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小说安利)杀戮之病——论本书与嫌疑人X的献身的相似性

当一本推理小说的第一章,就写着凶手被捉拿归案的场景时,读者可能是有些懵逼的。
这就是《杀戮之病》的套路,从一开始,所有关键人物和情节就悉数登场,甚至在凶手已经露底的情况下,还能吸引你看完整部小说。
有没有想到《嫌疑人X的献身》?
这部出版于1992年的本格派轰动一时的作品,作为先泄底后反转的前辈,在手法上却和《嫌疑人X的献身》不太相似。
案情分为三条支线开展,一条是刚开始就已经明晃晃被标为凶手的“蒲生稔”犯案的经过,一条是发现自己儿子犯案的母亲,一条是和其中一名被害人家属一起查案的前警部。三条支线的时间线分错开来,在最后的命案现场得到了交汇。那么,既然刚开始作者已经明示你凶手就是这个名字很难读的人了,连续杀人案的案情也大概交代了,读者为什么非得看下去呢?
当然因为这肯定是作者的诡计,就像《嫌疑人X的献身》一样,凶手和案情虽然明示,但其中过程并不像你所想的那样,或是并不像作者诱导你去想的那样,最后合上书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过去的情节,因为结尾告诉你,你想的和真相,是“错位”的,让读者在最后忍不住回忆前文把曾经错位的情节掰回去,就是这两本书的魅力了。
如果说,东野圭吾是利用石神一步步脱罪的精巧设计来诱使读者在已经泄底的情况下仍然有阅读欲望的话,那么《杀戮之病》的作者我孙子武丸,利用的则是案件的耸人听闻和黑暗扭曲的心理,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病态。
母亲对于儿女过分的依恋以至于要翻查儿子的垃圾桶来掌握其近况;蒲生稔则认为安静和顺的女子才是神圣可爱的,以至于尸体才能激起他的爱恋;前警部则因为其中一名受害者曾经爱慕过自己,就莫名其妙地用调查案件来为自己寻找救赎。看的时候,如果是日系推理的爱好者,大概又会觉得:哦,日本作家又犯病了。
交织在一起的扭曲,堕入无可自拔境地的黑暗,以及引人惊愕的情节和结局,奠定了本书在新本格派和作者在日本推理文坛的地位。心理承受能力强的,阅读过暗黑推理作品的,请自取。
最后废话两句,第一是挺有趣的发现,本书作者我孙子武丸,与本格派的另两位大家绫辻行人、法月纶太郎同属京都大学推理研究会,不得不感叹一句,京大文学部真是个出推理人才的地方。第二是本书在注重对人性及心理的细腻描写这一条上,倒是和东野圭吾有异曲同工之妙。看完《嫌疑人X的献身》后,记忆犹新的有一句,是石神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功亏一篑的时候,“石神继续嘶吼着,草薙觉得它仿佛正呕出灵魂”。看完《杀戮之病》,也有一句话难以释怀,是作者开文引用丹麦哲学家索伦·祁克果的一句,“这些已经患上疾病之人在本人都不知自己已经患病的情况之下,成功地隐藏在人群之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有些奇怪,明明两句话完全不同。

猜你喜欢