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银河歧路星背景设定(9)

2023-03-13家园家园2银河歧路星 来源:百合文库
---------------------------
泰坦人的动向(上)
泰坦帝国在回归战争中解体的历史这里不再冗述。回归历元年,锐斯丢四世驾崩之后,泰坦世界陷入内战的混乱之中。各派革命党都建立起自己的共和政权,但是帝国原来的150个殖民星球只有60个仍然奉行“泰坦”的名号,这些忠诚的星球大都处于国土的中心部位,而旧帝国的旋臂地区已经分裂成各种小型的王国、公国和独立的民主政权。大量帝国余党隐藏在那些渊薮之中,或者妄图复辟,或者幻想着建立自己的天地。泰坦内战是混乱之极的战争,起复杂程度仅次于一百年后的尘星战争。共和政权与帝国余党之间在打仗,不同的帝国余党派系之间在打仗,不同的共和政权之间也在打仗……
直到回归历4年,泰坦内战才算告一段落。那些较大的共和政权终于达成协议,建立起共同的统一政权,采取多党议会制的政府。那些妄图独立的小政权都被击败、分化、招安等等。于是泰坦世界的主要矛盾就简化成共和国政权和那些因为实力较强而从内战中存活下来的帝国余党之间的斗争。
回归历4年,泰坦共和国遵从了银河理事会的决议,承认了卡拉克人对希格拉的领星要求,并与这个新的希格拉政权签订了和平条约。共和国如此做法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更不像他们在公开场合所声称的那样完全出于善意。这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之举。共和国初创,内部并不十分稳定,现在掌权的革命党人需要时间和稳定的外部环境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和恢复国力。如果不承认希格拉政权,从前泰坦帝国时期起就一直对泰坦世界抱有觊觎之心的银河理事会其它十几个常任理事国就有借口可以干涉泰坦人的内政了。而且,泰坦共和国是否能够继承泰坦共和国的席位,成为常任理事国也是一个需要暂时隐忍的原因。
但泰坦共和国还是低估了银河理事会的无耻程度。因为泰坦世界实际上分成了共和国和帝国余党两大势力,银河理事会在常任理事国的操纵下,打着维护和平的名义组织联军入侵泰坦世界。泰坦人的一大秉性就是喜欢****,但他们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在自己****的时候如果有外人想要插手,他们会暂时地团结起来赶跑外人。共和国因为政策和国际形象的缘故,只能在外交领域进行交涉,但是帝国余党可不管这一套,原本貌合神离的各支派系团结起来,给银理会联军以痛击。当然,帝国余党大军背后隐藏着共和国的一些方便之举。
帝国余党的各支派系相互之间貌合神离,各怀鬼胎,但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仇恨希格拉人。因为正是希格拉人的回归使他们如日中天的帝国支离破碎。这倒是抬举了希格拉人,如果没有泰坦人自己的消耗,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打败他们的。不过这不妨碍仇恨的产生。帝国余党之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谁要是能够夺回希格拉星,杀光希格拉人,就能取得足够的号召力,把一盘散沙的帝国余党重新统治起来,那样的话,帝国复辟也就不远了。所以,从回归历元年开始一直持续了四十年左右,帝国余党一刻没有停止过对希格拉的攻击。而共和国虽然与希格拉签署有不对抗条约,但对这种事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各支帝国余党中,有两支势力较大,一个是斯丢太子一派,一个是汉台侯爵一派。早在几百年前锐斯丢四世继位之后不久,他就向泰坦皇族展开了血腥的清洗,最后的结果是一切具有皇族血统的人全都死光光,包括他自己的子女。他这样作的目的据说是为了自己的皇位永固。锐斯丢四世此后一直通过无性繁殖来延续生命。所以,从事实上和理论上来说,自从锐斯丢四世自己挂掉之后,这个银河已经再也不存在任何具有泰坦皇族血统的人了,可是自从帝国坍塌以后,泰坦世界一夜间冒出来无数个“王子”“公主”,全都生成自己是秘密的皇位继承人。
斯丢太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势力。对于这些声称是皇位继承人的势力,大家全都心知肚明是怎么个勾当,不外乎为了在乱世起事而寻找一个挡箭牌、一面大旗而已。但是斯丢太子一方却未必如此简单。泰坦皇帝之所以一直能够统治帝国达数千年之久,锐斯丢四世无论如何暴虐,其臣民也丝毫不敢生出反抗之心,全在于泰坦皇族有一种特殊能力,能够感知道别人的思想。泰坦人把这称为皇帝的神力。本来,随着皇族血脉的断绝,这种神力将再也不存在,但是斯丢太子的姐姐,斯堪蒂娜公主却具有这种神力。不过奇怪的是,斯丢太子却没有这种能力,而且智商接近于白痴,因此这一派虽然打着的是斯丢太子的旗号,实际上掌权的是斯堪蒂娜公主。
如果用先祖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是很容易解释的。所谓的泰坦皇帝,其时就是先祖时期量子通讯员的后代。他们能够通过量子共振感知无论多远的某处的特定的人的思想,后来发生了基因突变,通讯员的量子共振不再只是针对特定的联络员,而是可以针对任何一个人。经过先祖的内战,尽管几乎所有量子通讯员都已灭绝,但仍然有一些或浓或淡的血脉传了下来。泰坦皇族就具有比较浓重的遗传。而今日银河中的人类,也不乏一些人携带有类似的基因,但是几乎都是隐性的。不过,不能排除经过一些不经意的繁殖遗传,在某个个体身上这些基因的形状能够表现出来。显然斯堪蒂娜公主就是这样的一个幸运的个体。作为代价,她获得了那些优秀的基因,而她的弟弟自然就成为一个不良基因的垃圾桶。
而所谓的汉台侯爵,他们家族的历史则要久远得多。泰坦帝国的军事力量是“泰坦八旗舰队”,在帝国建立之初,这八只舰队分别是不同的人统领的,他们是开国皇帝锐斯丢和他的得力干将。那七名得力干将中,有四名是他的兄弟,还有三名是好朋友。他建立帝国的过程中,他们七人出力很多,所以锐斯丢一当皇帝,他们就全都封为公爵。
但是几千年后的锐斯丢四世却不喜欢这种安排。他要集权,因此开始清洗具有皇族血统的人。八旗旗主大公中的那四支血亲当然都在清洗之列。而另外三个没有皇族血统的人从爵位上也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所以也准备下手。当时的紫旗旗主汉台公爵敏锐地嗅到了风吹草动,自请降为侯爵,并且主动把封地迁到偏远荒凉的沙丘星。由此,汉台一家保住了性命。
帝国覆灭之后,卧薪尝胆了几个世纪的紫旗汉台家重新回到泰坦政治舞台的中央。
斯丢太子一系和汉台家族一系一直明争暗斗,抢夺帝国余党的盟主地位。
如果事情就这么发展下去,也许希格拉星总有一天会被攻陷,而无论最终是帝国余党复辟成功还是共和国政权统一国家,泰坦人骄傲的身躯永远都不会倒下。
可惜,异兽浩劫爆发了。这场浩劫的具体经过,参见《星海中的幸运》。
在浩劫过程中,斯堪蒂娜公主因为量子感知能力,隐约预计到了泰坦世界的没落,所以她妄图借助异兽的力量来挽救泰坦世界,而事实证明真正是引发泰坦世界没落的引狼入室之举。零零散散的帝国派系实力不够,警惕性不高,相继着了异兽的道,连带着共和国在内,几乎所有泰坦大小势力全都被折腾得元气大伤。
异兽浩劫终于过去之后,汉台家族被共和国招安,而斯堪蒂娜公主因为在战争中招引外人介入泰坦内部矛盾之中而声名狼藉,所以共和国得以在名义上成为泰坦世界最大的政权。可惜,当紧要的统一任务大体上达成之后,共和国的各个政党和派系有开始了党政和弄权的旋涡之中。这一步说起来让人惋惜,但如果细细分析,也许从共和革命开始的那天起,这个恶果就一直埋藏着呢。
通观帝国末期的共和革命过程,革命党并不是通过自己的力量推翻的皇帝宝座,而是借助了太多的外来偶然因素,比如卡拉克人的意外出现。本来革命的火焰已经被锐斯丢四世扑灭了,但是因为他在同卡拉克人的决战中意外驾崩,帝国统治似乎一下子露出可供利用的缝隙。于是一时间真革命党、假革命党、心怀叵测妄图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某个出身的阴谋家和投机分子,全都打着革命的名义展出来高呼口号。而经过内战之后建立的共和政权,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妥协和退让。可以说,泰坦共和国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建立起足够稳定的政权框架,它走到这一步正是理所当然。
回归历四十年代之后,希格拉人在自己的星球上发现了前代希格拉人留下的历史文献,明白了自己与泰坦人的恩恩怨怨,于是民族情绪高涨,想要把几千年前泰坦人从自己祖先手里抢走的一切重新夺回来。加上此时希格拉建设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希格拉人开始向泰坦世界伸出不怀好意的触角。
不过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考虑到实力对比,希格拉人没有明着动手。他们利用种种非常规手段与泰坦境内那些在几千年前属于希格拉帝国子民的民族进行联系,威逼利诱,加上泰坦国内动荡的局势,在共和国内掀起了一股“独立”的浪潮。
被内政折腾得焦头烂额的共和国一开始也没当回事。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泰坦国内的几个大民族对边境地区的那些后加入的少数民族本来也不太当回事,当少数民族独立的活动越演越烈的时候,不耐烦的大族们居然产生了这样一种逻辑“泰坦世界现在的混乱也许就是因为血统不纯粹,甩掉那些少数民族的杂质也许就会好得多”(这种逻辑的产生有没有希格拉人在背后捣鬼,那就不得而知了。),最后居然让几个边境的少数民族脱离了共和国。
这下子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好不容易被收回来的星球又一个个相继脱离。而脱离的星球隔了一段不至于引人怀疑的时间之后,又并入希格拉和众国。
同时,部分转型成星球定居民的图拉尼人也泰坦帝国崩溃之初就偷偷摸摸地侵占泰坦世界边缘的星球。
等泰坦人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事情已经晚了。虽然泰坦人一直可以在内耗之余暂时地团结起来解决外部势力的虎视耽耽,但之后又会恢复到内耗中,如此反复,总有一天他们会内耗到即便团结起来也对付不料外部势力的地步。而希格拉和图拉尼的野心充分暴露出来的那一天,泰坦人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力气对付外部敌人了。
之后就是尘星战争的爆发,一场昏天黑地的大混战。希格拉一方面应付着其它势力对自己的窥视,一边开始明目张胆地从泰坦身上撕咬血肉。
在泰坦势力极度削弱的时候,隐忍了多年、几乎都快被人遗忘的斯堪蒂娜公主再次闪亮登场。也许仍然是量子通讯员基因的影响,两百岁的她仍然容光焕发。这种奇迹唤起了泰坦人心中其实一直都没有根除的对皇帝的恐惧和由恐惧而引发的崇敬,斯堪蒂娜公主几乎被议会选举成为一个女皇。
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斯堪蒂娜女皇也对泰坦的今日局势无能为力。
这时,马坎和他的维格尔大军来到了。
马坎感知到斯堪蒂娜是量子通讯员的后代,而斯堪蒂娜也多少感觉到马坎的特殊性。维格尔大军和泰坦军队经过几次攻防战役,马坎和斯堪蒂娜都意识到,以泰坦现在的力量完全无法阻挡得住维格尔的脚步,但却会给维格尔大军造成重大损失。这样的代价虽然并不是马坎承受不起的,但确实他不愿意承受的,所以他和斯堪蒂娜达成谅解,泰坦加入维格尔的仆从军中,而维格尔则恢复泰坦少数民族的身份。斯堪蒂娜对国民的说法是“泰坦之名通过维格尔的旗帜重放光辉”。
尽管一百年前出于巩固自己在帝国余党中地位的目的,斯堪蒂娜也曾经以打下希格拉为目标,但时过境迁,现在的希格拉实力雄厚,泰坦绑到维格尔的战车上也不是真心为了帮助他们统一银河,主要目的还是借着维格尔的军威为泰坦谋求一个中兴的空间而已,所以斯堪蒂娜并不打算让泰坦舰队去跟维格尔大军一起正面攻击希格拉。但马坎给足了泰坦人面子(出于先祖人对量子通讯员的一种惧怕心理。虽然马坎知道现在的斯堪蒂娜对当年的量子通讯员叛乱一无所知,但还是不想把她逼急了。),在维格尔松散的帝国体系中,寄予归顺时间很晚的泰坦人仅次于维格尔本族的地位,明目张胆地出功不出力不好。正巧此时维格尔大军对图拉尼人的攻击不顺,一支战略迂回部队被大荒之地的卡德什人截击,搞得负责哪个方面的维格尔部队狼狈不堪,斯堪蒂娜便主动请缨去对付图拉尼人和卡德什人。
(用斯堪蒂娜对马坎的说法是,对付图拉尼人是因为泰坦世界与他们的交往历史很长,了解他们的情况;对付卡德什人是因为他们是希格拉人的同胞,现在泰坦无力正面消灭希格拉人,却可以对付卡德什人。)
真的把对付图拉尼人和准备进攻卡德什星云的维格尔部队替换下来之后,斯堪蒂娜开始了她华丽多彩的攻势。
对图拉尼人,她一面采用最为强硬的手段去攻击图拉尼人一百多年来窃取的星球,一面又与图拉尼的诸位星王和宇贤保持接触,避免战事过分扩大、仇恨过分升级。采用强硬的手段一是为了夺回被占领土,二是为了教训图拉尼人,不要以为泰坦现在谁想欺负就能欺负。采用怀柔手段,则是不想与图拉尼人真的全面开展,如果那样的话,还是要消耗过多的元气。
对卡德什人,则难以通过几句话概括出来了。泰坦人抵达卡德什星云外围之后,并没有立刻制止维格尔军队对星云内部的进攻。但是,当卡德什的几艘母舰眼看就要全军覆没的时候,泰坦人出面制止了维格尔舰队。因为在种族内被视为至高无上的母舰被救,卡德什人将泰坦人视为朋友。斯堪蒂娜的女性身份也博得了母系社会的卡德什人的好感。斯堪蒂娜和泰坦人在卡德什人面前表现出最为友善和公正的一面,以获得她们的信任。一直足不出星云的卡德什人看不透那么多阴谋诡计,所以对泰坦人充满了好感。
就在此时,希格拉那里传来维格尔战败的消息。通过武力和恐怖攒在一起的维格尔集团瞬间轰塌,仆从种族四散奔逃,维格尔本族的舰队也乱哄哄一团。在维格尔兵锋面前苦苦抵抗的种族一下子士气高涨,一些墙头草国家也站到反维格尔的一面,一时间曾经在维格尔集团里面待过的种族四面楚歌,惶惶不可终日地等待着清算血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