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我在宋朝开客栈丨番外之宋朝生活琐事记

2023-03-14仙侠一梦千旬我在宋朝开客栈 来源:百合文库
番外之宋朝生活琐事记
作为一个商业前所未有繁荣的朝代
,宋朝的生活是十分有趣的,从白墨的视角,来看看这繁华的都市吧!
客栈的题壁
宋代好一点的驿馆都设有一面墙,名曰“题壁”,供客人题诗消遣,抒发内心情感。
烟雨轩的题壁就设在曲仙唱曲舞台的右侧,客人们往往听完唱曲有感而发,大笔一挥,写下自己的看法——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是借用杜工部诗句的。
“甚好!伊人可为吾友乎!”这是求认识求交往的。
“差强人意而已。”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
然而题壁最热闹的时候

还是端午中秋这类团圆佳节
——
客居在外的游子思念亲人

只能借这一面墙聊寄相思

“月倚高楼影独瘦,霜侵寒骨思不休。”这是某个思乡的秀才写的酸诗。
“某兄,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是跟帖的人,往往也感同身受。
明曦离开客栈时
,也在题壁上写了一句诗发泄自己的情绪,当然并不是她的原创——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末尾处还自以为潇洒地题了个名。
她这一句下面回复的人可就多了——人们惊奇于此句离愁爱恋的疏奇,而且题句的还是一位小娘子——在那些不得志的文人想象中,“明曦”定是一个红袖添香的痴情女子。
于是和诗出现了——“抖落风月三四两,欲与明娘樽前说。”这就开始调情了。
“折杨柳,细烟雨,凄凄风吹絮,不如此句,道尽相思意。”觉得写得好点赞的。
“何人敢负伊人倾心!告与某来!”还有愤愤不平的——估计是为了引起佳人注意吧。
可惜明曦已经离开扬州城,不然她若是看到这番景象,定会笑得直不起腰,感叹一句“古人真可爱!”
只是可苦了白墨
——隔三岔五就有人来问这“明曦”姑娘,她只好一遍遍告诉他们,明曦已经离开客栈,看那些原本兴奋不已的书生们垂头丧气地折返。
“做人,烦烦烦啊!”白墨如是在题壁上写道。
商业街的吆喝
扬州城的商业街热闹非凡,各色店铺鳞次栉比,小商小贩沿街叫卖。
店家多了,竞争自然激烈,打出招牌幌幡还远远不够,要想吸引顾客,还得会吆喝——
“美人还需常梳妆,淡抹铅华自生香。你若用我胭脂粉,美过西施孙窃娘!”这是黄记胭脂铺。
“卖炊饼卖炊饼!小伙吃了我炊饼,娶个姑娘似天仙!娘子吃了我炊饼,生个儿子胖圆圆!老太吃了我炊饼,儿孙满堂合家乐!老头吃了我炊饼,不生杂病长寿延!”这是挑着炊饼的。
“冰糖水,冰糖水,止咳化痰解热肺,生津利尿容颜美!”这是卖糖水的小贩。
但是白墨从不吆喝——第一是因为烟雨轩规模已经足够,不需要吆喝自有很多人上门来;第二是因为她做的吃食从来都是香飘十里,不需要她再过多说明了。
“白老板,我们不用来一嗓子吗?”明曦曾经问道。
“不需要,”白墨笑着摇摇头,“我的店里,曲仙就是最好的吆喝。”
“倒也是,美女总是能吸引更多人的,”明曦觉得很有道理,“其实白老板,你往店门前一站,他们所有的吆喝都敌不过你一张脸!”
“你一个姑娘家,怎学得那些酸秀才,这般油嘴滑舌!”
不过也确实如此,白墨的美貌也为烟雨轩拉来不少客源。
想来还有一件趣事,之前白墨去过一次黄记胭脂铺买铅粉,城里的姑娘们听说烟雨轩的老板娘去了,也纷纷前去黄记买胭脂,一时间黄记竟成了城里最畅销的脂粉——黄记的老板也聪明,直接将吆喝换成了“美过烟雨轩老板娘!”
“嘁,还免费帮他们打了广告,”白墨摊手,“可是我也只去了一次啊——他们的铅粉太厚了,一点都不自然!”
此事后续是黄记的老板为了感谢白墨,也来烟雨轩吃饭——最后白墨没有再去黄记胭脂铺,黄记的老板倒成了烟雨轩的常客。
“哈哈,我的手艺才是无敌的!”
客栈供应的各类吃食
烟雨轩作为扬州城第一大正店,吃食自然是十分繁多的。这其中大多数都是白墨原创,然后教与厨房里的大师傅。如果是贵客或者重要的人到来,白墨还会亲自下厨。
店里常驻的菜谱有:百味羹,二色腰子,货鳜鱼,白肉,胡饼,汤骨头,乳炊羊,鹅鸭排蒸,入炉细项,莲花鸭签,葱泼兔,金丝肚羹,炒蛤蜊,洗手蟹等等,除了这些固定的大菜,还会有每天不同的小吃,像各类肉干,砂糖冰雪冷丸子,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据刀紫苏膏,脆筋巴子,煎鱼等等。饮料一般是茶和酒,也会有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酸梅汤,银耳汤等。
除了平常供应的吃食,到了特殊的节日,会有相应的时令小吃,比如清明节的青团,稠饧,麦糕,乳酪;端午节的粽子,水团;七夕节的国食;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蒸糕,腊八时节的腊八粥等等。种类丰富,应有尽有。
烟雨轩的酒是向官府购买酒曲来酿,除了自己售卖,也会卖给其他的脚店。平常供应的有桑落酒,蜜酒,竹叶青,芳春酒,红曲酒等,白墨还自己发明创造了一些独有的酒,一般是不售卖的——都是有特殊功效的,比如可以致幻,可以驻颜,可以忘忧。
在回到扬州的时候

白墨考察了城里很多街市和店铺

发现生意最好的就是做饮食的店铺

而且迎来送往间能观察到各色人等

三教九流

对于了解人世很有帮助

云游的这几百年白墨也攒了不少钱

还有以前偶然得到

现在就成了古董的书画

这些都用来盘下了这个两层大客栈

以及交付一年的地租

烟雨轩位于扬州最繁华的商业街,这里常年灯火通明,夜市直到午夜时分才散去。但是白墨没有营业到这么晚,一般到定昏就打烊了。打烊后,得在厨房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食材,有些还得提前一天熬汤,腌制,发面等等,往往也要到子时左右才能歇息。
“忙起来才有人世的感觉啊!”白墨擦擦额角的汗,笑着说道。
或许这样为生活奔波忙碌,才真正叫做“活着”吧!
乞丐那些事儿
宋朝商品经济发达,人口流动急剧,贫富分化加速,城里出现新的族群,叫做
“乞丐”。扬州城的乞丐也不少,还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乞丐组织,分片区管理整个扬州城,各区的要饭人员互不干涉侵扰,还颇有纪律。
烟雨轩所在商业街归五袋弟子何老管,何老手下有二十余名乞丐,老弱病残者有,身强力壮者也有,有些是家道中落者,有些是好吃懒做者,也有些世外高人,就喜欢过这种讨一顿是一顿的自由生活。常来找白墨讨食物的几个小乞丐(见第六章)也是何老管理的人员,何老安排他们每天去店里讨食,得到的吃食并不是属于他们几个小孩子,而是整个片区二十余名乞丐瓜分。白墨对这个情况其实心知肚明,所以每次给他们的东西分量都特别足。
虽然是乞丐,但是何老一群人也不是白吃别人的——每到该去商业街各店家收“保护费”时,其他店家都是三两银子,唯烟雨轩只收一两。收了保护费后,何老还会给各店家发一张招财的黄纸——除了讨个吉利,也是告诉其他乞丐,这里已经收过保护费,不得来滋扰店家。
乞丐们的收入除了乞讨所得,还有国家发放的“补助”——宋神宗颁布“惠养乞丐法”,凡是登记在册的乞丐,每年十月入冬以后,每人一日给米豆一升,小儿半之,每三天发放一次,至来年三月最后一天停止。除了国家体系的救助外,还有士绅富民,佛家寺院自发组织的民间救济——李府在寒冬时节会给旧衣物,棉被絮袄给乞丐;栖灵寺在菩萨生辰时会举办斋会,可以免费享用斋饭;白墨也会在腊八节时给乞丐们分发腊八粥。
“你以后想做什么呀?”有一次白墨与其中一个小乞丐闲聊。
“我想当州官!”
“哦?”白墨诧异,“为什么呢?”
“我想让这世上百姓都丰衣足食,没有乞丐!”
“真是鸿鹄之志啊!”白墨感叹,“你觉得现在的州官做得不好吗?”
“也不是啦,”小乞丐挠挠头,“给我们发米的叔叔很亲和,只是我不想再过这种乞求施与的生活……”
“这样啊,”白墨点点头,“那加油呀,我送你一本习字册,如果你能努力读书,将来参加科考就能求取功名,造福百姓了。”
“谢谢白姐姐!”
宋朝的人们生活安定祥和,是有很多这样饱含着社会关怀的人的努力吧!
瓦肆——娱乐场所
相比前朝的人们,宋朝百姓的娱乐生活更上一个档次——歌舞技艺不再是皇宫贵族的专享

民间戏曲杂伎的发展也是欣欣向荣
。宋朝
统称所有娱乐场所为瓦肆

包括妓院

赌馆

戏院

杂耍等地方

歌舞一类,主要有小唱,嘌唱,诸宫调,按乐,舞旋,掉刀,蛮牌等。曲仙就是京城小唱的名角,曾经是教坊的成员。曲仙来到烟雨轩后,白墨专门在店内开设勾栏,搭舞台让曲仙演出,每次也是座无虚席。曲仙是瞧不起嘌唱的女伶的,“偏唱些淫词艳曲,糟蹋了好声音!”嘌唱在红花楼里常常听到。明曦曾经在红花楼外面偷听得一些词,真是叫人脸红心跳。
戏剧一类,有滑稽表演,小杂剧,傀儡戏,影戏,叫果子等。叫果子最有特色,把各色歌吟、卖物之声糅合宫调,间以辞章而成表演艺术。
除此之外,还有讲史,小说,商谜,合笙,说诨话等表演形式,不能一一阐述。不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瓦肆的各个看棚都是爆满的,男女老少都兴致勃勃,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明曦虽然不喜欢听曲,对那些杂耍滑稽戏倒是很感兴趣,经常跑去街头的瓦肆看杂剧,还学得几声叫果子。
十分遗憾的是,明曦没有去红花楼里面看过。
“白老板,红花楼里面是什么样的啊?”
“你问这个干什么?”白墨微微皱眉,“那是风月场所,男子买醉的地方。”
顿了顿,白墨又正色道:“你是正经人家的姑娘,离那种地方远一点。”
“这个我知道……”明曦小声嘟囔,“我就是想看看嘛……”
终于有一天,明曦偷偷换上男装,来到红花楼门前。
“嘻嘻,这下我可以进去了吧!”
刚跨脚,门口的老鸨就拦住了她——
“姑娘,这里女子不得入内。你若是来找人,还请回吧!”
“你认得我????”明曦懵逼了——穿越小说都TM是骗人的!说好的换成男装就谁也认不出了呢!!!
于是到最后,明曦也没能去古代青楼一窥。
唉,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栖灵寺的庙会
栖灵寺是扬州城第一大佛寺,每年有数以万计的香火。栖灵寺在每年观世音菩萨生日(出家日,农历九月十九)举办大型的庙会,庙会当日,敬香祈福,圣诞庆典,娱乐交易等无所不有,熙熙攘攘,如登春台。
大门口往往是卖犬、猫、禽类的摊子,有时还会有珍禽异兽。寺的第二道门处则是卖各类生活必需用品。庭院里架起诸多彩色帐幔,还有露天的棚屋和卖零杂的摊子:卖蒲苇席子,屏风,时鲜瓜果,腊肉等。大殿的左右回廊,全是尼姑们制作的刺绣,领巾,抹额,绒花,头饰等。后廊一带是各式各样的算命和占卜的摊子。大殿两旁走廊的墙上悬挂当朝名人的匾额,墨宝。
白墨第一次去栖灵寺的庙会时,还给观世音菩萨上了一柱高香,祈愿的是客栈生意兴隆——后来确实客栈生意蒸蒸日上,也不知道是不是菩萨真显了灵。
栖灵寺的庙会也被称为是单身男女的择偶大会,这天未婚的姑娘们盛装打扮地去逛庙会,在菩萨面前三拜鞠躬,并不是真的诚心向佛,而是为求一段好姻缘。也真有不少璧人在此时此地有缘相逢情定三生,后来双双回来还愿。白墨在逛庙会时也遇到不少表示好感的公子哥,白墨都一一婉拒了——“小女子已有婚约。”
然而这又过去了几个春秋,“已有婚约”的白墨依然没有嫁人,却还是那日美娇娘的模样。
这对于平常百姓来说是一件极好的谈资,烟雨轩的老板娘美艳照人却久未成家,关键是容颜不老,有人说白墨店里的跑堂是她的情郎,有人说白墨有独家的驻颜秘方,甚至有人传言白墨就是菩萨的化身,秀外慧中,宅心仁厚。听到这传言时,白墨笑得合不拢嘴——“我一个狐狸精居然被人说是活菩萨,真是何等荣幸啊!”
此后白墨就常常去栖灵寺给观音菩萨上香

大概心里觉得冒充人家不好意思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