤痕而对雪乃抱有好感,虽然这些都是基于自己的感情,但是在我看来,白野思考问题的方式至少都是本我的,很难得基于自我原则做事。尼采说过凝视深渊的人呢,小心深渊同样也在凝视着你。白野在毁灭噩梦的时候,噩梦其实也浅浅的在慢慢影响着白野,不然无名就说出白野可能会毁掉这个骑士团。
当然这里面也有无名对于白野的年龄与阅历的考虑,相对周遭高中生,白野的思维或许说高出不少,但是对于成年人而言,他还是有些幼稚在某些方面。
从断章前面五卷可以看出白野的成长过程,他对于异端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也就是说明他也越来越是个异端。但是,白野以及周遭骑士们没有变成异端的原因却是他们自身对于现实环境的依存,或许说远离噩梦的现实美好是他们这些骑士理解自身存在的重要原因,他们没有舍弃现实,现实也没有舍弃他们,这或许是骑士们坚持到现在的原因之一。
雪乃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其他骑士是经历过噩梦之后,表面上或许对现实都有些不屑,但是内心却依旧保存着美好的记忆,不管是否疼痛还是快乐。雪乃却是拼命渴望化身异端去解决噩梦,越来越偏离现实,靠近噩梦。不过好在雪乃的身边人的没有否定她,放弃她。什么都不知道的伯父伯母给她了归处,神狩屋他们给了她目标,让她不至于因为过分复仇而内心空虚。至于白野,我只能说白野想把雪乃拉回正常的世界,却无奈触碰了雪乃认定自身存在的原则。在社会心理学里面,自残的人自残行为本身其实是对自身存在的确定。
不过白野的关心其实也表明了一个信号,雪乃在意东西其实并不仅仅是存在本身,她内心也渴望着有人看着名为雪乃的她自己,而不是雪之女王的雪乃。在其他人的方面,我没看出谁理解到了这里,骑士团的骑士们其实也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是有着内心的伤痕的家伙,只是抱在一起取暖而已,不可能还能去关注他人的内心。
除了神狩屋,神狩屋倒是一早就看出端倪,所以才会对白野说让他和雪乃做朋友。但是神狩屋却不是能拉走雪乃离开异端之路的人,他是王子大人,却是个不相信童话的王子大人
。神狩屋已经理解死亡和悲伤的本质这个世界上,死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对于死去的人,我们不能怀有坏的感情。对于死去的人,不能怀有自私的念头,不能算计。所以神狩屋选择不相信神的存在,而不去恨自己爱着的志乃。因为喜欢的人死掉是很伤心的事。这个感情用什么形式都是表达不了的
。正因为用形式表达不了才求助于形式。这也是神狩屋用仪式祭拜志乃却不相信来世。因为不相信,所以选择不复仇,只是静静的怀念美好的过往,如文中所说神狩屋的时间停止了。
而雪乃则是还没度过复仇的阶段。人的心其实很小很小的,只装的下几个人一些东西,雪乃的心现在被复仇的火焰填满了,神狩屋担心雪乃在火焰熄灭的时候会感到内心的极度空虚,但是他却无法给与实际帮助,因为神狩屋不相信神,也就是不认为复仇能带来解脱,所以他只能静静地看着,给与建言而已。
直到新的王子大人白野的到来。白野的行为有着极强的准则,看起来貌似都是被拜托而采取行动。在心理学和社会学有个著名的问题就是那个火车,一边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另一边是一百个不听话的坏孩子。当火车来时,你选择放弃哪边的孩子?答案我这里就不说了,因为根本没有正解,角度不同,世界不同。不过,白野绝对会选择一百个那里。白野能理解,但是不会接受。他只会选择最佳的选择,而不是关于自己内心正义的交战。或许这么说也可以,白野不是个太在乎其他人的人。
但是,一旦某个人被白野在乎了,那么白野就会从心底就会产生种责任感,当然不能排除雪乃的魅力。在这种感性与理性感情的混合下,白野就无法对雪乃弃之不顾。虽然断章里白野对每个人基本都很友好的,没有放弃任何人。但是实际并非如此,第一卷灰姑娘就很明显,他明明知道却视而不见,把灰姑娘当作路人。就算送交东西也只是简单公式化交谈,而不像对雪乃那般费心了。
白野的噩梦是什么,绝不仅仅是失去叶耶这么简单。白野是典型的“理性人”,这种人所害怕的东西不是简单就能表明了。比如说,人都怕死。但是别人怕死和我怕死有本质的不同,如果说为了什么而牺牲我不会怕死,但是经常噩梦吓到自己,不是怎么样被虐杀,只是一片黑暗什么都没有,想到自己什么都想不到了,不能理解,无法思考,没法回忆了,就会感到内心的极度恐怖,心脏也会变得很难受。真的。
所以这种人一般都是将恐惧埋藏在心底最深的地方,也不会对他人说。因为告知他人,别人无法理解你所害怕恐惧的死亡的感觉,无法共感。白野的噩梦肯定不是我这样的对于死亡所恐惧的梦魇,但是却一定和他拒绝理解他人有关。当然,大家可能会说你不这是废话吗?其实不是,有些东西说了其实和没说是一样的对大多数人而言,但是对极少数人而言却是很重要的。比如诺言,大家肯定也说过承诺的话,做没做到就只有大家心里清楚了。但是对于白野之类的人而言,不会轻易承诺什么,当然一般的客套话不算在里面。但是一旦做出承诺,就会坚决执行到底。断章里,白野自己在第二卷觉得雪乃和叶耶好像,想保护她,就对雪乃说就算其他人背叛她,白野自己也会站在雪乃一边不会放弃雪乃的噩梦。
对于大是大非白野分的很清楚,也能够残忍的处理一切,这是他理性的表现。像是对雪乃说可以毫无感情的杀死遥火。带着歉意杀死异端的灰姑娘。毁灭失去一切的人鱼国王。都像是挥一挥衣袖一般。因为白野不在意这些人,准确说是白野在意的不是这些人本身,而是他们的噩梦。就像是一个杀人案,白野不在意谁被谁杀了,而是杀人者得到惩罚了没,该得到何种惩罚。或者说是白野看待问题都是由大局到微观,客观看待事件本身,不带自己的感情去误导事件真相,
看到白野的这种理智上的杀伐果断,很多读者就会就有点不适应了,就像现实中很多人无法理解一个平时和和气气的人怎么可能是残忍的侩子手一样。其实这在心理学有个偏差效应或者说是原理,一个人的心理其实像个摆钟一般,两边是禁忌的边线,正常人都在边线之内摆动,而非正常人却会偏离边线。
一旦触碰边线的人,就会失去理智。就像是每个人都是罪恶的手枪,一旦触碰到了极限,就会发出罪恶的子弹一样。白野是深深理解到了这一点却不希望改变什么,因为他无力去改变什么,雪乃却是另一个侧面理解到了这一点,却渴望改变。他们的矛盾其实也是两者思考观念的出入,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雪乃看到了爱与恨,白野不仅看到了这个,还看到了硬币的中间,什么也没有却依旧存在着的存在。
对于恋爱,其实我是很喜欢这对角色的。新的王子大人到底能不能给噩梦带来救赎,我是真的很好奇。
ps:神狩屋和雪乃其他人的分析下次有时间在写吧,个人对贴吧另一个同学的书评也觉得很赞的,不过不习惯去推导剧情神马的,所以很感谢那位同学写的总结解释版的书评。
pss:写于2017,存于2018,只为记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