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红楼一梦

2023-03-14石头记红楼梦十二钗四大名著 来源:百合文库
红楼梦
总论
误区:1,红楼梦不止是爱情小说,所以如果只是看贾宝玉同林黛玉的故事,就会失去一大片森林。
2,贾宝玉不止有一个护花使者的称号。不要以为贾宝玉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同理,林黛玉身上也不只是脱俗机敏一个定义。薛宝钗也不单单一个城府深就可以轻易概论。简单来说,一个人如果只有一面的话,那是我输了。
3,红楼梦不是爱情小说,也不是颂扬女性的小说,更不是一部清醒脱俗反对礼教的小说。请你想一想自己的一生,不要轻易给你的生命下定义。因此把红楼梦当做生活吧。
4,红楼梦里基本是flag的经典著作,真是让人很孩怕。因为这样就会有人,把全书当作解密游戏。忘记了人物的刻画,忘记了曹雪芹写的是具有艺术性小说,而不是蒙娜丽莎的秘密。
5,很多家长不让孩子看红楼梦。让我想起了起初看红楼梦的时候样子,这部生活剧其实没有只写爱情,也并没有矫揉造作,不是伤痛文学。所有的一切从你开始研究人物时,你就知道,描写一个人物还可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曹雪芹的诗写的很好,因为他能为每一个打造适合他们年龄与才学的专属诗词。
6,一位真正的贵族花了十载时间写下的作品,你如果不看,那就有那么一丢丢的可惜。
7,我前前后后断续着从高中看到了大学毕业。上述的所有误区我都有进入。所以活了25年,也只有这么一本书,让我不停打脸,不停成长。
读伤痛文学的高中,背了好几首诗词,写在作文里,牛头不对马嘴的典范,所以不要擅自把孤标傲世放在一篇写妈妈的文章里。你觉得可能纤巧了些,可别人读来,这是个什么孩子。
谈恋爱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就是那多愁多病身,就是那还泪来的仙草。可能只是炭烧仙草吧。一边恩爱一遍忧伤,看着黛玉把帕子都烧了的那一晚,哭到眼睛肿了。这么中二的设定,我也是觉得甚是满意。
大学遇到很多人,红的黄的绿的,啊,不是,是沉默寡言的,有城府的,活泼向上,努力参加活动,或者隐居者。那年夏天,我听了一个月的讲解红楼梦。
国内唯一一个在电视上讲过自己理解,最流传的,大概就是刘心武老师的吧。后来我看周汝昌老先生的批注,他很关注曹雪芹的身世,处处都在点雍正年代的官场,刘心武老师也围绕着康熙和雍正的背景设定,展开自己的理解。
电台里听台湾一位老师讲解前,根本没想到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解读。大观园是青春的乐园,人性的优点与弱点。老师的声音真的好听,红楼梦第一次以一部小说的样子缓缓向我走来。是很感性的一次讲解,是很幸福的听觉盛宴。
毕业后,上班的时候真的遇到很多人,想要把他们放到回收站。如今25岁。可以想去哪里便去哪里,第一次发觉时间流失太快,于是把除却快乐的事情丢在回收站里是很有必要的。喜欢的人就去对他好,不投契合的人也微笑退却。这个世界或许对我而言,一日更比一日觉广阔。我只是这世界上一粒即不是大仁,也不是大恶的普通人类。
这一次,听的是一位理性老师的讲解,关于红楼梦并不是反礼教的看法,也是从这位老师那里学来的。她构建的大框架真是很圆满了。她可以从小说本身入手去分析人物特性,细节都可以被她抠出来。但我对于她讲解黛玉还是有很多不苟同,但这位老师真的是一位将我带入全局的人。
陪着我不停成长的这本书,有过历史的讲解,有过感性的领悟,有过文学的分析。我真的是打心底里崇敬,所以一定要把我这样浅薄的思路,记录下来。
第一章
开篇
第一章之前有一段话,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致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
这段话有两种解释,单看父母教育之后,深觉自己没有正经本事可以生存。如果从小的方面看,刘心武老师讲的曹雪芹处处伏笔雍正对曹家的抄家行为就可以理解。曹雪芹是有怨念的作者。
如果你把所有写下的话都堆砌到一起,单纯的理解,并没有看到哪里有曹雪芹的怨念,他感恩一切只是怪罪自己没有立业之道。这样就可以直接顺下去。
第一章一开始讲了女娲补天的故事,补天的意思脂砚斋也很明确表示,补天济世。这四个字应该就可以定下一个基调。
作者没有反对封建,没有反对官场,没有反对贵族礼教。
大荒山,荒唐也。无稽崖。在这里炼成了高经12丈,总应12正钗。方经24丈,12副钗。一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365天的周数。最后当然剩了一块,留在了青埂峰,情根下无补天之用。
这块石头过了阵子性灵通,(不是什么样的石头都可以度脱的)。此时一僧一道登场,气度不凡,神仙模样。于是石头就开始祈求让他去人间溜达一圈。于是把它化作一块鲜明美玉。所以这块玉将要被夹带着进入人间。此处点明了地址,昌明隆盛之邦,伏笔书中大都。诗礼簪缨之族便是贾家,花锦繁华之地,便是大观园,温柔富贵乡。
随后便写到了最后的样子,一位空空道人很久以后来到此处,刻在石头上的便是它人间的遭遇,于是便叫做石头记。这部红楼梦本应叫为石头记。后边也有叫做风月宝鉴,也有叫做金陵十二钗。
石头上刻着什么故事呢
姑苏有个阊门,门外有个十里街,势力也。巷内有个仁清巷,人情也。地方狭窄,世路宽平者甚少。其中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哈哈,是一位长相天庭饱满的奸雄之人。这个庙叫做葫芦庙,糊涂也。
这个人姓贾,名化,假话也,字表时飞,是非也,胡州人氏(胡诌)。他很穷但也很想红,救济他的便是这个乡还算阔绰的甄家,主人姓甄名费,字士隐。废也,真事隐去假话留存也。
甄士隐这辈子只有一件不足,就是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儿,乳名英莲,应怜也。这里我看了一位老师的课,大概能够从类似的方面看到,曹雪芹还是很还原女儿仍旧不被看重,后文林黛玉出场时同样于此。回到原文,甄士隐午睡时,便梦到了那一僧一道,引出了绛珠草被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成长。这里绛点红字,瑕点玉字。绛珠草便决定要到人间去还泪,等到泪还尽了,便了结了一桩心事。
此处便说明,神瑛侍者要到人间在先,将通灵宝玉夹带其中为后。两者并不冲突,也不重合。
这一僧一道后文中会出现几次,贯穿了文本,本着度脱的名义,各自行动。
甄士隐听到了一僧一道的对话,忍不住上前想要看一下石头的样貌,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镌着通灵宝玉四个字。(文章里借别人之口,之眼说出很多事,比第一人称自己叙述来的客观立体。)此回太虚幻境第一次出场,“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借甄士隐之眼,直接看到了太虚幻境的大门。
到此为止,一切都暂时消失,甄士隐从梦中醒来,抱着英莲上街玩耍时,恰巧又遇到了一僧一道,而此时的一僧一道呈现的外貌则是那僧癞头跛足,那道跛足蓬头。完全不像刚出场时的仙气飘飘。那僧看到了英莲便说道(注意是僧)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舍给他。甄士隐当他是疯话,便不去理他。
那僧便说出了几句话,惯养娇生笑你痴,(为天下父母痴心一哭)菱花空对雪澌澌(英莲后来叫做香菱,此处有人将雪暗指薛蟠)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有批注指出,这里不仅指本回随后英莲被拐子带走,还有80回后香菱的结局。)
红楼梦里的诗简直是诗谶的合集,处处立flag就要开始了。
住在庙里的贾雨村在拜见甄士隐时,遇到了一位他自以为的命中知己。就是甄府的丫鬟,娇杏顾名思义侥幸。娇杏在思考这个人到底是谁是看了一眼,思考这个膀大腰圆的人难道是那谁时,又看了一眼。贾雨村便认定这是个懂他的知己。
贾雨村在中秋节时作出了第一首诗,这里的批注表明曹雪芹撰写此书,也是为了传达诗之意。
但贾雨村做的这首诗,并没有什么意思,不过是抒发一下自己仕途不遇的苦闷心情。倒是后边的一首诗,时逢三五遍团圆,满把晴光护玉盘。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首先批注中写出,用中秋起诗,小说后半段也用中秋结尾,诗社又起于秋日。三春者,却用三秋作关键。
这里周汝昌老先生的批注中,人间万姓仰头看,暗指雍正末年有争夺帝位新局势,而民间皆将希望寄托于新君。
甄士隐听了后,便觉得这个人不该留在这里,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便给了他盘缠让他去寻求发展。这里不评价贾雨村,反过来将甄士隐夸赞了一番,批注说,愧杀近之读书假道学矣。
(这里我起初看了一本花了我30多买的写人物的书。里边将人物断章取义的写了一遍。现在想想,看这种书真是坑人,浪费了我的钱。)
许多人将贾府,贾政,王夫人和阶级,礼教束缚,不知变通,迂腐直接挂钩。后边但凡出来这些人的举动,我都会说的,他们不是只有那样的死板教条。如果轻易就写出了重要家长的性格,那才是这本书人物刻画的失败。
尤其是王熙凤这个角色的塑造,到哪里都是泼辣,手段毒辣。这么一大本书,难道凤姐只有这几个字概括吗?相反,我在第一遍看王熙凤时就觉得,她如果不毒辣,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子就能当了这个家吗?真是为这个家操碎了心,最后读者都只说她心机太重,反算了卿卿性命。
王熙凤的棺材板要盖不住了。
回到第一回中,英莲终于要丢了,元宵佳节,众人团聚,甄士隐就很心大的将唯一的宝贝儿交给一个叫做霍启的仆人去街上玩,一看就不是亲生的。这个霍启上厕所,就把英莲放到一边,成功丢失。
后来三月十五日(3月18是康熙的生辰,于是此日叫做万寿节,炸供品祭祀康熙皇帝。)葫芦庙炸供品,结果把整条街都炸的差不多了,鼓掌。
甄士隐没有了女儿,没有了家。于是就投靠老丈人,偏巧老丈人又叫封肃(风俗),老丈人就是一脸的不屑,鄙夷。后来甄士隐头发也白了,黄土也差不多过腰的光景。
就在这时,起承转合,感谢上天让我遇见你。那个道人单独出场,为甄士隐演奏一曲,好了歌。甄士隐回敬一首。于是两人一起走了,祝贺甄士隐被度脱成功。
第一章的最后,我们来看看好了歌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夫妻日日说恩情,夫死又随人去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几句就不用我解释了,太写实,又很让人紧张。我原先看完后,差点要遁入空门,还好我有星要追。
甄士隐的诗被批注了很多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宁荣未败之前)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宁荣既败之后)蛛丝儿结满雕梁(潇湘馆,黛玉之住所等)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雨村等一干暴发之家)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让我想到刚入大观园时,众人调胭脂的场景。)如何两鬓又成霜(晴雯死的场景和黛玉死的时候,我都哭了。)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朝红灯帐底卧鸳鸯(想到了王熙凤和她老公贾琏大白天的欲望)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送给宝玉的一句话。)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宝玉的好盆友,柳湘莲。或者是贾家抄家后,那些脱身有了自己营生的人。)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自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抗。(贾雨村,贾家有官职一干人)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贾家抄家后有了自己营生的贾氏子弟。)
后边就是总结句,表示这里都不是你们的舞台,太虚幻境才是你们永远的家。
第一章的最后,贾雨村回归,第二章开篇就要找甄士隐,可惜甄士隐已经被度脱了。至此第一章结束,信息量庞大,好多人跳过第一章,整个文章的基调就丢失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