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杂谈】浅谈轻小说与网络小说的同异

2023-03-16文学轻小说网络小说 来源:百合文库
这是一个大而难的题目,所以笔者只会抓住其中的几个小点作一番浅表的叙述,这不是学术研究也不是业界生态观察,只不过是一介读者票友的一家之言,所以难免信马由缰、打哪指哪,兴致使然,僚作几笔记录而已。
作为ACGN一极的轻小说与如今早已发展成熟风靡天下的网络小说,一者在日一者在中,分别有其各自完整而复杂的产业生态,展开来说上中下游哪个都不浅,并不是本文所能囊括的,也不想。单从二者本身出发,单从轻小说与网络小说所能涵盖的最小含义说起,具体点,从形式与内容这两点开始,聊聊几点显而易见的与不那么容易看见的。
(一)
那么,两者的最小含义是什么呢,姑且称之为都是一种以娱乐性为最终指向的通俗文学作品
,这是两者最宽泛的交集。严格来说,轻小说属于出版业,而网络小说是互联网产业,分属不同产业的它们能产生交集,是因为它们都是文学作品。
《刀剑神域》日版封面
如果问有过轻小说阅读经验的人,你印象中的轻小说是什么样子,先不去说具体内容之类的,我想脑海里浮现的一定是一本开本不大、封面和腰封上印着故事人物的漫画形象、有实体感的文库本书籍。
同样的问题问网络小说读者,便很难给出相似的答案,这是因为自打诞生那天起,网络小说就是活在虚拟空间的产物,至于之后那些网而优则实体出版的那些,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也并没形成统一的可以称为典型特征的出版风格。
这一方面由于日本出版业的强势传统,一方面也因为中国互联网的突飞猛进和移动端的迅速普及以及出版界的高门槛。然而,近些年对于轻小说来说,这个典型特征也开始松动了,“轻小说的网络化”
已经成为一个既定事实了——不但有越来越多的轻小说作者开始在网上连载轻小说,并最终成为分别拥有“WEB版”和“文库版”的同一部作品,而且还产生了大热的话题作品,比如《overlord》、比如《刀剑神域》。
这是由于“新人赏制度”这道龙门挡住了很多不适合走这条路却拥有才华的作者们,网络空间的自由以及低成本成了更为光明的康庄大道。然而,尽管轻小说越来越轻甚至已经成为没有实体的网络文字,但最终还是要落到实体书上,只不过作为中国的读者,由于习惯了移动端阅读,所以并不太会去分辨是否存有实体,毕竟故事是第一位的。
网络小说《神印王座》实体版封面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翻译出版的轻小说如天闻角川虽然也是“文库本”,但是开本一般采用正32开,即130mm×184mm的版面,比日版文库本的A6规格,即105mm×148mm的版面要大,比网络小说出版习惯的大32开要小。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点,本来“文库本”的诞生就是以廉价、便携为卖点,到了本土化之后做了一番改良,基本上还是维持了出版业比较严格的高门槛印象,其实并不廉价和便携了。
形式上的最大差异,有无实体之分,还带来了一个创作上最大区别,即轻小说以本为单位,单本成卷,创作周期集中而时间短,网络小说以千字为单位,创作周期分散而漫长。
一般而言,即使是翻译成中文的轻小说,也是单本成卷的,一卷的容量最大也不过在15万汉字左右,每卷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和故事,其中用各种线索与整体相连。尽管按传统文学的划分算是中长篇小说了,但对于通俗文学来说,很少了。而且,作者的创作周期一般在三个月到半年左右,有更多的精力来集中创作、打磨作品。
网络小说则不同,由于通行的计费方式,以千字为单位结算导致一本网络小说动辄几百万字;又由于需要维持人气、拿全勤奖等考虑,日更便成为主流。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创作过程中也会分卷,但是卷与卷之间的距离会拉的更长,一卷之中也会有若干个故事序列,创作时间都是以年为单位的,超长的创作距离对每个作者都是一次大考,半途而废者不在少数,当然也有杀出重围的强者,就是那些你耳熟能详的大神。
由此,形式上的差异还会更为深刻地影响内容,无论是从题材选择、创作技法还是情节走向上,都会显出比较明显的异同之处。
(二)
在开始接下来的叙述前,先摆清两个问题,一是由于笔者的个人原因,这里所探讨的轻小说和网络小说全是男频
向的,尤其是网络小说,女频都快成为半壁江山了,但还是不予考虑了,毕竟没经验。二是轻小说只论作品,不论文库。
先说题材,两者都显示出包罗万象的气质,只是侧重点不同。由于日本“SF”传统深厚,所以轻小说的几股力量版图的划分中,“SF”一直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如果把《魔禁》归类到“SF”里也不是不行。除此之外,幻想系的王道派少年冒险故事、日常系的校园生活、以及最近几年火的不要不要的游戏题材与异界作品,都是轻小说偏爱的种类。不过说起异界,网络小说真是甩出轻小说不知道多远。
网络小说虽然也是无所不包,但是玄幻一家独大的局面显而易见,毕竟最初的网络小说就是玄幻小说,紧随其后的除了都市文,其它诸如历史、军事、科幻、游戏、悬疑、体育等等全是小门类。天马行空的幻想,这是诞生网络小说的骨血。
起点中文网二次元区首页
有意思的一点是,二者在某个领域出现了一点交集,即所谓“二次元文”。以起点同人曲改版为“二次元区”为标志,有些苗头的网络小说轻小说化(如果有的话)露出一点端倪,网络小说在以气吞山河之势准备收编轻小说题材,只不过从现在来看,严格意义上的日式轻小说几乎可以忽略,都是经过本土化网络化之后的所谓二次元小说。没必要分孰高孰下了。
创作技法上,相同点当然很多,比如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日常语言进行创作,为了追求故事的可看性而采取了各种叙事手法(甚至可以说是两者反哺严肃文学的养料),对话篇幅都占了很大部分等等,最大的差异大概应该就算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带来的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如果是有过很多轻小说阅读经验的读者,会很容易一眼就分别出来这部作品是不是轻小说。不是语感,而是一种类似电波的东西在作祟,使人能十分明确的接收轻小说发出的信号。思前想后,这个电波之类的东西,就是那个使轻小说之所以成为轻小说的东西,姑且将之命名为“轻小说性”。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我这里姑且有一个推论:这是不同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由于思维方式、使用习惯上的差异而导致的一种特殊现象

简单来说,日文翻译成中文,经过转述转化,仍然会带有原生语言的某种印记,这种印记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一种“陌生化”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固定下来形成一种内在稳定的文体风格,难以捕捉却无处不在,我曾经将之命名为“轻浅”。
情节走向上的差异是最明显的,受限于篇幅限制,轻小说的叙事节奏普遍短平快,一般都会在每一卷的最后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部分迅速突入冲突高潮,即使之前的几万字在写看似平平无奇的日常生活,也会在需要的时候一下子把故事节奏拉快好几倍,直接来到主人公对决反派的棘手情况里。
相比之下,网络小说则不同,在某一个事件序列的高潮到来之前,一段不算短的铺垫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以三十万字来划分,前二十万字都在铺垫造势是常有的事,毕竟故事长度动辄几百万,合理安排故事进程与叙事节奏就是考验一个作者的基本功。细数一下就会发下,那些在这一点上做得好的作者,他们的作品质量普遍上乘,而这样的作者成为大神的机会也就更多。
(三)
差不多了,漫谈至此,其实也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算是一个小小的概括和梳理吧,日后若是有新的心得再来补充。最后啰嗦一点关于现状与未来的事。
如今的轻小说与网络小说,或许都在面临通俗文学,更具体点类型文学的瓶颈。
在早期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过去之后,模式僵化、内容同质化、类型固定化等等类型文学与生俱来的弊病就会开始放大,尽管偶尔间或有那么几个作者和几部作品以其超人一等才华跳出去,但总体形势却难以被扭转。这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如果是喜欢轻小说或网络小说的读者,回想一下你的阅读经验,是不是如此?
然而,我想说的是,未来一定值得期待。
僵化是求新求变的开始与基石,只要有人以无比的热情去开始尝试,哪怕最初应者寥寥、也会走无数的弯路、看不到前方的希望,但终将度过这个阶段,只要整体都在抬升、向前,那么就会在某个时刻达成质变,合众人的智慧托举行业做出新的突破一定不是空想,只不过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作为读者,我想我们能做的,除了满怀希望地等待之外,小心呵护那些你或许不经意之间看到的萌芽,参与到反馈的过程中来,尤其是在读者如今越来越强势的局面之下,读者的存在,本身就是一股难以忽视的推动力。
希望好作品越来越多,无论是轻小说还是网络小说,因为这样文学才能活着并活得更好。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Hello你好啊,我是晴空,一个安静写字的up,初来乍到,请多关照!如果喜欢我的文字的话,不妨点赞关注收藏一下啦,能在茫茫人海与你相遇,我很开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